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性多方 理妙道纯

2014-03-27刘洪郡

黄埔 2014年2期
关键词:金石

刘洪郡

邹鲁圣地—翁逸堂主人陈君彦丰,一度酷爱金石书画,且年少有成。多年来一直负笈北上,曾问学于中央美院王镛先生,清华美院李铁生先生,于荣宝斋画院亦潜修多时。技艺日益精湛,展览、出版、市场亦应接不暇。彦丰君,实乃清净清醒务实之人,他往来于京鲁,交游于八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心问道,痴痴与自己较劲儿,永远不满所取艺术佳绩。

中国篆刻,千年承传,美轮美奂,方寸世界,尽展多姿,虚实布势,纵横捭阖,真乃以小观大,以“技”悟“道”之大学问也。彦丰兄以“书道”之笔性顿悟“刀法”,取其汉魏之雄风大韵,远溯上古之大音。他每一刀的“切”与“冲”均隽逸奔洒,不囿成法,在让人心惊迷离之际,奇势、性灵、清趣、质朴、浑沦等美学词汇纷至沓来,生趣无限。吾平日绘画书写,一直爱用彦丰所赠金石,一朱一白,颇为养眼。彦丰印法天然妙造,不慕巧饰,尤印石之边角,点划走向,就势造险,即使出现残缺大隙,亦不去纠结理会,遂旋转角度,提气凝神,倏然间又凑几刀,顷刻便是奇光异彩,似天符妙韵聚合其间,意味跌宕,快活畅游,入理衔趣,见性明心,文化要义渗透而来。总之,中国人的审美思辨,在彦丰兄的篆刻世界尽展无疑。

中国书法,经典传承,无非程式,临摹照抄,字匠之功,多劳无益。彦丰书法颇合己意,无论行草、大草,亦或隶篆汉碑,都在结体辩证与营势中显其智慧。他一直想破解这样一个问题:利用毛笔之点划方转,携水墨之性,随心顺性地结体、布局,以期出现“最恰当而新鲜的字体格局”, 从而准确表达当今书家之情愫。不必再囿于以惯常的、“风格鲜明”的单一书体或笔法样式抒写情绪,那样并不会完全淋漓发挥书家的风流韵致。因为承传古人现存的技法程式没有问题,而古人生活过的社会背景、身份地位、情感体验如何复制?所以,还是停留于肤浅的技术层面说话的。而还原至“人本主义”及对“生命本能”的理性梳理与感性表达,应是一通常的“方便法门”。这就需要以朴实、自然的心态,以发掘自身的情感、思维机制为契机,在经典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推进、演化,即至“自有家法”。做到这一成就,有似“可遇不可求”之天意主宰。彦丰兄自知这“挑战自我”的分量,衡量一二,索性也便做了。他专拣历朝历代交叠之际书风处于“蜕变”过程的书体样态,用心研习解析,他亦对民间的刻石拓痕,瓦当籀文等一入心细量,取其“可能性”之生发因素,臆测古人未到处之“延展性”。若突来灵感所获,立马临池,虽一时“道”不可言,立论蒙萌,但字里行间无限生机已然洋溢,所谓当今书坛大家与之对比,尚有逊色之处也!如此拓展,时日不会太久,彦丰的“书法气象”必为“大观” !他一直认为高明的先人肯定在笔墨留痕间蕴含着诸多“不传之秘”(如:古人是如何根据情感诉求,顺利建构最具合理之线条搭配,出现预期精神效果的),今天之“传统”绝不全是真正“要在”。那么,彦丰到底欲将何为呢?他身上那股“时而木讷又带着一丝劲劲儿”的感觉颇吸引着我的好奇与兴趣。他是通过演练技法、明理解密?还是时空穿梭,他于梦中去拽王羲之、颜真卿、杨凝式、黄庭坚、米芾等人问个究竟?真是矛盾中又“大味”丛生。此举有时想来好笑,但为文、为艺就是靠这股认真劲头或近似于“执拗”而成就功德的。

由此,再来品究彦丰之山水画作,与他金石、书法有“同情同趣”之妙。多年前吾至荣宝斋画院约他叙旧,他那时已临摹宋元经典数张,并求其精微变化。当时观其气息,余便心思微振,感觉今后他的画面除了扎实全面的基本功以及清雅质朴的气息,必定会有诸般“可能性”植入画面,因为他就是一“不安分”的主儿,也因他过人的“灵性才气”。2012年,余又于清华美院见其新作,已然自家面貌,又吸收明人沈石田、董香光之文人心性,清人大涤子、髡残之浑沦笔意,又兼顾吴仲圭、龚半千湿墨积墨之妙径,对近人宾虹翁、可染师等细研反复并糅为己用。所以,彦丰画面技法已然完备而贯通,气息入古出新,格调蓊郁苍莽,清雅灵动。吾仍最喜品其构图、布势层面,因为这乃彦丰兄自家之“亮点”。细细审之,果然阴阳虚实,计白当黑,起承转合,拱逐揖让,含物映象又澄怀观道。笔性鲜明,时显金石刀痕,尤其精微处简直就如治印,真的笔力雄健,笔笔生发,“入纸”已深。由此,中国画的“笔墨写意”精神,在彦丰兄的书写意趣中,在他对“水墨”交融最佳契机的掌控里,在他作为中国艺术家的诗性思维如天马行空般的开合起势间,得以进一步“本土本色”地演进和颇具“抽象层面” 的哲学概括。而在彦丰兄的山境水情间,他的自然质朴,浪漫纯真,以及“大智若愚”下的峥嵘气象,我们确已真实领略到了。

彦丰兄为人厚重,青俊大才,沉静儒雅,又带着山东人的豪情侠骨。近年通话,他一直行进在路上,远游诸方,写生问道,如闲云野鹤,心性自由而宽广。他身在机关中,心在江湖外,画中有真趣,画外求方圆。吾最喜听其论艺心得,如心伴晨曦,生气活现。盼望早一天兄弟再行相聚为快!

猜你喜欢

金石
从朱复戡论述诗文看其书法审美取向
金石有声
“金石”情深 留下“不走”的好医生
冷热
抱朴子
月度游记
陈子奋《白描花卉》金石特色研究
宜兴紫砂之我见
宝鼎
漫谈《两浙金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