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旅游者角度的都江堰市旅游设施评价与建设
2014-03-26陶长江朱红玲王颖梅
陶长江 , 朱红玲 , 王颖梅 , 郭 凌
(1.四川农业大学 旅游学院,成都 611830; 2.浙江省宁波市慈溪浒山镇源艺广告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3.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分院,成都 611130)
0 引言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1.671 4亿人,占总人口的12.5%,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国家。该组织还指出,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5%,中国将是居世界上首位老龄人口大国。伴随我国步入老龄化时期,老年旅游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2009年城市老年人中42.8%拥有储蓄存款,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因有可观的收入、充足的余暇时间和更好的身体状况,老年人外出旅游次数增多[1]。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参加旅游的离退休职工的人员比重在各类出游人员中占第二位,而且大多数老年旅游者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旅游,他们在旅游、娱乐和食宿等方面比其他旅游者花费得更多[2]。
发展老年旅游市场,首要问题是消除他们的安全顾虑,为老年旅游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设施和服务。相比其他年龄段的旅游者,老年旅游者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旅途中的安全舒适程度和旅游过程中能否得到细致周到的照顾等问题,这些旅游顾虑直接影响旅游决策[3]。根据权威调查机构CTR(央视市场研究机构)对我国10个典型城市近4 000位老年游客样本的分析[4],因受体力、健康等因素影响,相比于旅游服务和消费价格,老年旅游者更多关心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占总数的62%)。有研究指出,目前老年旅游市场隐而不旺的原因主要是未真正考虑老年人的需求[5]。针对老年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提供的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旅游设施质量如何?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不仅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发展,且与“老有所乐”的社会事业建设密切相关。分析近十余年的国内相关文献,研究者多从老年旅游市场开发角度出发,立足旅游活动安排,提出放慢旅行速度、降低旅游强度、增强旅游行程的舒适性、为老年旅游团队配备医生等建议,但鲜有研究者基于老年游客视角,关注旅游目的地旅游设施建设问题。
都江堰市气候宜人,生态环境优良,是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所在地,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养生文化和水文化,近10年来,老年旅游者约占整个游客市场份额的1/4,且有增长趋势(都江堰市旅游局资料)。为更好满足老年游客需求,促进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发展,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尝试分析都江堰市旅游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
1 文献回顾
分析近10年国内对旅游设施的研究文献,研究者的主要兴趣点有三:一是探索乡村旅游景区和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设施的建设和配置问题;二是结合时事,讨论某个地区或区域的旅游设施建设问题;三是探讨旅游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和模式。
在乡村旅游设施建设研究方面,陈俊敏等指出人工芦苇湿地技术可有效处理农家乐旅游设施污水问题[6];邹宏霞等通过研究证明,将仿生学用于休闲农业旅游设施设计,不但可使农业资源永续利用,还能设计出更多有趣的作品以增加多种游憩机会[7];应舒等则证实,基于农业旅游者的审美偏好及对设施的满意度分析,有利于改进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设施建设[8]。此外,赖启福等关注到福州主要乡村旅游点的旅游设施建设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提出应将旅游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9]。
在风景区旅游设施建设研究方面,李山认为在PRED协调原则允许下,风景名胜区修建索道等旅游设施是可行的[10],王鹏通过研究指出,风景区旅游购物设施的建设要与景区环境、文化协调一致;应布局在景区风景线的必经之路上[11]。赵愿愿等研究认为运用空间句法,测算景区旅游线路的集成度,有利于风景区旅游设施的合理建设[12]。周蕾芝等认为在森林公园内,不同下垫面性质的旅游设施点(如木屋、蒙古包、湖边沙滩和跑马场等)和原生林地相比,会给旅游者带去不同程度的舒适度[13]。彭文惠则基于传统艺术的传习、追求地方感的人文景观风貌和注重生态复育与重建的绿色环保实践,对台湾传统艺术中心的附属旅游设施进行了规划设计[14]。另外,在滨海地区旅游设施评估体系探索方面,汪小春等以深圳市大鹏半岛为个案,指出应依据旅游相关规范和城市规划标准确定评估指标,旅游设施的评估应与资源、与滨海旅游发展趋势、当地发展和规划管理相结合[15]。
此外,李晓莉根据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客源市场接待规模的预测,讨论了广州市旅游住宿、交通、公益服务及吸引物等设施的科学配置[16];崔永虎等基于国家实施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的交通、水利、能源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建议[17]。在旅游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上,钱益春认为可采取BOT,BTO,TOT,ABS和PPP模式[18],于玲玲还进一步讨论了旅游基础设施的贷款和受益证券化的融资模式[19]。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旅游设施的研究总体上较分散,在研究景区类型上,有乡村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在研究内容上,关注旅游风景区旅游索道、旅游购物场所的建设和乡村旅游设施建设中的新技术应用问题;在研究视角上,除关注旅游设施的具体建设外,还关注融资渠道、模式;在研究方法上,除定性分析外,也有部分以实地开展的定量研究。但旅游设施的核心功能是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服务。目前的研究多从旅游客体出发,而少有从旅游者(尤其是老年旅游者)的角度关注旅游设施建设。国外学者研究表明,老年群体内心渴望参加超过他们能力或环境许可范围的活动, 但同时又对户外活动可能引发身体健康问题存在顾虑[20]。旅游业发达的澳大利亚为方便老年旅游者,交通设施设计便捷的公路系统和路标;饭店提供方便老年人入住的公寓式住房;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构建满足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游客呼叫系统[21],而在国内,伴随老年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目的地提供的旅游设施是否满足老年旅游者因其身体素质和心理消费特征差异而提出的需求,这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2 都江堰市旅游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2.1 震后重建改善了旅游设施条件
2008年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旅游业的恢复重建工作主要有两大块,其一是投资30亿元,耗时3年,于2011年完成了对都江堰和青城山景区被毁旅游设施的修复;其二是从2009年开始,投资28亿元,对1.92 km2的古城区实施的恢复重建工程。该工程按照“一山一水一古城”的空间格局,明确“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商为道、以游为本”的打造方针,以“一轴、两翼、三主题、六片展示区和七条旅游街”为亮点打造古城。古城区恢复重建规划62个项目,涵盖古民居文物古迹保护与建设、拆旧后场地恢复重建、保留建筑物立面整治、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和商业旅游业态等方面,截止2012年底,累计动工38个项目,已完成16个项目。
以两大遗产景区和古城区为主的恢复重建工程,正改善着都江堰市的旅游设施条件。“道解都江堰”和“夜游离堆”丰富了游客夜晚旅游项目;幸福路已打造成步行街,以时尚精品购物和水文化深度体验为特色;夜啤酒长廊为游客提供特色饮食;杨柳河步行街正规划建设不同档次的客栈、主题酒店和特色主题酒吧;以井福街、书院街、文庙街、老灌县县衙、水利府和文庙为中心,正建设古文化展示和养生休闲设施;即将建成的古城中心水文化广场的高铁站台,将进一步提升交通便利性,将游客从成都到古城区的交通时间缩短到30 min左右。
2.2 旅游设施建设现状——基于对老年旅游者的调查
2.2.1问卷设计与调查。为调查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市旅游设施(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现状的看法,在借鉴相关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设计衡量旅游设施重要性的若干个指标,如(用餐、住宿等)环境、服务质量、消费价格、安全性能、准时性(交通)、便利度(交通)等,以调查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市各旅游设施最关心的指标;二是设计李克特量表,邀请老年旅游者对旅游设施的硬件(设施本身)和软件(服务、价格、安全等)评分。调查于2012年8—10月在都江堰旅游景区、南桥、幸福路和杨柳河步行街等区域开展,采取目标抽样法共发放1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为91.67%。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 17.0数理统计软件。
2.2.2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出游的老年旅游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占总数的60%;55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占47.9%,其中,56~65岁的年龄层比重最大(占35.2%),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到66.1%,高中学历占19.4%,受过高等教育的占14.6%;从曾经从事的职业上看,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约占一半,其次是农民、服务销售人员和工人(各占20.6%,13.3%和10.3%);从月收入看(主要是退休金、养老金等),1 001~2 000元和2 001~3 500元的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3%和21.8%,3 501元以上所占比例为19.4%。另外,老年旅游者在交通工具选择上偏向于大众化,多选择常规性、价格适中和身体相适应的交通工具,60%的人乘坐大巴车来都江堰,另有30.3%的人选择乘坐高铁。
2.2.3老年旅游者对旅游设施各要素、指标的关注度。在旅游活动六要素的旅游设施上,老年旅游者的关注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餐饮、住宿、游览、娱乐、交通和购物。其中,餐饮和住宿设施的受关注度最高,分别占总体样本的47.3%和24.8%。本研究将影响旅游设施重要性的要素分为:功能、消费价格、安全性、使用寿命、外观和便利性等7个指标,老年旅游者认为旅游设施的功能最重要(占总样本的50.9%),其次是消费价格和安全性(各占总样本的19.4%和18.8%)(表1)。
表1 旅游设施中最重要的指标
2.2.4老年旅游者对各项旅游设施要素的关注度。就都江堰市旅游设施的总体情况看,超过70%的被访者认为旅游设施总体上是完备的,3.6%的人认为不完备和非常不完备。在旅游设施布局上,77.6%的人表示满意,5.5%的人表示不满意。这一定程度上说明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市的旅游设施总体上感觉满意,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灾后旅游设施的恢复和重建。
(1) 旅游餐饮和住宿设施。老年旅游者基于特殊身体素质和特殊心理,他们在选择住宿和餐饮时更需要舒适的就餐环境和个性化的服务。据调查,他们主要关注就餐环境、消费价格和服务质量,并不太关注餐饮的安全性能(仅占总体的7.9%);在住宿设施方面,他们认为住宿的便利程度、安全性、消费价格和住宿环境近乎同等重要(分别占28.5%,20.6%,20.0%和18.2%)。但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老年旅游者最关心的旅游住宿设施指标=4.540-0.634×年龄,即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旅游者越关注住宿设施的服务质量和住宿环境(表2和表3)。就住宿环境而言,根据访谈了解到他们喜欢方便出入、临窗和适宜观景的位置,最好能配备完善的健身娱乐设施以丰富在旅途中的精神文化生活。
表2 方差分析
表3 回归系数
(2) 旅游交通服务、游览、购物和娱乐设施。在旅游交通设施的便利度、准时性、消费价格、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等要素中,老年旅游者最关注交通的便利度和安全性能(各占总体的29.7%和29.1%),其次是消费价格(占14.5%),最后是服务质量和准时性(均占12.7%)。对游览设施,老年旅游者最关注消费价格和安全性能(各占38.8%和35.2%),其次是关注便利度(占16.4%),其余9.7%的人关注服务质量、景区游览氛围等。在旅游购物设施的消费价格、购物环境、服务质量、安全性能和便利度等要素中,他们最重视消费价格(占40.6%),其次是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能(各占25.5%和20.6%),只有10%左右的被访者关注购物环境和便利度。针对旅游娱乐设施的娱乐项目本身、消费价格、安全性能、服务质量、消费环境、便利度等要素中,老年旅游者最看重娱乐项目自身和消费价格(各占29.7%和23.0%),其次是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各占17.6%和15.8%),13.9%的被访者关注娱乐环境和便利度。
2.2.5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市旅游设施的满意度。将都江堰市“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设施细分硬件设施(功能、外观等)和软件设施(服务、安全、价格等),请老年旅游者分别打分,其中, 1~5分分别代表“非常差、差、一般、好和非常好”。在老年旅游者人口统计信息中,年龄层的差异对旅游设施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据分析,总体均值低于4分的有餐饮设施、住宿设施、交通设施、娱乐设施的硬件和景区设施的软件,其中,以餐饮设施得分最低(3.15分)。对应老年旅游者的各年龄阶层,发现均值低于4分的还有所有年龄层对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硬件的评分、45~55岁和76岁及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对住宿软件设施和交通硬件设施的评分、45~65岁的被访者对景区软件设施和66岁及以上的被访者对购物软件设施的评分。具体到各年龄阶层,在56岁及以上的老年旅游者中,随着年龄增长,对餐饮设施硬件、住宿设施(硬件和软件)、交通设施硬件和购物设施软件的满意度基本上呈逐步下降趋势,尤其是对86岁以上年龄的老年旅游者,对住宿设施和交通设施硬件的均值均为3,是表内数据最小值(表4)。
从性别上看,男性老年旅游者对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和游览设施的满意度低于女性,对旅游娱乐设施和购物设施的满意度高于女性(表5)。另外,将性别(定类变量)与老年旅游者最关注的旅游设施(定类变量)做交叉列表进行卡方检验(表6),似然比卡方统计量双尾检测结果0.02<0.05的显著水平,这也表明性别与关注旅游设施类别间关系显著。进一步运用相关分析发现,不同受教育程度、月收入、职业的老年旅游者对旅游设施的满意度没有明显差异。
表4 不同年龄的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旅游设施满意度的均值比较
说明:观测各均值的样本标准差值比较接近,差不多都小于1,故表中略去标准差比较。下表同。
表5 不同性别的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旅游设施的满意度均值比较
表6 卡方检验
3 对旅游设施建设的建议
3.1 全面改进旅游餐饮和住宿设施
吃和住是旅游活动中最基本的两个环节,老年旅游者的生理状态导致对食物种类、休息环境等尤其关注。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他们在旅游餐饮设施方面最关心就餐环境、消费价格和服务质量。在住宿设施方面最关心便利程度、安全性、消费价格和住宿环境,随着年龄增加,他们对住宿的服务质量和住宿环境关注度越高。据调查,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市旅游活动六要素中的餐饮和住宿设施满意度最低,在56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随着年龄增加满意度越低,尤其是86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对住宿设施评分均值为3分(所有指标均值的最低分)。因此,都江堰市应关注老年旅游者的特殊餐饮需求,提供适合老年人就餐的饭店和餐饮食品,为他们提供安全、健康、卫生、便于消化的饮食。在住宿方面,推出针对老年旅游者的专用宾馆或客房,客房要安静,出入要方便,在适宜楼层,并适宜观景。在客房设施上更注重安全考虑,如防火、防盗、防摔倒,客房服务上要更多细心和耐心,多提醒、预报,让服务时刻陪伴在老年人身边。另外,在定价上要比其他年龄群体稍低,以符合老年旅游者的消费能力。
3.2 提高交通设施的通达性和安全性
老年旅游者最关注交通设施的便利度和安全性能。调查发现,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市的旅游交通设施均值评分小于4分,并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交通设施硬件的满意度越来越低。86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对交通设施硬件的均值也为3分。分析造成部分游客对交通便利性不太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快铁站到都江堰核心景区还需换乘20 min左右的公交车,该状况将随着未来水文化广场快铁站台的建成而得到缓解。基于老年旅游者的使用安全和方便,应关注都江堰市公交车、景区缆车和电瓶车等交通设施的座位、扶手、停靠站台和候车点休息等设施的改进和设计。
3.3 进一步提升景区游览设施的服务水平
老年旅游者最关注游览设施的价格和安全性能,对都江堰市的研究发现,45~65岁的群体对游览设施的软件不太满意(占老年旅游者总数的87.3%),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灾后对世界遗产景区的游步道、桥、亭廊、景区景点等硬件设施的重建得到了老年旅游者的认可,但在景区工作人员和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应关注老年旅游者行动迟缓、听力衰退、活动强度下降等特征,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3.4 提高购物场所服务质量
老年旅游者最关注旅游购物设施的消费价格,其次是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能。调查显示,66岁及以上的被访者对购物软件设施的评分低于4分;在56岁及以上的老年旅游者中,随着年龄增长,对购物设施软件的满意度基本上呈逐步下降趋势。这表明旅游购物商场应关注老年旅游者对旅游商品价格的敏感性,促销上凸显价格实惠和产品实用,旅游商品销售人员的服务应更热情、周到,多提醒、多关心,免费提供茶水服务和休息处。另外,老年旅游者关注旅游娱乐设施的项目内容和消费价格,其次是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他们对都江堰的娱乐设施评价均值在4分以上,总体上是满意的,但要注意继续保持,尤其是应设计更多适合老年旅游者年龄和活动能力的娱乐项目。
此外,还应重视所有旅游设施的功能。据调查,超过一半的老年旅游者最关注旅游设施的功能,其次是消费价格和安全性能。“功能”是旅游设施最本质的属性,如旅游餐饮设施的功能是提供安全、卫生、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以满足游客日常就餐和品尝当地特色餐饮的需求。需要指出的是,设施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了设施的安全性能,如提供安全的饮食、住宿环境和交通方式是对相关旅游设施功能最基本的要求。另外,赴都江堰市的老年旅游者中男女比例为6∶4(表5),不同性别的老年旅游者对各旅游设施的感知度、满意度均存在差异。建议都江堰市关注不同性别老年旅游者的需求差异,根据男性老年旅游者的需要,更好地提供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和游览设施;对女性老年旅游者,应进一步改进旅游娱乐设施和购物设施。
4 结论与讨论
我国是旅游大国,也即将成为世界上首位的老龄人口大国,从方便老年旅游者的角度对旅游设施进行规划建设,不只是可获取老年旅游市场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这是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安全、方便、周到的设施和服务,是老年旅游者普遍的诉求。国内对老年旅游者的研究多从市场角度分析出游动机、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以及市场营销策略等,鲜有对老年旅游者设施需求的研究,部分研究者虽建议从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线路安排上关注老年旅游者的特殊需求,但这只涉及到旅游活动中“游”的环节。本研究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对象,是基于都江堰市是国内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特有的道文化、水文化、养生文化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前来旅游。作为知名的和发展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在为老年旅游者提供满意旅游设施方面,自然应走在同行前列。但据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重建虽使都江堰市旅游设施的硬软件得到全面提升,但从老年旅游者角度看,在旅游餐饮、住宿和交通设施的便利性、安全性、环境、价格和服务等方面仍需改善,在景区游览和旅游购物的服务方面仍有较大提高空间。关注老年旅游者的多方面需求是一个意义重大且需系统研究的课题。本研究只是基于老年旅游者关注到目的地旅游设施的建设需求,未来还可以基于老年旅游者角度研究景区解说系统、旅游目的地安全旅游标识系统建设;从老年旅游者需求角度探讨特种旅游交通设计;还可从旅游目的地资源的不同类型(如文化遗产景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多角度关注老年旅游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Irmgard Bauer.Australian Senior Adventure Travellers to Peru:Maximising Older Tourists’ Travel Health Experience[J].Travel Medicine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12(10):59-68.
[2]余颖,张捷,任黎秀.老年旅游者的出游行为决策研究——以江西省老年旅游市场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3):25-28.
[3]魏立华,丛艳国.老龄人口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J].人文地理, 2001,16(1):20-23.
[4]周丽洁.中国老年旅游市场特征及发展路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167):113-118.
[5]周刚.养老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112-116.
[6]陈俊敏,贾滨洋,付永胜.表面流人工湿地用于农家乐旅游设施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S):191-193.
[7]邹宏霞,李振民,于吉京.论仿生学在休闲农业旅游设施设计中的应用[J].人文地理,2009,24(3):71-74.
[8]应舒,刘铸贤,谭寅寅,等.从审美心理角度解读农业旅游示范区旅游设施建设[J].广东农业科学,2009(8):260-262.
[9]赖启福,刘森茂,黄源财.福州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9,29(6):534-538.
[10]李山.基于PRED协调的风景名胜区旅游设施建设初探——以风景名胜区索道建设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5):7-11.
[11]王鹏.旅游景区内购物设施选址及商品选择策略[J].企业活力,2007(12):47-48.
[12]赵愿愿,魏峰群.基于空间句法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布局探析——以潼关古旅游城规划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87-18689.
[13]周蕾芝,周淑红,钱新标.森林公园旅游设施建设中生态气候的变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1): 48-52.
[14]彭文惠.结合艺术传承与休闲旅游的创意园区景观规划设计——台湾传统艺术中心全区景观及附属服务设施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11(12):47-51.
[15]汪小春,叶伟华,孟丹.滨海地区旅游设施评估体系探索——以深圳市大鹏半岛为例[J].规划师,2011,27(1):105-110..
[16]李晓莉.2010年广州亚运会客源市场分析与旅游设施配置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文荟,2006(5):31-33.
[17]崔永虎,石玲.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研究[J].中国商贸,2010(29):146-147.
[18]钱益春.旅游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初探[J].特区经济,2006(9):241-242.
[19]于玲玲,张建萍.旅游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初探[J].特区经济,2010 (5):151-152.
[20]黎筱筱,马晓龙.基于群体心理特征的老年旅游产品谱系构建——以关中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6,21(1):45-50.
[21]张益.澳大利亚的旅游设施及服务[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01,10(4):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