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下的“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创新*

2014-03-26张小平邵雅利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张小平,邵雅利

(1.福建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江夏学院思政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福建福州350108)

网络时代下的“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创新*

张小平1,邵雅利2

(1.福建警察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江夏学院思政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福建福州350108)

从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心理特征调查入手,通过实证统计和定性访谈,分析归纳了90后大学生典型的网络行为及心理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网络生活化、便利性、休闲娱乐化和互动平等性等都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最后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促进90后大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网络时代;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积极心理学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1]。可以说,网络正在全面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

当前对大学生而言,上网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遍的一种行为,也是他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和社会化的重要方式。2008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迎来90后大学生。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都经受着碰撞和冲击。因此,本课题希望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索一条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路径。课题组以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问卷和访谈,在福建省内6所高校开展调查,共向800名19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为95.0%。其中男生408人,占比53.7%,女生352人,占比46.3%。同时,定性调查访谈了50个90后大学生。调查后,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结合定性的访谈结果,分析归纳90后大学生典型的网络行为及心理特征,深入挖掘影响因素,以期能探寻相应对策,引导和促进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9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及对心理的影响分析

(一)网络生活化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54.5%的90后大学生表示“几乎从早到晚都要上网”,44.6%的大学生表示“需要的时候才上网”,而只有1.0%的大学生“很少上网”。针对“如果没有网络的话,你的生活会怎么样”这一问题,72.3%的大学生认为会“有些不自在,好像生活中少了什么”,5.9%的大学生甚至会“很焦虑”,而19.8%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生活没什么改变”,只有2.0%的大学生认为“生活更精彩”。在网络购物行为方面,9.9%的大学生“频繁网购”,22.8%的大学生“经常网购”,64.2%的大学生“偶尔网购”,只有5.0%的大学生“几乎没有网购”。

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学习知识、搜索资讯、关注时事、沟通交流和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构成了他们大学生活的常态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应不应该上网”的问题,而是如何更正面、更积极使用网络的问题。罗兰·巴尔特指出:当网络传播把一个立体的、更加逼真的、富有虚幻色彩的虚拟世界带到人们面前时,人们的生活空间得到了全新的扩展,想象的空间随之扩大了,主体的认知因素处于空前的活跃状态,对媒介世界意义的理解也得以迅速地更新[2]。网络信息无所不有、内容详实、更新及时、观念平等开放、氛围自由轻松,影响着90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在学习生活方面,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网络时代下90后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不再局限于学校,网络世界给他们提供了新的知识来源。课题组调查发现,当需要找生活或学习资料时,有69.7%的大学生首先想到的途径是上网搜索。可见,网络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在于: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活跃,学习主动化,学习工具多元化。但是,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是非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在网络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迷失自我;同时网络剽窃行为的增加,可能导致大学生滋生惰性和依赖性,不愿自主动手和动脑。因而,网络也对90后大学生心理与行为产生消极的影响,可能使他们陷入困惑中。

其次,日常生活方面,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度极高,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从最基本的收发电子邮件、看新闻、聊天,到下载音乐、电影电视视频,再到购物、微博、微信等无所不包。通过网络,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新资讯能够迅速传递到大学生的面前,给他们心理与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网络为90后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交流方式,他们习惯了在网上维持自己的现实友情,甚至是直接在网络社区里交友。然而,由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高,因而出现个别严重的网络成瘾者,他们整天沉溺于网络,导致体能下降、现实中的自我封闭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网络便利性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为74.5%[1]。本课题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手机上网”超越了“电脑上网”,已成为90后大学生上网使用最多的途径,占65.2%[1]。由于手机上网的发展为网络接入、电脑终端可能受到限制的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便利,90后大学生可以越来越方便地随时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讯。调查数据还显示,67.1%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几乎没有受影响”,但也有32.9%的大学生由于网络而减少了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情况上,73.5%的人认为网络有利于自己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可见,从现实层面看,即时通讯、网上视频或语音聊天、收发邮件、随时随地搜索信息等方面的便捷、快速、费用低廉是网络的重要优势。网络,尤其是手机网络的便利化极大地满足了90后大学生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的需求。

首先,网络便利性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网络的方便获得使90后大学生丰富了资讯内容,开拓了思维空间。网络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也开始具备全球视角、多元思维,整体而言,他们比传统时代的大学生眼界显得更开阔些,思想更开放些,思维也更活跃些。另一方面,网络运行的快捷性和使用的简便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效率观念和行为习惯,客观上推动了他们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

然而,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分的混杂性,大学生在网上获取有益知识的同时,也可能接触一些消极、不健康的东西。当还处于心理不稳定期的90后大学生无法消化吸收各类网络信息时,容易失去思索、推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从而限制了想象力和思维力的正常健康发展。

(三)网络休闲娱乐化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影响

对周末空余时间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宿舍进行与网络相关活动”的大学生占到60.1%,外出游玩的占20.8%,运动的占16.3%,可见,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周末空余时间休闲娱乐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就上网动机而言,在大学生“上网目的(多选题)”调查中,发现有67.0%的大学生选择“欣赏音乐、电影、小说等”,62.9%的大学生选择了“聊天”,21.6%的大学生选择了“网络游戏”,当然也有55.7%的大学生选择了“查找资料”。可见,上网休闲娱乐成为了大学生上网的最主要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代网络环境下,随着休闲娱乐的网络交互行为的日益普及,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休闲娱乐的功能得以加强,由此对大学生产生了更加突出的影响。

首先,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放松身心、释放压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定性的访谈发现,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喜欢娱乐,然而大学实际的学习和生活显得有些无聊、单调和枯燥。大学生在网络上寻找自己的娱乐方式,消磨课余时间,把上网娱乐当作学习之余的调节,寻求情感的寄托,缓解学习压力。其次,网络的休闲娱乐功能为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合理渠道。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与内心需求造成了冲突,在处理这些冲突的过程中,个体需要不断压抑和克制本我冲动,而网络帮助了大学生把深藏在潜意识中的那些不为社会主流所允许的需要和欲望宣泄出来,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

然而,网络的娱乐化也会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那些总是习惯于在网络里宣泄情感的大学生,可能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能力表现弱化。在定性的访谈中发现,有些同学自控能力差,把大量学习时间用于上网娱乐,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以致荒废学业,有损身心健康。

(四)网络的互动平等性及其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对“你认为网络带给你主要的收获是什么(多选题)”这一问题,77.4%的90后大学生选择了“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51.3%的大学生选择“在网络上可以做很多现实生活中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可见,90后大学生很看重网络文化中所表现出的开放、自由、互动的特性。网络中的博客、聊天、交友、论坛、动漫、网游、在线视频等方面的互动应用可以让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网络也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迎合了90后大学生自由、平等的价值观需求。

首先,网络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价值感。一方面,网络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更为自由和发散,使他们的思想更少受到禁锢,从而可以更自主地发挥自己的智慧,追求他们的自我和个性;另一方面,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彼此相识,发展友情,网络的这种互动模式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等人格发展,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由此得以确立和提升。

然而,网络的互动性也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为网络可能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但也可能成为交往的屏障。Turkle发现,青年大学生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socialisolation)和社会焦虑(socialanxiety)等方面的人格异化和扭曲[3]。Sjeberg认为“电子化的个体”(electronicindividual)正在逐步增多,网络可能对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人格的倾向性产生不良影响[4]。

二、网络时代下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从学习特征看,90后大学生追求效率化,认知思维敏锐

认知(cognition)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过程,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个人在重构和应用知识时所具备的能力。网络这个广阔的空间,为大学生打开了一个未知而新鲜的世界,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开发了他们的潜能;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培养了大学生的识别、选择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在“网络对你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多选题)”的问卷调查中,选择“可以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的占65.7%,“选择获取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成绩得到提高”的占53.6%,选择“网络信息多样,提高了我的思维能力的”占45.5%,选择“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而使成绩下降”的占23.4%,选择“沉溺于网上娱乐,不想学习”的占9.7%。结合这些数据以及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发现:虽然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不想学习,但总体而言,网络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大学生丰富知识结构和自主学习,吸收和运用新知识。正是在这样的网络“浸润”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认知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对新事物的感知觉比起60后、70后和80后都显得更加敏锐,思维更活跃敏捷,处事行为也更加追求效率化,他们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喜欢怀疑和争论,敢于大胆发表个人的独立见解,同时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记忆力。

(二)从信仰追求看,90后大学生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

90后大学生通过网络的及时更新与评论,可以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与时俱进,培养他们的政治敏感性。网络时代,大学生们不再迷信权威,他们喜欢独立思考,有强烈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主体意识。本研究调查显示,49.1%的大学生认同“在网络上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见,丰富的网络信息使90后大学生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个事件都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他们有强烈的“成人意识”,崇尚自由,不喜欢受拘束,思想活跃,喜欢直接批判和自由表达对某些社会现象或问题的不满甚至愤怒情绪,对社会热点、时事新闻活动都能积极参与,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贪污腐败问题等。但定性访谈中也发现,90后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淡漠,因而做事可能片面化,看问题容易过激化。

(三)从人格特征看,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渴望关注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5]。研究发现,大学生具有一种心理与发展的原动力,需要建立自我认同与亲密关系,而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可以自由创造和发挥、重新自我赋值及自我满足的平台。在调查中发现,对“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一问题,74.3%的大学生认为是“实现自我”,10.9%的大学生认为是“比周围的人优秀”,6.9%的大学生认为是“当一个普通人”,只有5.0%的大学生选择了“为国为民出力”。可见,90后大学生更关注自我价值的体现,而忽视了社会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自我实现这一更高级的需要。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大学生自我探索,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每个人的自我实现都提供了相同的可能性。数据表明,71.8%的大学生感觉到“网络世界比在现实世界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90后大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大展鸿图,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结合数据分析和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在驰骋网络的过程中,凸显自我个性,不盲从潮流,喜欢标新立异,同时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同。但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中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就可能演变成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团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从情绪特征看,90后大学生情感强烈,积极乐观

在调查中发现,对“你觉得自己生活中基本上处于哪种情绪状态”这一问题,59.8%的大学生认为是“平稳”,16.5%的大学生认为是“快乐”,当然也有14.4%的大学生认为是“无聊”,6.2%的认为是“郁闷”,3.1%的认为是“焦虑”。可见,90后大学生拥有较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90后大学生朝气蓬勃、乐观活泼,直率热情,精力旺盛,积极向上,他们比以前的大学生更善于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网络为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助、宣泄消极情绪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通过网络,大学生向网友倾诉,从而获得网友的心理支持、关心和安慰。课题组调查显示,对“你在遭遇挫折和困惑,或在承受压力时经常采取的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59.8%的大学生选择了“哭泣或发怒”,16.5%的大学生选择“找人倾诉”,14.4%的大学生表示“独自承受,不想被人发现”。在这些不想被人发现的大学生中,有86.7%的人认同“在网络中,我常常得到网友对自己的关心帮助和安慰”。

(五)从人际交往看,90后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之间的交往形式更加多样,除舍友、同学、师生等关系外,还增加了网络朋友关系。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自己在当前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评价上,有12.4%的认为“善于交往,人际关系十分和谐”,69.1%的认为“人际关系较和谐,偶尔出现的矛盾可以自己解决”,16.5%的认为“不善交往,人际关系一般”,2.1%的认为“人际关系不和谐,不善于处理矛盾”。在与家人的交流频率上,18.9%的大学生“一周联系三次以上”,56.4%的大学生会“一周联系一两次”,只有24.7%的大学生“两三周才联系一次或更少联系”。课题组在访谈中发现,90后大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话联系,他们与家人、好友也经常通过QQ视频、微信关注来联络感情。从这些数据以及定性访谈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家人交流沟通比较顺畅,并且借助网络这一在时空上可以不受限制的捷径,与家人同学的联系更加活跃[6-7]。与此同时,在网络中的朋友关系也得到了拓展。网络让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选择自己的交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现实人际交往中的身份、不被认可等负面影响的担心。例如,在微博应用上,大学生可以通过标签分类、查询、用户自定义、编辑推荐等方式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有些在现实中不会说或不敢说出来的话,可以发表在微博上,得到他人的反馈和关注,由此推动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顺利。

(六)从恋爱与性的观念看,90后大学生渴望爱情,性态度宽容开放

90后大学生的性发育已经成熟,他们憧憬美好的爱情,渴望与异性交往。同时,网络为原来高中就已开始恋爱的大学生提供了维持恋情的便利,并且增加了网恋的渠道。调查显示,对“你对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如何看待”这一问题,49.5%的大学生认为是“追求美好的爱情”,20.6%的大学生认为是“满足心理、生理的需要”,18.6%的大学生认为是“选择人生的伴侣”,只有8.2%的大学生认为是“随大流,打发无聊的时光”,还有3.1%的大学生的选择是“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对“大学恋爱是否一定要经历”这一问题,22.3%的大学生感觉“一定要经历”,77.6%的大学生感觉“顺其自然”,只有2.1%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暂不想恋爱”。结合这些数据以及定性访谈的结果,本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将大学恋爱当作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他们的思想上没有了从前那种不好意思谈或不敢谈的“传统观念”,但是他们仍然把恋爱当成比较严肃的事情来对待,以比较认真的态度来思考恋爱问题。相比而言,90后大学生更加敢于追求和表白爱情,重视与异性彼此之间的关注和欣赏。对于性问题,48.5%的大学生认同婚前性行为,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46.4%的则认为“是对自己/他人的不负责任”。可见,90后大学生对待恋爱中的性行为,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的性态度表现了更多的开放性特征。

(七)从心理健康角度看,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83.5%的大学生认为“有点压力,但通过自我调节可以保持良好”,9.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压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认为“需要通过心理帮助或不知道怎么办,心理健康状况不好”的大学生只占2.1%。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糟糕,总体而言仍然是积极良好的。在访谈中发现,90后大学生会有来自于学习、就业、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但通过对朋友的倾诉、家人的支持、网络上的宣泄,再通过自我调节,他们能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来完成大学的生活与学习。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从本课题组的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结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网络对其心理的影响并不都是严重的、消极的、不利的。相反,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对网络已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有着自己一代人独特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对各类事物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模式可能已不适用于这一代大学生,高校应充分把握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更加科学、积极的思路。而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思路,尤其是对于理解和教育网络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意义重大。

(一)积极心理学的视野

积极心理学是21世纪一种新的理论观点,2000年,塞里格曼(Seligeman)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他指出,21世纪,心理学研究要转变传统的以干预和解决人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为主的病理学方向,而把注意力转向对于人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力量的研究和利用[8]。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谢尔顿(Kennon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积极心理学是利用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力量、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门科学。”[9]当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个人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和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系统。

1.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是指当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愉悦感和快乐感等主观体验。密歇根大学的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提出了第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即扩展—构建的积极情绪理论(broaden-and-build),他认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如高兴、兴趣、满足感、自豪感和爱等,表面看来不同,但均能扩展个人瞬间的知行(thought-action)能力,由此反复积累的结果能增进个人资源和心理成长,促进幸福感的提升[10]。积极心理学用实验的方式验证了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扩展人们的注意范围和思维及行动范畴,能够帮助人们建构出沉浸式的个人自主自愿,从而使人们的行为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2.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即积极的个性特点,它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积极心理学提倡研究积极人格特质,认为积极潜能与积极人格能够彼此促进,对个体潜能的挖掘与强化有助于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人格特质则能帮助人们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更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因此,只有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如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爱、乐观、感恩、智慧、创造力、才干等积极人格特质,才是心理健康和提升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指标。

3.积极的组织系统和环境。积极个性品质和积极情绪体验的形成都需要有良好的氛围,积极心理学提倡要有使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积极的组织系统一是要建构公民责任感和道德等大系统水平上的积极国家环境,二是要培养建立具有良好关系的社区、高效能的校园以及健康的家庭等的积极小系统。积极的组织系统和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积极的人格特质形成,影响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网络时代下的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减少或消除、甚至是没有心理问题与疾病。这种以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容易造成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问题行为,注重对问题行为的预防和矫正。马斯洛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11]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运用积极的视角研究人类的行为,重点发掘和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巩固与加强积极力量。

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遵循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及教育规律,充分发掘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加强潜能和积极因素的开发。注重关注大学生已有的积极心理,坚持积极取向的评价方式,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借助兴趣、快乐与挑战等积极体验来调动大学生的成长动力,激发大学生内在的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形成积极人格,大幅提升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这种积极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才真正符合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的认知、情绪、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

1.始终坚持正面引导的积极性原则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要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大学生,强调寻找他们身上的积极力量,用积极的视角重新发现和解读出现的心理问题[12]。当前无处不在的网络确实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如果因为这些消极影响而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甚至提出要限制大学生上网,反而会得不偿失。从各个高校的心理普查结果和心理咨询中心接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90后学生的心理是正常、健康、富有朝气、积极向上的,具有突出心理问题和明显心理症状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因此,应该始终坚持正面引导的积极性原则,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发展性目标,用积极的理念优化其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从而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积极适应社会,积极应对问题,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正面的引导才能真正促进90后大学生的心理成熟、人格完善和稳定,帮助他们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

2.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层立体网络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一般是以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为主。而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则倡导全方位、全过程和全面渗透,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帅,以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以辅导员为载体,以大学生心理委员为朋辈助理,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为正能量氛围,由此形成一个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多维的交叉立体网络[13]。在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上,要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强调知识和认知的接受与改变,而且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上,孟万金教授曾列出增进开发心理潜能、完善积极人格、发挥智能优势和主观幸福感等14项核心内容[14]。根据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国外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和国内学者的理论实践探索,课题组提出,90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概而言之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个体层面上要培养90后大学生乐观、坚定、自信、勇气、宽容、智慧等积极的人格特质;二是在主观层面上要强化90后大学生愉快、幸福、满意、希望等积极的心理体验;三是在群体的层面上要强调促进90后大学生的利他行为、美德、恋爱责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积极的组织环境系统的完善。

3.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

国外已有不少国家成功开设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2006年,本·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幸福课成为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听课人数超过了多年来一直独占鳌头的经济学。这门课程创下了哈佛大学听课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课程纪录[15]。国外课程的成功开设给国内的积极心理健康教学课程带来启示和信心。当然,我国的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起步较晚,课程教材还有待编订,教学设计有待开发,课程形式有待创新。但在一些有心理专业背景的高校,可先结合团体心理训练,开设以幸福体验为主题的系列课程,增加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导90后大学生获得信心、希望和幸福感。

4.利用网络平台,拉近与90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

一方面,网络的应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效率。如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网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成长、恋爱、就业等方面的疑惑,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成才的需求,介绍学习方法,进行就业指导等,从而更有效率地做好积极心理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即时工具加强与90后大学生交流,可以在深层次上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课题组访谈发现,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内向的大学生,如果关注他们的空间、微博等,却能发现他们充满激情的、完全不同的另一面。因此,运用网络的方法拉近与90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可以让老师、辅导员与他们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平等对话,从而开辟一个更广阔的接触平台[16]。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1-15).[2013-02-02].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2]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王东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53.

[3] TURKLE S.Vit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J].The American Prospect,1996(24):56.

[4] SJEBERG U.The rise of the electronic individual:A study of how young Swedish teenagers use and perceive Internet[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1999(16):113-120.

[5]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5.

[6] 马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4-116,121.

[7] 曾晓强.大学生道德认同、新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49-155.

[8] SELIGMAN M R,CSIKSZENLMIHSLYI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5-14.

[9] 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16-217.

[10]FREDRICKSON B 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218-226.

[11]弗兰克·G·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3-24.

[12]朱卫嘉.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欠佳的德育背景及教育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3-105.

[13]张维贵,李自维,王飞飞.基于积极品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及干预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6-160.

[14]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8.

[15]王滟明.在哈佛听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

[16]史向军,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2-75.

[17]张晓洪,袁国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2-116.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ra: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ZHANG Xiaoping1,SHAO Yali2
(1.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Department,Fujian Police College,Fuzhou 350007,China;2.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From the view of network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th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typical network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The results found in the network life,convenience,leisure entertainment and interactive equalit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who grew up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The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mainstream are positive.Finally,from the view of positive psychology,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innovation path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post-90 generation students’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twork era;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ositive psychology

G455

A

1673-8268(2014)02-0069-08

(编辑:刘仲秋)

10.3969/j.issn.1673-8268.2014.02.015

2013-07-18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及教育研究(FJJKCG13-136)

张小平(1973-),男,福建永定人,副教授,哲学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邵雅利(1977-),女,福建厦门人,副教授,心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