习仲勋情系潮汕
2014-03-27彭建伟许文彦
彭建伟+许文彦
习仲勋同志已经逝世12年了,但潮汕大地仍深情地传颂着他与潮汕人民休戚相关的往事,缅怀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广东省人民的好书记。
早在1945年,中央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习仲勋就被毛泽东称赞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光阴荏苒,又是新春。1978年4月,习仲勋被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开始主政广东,再次践行“群众领袖”的称号。习仲勋一到广东,便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他心系群众,履政3个多月,便下基层,接地气,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了解群众所想所急所盼, 体察群众酸甜苦辣,查找工作利弊得失,足迹遍及南粤大地;他视野开阔,带领省委党政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团结战斗,领导广东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杀出一条血路”,开创了广东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国改革开放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潮汕人民不会忘记当年习仲勋在这片广褒土地上留下的深情脚印。他曾于1978年、1988年两次视察潮汕,对潮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汕头经济特区的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与潮汕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心系潮汕地区农业生产
农业是根基。习仲勋主政广东伊始,当时广东的农业在“文革”时期遭受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为了尽快扭转农业生产的落后局面,1978年7月24日至8月4日,习仲勋在省农委副主任杜瑞芝和《南方日报》副总编辑张汉青等人的陪同下,轻车简从,到潮汕各地检查指导工作。他先后到饶平、汕头、南澳、潮安、揭阳、揭西、普宁、潮阳、惠来、陆丰、海丰等县市调研,听取汕头地委、市委和各县县委的汇报,并深入农村基层,到饶平县新丰公社、潮安县黄厝尾大队、揭阳县三担大队、华清大队与基层群众亲切座谈,与潮汕人民结下了不解的情怀。
如何打好农业翻身仗,习仲勋指出,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党的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当时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学习大寨精神,在如何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推广本地先进经验的问题上,习仲勋强调,在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同时,要总结推广本地的先进经验,因为本地的经验是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的,群众看得见,容易学。学习外地经验,主要是学其精神,要结合本地实际,不能照搬,不能从形式上学。
习仲勋强调,潮汕地区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的来说汕头地区是人多地少,但具体分析,平原是人多地少,山区是地多人少。对这些情况要作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平原地区要抓稳产高产。他高度评价黄厝尾和三担等大队的经验。潮安县东凤公社黄厝尾大队是当年潮汕平原有名的高产、稳产大队。习仲勋来到黄厝尾大队调研,当他听到这个大队去年(指1977年)粮食亩产达到2600多斤,当年春收作物增产,早稻亩产又可增产40多斤,计划亩产要达到2800斤时,高度评价了黄厝尾大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抓好科学种田,抓平衡增产的经验,连声称好。他说:“你们大队是潮汕平原的一面旗帜,全县、全地区、全省都要向你们学习!但你们不要骄傲,还要继续前进!”习仲勋在揭阳县锡场公社华清大队和三担大队调研时,听取了华清大队的汇报后非常高兴,高度赞赏华清大队党总支及广大人民群众干劲很大,信心十足,路子走对,方向对头,成果显著,特别是当他听到将2万亩山地落实了责任制后,满意地说:“你们辛苦了,要继续好好干,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全会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习仲勋强调,在抓好平原的同时要抓好山区建设。当饶平县委汇报了他们开发山区,搞林、粮间种,“一手抓了两条鱼”的经验时,习仲勋说:这样做得对!汕头地区有1100多万亩山地,这个潜力大得很。这几年山区建设是个薄弱环节,今后要重视治山,把山区开发起来。靠山吃山,吃山还要养山,不养山就会坐吃山空。潮安县委书记林兴胜向习仲勋汇报开发山区主要采用“一是组织平原社队参加开发山区;二是注意政策,不要对群众卡得太死”的两条做法时,习仲勋连连称道:这两条很好!靠山公社要把山地划分好,规划好,进行开发。平原公社可以组织专业队参加山区开发。这里面的政策问题,可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在短短的10天里,习仲勋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座谈,为潮汕地区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心系潮汕地区工业发展
习仲勋在汕头检查工作中,先后到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潮安县枫溪陶瓷公司了解工业生产情况。他说,汕头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轻工业、加工工业,逐步搞成外贸出口基地。当汕头地委和市委领导向习仲勋汇报全区工业的突出矛盾是缺煤缺电缺原料时,习仲勋说,梅县资源丰富,两个地区可以考虑搞经济协作区。他还指出,现在集体企业问题很多,产、供、销问题没解决好,要经过调查研究进一步办好。习仲勋的讲话针对性强,为潮汕地区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到中央工作后,习仲勋仍然关心着潮汕地区工业的发展。1984年10月,揭阳县和省工艺进出口公司合资兴办揭阳纺织厂,作为供应潮汕地区传统抽纱生产棉纱线原料基地。但工厂建成后,却因为抽纱在国际市场已不景气,潮汕抽纱出口销售阻滞,工厂面临破产倒闭。而当时市场较为热销的是涤纶棉产品,企业经过充分调研后,决定转产缝纫机用涤纶线。转产技术上没问题,关键是原材料涤纶棉的进口是中央管制的,必须经中央批准。汕头市委、市政府得知情况后,即派专人协助企业上京向国家计委、国家经贸部、国家纺织工业部申请拨给进口涤纶棉2500吨以便企业转产。
到京后,他们即向习仲勋汇报这件事,习仲勋听后说:“潮汕地区建厂不容易,不能让它垮了。”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办事要有长远打算,争取国家一次性拨指标只能解一时之渴,争取每年国家给生产配额的额度指标,要细水长流才能保证生产不受影响。”接着,他又给谷牧和国务院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等打电话请他们支持。在习仲勋的直接关心下,纺织工业部同意每年拨给揭阳纺织厂600至1000吨涤棉进口指标额度,挽救了濒临倒闭的揭阳纺织厂。习仲勋关心潮汕地区工业的发展,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办实事的情怀,时至今日,仍为潮汕干部群众所津津乐道。
心系潮汕地区群众生活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破坏,潮汕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曾经在全国率先实现粮食千斤县的潮汕农村,群众口粮普遍很低,揭阳、普宁等县,人均口粮仅有30斤左右;素有“水果之乡”美誉的潮汕,别说荔枝、香蕉这些水果成了奢侈品,就连日常必须的副食品也极其短缺。针对在潮汕调研期间发现的这一状况,习仲勋指出:搞农业,首先要保吃的,农民群众天天在那里辛勤劳动,连肚子都吃不饱,怎么会有积极性呢!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码要叫人把肚子吃饱,不然哪能大干。要大干,每个劳力每天没有两斤大米不行。吃“保护线”,群众的劲头就起不来。过去搞什么“割尾巴”、“铲土壤”,限制社员养几只鸭、几只鸡,超过了就要批,这些都不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习仲勋在三担大队番薯园看到春收小麦地种下的番薯长势喜人,并排长着密密的薯块,估计亩产可达七八千斤时,感到很高兴。他告诉汕头地委的同志应该首先解决群众吃饱的问题,在抓好科学种田增产的同时要重视杂粮生产,安排多种点番薯,解决群众口粮问题。
为了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习仲勋非常重视发展沼气。他指出:沼气是第二能源,沼气可以点灯、烧饭、发电,还可以提高肥效,又清洁卫生。汕头地区燃料紧张,更应该大搞。习仲勋还指出:汕头地区粮食紧,要重视发展畜牧业,千方百计发展养猪业。习仲勋还要求地委同志要多研究政策,组织群众开荒,目的是开发山区,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习仲勋同志心忧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怀令人感动和钦敬,给潮汕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心系潮汕文化事业的发展
习仲勋还非常关心、支持潮汕文化事业的发展。1984年汕头市委决定重修“潮州韩文公祠”,同时兴建韩祠碑林。汕头市委派专人到北京和全国各地征请有关中央领导同志和名家题词作书,受到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的热情接见。习仲勋认为,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一个大政治家、诗人,也是潮州著名的历史人物,重修“潮州韩文公祠”和兴建“韩祠碑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一举措对弘扬地方文化,提高地方知名度和发展旅游事业都有好处。习仲勋约请文化部长朱穆之、副部长周而复等到中南海商量。在和有关领导和名家谈话时,习仲勋说:“韩愈很了不起,他为官清正,在潮州任职仅8个月,关心百姓疾苦,重视民瘼,历史上祭鳄鱼实际是兴修水利,把鳄鱼驱走,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潮州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山改名韩山,江改名韩江,山水都姓韩。我们共产党人要学习韩愈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精神。我到广东工作时间虽短,但比韩愈长,总觉得工作做得不够,今年初耀邦同志到广东检查工作时,指示汕头重修潮州‘韩文公祠,纪念韩愈,光扬文化,汕头的同志来京,请有关领导和名家为重修韩祠和建碑林题词作书,这是一件大好事。”习仲勋还亲自题写“一代文魁”墨宝赠与韩愈纪念馆。习仲勋关心潮汕文化事业发展的美名,流传至今。
心系汕头经济特区建设
汕头经济特区的建立,倾注着习仲勋同志的心血。习仲勋主政广东期间,率先向党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形势,发挥广东的特点和人文地缘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赞同。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创办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因而得以建立。习仲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革命胆略,为包括汕头经济特区在内的经济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8年2月10日,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习仲勋再次来到潮汕,视察汕头经济特区。习仲勋同志虽然离开广东,但时刻关注着广东各地的发展,对汕头经济特区的情况也十分熟悉。在听取汕头特区党委副书记陈序藩关于特区经济建设发展和吸引外资情况汇报时说,汕头特区要结合自身情况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效益发展方针,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的路子。当习仲勋了解到汕头特区不但发展工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也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特区生产的梭子蟹罐头,不仅填补了我国水产加工品空白,还打入了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外市场时,连连称赞:“很不容易。”随后,他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汕头特区经济建设录像,并参观了汕头特区产品展览厅以及龙湖宾馆等。习仲勋视察汕头经济特区时所作的指示,至今对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三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三十五年铸就了潮汕地区各项事业的辉煌发展,岁月洗刷不去习仲勋关心支持潮汕发展的情怀。当年,习仲勋带头恢复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和作风,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倾听下级和群众的意见,生活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给潮汕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视察潮汕时务实的工作作风,时至今日仍深深地印在潮汕人民的脑海里,他心系潮汕各项事业发展的款款深情,犹如一坛老酒,历久弥香,悠远而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