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孕育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
2014-03-26姚亦锋
姚亦锋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
古都作为历史文化留存,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长久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理形势是城市起源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历史年代建设的城墙、宫殿、庙宇和民居等会遭受损坏,而地理景观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是保护古城的最根本要素,古都特色景观是以一定的地理环境为最深印刻本底发展的。探寻古都空间在历史地理中变迁的轨迹,能够深刻辨析城市传统景观价值,进而科学地制定古都风貌保护规划。南京城市历史地理有“虎踞龙蟠”的千古称颂,历史上连续有10个王朝建都[1],城市景观环山、抱湖、临江,留下了珍贵的城市历史遗产。
1 地理景观是城市建设的首要问题
地理景观是城市构建的第一要素,现在研究古都仅仅从建筑空间保护是不够的。古都起源的最初时期,策划者首先面临地理选址问题,对于地理景观形态判断和格局分析,以“地理景观意向”为城市规划根本点,确定城市最初景观形态。现代城市研究应该以历史地理格局作为时空变迁的基本参照,探寻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历史城市遗址和建筑空间变化规律。
南京市位居长江下游,南京城市起源初期是在秦淮河流域一小块冲积平原建成的,钟山、覆舟山、石头城等连绵山岗地形成半圆形态环绕这个河谷平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称此地景为“虎踞龙蟠”[1]。城外有玄武湖、莫愁湖、燕雀湖,城内有秦淮河、金川河、清溪、运渎等河流纵横,这个自然地理格局造就了南京最初的城市景观,六朝繁华就在此地演替。
现代南京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各项社会功能迅速扩张,现代城市用地需求极大地超出原先承托六朝城市的自然盆地平原范围,史称凝聚“金陵王气”的连绵环抱山岗被现代建设分解得支离破碎。现代城市建设填埋河流,割裂整体水系;而南京古代河流纵横交错,是道路网络和城市空间布局的依据,也是诗情画意的文化景观。
在南京城市2 500年的历史时期,虽然各个阶段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等人文因素以不同的力度、不同的角度作用着城市的形态布局,而地理景观始终是持续深刻影响着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南京经历过许多次战乱浩劫的严重破坏,史籍记载的六朝园林、南唐楼阁、明朝宫殿等等名胜建筑都早已荡然无存。但是地理山脉依存,有些河流亦在,依顺地理脉络的城基和城廓依然依稀可辨,仍可以查明因山川地貌的历代都城空间演替。
2 自然地理对古代南京城市的影响
2.1 长江对于南京古城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长江是一条宽阔巨大河流,形成了南北区域隔离的重要地理障碍,也形成了中国南北人文气质差异。位居长江南北区域的都城景观特色也迥异,甚至也影响着历史王朝的文化气韵。长江北方曾经出现有5个古都,多为统一强盛王朝;长江南方出现2个,多为分庭割据王朝。
朱契《金陵古迹图考》[2]评价:“长安、洛阳、金陵、北京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与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长江是南京城市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地理要素。南京城市最初的起源首先是来自长江的重要影响。长江自南京西部和北部流过,古代是南京与北方文化交流屏障,也是防御北方入侵的天堑,更是城市空间发展的西部和北部界限。而在现代是重要的横贯城市的景观边界,是南京城市景观与旅游的重要场地,是地理与历史文化符号。
史前时期,长江辽阔浩荡,南京区域密布森林,荆棘丛生,河流湖泊纵横。近30多年的考古发现在长江沿岸支流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畔的台地上,有新石器时期原始村落200多处。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比较密集,考古学界命名以“湖熟文化”[3]。长江时常洪水泛滥,沿岸不适宜原始居民聚落。
最早的记载是《史记·吴太伯世家》[4],1122 BC,“太伯、仲雍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为句吴。” 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周章于吴地,国号亦称吴,宁镇地区为中心,以长江为界。
春秋时期,571 BC,楚国在长江北岸建“棠邑”,位置在今南京六合县西北12.5 km的程桥镇。543 BC,吴国在长江南部筑“濑渚邑”,位置在今南京高淳县城东约15 km的固城镇。其实这南北2个军事堡垒是楚国和吴国作为前沿敌对据点而建设形成的。
战国时期,在现南京市区范围内,依山岗与河流重要战略要点形势,陆续建立冶城(495 BC吴国),越城(472 BC越国),金陵邑(333 BC楚国)3个军事堡垒[5]。
221 BC,秦始皇途经察看古南京自然形势,听方士描述此地山峦有“紫光”泛出,恐怕以后有人割据南方,遂挖掘“秦淮河”通长江泄流“王气”,起地名“秣陵”有意贬低南京,意思是放马的地方[6]。秦始皇废诸侯各国分封制,统一为郡县制,在南京区域设秣陵县,县治位于现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南远郊。
六朝定都南京皆是因为长江作为防御天堑的地理因素,东吴有“赤壁之战”,东晋有“淝水之战”,皆是依靠长江而作战胜利,从而守住广大江南区域。游牧民族或者北方来的军队以骑兵强悍征战,但不擅长划船水面作战,面对浩荡长江束手无策,只能望洋兴叹,承认南北隔江对峙局势。而中原残余王孙苟且幸存于江南,从而保持汉文明以传承延续(图1)。
图1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城市东部“钟山龙蟠”景观[7]
秦汉至于六朝,长江辽阔两岸距约有15 km[8]。幕府山连续山脉至清凉山石头城,且北面成峭壁直抵长江沿岸,山顶设有系列军事堡垒和烽火台,其崖壁岩石至今依然可以看到江水自然冲刷的痕迹。隋唐以后,长江河道自西南向东北自然迁移,南京江中出现多处沙洲,江面逐渐缩狭,唐朝诗人李白言及南京山川之灵秀和长江沙洲:“三山伴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而后下游出现大片边滩和冲积平原,长江南岸淤积或者部分沙洲合并,秦淮河下游延伸,石头城下逐渐沉积形成今天的河西平原。
2.2 自然地形对于南京古城的影响
现在南京城市范围内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水面占11.4%,平原、洼地占24.08%。
中生代的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奠定了长江下游的宁镇山脉地质构造和丘陵地貌轮廓[8]。宁镇山脉地貌西段在南京地域范围内形成3个背斜分支:北支沿长江南岸向西延续的宁镇山脉,走向挺直,山崖陡峭,包括栖霞山、乌龙山、幕府山、狮子山,海拔130~286 m;中支由钟山向西连绵延伸入南京市区,包括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海拔32~486 m;南支绕城东南和南部,包括青龙山、方山、牛首山、三山、云台山,海拔95~382 m。长江及其支流秦淮河的侵蚀营造形成小盆地平原,六朝时期南京古城就起源在这小块地势平坦的地域。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区属于“吴头楚尾”,是两国临界交错区域,君王选择这一带的山脉河流交汇处建设军事堡垒。东吴时期开始选址建都,依托环抱山势建立城墙,在城市外山脉要地建立序列军事据点,开始对山岳地貌和河湖水系大规模的治理。在以后南朝、南唐、明朝等王朝更迭的历史时期,周围连绵山峦逐步被包入城市内,形成城市内的制高点。
连绵山脉最初作为军事防御屏障,而后成为士大夫文人歌咏的美好景观。六朝时期钟山雄健挺秀的简洁轮廓是景观审美的象征,石头城沧桑的历史痕迹是城市起源历史象征。
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南宋)[9]评论:“石头在其西,三山(在今板桥附近)在其西南,两山可望而挹大江之水横其前,秦淮自东而来,出两山之端而注于江。北盖建邺之门户也。覆舟山之南,聚宝山之北中为宽平宏衍之区,包藏王气,从容众大,以宅壮丽。此建邺之堂奥也。自临沂山以至三山围绕于其左,直渎山以至石头,溯江而上,屏蔽于右。此建邺之城廓也。玄武湖往其北,秦淮水绕其南,青溪蒙其东,大江环其西。此建邺天然之池也。形势若此,帝王之宅宜哉。”
在地理区域上,南京居长江下游要地,可控制江浙广大的富裕经济区域。东面是宁镇山脉连绵丘陵,南面是太湖流域水网地区,西面为皖南丘陵,北有隔江而望的江淮大平原。区域地理格局造就了南京成为中国长江南方的重要枢纽,持续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的城市,多次成为中国历史上位于南方的古都。
朱契《金陵古今图考》其中第一章金陵之形势[2]:居长江流域之沃野,控沿海七省之腰膌,所谓“龙蟠虎踞”、“负山带江”是也;论者每谓金陵形势,偏于东南,都其地者,往往为南北对峙之局,不足以控制全国,统一宇内;故三山驻师,终鼎足割据之势;五马渡江,该南朝偏安之局。
3 东吴选址建都与六朝景观
三国东吴初期,孙策在江东起家,临终将印绶交付三弟孙权并且嘱托:“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举贤任能,各居其心,以保江东。”[10]赤壁之战,孙权凭借长江天堑以及依靠水军优势,终于击败曹操,守住了江东广大区域,建立割据政权。更加明确割据建国的基本思想策略就是依赖长江地理形势。
东吴当年虽然地域范围从浙江延伸至湖北,但立足资源和民众基础主要在长江下游地域。长江中游仅能掌控湖北的江夏郡以及荆州南郡江北部分,而且这里敌我更迭交错,战事频繁,所辖区甚小。孙权曾经考虑在武汉建都,可直接指挥前线,但远离江东根据地,立国根基不稳。在下游的江浙地区,虽然孙氏起家于吴地,但是感觉有地方世代豪门传统牵制,而且江浙地位过于东偏,非战守之地,因此必须另择地建都以统领江东。
秣陵位于现在南京市郊东南方向的江宁区,至今还有地名秣陵镇,但其北距离长江还有30 km以上。秦汉时期设置有秣陵县,县治位于淮水(即秦淮河)中游之滨。东吴之前500年,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沿长江和淮水之山脉先后建立有“冶城”、“越城”、“金陵邑”等几个军事城堡。
《建康实录》评价秣陵战略意义[11]:“舟车便利,无艰阻之虞;田野沃饶,有转输之籍……进可以战,退足以守。” 以东吴占据地域来看,秣陵地处长江下游沿线区域之中心,是沿江地理区域选择建都最理想地点。沿江向西快船两日可抵达荆州,其东南方是平坦广袤的太湖平原和钱塘江流域,是江东历来最富庶的鱼米之乡。
赤壁之战前,孙权统军居于京口(现在镇江),有谋臣张纮评论:“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10]。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孙权要正式建都立国于东南天下,重新选择地址建都城是个重要问题。诸葛亮策马游看秣陵北部沿江地理,得出名言:“虎踞龙蟠,真乃帝王之宅!”。刘备宿于秣陵,观察山川形势后,亦建议孙权于此建都。
孙权首次选择南京地理环境,以现实的地理唯物主义分析形势定都。建安十六年(AD 211)孙权由京口迁都秣陵,但是选定城址在淮水以北的现在南京市区所在地,而不是秦汉已经营400年规模的秣陵县志旧城。新择地域可以因山脉环绕为城池,临长江为天险。
紧贴长江南岸有自然山脉连绵延伸,为宁镇山脉余脉,从东向西是幕府山、卢龙山、摄山、四望山、狮子山、马鞍山、石头山、三山等系列山岭,山体临江面是绝壁,而山南面是缓坡,军队人马可以顺坡登山,沿山脊线建立“白石垒”“幕府”等系列军事要塞堡垒,绝对易守难攻。形成一道紧贴长江南岸的自然山体城墙,是抵御北方入侵的防御天堑。
而宁镇山脉的另一分支余脉由钟山向西延伸,形成第二道连绵的自然山体城墙。钟山位于城市东部,山体曲折起伏景观被称“龙蟠”,主峰耸立面临玄武湖,继而向西连绵延伸至富贵山、覆舟山,以及现在城区中心的鸡笼山、鼓楼岗、五台山、小仓山、清凉山,至西端的石头山截止。孙权选择这第二条山脉围合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设篱栅增强防护。山峦连绵成半圆形围合,具有凝聚气韵之势,以后被成为“金陵王气”。南部沿秦淮河南岸建丹阳郡城作辅卫。还在城市外郭沿驰道两侧,建置营房,屯驻重兵。
城市西部石头山,为这二条山脉汇集点,而且其位置控制着淮水入长江口,为秣陵地带战略军事要地。临江为绝壁山势,随后山体起伏,此地理景观被比喻为“虎踞”,形势极为险要。东吴时期在石头山筑防御要塞名称“石头城”,后来也被称为“石城虎踞”。
城市南部有淮水(现名秦淮河),源出于句容宝华山和溧水东庐山,蜿蜒百余里,是江浙以及太湖流域丰富物资运输到都城的重要航道。在六朝时期淮水属于城市南门外的风水河流,称“朱雀”。城市东部有青溪,发源于钟山西南坡,形成城墙东边界护壕。玄武湖浩荡辽阔衍接至长江,位于城北覆舟山之北,是训练水师的重要场地,还是城北边界城濠。
在城郊长江中,还有系列沉积沙洲,长命洲、张公洲、白鹭洲、蔡洲、如子洲、烈洲等自东向西陆续分布,这些沙洲与南岸靠近,形成河岸夹江,东吴时期称为小江。对于东吴水军这个地理水系非常重要,夹江可以安置战船,平时水军训练,遇事随即入江备战。
定都后建城名“建邺”,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建邺城池依据的地理形势优越险固,很适合于当时战争频繁的军事形势(图2a)。
而作为帝王建都必须还要有唯心主义的理论笼罩才能使得民心归顺。建邺所具有的自然山川形胜被描绘为天赋帝王建都所需的象天法地景观。城东部钟山为“苍龙”,西部石头山为“白虎”,南部秦淮河为“朱雀”,北部覆舟山为“玄武”,后来山北湖改名“玄武湖”,形成了苍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神拱卫都城的格局,这就是所谓“象天设都”法术(图2b)。
在古文献有记录历史时期方士以术数观测出南京地理形势具有“金陵王气”,有人经常看见钟山岩壁有紫光闪烁,而且钟山也时常有紫云环绕现象,这就是南京这块土地上泛出“帝王之气”。《宋书·符瑞志》[13]:“汉世术士言,黄旗紫盖见于斗、牛之间,江东有天子气”。以占星术观测,在天上二十八宿的斗宿和牛宿之间出现了一种云气,类似皇家所持的黄旗紫盖式样“王气”,另外按古天文星际布局,斗宿、牛宿对应地面的江东地区。此时孙权在江东起家称帝正符合“天运”承载。还有说:“吴亡后,蒋山上常有紫云,数术者亦云,江东犹有帝王气。”这为陆续承接的六朝在江南立国造舆论,获取广大民心(图2c)。
图2c 六朝都城与地理格局三维示意图(公元229—589年)
图2b 中国传统风水格局图[12]
图2a 南京古文献地理图
东吴定都建邺从此开始了南京城市历史,同时也奠定了南京作为长江南岸中国历史古都的地位,以后南京城市各个朝代布局都是以此为基点发展和变化。孙权定都“建邺”是公元229—280年,初始以篱笆筑墙,草创都城。随后东晋南渡,定都更名“建康”是公元317—420年,继而使都城“规模始备”[11]。紧接着是南朝的宋朝公元420—479年、齐朝公元479—502年、梁朝公元502—557年、陈朝公元557—589年,时间跨度共370多年。多次改建宫殿,扩大庙宇,但城池格局规模基本仍沿旧制。皆依托钟山西延的北极阁覆舟山脉络,在原先山环水绕的地理小盆地之中,建立呈矩形的城池和宫城,轴线为南偏西14度。六朝时期都城内空间按照《周礼》营国制度布局交通网络和群体建筑,而选址到规划布局受管子顺应天时地利的建城理论的影响,玄武湖南岸建有优雅的园林,西北部“石头城”为临江驻防军事要塞,城南牛首山两个犄角作为天阙(图3)。
在自然河流水系方面,长江始终作为天险,是城市北部边缘,而南部以秦淮河为城市边缘,东部以清溪为城市边缘,这二条河直接影响着城市内部结构或交通路线。明朝以后金川河才成为交通运输重要通道。
六朝依靠长江割据南方,国势纤弱,政局清隐,史称“六朝金粉”。历朝历代诗人和画家以艺术的文采讴歌南京城市景观。齐朝谢眺《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逸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瓮夹驰道,垂扬荫御沟。” 唐朝杜牧有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称颂六朝沿江连绵不断的绿化风景、依山峦与河流而建的村镇城郭、众多的寺庙在江南烟雨中繁荣的景象。
李白有诗言及六朝文物:“吴宫花草埋幽静,晋代衣冠成古丘。”刘禹锡诗词言及六朝盛衰兴亡,流连地理景观,凭吊历史城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4 地理景观的持续重要影响
东吴定都南京之后数千年,随着中国历史形势变化,陆续有10个王朝在此地建立都城,城市历经多次毁灭又兴盛。这10个王朝城市建设受到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多方位重要影响,但是山川形胜始终持续深刻影响着城市格局空间。
南京建城布局主要为4个阶段:① 六朝时期,公元229—589年;② 南唐时期,公元933—976年;③ 明朝,公元1368—1402年;④ 中华民国,公元1927—1949年。反映出各自有4个城市轴线。
隋唐以后,南京地区旧有城池拆毁,仅留石头城堡垒,建置下降并省。南唐都城另择新址“稍迁近南” 筑金陵城,并且“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秦淮河沿岸民居抱入城市内。
关于南京古代自然地理形势,长期留传笼罩有“王气”“风水”“紫光”等唯心说法[10]。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察天象星座,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并附之以诸星座。东吴孙权以及六朝定都选址南京,都是依照这种天文思想以及天宇中各星宿的位置及名称为依据建造的。明朝谋臣刘基等人为了体现朱元璋“皇权神授”的正统地位,在规划南京城墙时,仿效宇宙天象的星宿布列投射,依然使宫殿、城市以及周围山峦与天上星座相对应,都城环绕的自然河流与天上银河相呼应。明朝南京城墙走势在整体上有“七星北斗”聚合形,利用天象星宿术语在建造京城时的校偏心理,从而隐喻南京的都城是“寰宇”中的“国之中土”[14]。城市核心的皇宫则坐落于“北斗斗勺”内,强化皇权天授这种使人敬畏的帝王思想。按“宇宙中心”设计四重城垣,其中宫城、皇城和都城各自含有天象“三垣”、“南斗与北斗聚合”的寓意,从而突出了皇权的神圣、正统和神秘感。公元1390年补建的外郭,基本呈方形,含有“天圆地方”的“地”寓意,为的是将南京早先砌筑的其他三重城垣以及孝陵、皇册库等重要建筑全部涵括“地”之中。
图3 六朝时期建康城市与自然地形示意图(公元229—589年)
但是,早期堡垒择地以及后来的城市建立,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依据是唯物的,最核心的理论依然还是唯物的“师法自然”,是依据自然山川地形因势构筑、以军事斗争考量才选择的地理景观。
明朝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核心部分为宫城,再依次是皇城、都城和外廓,层层屏障王朝的统治中心。皇城和宫城矩形,位置在都城偏东,其统治中轴线南偏西5度。都城墙体长有34 km,蜿蜒于山脉河流之间,外侧以河湖为城濠,轮廓线型不再是规则矩形,而是随意顺延地理形势,沿线皆据岗垄之脊,凭险制高。外廓为夯土墙有120 km长,更把接近都城的四周山岗制高点紫金山、幕府山、雨花台等山丘包入,形成西北据山带江,东南阻山控野。城市南面方山至韩府山之间地域开阔,秦淮河蜿蜒其间。
太平天国定都称名“天京”,在钟山脊顶建“天堡城”、“地堡城”形成城外防御犄角,再依靠明朝巨型城墙和山川地貌长期对抗,清军围困2年而不能够破城。
民国再定都,城市用地基本局限在明朝城墙旧制内,新辟Z字型中山路贯穿城市。钟山、石头城、玄武湖等自然地理景观被规划列入现代风景园林区。
城市景观的形成是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期城市主人都按照其文化理念利用其地理环境,并建成各自所需的城市景观[15]。由于南京10个朝代更迭,其城市景观是多个王朝叠加形成的。城市景观空间上的差异显示出各王朝营造的各自文化特点,时间上的变化则反映该城市的变迁和发展,由于南京的地理环境形态是最根本且固定不变的基底,在历史连续时间的空间里城市景观“相继占用”,各个朝代文化叠加,继而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城市发展逐渐整合为一种传统景观(表1,图4)。
表1 南京历代城市景观概况
图4 南京古都演变以及城市中轴线示意图
5 地理视角下南京古都景观保护规划
第一,研究地理核心空间的传承。古城发展初期,城市空间衍化和稳定需要有一个“内核”来保持;这个内核应该是该城市的基本地理格局支撑形成的,具有特别历史意念。南京历史上著名的自然地貌称“虎踞龙盘”,是历史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地理关键内核”,对于南京城市景观具有最本质的深刻影响。保持这个内核基本不变,该城市的特色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第二,研究古都空间延伸的地理脉络。依顺自然山水脉络系统实地调查古城市起源和发展遗迹,分析体现古都景观特征的重要河流和山岭,考察分析目前古都风貌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主要冲突地段,调查现存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区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护情况,确定并且保存历史城市与自然融合的景观空间格局,这是形成古都特色的基础。
第三,研究保持古都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发展谐调的轨迹,继承古都文脉。自然景观系统与城市景观系统在历史时期相互作用,形成古都特色的格局、过程和尺度。保持山体轮廓的连续性,河流水系的完整性,以连绵山脉、河流和城濠为骨干,形成景观基本网络,进而以此景观脉络贯通分散各地的历史遗迹;结合历史时期人工建设的城垣、历史街区及文物建筑,构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系统叠加的南京古都保护格局。把风景审美的概念扩大到“土地”“环境”更广阔领域,使城市区域内的古迹保护、景观规划、土地利用与自然资源保护结合为一体,最终达到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研究地理概念的古街巷格局保存。南京城市历史上4个轴线为各自中心形成的棋盘式街巷,局部地段受地形及水系影响有曲折变化。现代城市改建道路时应该充分发挥山脉、河流、城墙、绿化等景观空间有机交融的特色,保留其历朝城市轴线和道路系统线形。从整体上按照地理格局、城市历史区域和文物古迹3个层次,构成完整的保护系统(表2)。
6 结论
(1)古都起源以及后来变化皆有其基本内在的地理格局影响。地理空间是古都景观形成的“硬件”条件,而政治、文化和经济等人文因素作用是“软件”。虽然人文因素操控驱动着各个历史阶段城市景观的发展延续和积淀,地理格局依然深刻影响着城市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应该探寻现存山脉河流之中的历史景观格局的时空演替和变化规律。
表2 南京自然山脉景观现状调查
(2)东吴孙权初次选择南京作为都城,是以唯物的“地理景观意向”作为指导思想。以长江为南京城市北部天堑,宁镇山脉二支脉环抱秦淮河冲积小平原,构建了古代南京城市地理景观。继而以唯心主义“王气”“紫光”笼罩都城景观。
(3)古都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历史文化留存,但地理环境是古都景观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场所空间,是城市景观肌理最稳定的骨架支撑。探查历史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地理内核景观对于特色传承有深刻意义。
(4)人地关系理念经过数千年积淀形成特定地域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成为城市景观传统的文化基因。现代城市建设以完全实用功能为目标布局空间,破坏城市地理景观传统。古都风貌规划必须保护自然山水系统脉络,保存体现古都风貌特征的重要河流和山岭,以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蒋赞初.南京史话[M].南京:南京出版社,1984:15-28.
[2]朱偰.金陵古迹图考[M]. 北京:中华书局,2006:12-15.
[3]吴建民. 长江三角洲史前遗址的分布与环境变迁 [J].东南文化,1988(6):62-68.
[4]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5]罗宗真.六朝考古[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M].上海:上海古迹出版社,1995.
[7]朱偰.金陵古迹名胜影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1.
[8]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32-50.
[9]周应合.景定建康志[Z].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司马光.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许蒿.建康实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莫祥芝.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二十七)[Z].南京:南京出版社,2013:68.
[13]沈约.宋·符瑞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杨国庆,王志高.南京城墙志[Z].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15]史念海.中国古都与文化[M]. 北京:中华书局,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