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

2014-03-26王方根

关键词:正确处理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郭 超,王方根

(皖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安徽芜湖241002)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

郭 超,王方根

(皖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安徽芜湖241002)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但实效性还不尽如人意。高校要更加有效、深入、持久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以小见大——正确处理好“小众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做好马克思主义“分众”教育;化虚为实——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教育、理论学习和理论运用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正确处理好学理化与通俗化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基础上,用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广大师生易于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由近及远——正确处理好短期性与长效性的关系,立足长远规划和系统布局,构建一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几对关系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以来,高校都在积极宣传、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实效性还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加有效、深入、持久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好“小众化”与“大众化”、理论与实践、学理化与通俗化、短期性与长效性之间的关系。

一、以小见大——正确处理好“小众化”与“大众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信仰、运用的过程,旨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群众化和实践化。马克思主义所要“化”的“大众”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具体的、现实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包含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小众”。这些“小众”在知识水平、文化修养、思想觉悟、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态度和需求不尽相同。在思想观念多变、利益追求多样、价值文化多元的当今时代,“期望用一种教育、传播模式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样的做法变得越来越有难度”[1],企图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在不同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必须对“大众”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类,划分出不同类别的“小众”,依据对象的特点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形式和手段。马克思主义要想化得“大众”,前提就是要化好各类“小众”,由“小众化”逐步迈向“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会自动生成,而是一项自觉能动的实践活动,需要首先掌握少部分精英类的“小众”,依靠他们的力量影响和帮助更多的“大众”向马克思主义靠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正是首先赢得了少数先进分子的信仰,才得以迅速传播,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人这一先进群体的领导和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才不断生根、发芽、结果,成为人民大众团结奋斗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小众化”与“大众化”的关系。两者看似矛盾,实质上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小众化”是“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大众化”是“小众化”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局部的、多次的“小众化”组成的,是依靠先进带动后进、少数人影响多数人逐渐实现的,不能实现“小众化”,不能赢得不同社会阶层的少数精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能陷于空想。反过来,如果马克思主义仅仅囿于“小众”的圈子,不能实现“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跨越,那么就会失去生命力。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学生。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由于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兴趣爱好、所学专业、外部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水平、期待视野、接受心理、学习方式和掌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如果不分对象,不分主次,用“一锅煮”、“一刀切”的模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会缺乏针对性而收效甚微,容易造成平均用力、顾此失彼而事倍功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将全体学生分成不同的“小众”群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马克思主义“分众”教育,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对象特殊对待[2]。比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要尽量体现出学生的专业特点,按照他们的接受习惯设计教学内容和策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低年级要重点抓好理论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系统学习中认识马克思主义、亲近马克思主义。在高年级要注重理论的运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去观察、体悟、思考。在同一所高校,我们可以按照“院系—班级—小组”的模式将学生“大众”细分为若干“小众”群体,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做好各个层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各个院系要分工负责,既要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做好常规性工作,又要立足院系实际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宣传活动。各个班级理应成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单位和日常阵地,以班级学习小组和实践分队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化。当各个院系、班级和小组切实做好了相应的“小众化”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就会水到渠成。

高校要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小众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当前还要按照广泛性与先进性、普及性与示范性相统一的要求,在面向全体学生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要大力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依靠他们深入学生大众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对身边的人产生直接、广泛的影响。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入手,就抓住了学生“大众”中最先进的力量,能够收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部分影响整体、先进带动后进、少数人带动多数人的效果,从而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高校要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载体,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充分发挥他们“播种机”和“宣传队”的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撒向学生大众的心田,帮助和影响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

二、化虚为实——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实践性是其本质属性。“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3]然而,部分高校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宣传轻落实,务虚多于务实,形式多于内容,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和进度。大众化是一个实践范畴,源于实践而又回归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实践,且只有实践,才能强化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话语主导权,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4]因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高校要营造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氛围,以社会发展要求和大众利益为取向,正确引领学术研究方向,千方百计将那些学术含量高、可操作性强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要发扬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走出书斋,走进人民大众中间,结合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所想、所感、所思和所惑进行理论研究和创新,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寻找学术生长点和理论突破口,踏踏实实做“真”学问。

二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育与实践的关系。脱离实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硬性的理论灌输和纯粹的理论说教只会适得其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时了解他们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运用启发式、案例式、专题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循循善诱,用鲜活的素材和具体的事实去阐述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解答现实问题。

三要正确处理好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激发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关键要改变单一的课堂学习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大学生做学术讲座和形势报告,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理论前沿问题,开阔大学生的理论视野,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之树常青。精心组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密切相关的征文、论坛、演讲、辩论、汇演等课外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境,使理论学习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的发展,以社团为学习平台,开展主题突出、深受广大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共同参与、相互交流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乐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和熏陶。

四要正确处理好理论运用与实践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5]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就必须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去分析他们关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去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学会学以致用。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的重要窗口。要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挂职锻炼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大舞台中学知识、受锻炼、增才干,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认清理论学习的不足,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

三、深入浅出——正确处理好学理化与通俗化的关系

高校不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比较模糊,学习积极性不高,逆反心理较为突出,不能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对象的这种状况跟教育主体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错误倾向密切相关。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空洞化、玄奥化。高校的一些理论研究者习惯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制造了一些自成一家的学术成果,可大多因为晦涩难懂、空洞无物而被束之高阁,让人望而却步。一些思政课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往往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看似滔滔不绝,实则空话、大话、套话连篇,整个教学过程学术味太浓,存在概念化、程式化、说教化等弊端。关于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问题越来越高雅,视阈越来越狭窄,字眼越来越生僻,概念越来越抽象,语言越来越晦涩,文章越来越难懂。”[6]这种风气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极为不利的。二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和娱乐化。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和一些大众的媚俗化倾向,高校极个别的学者随意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假借马克思主义的名义抛出一些奇谈怪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诋毁、捏造、歪曲,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形象。部分教师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出勤率,对教学内容任意发挥,通过大量搞笑的语言、图片、视频去吸引学生的眼球,“一味挖掘热点细节,把课堂娱乐化”,“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成了庸俗化”[7],严重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确方向。

把马克思主义玄奥化或庸俗化,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学理化与通俗化的关系,两者实质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化研究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基础,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和学理支撑,就很难说服人,理论的大众化就有可能陷入庸俗化或简单化。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和学者的力量,推动理论研究与时俱进,用科学的、完整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社会问题和广大师生的疑难困惑,让他们充分领略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学理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学理研究绝不是为了让少数人孤芳自赏,而是为了更好地去说服大众、掌握大众。理论研究越深刻,理论阐述越透彻,就越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列宁曾经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9]我们通过学理研究的路径向“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靠近,目的就是要实现“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邓小平说过:“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0]我们绝对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变成高不可攀、遥不可及、深奥难懂的东西,应该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讲清、讲透、讲活,让广大师生易于而且乐于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正确处理好学理化与通俗化的关系,当前高校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为抓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建设,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提供理论支撑。第二,改进马克思主义教学和宣传工作的方法,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贴切的比喻、鲜活生动的素材,深入浅出地讲授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高校理论工作者和思政课教师要在语言上下工夫,向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学习语言,巧妙运用日常生活用语、网络流行语、校园流行语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语言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语言。第三,组织专家编写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通俗读物和音像资料,创办网络课程和电子刊物,弥补理论教材的不足,使大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总是抽象难懂的,让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马克思主义[11]。第四,坚决抵制任意歪曲、恶搞、诽谤马克思主义的不良言行,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娱乐化和庸俗化,毫不动摇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四、由近及远——正确处理好短期性与长效性的关系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就,但是离最终目标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从整体上看,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和系统布局,重短期政绩轻长期效果,重被动应付轻主动有为,重局部用力轻整体发力,“走过场”、“一阵风”现象比较多见,很多工作“开始轰轰烈烈,后来冷冷清清”,往往半途而废、前功尽弃。“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场持久性、长期化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它需要有效的措施、合理的机制和健全的制度作保障。”[12]为此,高校应该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由近及远,放眼未来,立足整体,构建一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形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合力。

首先,健全组织领导机制。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党政群共抓、院系分工负责、相关部门齐心协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学校主要党政领导要亲自“挂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将其作为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各个院系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要做好“规定性动作”,又要结合自身特点创新“自选性动作”。不同部门要紧密配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必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为了长期有效地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高校应该成立以学校党委书记为首的工作小组,按照工作需要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配置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全心全力做好相关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小组要科学制定不同时期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发挥统筹协调、决策规划、监督管理、检查评估、日常服务等作用,确保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其次,强化合力育人机制。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改变过去主体力量单薄、渠道狭窄、方式简单的局面,整合各种力量,力争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一是把主渠道的力量和其他渠道的力量有机整合起来。思政课教育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要大力改革和创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实效性和吸引力。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辐射作用,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广泛渗透到这些课程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活动中去。此外,要找准思政课教育教学与学生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契合点,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配合。二是把显性教育的力量和隐性教育的力量有机整合起来。显性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但是说教式、强迫式意味太浓,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加上受时空条件的制约,教育效果难以持久。隐性教育能够克服显性教育的弊端,将教育内容和目的深藏在教育环境中,能够时时、处处发挥教育的力量。高校应该在继续抓好显性教育的同时,要格外重视隐性教育,使得两者相得益彰。高校要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营造学习、研究、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熏陶,使马克思主义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三是把校内的力量和校外的力量有机整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是很难取得长期效果的,需要加强高校与中学、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的配合,发挥学校“教育场”和社会“教育场”的双重作用,将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衔接起来。

再次,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建立科学的动态跟踪和信息反馈机制尤为必要。一是要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进行跟踪反馈。高校应该通过调研、访谈、考察、评估等形式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情况,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了解情况后,要系统总结经验教训,组织各方力量进行会商,共商对策。通过对前一阶段的跟踪反馈,要科学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方向,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二是要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跟踪反馈。大学生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求异、求新、求变心理明显,思想观念波动大,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忽热忽冷,会出现前后不一、知行不一的情况。因此,高校要借助网络微博[13]、博客、QQ群、论坛等现代传媒了解学生的“心”情,广辟途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疑难困惑和心理需求,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选择恰当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传播、教育的方式方法,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厘清思想“纠结”,摆脱错误思想认识的困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4]。

最后,完善保障激励机制。要着重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者、思政课教师、学工干部、辅导员、“关工委”等队伍建设,激励他们不断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言传身教,在各自岗位上尽心尽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队伍保障;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的发展,积极抢占网络阵地制高点,努力拓展社会实践基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阵地保障;要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讨制度、跟踪反馈制度、日常监督和考核等制度体系,使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之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制度保障;要设立专门经费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想方设法争取政府财政、企业和个人的赞助,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财力、物力保障;要按照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调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力量的工作热情,激发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接受和践行马克思主义。

[1] 张博颖.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9-13.

[2] 金春寒,孙渝莉.高校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创新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6-22.

[3]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0.

[4] 芮鸿岩.实践视域中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6):73-77.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6] 石云霞,陈曙光.端正学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4):101-105.

[7] 陈定樑.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2011(2中):64-66.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9]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11]樊宏法.新媒体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

[12]王永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机制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7):135-140.

[13]郭红明,王永灿.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0-103.

[14]李恒川.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85-89.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 arxism in Universities Should Hand le Several Relations Properly

GUO Chao,WANG Fanggen
(Department of Idelogical and Politcal Education,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2,China)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Marxism in universities has achieved initial success,but the effectiveness is not satisfactory.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universitiesmore effectively,several relations should be handled properly:see big things through small ones—handling the relation between“de-massified”and“popularization”,complete the“focus”education ofMarxism;turn virtual to real—handl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combining Marxism theoretical research,theoretical education,theory study and the theory application with practice;explain profound theories simply—handl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o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on the basis of sticking to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Marxism,with a happy form and easy form tomake the broad masses of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easy to learn and acceptMarxism;from the near to the distant—handl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roperly,based on long-term planning and system layout,build a system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university;Marxism;popularization;several relations

G411

A

1673-8268(2014)02-0006-06

(编辑:蔡秀娟)

10.3969/j.issn.1673-8268.2014.02.002

2013-03-05

2013-11-08

皖南医学院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2011ZDXKO1)

郭 超(1984-),男,湖南常宁人,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方根(1954-),男,安徽含山人,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正确处理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正确处理余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正确处理余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