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历史上疫病高发期疫病回顾

2014-03-26屠燕捷方肇勤郭永洁杨爱东

传染病信息 2014年1期
关键词:瘟疫传染病疫病

屠燕捷,方肇勤,郭永洁,杨爱东

·继续教育·

中国历史上疫病高发期疫病回顾

屠燕捷,方肇勤,郭永洁,杨爱东

笔者回溯中国历史上疫病高发期疫病发生和医疗救治情况,提炼对当今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防治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内容,进而探讨疫病研究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各历史时期疫病发生、流行及中西医防治提供思路。

疫疠;温病;研究方法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发传染性疾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研究人类以往疫病防治经验将为应对新发传染病提供启示。本文回溯中国历史上疫病高发时期如东汉末年、明清、19世纪末等时期的疫病流行及防治情况,探讨疫病防治方法,为深入研究疫病提供参考。

1 中国疫病流行及防治回溯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不同时期,出现过许多种类的瘟疫,如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病、麻风病、疟疾和血吸虫病等。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20世纪,中国较大规模的瘟疫达700次以上[1]。由于战争动乱或自然环境的变化,中国在汉末、明清、19世纪等时期都曾出现过大规模瘟疫流行。

1.1 东汉末年疫病回溯及防治探究

1.1.1 疫病的流行据史学家统计,公元119—217年,中国曾发生几十起大瘟疫,东汉末年的30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共12次[2]。瘟疫横行肆虐,伴随饥荒与战乱,造成以都城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大量人口死亡。据官方数据记载,公元157年中国人口为5650万,而公元280年仅存1600余万,锐减了3/4。在疫情最严重的中原地区,人口仅及百年前的1/10[2]。曹植在《说疫气》中描述东汉末年时的瘟疫:“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3]。

1.1.2 疫病的诊断汉代的许多典籍对当时的疫病都有描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有分析认为,当时流行的瘟疫,很可能是两种与啮齿类动物传播有关的烈性传染病: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后者可能性更大[4]。出血热的发病特征与《伤寒论》中描述的症状相似。张仲景创立的六经传变辨证模式中,病邪从身体浅表的太阳经,传入阳明、少阳,进入阴经太阴、少阴,最后深入厥阴。流行性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过程可认为遍历了从太阳到厥阴全过程,较为符合六经传变规律,如从太阳循经入腑,表现为太阳蓄水,而多直传少阴或成结胸,不愈者,再传至厥阴;太阳挟血分传经,循经入腑而成蓄血;太阳病之变局,由太阳经循经入腑为蓄水或蓄血之后,形成结胸等[5]。

1.1.3 疫病的治疗为防治瘟疫,许多社会上层人士常服一种名为“五石散”的有毒药物以期抗御病邪,服药期间以酒作为药饵使药力发散;人们同时寄希望于方士的符水方术治病,然而这些方法难以收获良效。晋葛洪[6]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治疗时气行垂死的处方“破棺千金煮汤”、治疗瘴气疫疠流行的处方“老君神明”以及“虎头杀鬼方”等预防疫病的处方。张仲景的《伤寒论》则以传染病诊治为依据集中探讨了外感热病证治,以六经演变为脉络,为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证候提供了相应的治法方药,其中用于风寒表实证的麻黄汤、用于风寒表虚证的桂枝汤、用于邪在半表半里阶段的小柴胡汤、用于下焦蓄血证的桃核承气汤以及用于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等在内科临床沿用至今。

1.2 明清时期疫病回溯及防治探究

1.2.1 疫病的流行明清时期中外交流的频繁使得许多新、旧传染病,如鼠疫、麻风、天花、梅毒、白喉、猩红热及霍乱接踵而来,流行极为严重。16—17世纪,中国华北地区总计1000万人死于鼠疫[7],师道南在《天愚集·鼠死行》中描述:“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8];1692年广东佛山传教士卡罗斯·福尔考迪描述:“中国到处是贫穷落魄之人,其中最可怜者莫过于麻风病人”[9],记录了当时麻风病的流行状况;疟疾曾在全国肆虐流行,1693年康熙曾感染疟疾;康熙年间还曾流行天花。17世纪,在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过程中,中国传染病病种也有所增多,如霍乱、猩红热、梅毒和疟疾等[10]。

1.2.2 疫病的诊断明清时期温病医家改进了人们对于疫病的传统认识。明初王履分析这一时期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和救治方法与张仲景《伤寒论》理论内容确有差别,将温病从伤寒中划分出来。吴又可于1642年撰写《温疫论》将瘟疫病邪称为戾气、疫气,认为疫气通过口鼻进入身体,直接攻击特定的部位——膜原,并提出戾气易通过空气和接触播散流行。叶天士在继承吴又可温病理论基础上,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反对使用辛温之品来治疗温热性质的时疫,主张采用辛凉解表或清热解毒之品治疗外感热性疾病。吴鞠通在叶天士辨证理论影响下,综合古医籍,提出三焦辨证理论:“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11]。

1.2.3 疫病的治疗16世纪,治疗梅毒的药方出现,人痘接种术发明,这些医学科技史上的进步对于防治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早前以“轻粉”作为梅毒处方,后由于该方易引起汞中毒,转为采用以土茯苓为主的药方进行治疗[12]。康熙感染疟疾后,西学士洪若和刘应等进贡西药金鸡纳治疗,结果痊愈,该药作为治疗疟疾的良药广为人知[13]。关于天花的防治,康熙以本人种痘免疫的经历推广人痘接种术[14]。针对疫病防治,科学家方以智[15]在《物理小识》中写到:“入瘟疫家,以麻油涂鼻中,既出以纸燃取嚏,则不染;或配玉枢丹,或以火攻来驱除疫疠邪气。”清代还有类似“避瘟丹”、“神圣避瘟丹”的预防药,谓“此药烧之,能令瘟疫不染,空房内烧之,可避秽恶”[10]。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疫病回溯及防治探究

1.3.1 疫病的流行19世纪中叶,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血吸虫病,据推测,患病人数在3200万人以上。1870年,传教士医生柯为良在《医馆略述》中记载当时福州疟疾较为流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云南发生腺鼠疫,播散到香港,并延及世界。1910—1911年东北三省地区暴发了肺鼠疫,并涉及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地区,造成6万多人死亡。造成大量人口伤亡的传染病还包括天花和霍乱,随着人痘种植的普及,天花逐渐得到了抑制;霍乱于19世纪初经由东南亚传入我国,直到20世纪中叶,在我国广泛播散,致死率很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暴发了流行性感冒,中国死亡人数在100万人左右[9]。这一阶段,肠伤寒和痢疾在各种疾病死因中也占据重要位置。

1.3.2 疫病的诊断19世纪,随着西方国家传教士来华布道人数的增多,西方医学理论被引入我国。西医学对细菌和病毒的认识与检测,为疫病诊断带来有益帮助,当时对于血吸虫病、疟疾和霍乱的病因、病理已逐渐探明。中医辨证理论在这一历史时期依然发挥积极作用,并开始吸收借鉴西医学较为先进的理论,尝试从中医角度予以解释,为中西医沟通与结合做了铺垫。当时较有影响的中医著作包括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何廉臣校订的《重订广温热论》和《重订通俗伤寒论》等,对传染病的临床救治具有指导意义。

1.3.3 疫病的治疗清末颁布的《厅区救急药品使用法》记录了传染病防治用药方案,包括亚莫尼香酒、加波力水、哥罗定、时疫药水、止血药水、泻油、海典仿散、辟瘟粉和辟瘟水等[9]。对于疟疾的治疗,奎宁作为第一特效药被大量使用。为了阻遏鼠疫流行,天津一代中医配置了神效复苏散、杀菌消毒丸、解毒活血汤、升麻鳖甲汤和生犀饮等[10]。上海霍乱流行时,约700余万民众被注射霍乱疫苗。当时报纸会刊载一些简便易行的防疫保健小处方,如丁子良[16]于《天津商报》发表的防疫方法:“每日午后或晚间,食生水萝卜三两片,再将杭白菊二三十朵、香片茶叶一撮沏茶饮,最能消痰于无形,此方能防疫能免疫”。1935—1940年磺胺类抗生素及青霉素出现,有效治愈了许多传染性疾病[17]。

2 总结与展望

回顾中国历史上疫病发生过程,战争与天灾往往与其相伴,地域、经济、人口等自然或社会因素也与其间接关联,因此,疫病研究须将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把握疫病暴发流行的特征,吸取历史上防治疫病的经验与教训,挖掘一些当时行之有效的方药,通过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研究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其对防治当前新发传染病的意义。

如何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存迹不多的疫病资料中获得对医学研究有价值的内容呢?笔者在初步尝试中发现,搜集古代医籍和史书、地方志等文献资料的相关内容,复原疫病发生的真实面貌,挖掘史料中记载的有关传染病救治方案,结合现代传染病学内容,汲取中医传染病防治精华,获得结论,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案。其间存在的难点在于:①古代文献包括古医籍对于疫病的记载简略,对瘟疫的具体病种分辨不清;②中医防疫所用的方法如丹药、丸剂、民间验方等,散落民间,或多有流失,并未被搜集、整理、归纳于史料中,难以搜罗并普及运用;③正史和一些散见的史料只可以捕捉到“个别的行为”和“片段的经验”[2],还必须经过详细洞察、认真剖解、阐幽抉隐,从不同角度加以探究、分析,才能获得客观真实的结论;④对于没有史料记载的传染病,较难研究发现。

针对疫病研究目标和研究疑难之处,根据中国历史疫病流行年代表,捕捉疫病高发时期社会各方面因素中相关或看似并无相关性的历史事件,从中分析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联,探究疫病发生的原因,从疫病防御与医疗救治角度挖掘对当今新发传染病救治具有实用指导价值的内容,是医学文献研究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必要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1]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45.

[2]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M].上海:华东义务生活社,1953:1.

[3]段逸山,孙文钟.实用医古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216.

[4]仝小林,郭允.《伤寒论》之“伤寒”是一种传染病(上)[N].中国中医药报,2013-01-18[4].

[5]仝小林,郭允.《伤寒论》之“伤寒”是一种传染病(下)[N].中国中医药报,2013-01-21[4].

[6]葛洪.肘后备急方[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6-53.

[7]曹树基.地理环境与宋元时代的传染病[J].历史地理,1995:12.

[8]陈邦贤.自勉斋随笔[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124.

[9]董少新.形神之间——早期西洋医学入华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156.

[10]余新忠.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67-201.

[11]严冰.温病条辨析评[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86.

[12]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八.草部[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 290.

[13]陈邦贤.中国医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86.

[14]康熙.庭训格言[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43-45.

[15]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五[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123.

[16]丁子良.防疫一助[N].天津商报,1911-02-06[2].

[17]Felix Marti-Ibanez.西方医学史[M].叶颂寿,叶颂熙,译.台北:当代医学杂志社,1978:138-158.

(2013-06-19收稿 2013-09-02修回)

(责任编委 李军 本文编辑 王姝)

A review of epidem ics during periods of high incidence in Chinese history

TU Yan-jie,FANG Zhao-qin,GUO Yong-jie,YANG Ai-dong
Warm Disea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Basic Medical College,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201203,China

The authors review the incidence and treatment of the epidemics during periods of high incidence in Chinese history,extract valuable and referential pointswhich throw light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ute contagiou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owadays,and exploremethodology for the study of epidemics,so as to provide thoughts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epidemics,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with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of Chinese history.

virlent epidemic diseases;seasonal prevalent diseases;researchmethods

R254.3

A

1007-8134(2014)01-006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建设项目(2013KCJS12)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教研室(屠燕捷、方肇勤、郭永洁、杨爱东)

猜你喜欢

瘟疫传染病疫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绘画中的瘟疫 下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绘画中的瘟疫(上)
瘟疫算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