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014-03-26黄向球苗长虹麻永建吕可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年4期
关键词:常住人口大省流动人口

黄向球 , 苗长虹 , 麻永建 , 吕可文

(1.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郑州 450044; 2.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中国人口分布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户籍管理制度的逐级放宽,制度变革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入城市非农业部门,带来一次空前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这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一方面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成长,维护和进化了城市的功能[1],是影响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2-4],同时也带来城市犯罪率上升、超计划生育、传染病及艾滋病风险增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5-8]。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与农业大省,在人口自中西部向东部、由内陆向沿海和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流动的大背景下[9-14],也正经历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过程,这种人口的流动势必重构河南省的人口分布和区域发展格局,进而影响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研究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准确地把握流动人口规模、结构、空间分布和流向等方面的规律,对科学预知和合理规划未来的人口流动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良性城乡互动进而统筹协调人口流动规模、促进指向地与流入地经济的健康发展、降低现代化发展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概念与数据来源

流动人口的概念目前主要用于中国[15],是中国户籍制度下与常住人口相对的人口概念,通常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下简称县市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在异地居住较长一段时间的人口。《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与《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把人户分离人口定义为流动人口。目前学术界很多研究也把人户分离的人口视为流动人口[16-17],并将人户分离按分离的空间是否跨越省级辖区分为省际人户分离和省域内部跨区(县)、街道、乡(镇)的人户分离[16],本研究的基本空间单元为县市区,流动人口是指跨县市区人户分离的人口。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与《河南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2 流动人口的省内空间格局

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及流向很不平衡,具有很强的空间极化与重点区域指向的特征。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原城市群地区体现出较强的人口吸聚能力,而相对落后的黄淮四市(周口、驻马店、信阳、商丘)的人口吸聚能力较弱。中原城市群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凭借其较强的经济实力与优越的交通条件,吸引了全省3/4强的流动人口(约346万人),成为全省流动人口迁入的重要区域,并且约有40%的县(市、区)人口的迁入率超过5%,具有较高的人口迁入强度(图1,图2)。而黄淮四市大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较低,又是河南省的人口大市,农业人口占较大比例,面临富余人口外移的强大压力,流动人口的迁入规模较小,迁入强度较低,流动人口的吸聚能力较弱。

图1 流动人口规模的省内空间格局

图2 流动人口迁入率的省内空间格局

其次,受交通通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驱动,人口向重要交通走廊(经济带)集聚的特征十分明显。交通通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作为河南省的重要产业带与经济密集带,加之其交通运输通道的优势,京广、陇海两大复合型廊道具有较强的人口吸聚能力(图1),并且呈现出较高的人口迁入强度(迁入率)(图2),成为流动人口迁入的重要区域。同时,围绕新(乡)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漯(河)两大产业带,濮(阳)新(乡)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漯(河)周(口)成为流动人口集聚的另外两个轴带。

第三,地级市市辖区(以下简称市辖区)及其周围的郊县(市)也成为流动人口重要的迁入地。市辖区凭借其规模优势,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生活环境以及就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成为流动人口迁入的重点区域(图1)。据统计,约373万的流动人口选择市辖区为迁入地,占全省总流动人口的81.35%。同时,市辖区人口流动较为活跃,流动人口的迁入强度较高(图2)。全省约64%的市辖区人口迁入率超过10%。其中郑州市金水区、管城区、惠济区、二七区与中原区,开封金明区与龙亭区,洛阳老城区和西工区,新乡红旗区,鹤壁山阳区,平顶山湛河区等人口迁入率超过20%。而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省会郑州的金水区、管城区、惠济区、二七区与中原区的人口迁入率则超过30%,其中金水区与管城区的人口迁入率则分别达到了46.61%,43.31%。此外,在市辖区周围,一些郊县(市)人口的迁入规模较大,迁入强度较高(图1),形成了人口迁入的热点区域。如郑州市的郊县(市),洛阳市的新安县、孟津县与偃师市,许昌市的许昌县、禹州市与鄢陵县以及平顶山的宝丰县等流动人口的规模均在1万人以上。并且,这些郊县(市)的流动人口的迁入强度也通常较高,在所有县(市)中位居前列(图2)。

此外,位于省域边缘的一些县(市)人口的吸聚能力较为突出。如豫西的灵宝市、豫西南的邓州市、豫北的安阳县—濮阳县—清丰县和豫东的永城市等县市的人口迁入规模也较大,体现了其在豫晋陕、豫鄂、冀鲁豫、豫皖等省域边缘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省域边缘区人口流入的重要空间载体(图1)。

综上所述,流动人口省内空间格局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与重点空间指向性的规律,具有向重要热点、重要轴带、重点区域集聚的特征,呈现出“一心多点、一区四带”的空间格局,形成“多点+弓箭”的空间迁移模式(图3)。(1)向重要热点集聚:一心多点。市辖区及周围县(市)成为流动人口迁入的热点区域,形成了以郑州都市区为核心、其他市辖区及周围郊县(市)为重要支撑点的空间格局。(2)向重要轴带与重点区域集聚:一区四带。陇海、京广、濮新焦济、洛平漯周产业与交通复合带成为人口迁入的重要轴带,形成“弓箭型”的空间格局;中原城市群凭借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优越的交通条件,成为流动人口迁入的重点区域。

3 流动人口的省外空间格局

3.1 省内流出人口的迁入地分布

六普数据显示,河南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口输出大省,2010年河南省输出省外人口规模为863万人,占全国的10%,位居全国第3位。但省内迁出人口的迁入地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河南省省内迁出人口在除港澳台以外的30个省份分布的比例标准方差为4.97,省外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分化比较明显。

图3 河南省流动人口的整体格局

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与收入差距是人口大规模迁移的重要动力[18]。因此,人口流动的主要地域指向与主要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18]。在这种机制与规律的作用下,河南省省内迁出人口的空间流动与全国人口流动规律相似,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的北(京)上(海)广(东)与江(苏)浙(江)以及天津、山东、福建等东部沿海省份成为河南省外迁人口的主要流向区域,这些区域承载了73.98%的省内迁出人口,向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迁移特征明显,具有沿海地区指向性与经济发达地区指向性的特征(图4)。同时,流动人口的迁入地分布在省外呈现明显的集中与集聚特征。北(京)上(海)广(东)与江(苏)浙(江)5个省份承载了66.83%的河南省内迁出人口。其中广东是河南省内迁出人口的第一吸收大省,总吸纳量为176万人,占总数的20.43%,这与广东处于全国性人口吸引中心地位密切相关,也与河南人随着改革开放与户籍制度的放松而南下广州、深圳外出务工的传统有关。此外,地理距离与区域通达性也影响着人口迁移的规模与强度[19-20]。受地理距离的影响,流动人口的省外迁移具有较强的地域临近性特征,与河南地理位置临近且历史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山东、山西、湖北、河北、陕西等省份也是流动人口的重要迁入地,而其他距离较远省市迁入人口较少,具有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而由于受“走西口”的历史传统、西部大开发、援疆建设以及新疆地大物博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等方面的影响[21],与河南省距离较远的新疆(迁入约39万人,居第6位)也是河南省省内人口外迁的一个重要区域。

3.2 省外外来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分布

河南省作为全国的人口输出大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全国人口的吸聚能力相对较低。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省外来人口仅为59万人,仅高于西部的甘肃、宁夏、青海、西藏以及海南、黑龙江、吉林,排名全国倒数第8位。

图4 河南省省内流出人口的迁入地分布

与省内迁出人口的空间分布相似,河南省外来人口也具有较强的空间集中与集聚的特征(图5)。安徽、湖北、山东、四川、河北为河南省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总人口规模为25万人,占总规模的41.95%,但这种空间分布与省内迁出人口的空间分布相比,空间分异的程度较低(省外入迁人口的30个省份分布比例的标准方差为2.87,远低于省内迁出的4.97)。其次,在空间指向性方面,省外外来人口的来源地的地理临近性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呈现出较强的地域临近性规律。与河南地域临近的安徽、湖北、山东、河北、山西、浙江、江苏、陕西、湖南等地是河南省外来人口的重要来源地。而与河南距离较远的四川省,由于是全国人口资源大省与传统的人口输出大省,也是河南省外来人口的重要来源地(总规模为3.9万人,居第4位)。

图5 省外外来人口的来源地分布

4 人口流动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最壮观的社会潮流之一,也是特定时期中国人口分布的重要特征[22],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影响人口的再分布,重塑着人口的空间格局。

4.1 人口的省际流动

人口的省际流动使河南省成为全国人口输出大省和人口的净输出区域。河南省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与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例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较低,受比较利益、收入、就业机会等因素的驱动及历史传统的影响,人口的省际输出规模与强度较大,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口输出大省和人口的净输出区域。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河南省2010年省内流出人口规模为863万人,而省外流入人口规模仅为59万人,两者缺口为804万人,即河南省人口净流出量为804万人,成为全国人口的净输出大省。大量的人口输出为沿海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河南省本土的人力资源优势。可以说,在省际流动人口的影响下,以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河南省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按照户籍人口统计,位居全国第一)的位置已被广东省所取代,成为全国第二大省,是全国人口的净输出区,而且随着省际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分化,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4.2 人口的省内跨区流动

人口的省内跨区流动产生了人户的分离,使区域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在空间上分布不一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空间分异日益突出。为考察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空间分离状况,计算了河南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空间分离指数, 2000年空间分离指数为2.3%,而2010年为4.4%,10年间上升了2.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空间分离现象逐渐增强。除了平顶山、安阳、许昌、南阳的空间分离现象逐渐降低以及开封维持不变之外,其余地市的空间分离现象都在逐渐上升。在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空间分离指数上升的地市中,中原城市群地区的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漯河、济源以及省域边缘的濮阳、三门峡等地市的常住人口比例均超过了户籍人口比例,并且两者之差在逐渐上升。其中,郑州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空间分离现象最为突出,常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例与户籍人口占全省户籍人口比例之差由2000年的0.78%上升为2.16%,其中常住人口10年间增加了197万,户籍人口增加112万,并且郑州也是目前全省常住人口规模大于户籍人口规模的唯一地市,这体现了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与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强大的经济核心地位,具有较强的人口吸聚能力。此外,洛阳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分离现象也较为明显,体现了作为中原城市群乃至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强大人口吸聚能力。而黄淮四市常住人口比例均低于户籍人口比例,并且两者之差在逐渐扩大。

4.3 省内外流动人口的双重影响

随着省内流动人口与省外流动人口向郑洛等发达地区以及一些边缘区中心城市迁移,河南省传统的人口空间格局正在逐渐改变重组。2000—2010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增长了279万,而其中郑州、洛阳、漯河、新乡、焦作的常住人口增长量位居前5位,而郑州以197万人的增长量位居第1位,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此外,豫西南的南阳市作为传统的人口大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人口增长量居全省第2位。而传统的人口大市黄淮四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在不断地减少,并且其常住人口在全省的比例也在逐渐降低。因此,伴随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郑汴新区、郑洛工业布局以及郑州都市区等战略的实施,中原城市群地区的郑州、洛阳、新乡等地市集聚资源要素与人口的功能会进一步增强,成为河南省人口的重要吸纳区域,而黄淮地区传统的人口资源大市的优势将逐渐弱化,河南省人口规模“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会逐渐改变。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相同,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与模式差异巨大,通过对河南省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受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及开发政策的影响,流动人口省内空间格局具有很强的不均衡性,具有向重要热点(郑州都市区及其他市辖区与周围郊县)、重要轴带(陇海、京广、濮新焦济与洛平漯周四大产业—交通复合轴带)、重点区域(中原城市群地区)集聚的特征,呈现出“一心多点、一区四带”的空间格局,形成“多点+弓箭”的空间迁移模式。

(2)受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区际联系以及历史传统的影响,经济发达的北上广与江浙等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地理位置临近且具有紧密联系的山东、山西、湖北、河北、陕西等周围省份是河南省迁出人口的重要迁入地,呈现出沿海指向性与地域临近性特征;省外外来人口的来源地也具有较强的空间集中与集聚的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临近特征,主要集中在周围的安徽、湖北、山东、河北等省份。

(3)在全国人口流动不断加快的影响下,河南省成为全国的重要人口输出大省与人口净流出区域,并在人口流动的空间集聚与集中规律的影响下,河南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空间分离现象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省内外流动人口向重要热点、重要轴带、重点区域的集聚,河南省人口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逐渐改变,人口分布与空间格局正发生重组与重构。

5.2 启示

(1)河南省一系列的空间战略逐步得以实现,需进一步地贯彻落实与推进,坚持政策的长效性与连贯性。通过流动人口空间格局的研究可以看出,河南省流动人口正向中原城市群、郑汴都市区、四大产业带(郑汴洛—陇海、新郑漯—京广、新焦济、洛平漯)、郑州都市区、中心城市组团等规划区域集聚,河南省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与河南省近10年所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高度吻合,区域空间政策预期效应逐渐显现,需要长期地坚持下去。坚持政策的连贯性与长期性,美好的规划蓝图才能得以实现。

(2)城镇化进程中要发挥中心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功能,兼顾中小城市的战略支点作用。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意义重大。从流动人口的空间格局来看,地级市市辖区在人口集聚方面作用巨大,吸聚了81%的流动人口,成为河南省流动人口重要的承载空间。因此,发挥中心城市的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优势,吸引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对于河南省城镇化进程意义重大。同时,一些发展基础好、条件优越的中小城市以及省域边缘的县(市)人口吸聚功能也十分突出,利用其连接城乡、进入门槛低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支点作用。

(3)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河南省资金、要素的吸聚能力还十分有限,不断提升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投资水平和就业能力是未来河南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的重要环节。人口空间集聚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集聚而导致的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差距[23],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来源地与目的地空间区域经济水平、投资强度及其关联的就业机会差距的集中体现[24]。河南省目前已成为全国的人口净输出大省,并且主要迁往经济发达沿海地区及周边省份,而省外外来人口基本上集中在周围省份,对其他区域的流动人口吸引力有限,这体现了河南省与其他省份在经济发展水平、投资环境、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差距。因此,不断提升整体经济水平,完善软硬环境以及夯实产业基础,提高资金、人员、要素的吸聚能力,对于河南省的现代化进程十分关键。

(4)加强相关政策研究,以推动产业与人口同步集聚与协同发展。河南省经济与人口正处于新一轮的布局与重组之中,目前流动人口正向河南省所提出的重点区域、重点轴带、重要热点区域集聚,并且人口分布与空间格局正在发生重组与重构。因此,十分有必要基于流(人流、物流与资金流等)的观点,加强迁入地与迁出地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与人口的匹配研究,实现产业、设施、资金与人口同步集聚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毅.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对策[J].社会学研究,1998(3):83-91.

[2]孙峰华,李世泰,杨爱荣,等.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6):974-977,987.

[3]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问题,2012(12):23-29.

[4]陈丙欣,叶裕民.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3(3):2-8.

[5]丁金宏,杨鸿燕,杨杰,等.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透过新闻资料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1,25(6):53-58.

[6]刘传江.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及其计划生育管理[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14(3):6-9.

[7]Yang X.The Fertility Impact of Temporary Migration in China:A Detachment Hypothesis[J].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2000,16(2):163-183.

[8]郑庆斯,A.Anderson,董惠洁,等.中国流动人口与HIV/AIDS[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7(6):366-367.

[9]王春兰,杨上广.中国区域发展与人口再分布新态势[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158-163.

[10]马红旗,陈仲常.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特征——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人口研究,2012(6):87-99.

[11]乔晓春,黄衍华.中国跨省流动人口状况——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3,19(1):13-28.

[12]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等.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56(5):549-560.

[13]段成荣,杨舸,张斐,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32(6):30-43.

[14]蔡建明,王国霞,杨振山.中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J].人口研究,2007,31(5):9-19.

[15]UNICEF East Asia & Pacific Regional Office.Mobile Population & Vulnerabibty[R].Bangkok:UNICEF East Asia & Pacific Regional Office,1998:3-36.

[16]田成诗,曾宪宝.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省际人口流动规律分析[J].西北人口,2013,34(1):1-10.

[17]乔晓春,黄衍华.中国跨省流动人口状况——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3,19(1):13-28.

[18]王桂新,黄颖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J].人口研究,2005,29(1):19-29.

[19]司增绰,史为恒,王作峰.江苏省外来人口结构实证研究:户口登记地与迁移原因——基于五普的数据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7):11-15.

[20]朱杰.长江三角洲省际人口迁移格局及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6):97-104,110.

[21]刘望保,汪丽娜,陈忠暖.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场及其空间差异[J].经济地理,2012,32(2):8-15.

[22]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等.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J].地理学报,2005,60(1):106-114.

[23]吴相利,庄海燕.黑龙江省人口分布与经济格局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164-169.

[24]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1,25(1):56-61.

猜你喜欢

常住人口大省流动人口
大省担当与大国蓄力
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报
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现代化道路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