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文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4-03-26林万海
林万海
【摘 要】儿童文学是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用儿童的语言说故事,它能唤醒童心,激起童趣,是小学语文教材的补充或延伸。教师教学儿童文学时,要努力避免成人化倾向,从儿童视角出发,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突显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读物的特性。
【关键词】儿童文学 儿童视角 阅读教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文学被普遍认为是“教育儿童的文学”,甚至有人把儿童文学异化为儿童教育的工具。上世纪末,基础教育全面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大量儿童文学作品进入小学语文课程,成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或被教师选为补充读物。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儿童文学作品时往往忽略了作品的阅读对象——儿童,成人化倾向严重。儿童文学应是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用儿童的语言说故事,它能唤醒童心,激起童趣。教师教学儿童文学时,要努力避免成人化倾向,从儿童视角出发,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突显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读物的特性。
一、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
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一种“为他”式的解读,一切皆是为更好地扶助儿童,而且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多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语言去描绘,所以教师解读儿童文学作品必须具有儿童的视角,而不能仅从成人的视角去解读教材。所谓儿童视角,就是以儿童为本位,教师面对儿童文学文本应该在心性上重返童年,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用儿童的嘴来说话,这样才能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进而才能在教学时与孩子形成共感。
我校一位教师在执教《走在路上》一课时就出现了这种现象。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两岁的时候,小远就跟着奶奶生活。奶奶的肩膀真宽真软,趴在上面舒服极了。奶奶背着他满街走,到处走……那时候小远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问,奶奶什么都能告诉他,于是他就一点点地懂了。”教师认为奶奶的肩像大山,因为奶奶独自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和教育小远的重任,可是孩子们却认为奶奶的肩又宽又软像小床,奶奶的肩像摇篮,在这个摇篮里摇着摇着就长大了。
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巨大差异,坚持儿童视角必须尊重儿童的阅读心理,坚持儿童视角就必须从关注儿童的生活阅历,而不能仅基于成人的生活阅历解读教材。
二、以想象的方式走进文本
儿童的想象源于儿童天真的“无知”,对世界的“稚眼独具”的解读。儿童的想象灵性十足,无拘无束,新奇而富有诗意,这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的最珍奇的礼物。和成人相比,儿童具有更为自由、更为大胆的想象力,想象是儿童生命和儿童文化的魂魄,是童年的代名词。和成人偏重理性分析的阅读方式不同,想象是孩子们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方式,阅读中通过想象,孩子才能“眼中有形”,才能把主观感情移入对象,达到物我交融、物我统一,进而达到共鸣状态,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在儿童的言语想象中,绽开的白玉兰是“发射香气的大炮”;台风阵阵突袭,树枝一顿一顿的是在“立定跳远”;蜗牛慢慢地爬,孩子“好想知道它晚上爬到哪里睡觉”;一条条柳枝垂在水面,孩子看成是在“比赛钓鱼”……
经过了所谓的严格的写作训练的学生,看蜗牛慢爬就感叹“时间就是生命”;一做好事就想起扶老奶妈过马路,宣布自己名叫“红领巾”;一谈理想,就要为四个现代化贡献一切力量……这些经过“训练”的想象,看似变得高大、深刻、成熟了,实际上,这并不是发自儿童内心的真正的想象,这都是写作要求拔高意境给“逼”出来的。
想象力的开展,需要心灵的自由、天真,思想的无拘无束。要放飞孩子的想象,教师必须竭力摆脱成人理性主义的惯性,不要对文本作过细的肢解,要把握感性化原则,找准学生想象的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透过字面之义“看”到蕴涵在其中的画面和形象,让儿童在自由想象中走进儿童文学的文本。
三、以真挚的情感对话文本
教师以儿童的视角解析文本,努力营造学生眼里的想象世界,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多变的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童性中已有但还朦胧的真情,让学生的真情在学文本习过程中自然流淌。在文本解析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目光透视文本,而应用儿童方式去解释、感悟。这样,学生会沉入文本,情愫自然从心底产生,率真的感情就会流淌在文本创造的世界里。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时“心中有情”呢?首先,要让他们“眼中有形”,也就是说要让文本中的形象在他们心中站立起来、丰满起来。因为形象和情感是文学的根本,而审美情感是渗透在审美形象之中的。如教学《麻雀》一例中,通过老麻雀为救小麻雀,与猎狗的对峙,终于救下小麻雀,体会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对老麻雀的动作、神态的想象,老麻雀的形象鲜活起来,在角色想象的过程中孩子产生了移情,获得了感动。其次,要抓住矛盾冲突处设计有张力的问题,让学生沉入文本,情愫自然而然从心底产生。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火柴一方面带来了主人公美好的幻境,而另一方面却又是现实中面临的巨大问题(需要卖出火柴)并最终导致她的悲剧性结局。一喜一悲,一虚一实,幻想与现实的矛盾都纠结在了小小的火柴上,使矛盾更为突出集中,主题更为鲜明,故事性更加浓厚。随着这两个有张力的矛盾的冲突,可怜的小女孩形象感染着学生,学生的内心会涌起情感的波澜。
四、以现有的能力感悟文本
把握文本价值观需要避免过度深化,儿童对文学作品是在反复接触学习、体现中感悟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像一座精神的富矿,教师总想让学生挖深挖透,否则便枉费了作品,然而儿童的理解相对成人而言只能是意会,是在若即若离、若隐若现的意识中有所领悟,于是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消化不良”和生硬的教化。因此,面对优秀作品,不要追求“毕其功于一役”,要尊重学生懵懵懂懂的状态,不要怕孩子有东西不懂,有些东西就让他们不懂,就让他们模模糊糊,当学生步入成年再来读这些作品,原先不懂的会懂,原先模糊的会清晰,原先片面的会全面。
例如,《爱心树》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的故事。当小男孩小的时候,他与大树捉迷藏、吃苹果树上的苹果、在大树下睡觉;小男孩长大需要钱的时候,大树叫小男孩把树上的苹果采下卖掉;小男孩需要盖房子时,大树叫他把树枝砍下拿去盖房子;小男孩老的时候,他想去航行,大树叫他把树干砍去做船,最后大树只剩下一个树墩了……但每一次大树帮助小男孩时都很快乐。
孩子阅读这本书能深切感受到一种永远可以信任的情感——来自父母的爱,但浅显文字背后的哲理学生很难发现,也许只有饱尝索取与付出的成人才能深深地去思考:我们是那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还是那个贪求不厌的孩子?树把一切都给予了男孩,这对于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树是不是给予太多了?男孩是不是索取得太多了?树这种完全的自我牺牲是一种真爱吗?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只是在“感受爱”的基础上设计了“爱是什么”这个话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爱”,没有对主题作过深的挖掘,没有让学生来“反思爱”,只是告诉学生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很多,等你成为父母的时候再来读这个故事,你得到的会更多。等儿童长大了,他们也一定会得到更多。
对文本的解读,教师当然可以从不同视角来认识,以儿童视角解析文本,就会心中有学生,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对话,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感受和发现文本世界的同时,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动力。小学语文要保卫童年,让儿童喜欢语文、拥有语文,首先要在解读文本时确立鲜明的儿童立场,这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爱梅.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科教文汇,2008(08).
[2]徐冬梅.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9).
[3]王林.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文学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