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双宾构式的语义动态识解

2014-03-26吴军群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构式图式原型

吴军群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一 引言

语言表达基于人们对外界现实的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语法结构取决于人们的认知系统和语义结构,因此要将其描述清楚,必须从概念、语义描述着手。[1]以往对构式的分析往往通过对一个构式的组成部分的分析来实现,也就是说,把整体拆分成部分。但是,有些原型样本很难用一个典型成员来表示,只能用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阐述,此时图式范畴理论就可以给出一个抽象的描写。从这一点上看,认知语法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认知语法中基于动态的分析过程是:人类根据自身经验特别是动态体验,得出某种图式形式的初始认知结构,然后依赖人类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通过隐喻、转喻等机制,将基本图式投射到其他新的认知领域,初始图式不断从具体发展到抽象,形成认知范畴,投射到语言中形成语言范畴和语言结构。也就是人类经验→概念化→图式化→语言形式的过程。[2]Langacker的认知图式理论认为,范畴化始于原型,因为原型是人们最早或经常碰到、对人们的生存或生活至关重要的实体,并且原型常被当作与其它实体比较的标准或参照点。从构式语法的角度来看,构式也有原型,但具体语言实例中的构式原型与其扩展存在不一致性。构式有不同的语义特征,仅仅依靠构式本身来探讨双宾构式有自身的局限性,笔者将从认知语法理论中的动态图式角度分类探讨双宾构式的认知语义。

二 英语双宾构式的语义类型

Goldberg提出的构式语法的理论观点认为,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另外的先前已有的构式推知。[3]Goldberg用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了英语双宾构式后得出其句法形式为SVN1N2,构式意义为Subj causes Obj1 to receive Obj2,其中Subj是施事,Obj1是受事,Obj2是给予物,也就是施事使受事得到给予物。Goldberg认为的英语双宾构式原型是意愿性施事成功地将受事传送给接受者。根据其研究,进入双宾构式的动词的类型主要分布在给与、传递、发送、交流传递、通讯传递、未来给与类、生产类、获得类。前三类动词与[GIVE]语义值兼容,可遵循语义一致性原则进入构式。它们包括固含、给予义的动词,如give, pass等;瞬间抛扔类动词,如toss等;带方向性、具有连续使动含义的动词,如bring等。按照这一观点,构式为动词及整个语句提供基本的情景,而动词表述这个情景中的某些突出的行动。动词还可以凸显构式所传达的事件过程的方式、工具、结果等这些因果链(causal sequence),但有些词不能进入双宾构式。根据Goldberg的概括,主要有:(1)履行类动词;(2)采取某种方式持续产生伴随动作的动词;(3)表说话方式的动词;(4)命题及命题意向类动词;(5)挑选类动词。此外,语素音位规则制约动词的双宾化。该规则能解释为什么 buy 可双宾化, 而与 buy 词义相似的* purchase, * obtain则不能。不过,允诺类动词以及通讯工具类动词和制造类动词不受语素音位规则的制约。[3]

构式中延伸语义以中心语义的句法规定为基础,对于每一种延伸语义的句法实现形式,我们无需一一描述,其句法规定从统制构式中承继。正如前文所述,Goldberg提出了双宾构式的中心语义是“给予”,那么给予义有两个基本预设:(1)存在着一个传递行动过程,且必然包含一个被给予动词所传递的物体;(2)给予过程中传递物的转移流向为单向或转移否定。因此徐盛桓提出,“中心‘给予’行为有些是使收受者受惠的,有些并不受惠,有些还要招损。这可分别称为(正)给予、零给予、负给予。这正如可分为(正)增长、零增长、负增长一样。”。[4]但在零给予问题上存在争议。刘利民认为下面两句不符合零给予的条件,因为转移的过程无法逻辑性地存在。[5]N2部分被转移给了N1,N1既可看作是受损者,也可看作是受益者。

①His cruel master grudged him even the food he ate.

②I don’t grudge him his success.

在例①中,由于grudge表达不情愿给予,使该实例在情态上增添的语义不情愿地成为给予事件的一个情态变体,而例②又在例①的基础上增添否定的语义,表达并非不情愿导致其所有。这里实际上是一种转喻机制在发挥作用。隐喻和转喻是双及物结构的重要引申机制,非典型成员与图式成员之间的对比可衍生出新的含义,可以解释构式隐喻意义拓展。通过隐喻、转喻手段引申表达更为抽象的概念。

显然,关于Goldberg和徐盛桓给予类构式义还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构式义可以归结为给予,但在实际语言实例中除了具有给予类含义的构式义之外,还有具有不太明显的给予类语义动词。我们参照徐盛桓的分类,认为还可以以动词本身的意义作为核心,把双宾构式的意义讨论分为两类。

1.动词本身有转移义。

这类动词是比较常见的一类,也是双宾构式的原型意义。例如,Peter gave me a book (彼特给我一本书)。根据研究,这类动词主要有give, hand, pass, serve, bring, offer, leave, send, lend, throw, award, deliver, take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动词本身有转移意义并不意味着是从实体到实体的传递,也可以是引申到抽象空间、心理空间的传递。例如 give me the impression that…,给我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give这个动作事实上并没有使受事得到一个实体,也就是说,我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任何东西,但我们仍然能够接受这个句子,因为这里的impression是拟物化而产生的效果。

2.动词本身无转移义。

通过隐喻、转喻、或者将二者结合的方式实现双及物结构对[GIVE]意义的扩展,得到了多个研究的证明。[6][7]这类动词虽然本身没有“转移”的含义,但可以表达出传递的效果的,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是通过发生在隐喻空间的家族成员,非实体的N2映射为[GIVE]的内容。这种方式主要有teach, elect, promise, declare等。另外,还有一些词本身也无传递意义,但在进入构式之后传达出转移的意义,如cook, bake, sing, read, knit, pour等。这类词在构式中仅单纯表达给予、传递的意义。构语法学派认为,构式有其独立于组成成分的整体意义,这种整体意义是义理学上的完型。构式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具有不可预测性,即无法用常规的语法规则和意义形成规则作解释。构式的整体意义可以传递给进入结构式中的词汇成分,使其具有原先所不具有的意义。“pour”在进入双宾语构式之前,是没有三价动词的用法的,但它却可做双宾语句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中的双宾构式也含有给予的意义,这样的例子较多,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张伯江根据研究得出双及物结构的原型特征是“施事者有意地把受事转移给接受者,这个过程是在发生的现场成功地完成的。”[8]但是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历史事实的支持。石毓智依据向熹、张玉金的研究,发现当时的双宾构式之中至少有三类可以使用:(1)给与类:畀类;(2)取得类:乞类;(3)其他:作、以等。在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双宾构式可以有任何语序:(1)V+间接宾语+直接宾语;(2)V+直接宾语+间接宾语;(3)间接宾语+ V+直接宾语;(4)直接宾语+ V+间接宾语。[9]另外,汉语中的很多动词在双宾构式中并非表示“给予”,而是在动作发生的过程中,受事有所失或表现消极意义等,这类动词如换,卖。例如:他卖了我一份报纸。“卖”这个动作与主动的给予应有所区分,是通过经济手段而产生的使与得的过程。除了上面两类区分外,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动词,既能表达给予义,又能表示失去义。他们的数量不多。这一点与石毓智教授提出的汉语双向与英语单向思想是一致的。

三 双宾构式的动态分析

以上探讨了双宾构式的语义问题,那么,准入双宾构式的这些动词在构式中的意义与独立于构式之外的意义有什么差异,下面将对二者作横向分析。主要采取Langacker的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一直是认知语法的基本分析方法,可以应用在构式分析的各个层面。语言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紧密的联系,能够用直观的图形将人们的认知过程表征出来。造成双宾构式语义独特性的动因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

1.形式的特殊性。

不同语法形式一定有不同的语义值,同样地,构式语法认为不同的表层形式之间必然存在语义或语篇上的差异。在双宾构式中,上述构式语义的分析表明,英汉语言在形式上有相似也有区别,而认知语法提供给我们一种将思维过程概念化的方法。如:

③John gave Mary a gift.

④John gave a gift to Mary.

例③中没有介词to的出现,两个名词短语her和a gift并置在动词之后,象征着两个事物间的距离关系,突显出礼物转移的结果,即她拥有礼物。例④里的介词专门用来象征gift(礼物)的转移方向,从而使事件的这一侧重凸显出来。用图式可作如下示意:

图1 构式的表层形式差异

在例③中,Mary为主要界标(the primary landmark),gift为次要界标(the secondary landmark)。粗线表示所突显的结构。另外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现代汉语里,动词是否存在于双宾构式也会造成语义上的偏离。例如,下面的两句话的含义有着明显区别:

⑤我把礼物送给她。

⑥我送了她礼物。

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同的。可以看出,例⑤中的礼物是有定的,而例⑥中的礼物是不定的。也就是说,在汉语里,双宾构式句中的间接宾语是不定的,而“把”字句的直接宾语是有定的。例⑤强调礼物这个实体,而例⑥则强调送这个动作。

2.概念的差异性。

Langacker指出,语言是围绕基本的概念原型组织起来的。[10]构式具有图式意义,对构式义与各种实例义的概括,也是构式义的原型特征。双宾构式的实例意义可能大于或小于图式意义。一个构式与其他构式之间也可能存在图式实例的关系。图式并不是对现实现象的任意切分,而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经验。认知范畴的边界具有模糊性且相邻范畴的界限也并不分明。根据Langacker的描述,图式具有能产性。一般说来,一个双宾构式与一个语义,也就对应于一个图式结构。但汉语中客体既可以从主语向间接宾语移动,也可以相反,而英语只能由主语向间接宾语移动。汉语词汇方向不明确,英语的动作传递方向很明确。看上去为取得义的词一旦进入双宾构式,需要在汉语里改变方向。如:

⑦John stole Lisa a car.

例7的语义仅表达约翰偷了一辆车给丽莎,而并非约翰偷了丽莎一辆车。

⑧我借他30元。

与英语不同,汉语中的一个构式可能与其他构式之间也存在图式实例的关系。此时就涉及到整个表达是被解释成正向的成分还是负向的成分,例⑧应看作I lent him 30 yuan还是I borrowed 30 yuan from him. 但利用认知图式描述可作如下解释:

图2 动态语义描述

如图,每个大方框中,上面的方框代表语义结构,下面的方框代表音位结构,平行箭头表示语流的方向。中间的竖线代表象征关系(symbolic relation)。在语义极中,向上的箭头表示[GIVE]的方向,“借”凸显一种关系,[G]代表零点,“借”凸显的关系中的射体位于[GIVE]之上或之下,也就是说give的方向是向外还是向里。右边的H代表He凸显的语义特征,这一特征是“He”作为一个实体体现出来的有得或有所失的行为。[借他]这一结构象征语义极上[借]凸显的射体和代词他之间的合并。也就是说,语义的凸显决定了合成结构的凸显。因此产生了不同的阐释位。

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现,英汉双宾构式在形式上相似,在语义成分、语义方向上有明显差异,造成不同的认知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人们的认知观念密不可分。必须看到,语言作为文化的符号和人类进行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反映民族精神和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传递制度。不同民族的聚落往往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转移到语言符号上即形成我们常说的西方人的线性思维模式,投射到语法系统中,即形成在双宾构式语义方向是否明确的问题。

四小结

本文基于构式语法观点,采用认知语法中的动态图式方法,重点探讨了英语双宾构式的语义类型与成分,并利用认知语法与构式语法相结合的手段,探索构式语法中无法解决的结构多义性问题。另外,语言与思维紧密联系,民族的语言即是民族的精神。各个民族间相异的价值内涵也渗透在语言之中,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也是造成构式语义形成不同阐释位的直接原因。

[1]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23.

[2]熊学亮.英汉语双宾构式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4):261-267.

[3]Goldberg, Adele. 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4,128-129.

[4]徐盛桓.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81-87,160.

[5]刘利民.双及物构式的“零给予”和“负给予”问题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1):25-29.

[6]黄昌静,邵志洪.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6(6):19-23.

[7]严辰松.“给予”双及物结构中的转喻[J].外语学刊,2007(2):41-45.

[8]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中国语文,1999(3):175-184.

[9]石毓智.认知能力与语言学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34.

[10]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Vol.2) [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294-295.

猜你喜欢

构式图式原型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包裹的一切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原型理论分析“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