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教材
2014-03-26曹克广何杏玉杨夕强
曹克广,何杏玉,杨夕强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承德 067000)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材料,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引导教师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学习与思维方式的指挥棒,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教材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充分调研教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对建设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立体化系列教材进行探讨。
1 当前高职专业教材建设情况分析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从学校数量、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专业设置等都在迅速扩大,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以来,很多学校校园面积、建筑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硬件办学条件得到大大改善,一批院校都形成了相当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教材建设质量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具有较大影响,但是,目前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致使许多高职专业的学校缺乏适用的教材,这不但影响高职教育的质量,也会影响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几年来,许多学校、出版社等组织编写了许多高职教材,但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一些行业背景比较强的专业,比如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职教育业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
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短,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对教材建设更是缺乏成熟的指导思想和有效的做法,以致没有形成完备实用的高职教材体系。教师多数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的思想观念与现在教育改革存在差距,对高职的内涵、特征缺乏深刻、全面的理解与把握,以至于教材建设没有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适合教育需求的专业教材体系,滞后于教学改革的实践。
1.2 高职教育专业教材缺乏先进性
虽然有些现行的高职教材版本是新的,但教材的形式还是比较陈旧的,而且,教材内容也没有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最新发展成果,不能满足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需要,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教师缺少适用教材,感觉可选择余地小,体现当前教育思想、教育改革的成果不够、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不能够适应“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3 高职教育专业缺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色专业教材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行业背景强、开设学校少的专业教材出版面临困难,可供选择的教材太少;专业教材与生产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有的新出版教材缺少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技术水平相差较远,由于高职教育时间短、缺乏经验、缺乏理论指导,一些高职教材还带有很深的传统高等教育的痕迹,很多高职教材是在本科教材和中职教材基础上的改良版本,没有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材的特色,缺乏实用性。目前,应用性较强的实践性教材较缺乏。
1.4 高职教育专业教材反映教学模式、方式、手段不够
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教材应当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引领和引导作用,目前能够体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特色教材严重不足,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双证书”,现有教材中教学内容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5 高职教育缺乏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
没有形成高水平教材编写队伍的主要原因:一是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历与经验,受传统教育的束缚,思想观念跟不上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编写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教材难度较大。二是教材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教材编写的政策缺乏吸引力,激励作用不够,不能充分调动高水平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教材建设。三是有些教师愿意采用熟悉的教材,不愿选用高职教材,因为采用高职教材要增加工作量,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教材建设的水平与质量。以此造成高水平专业课程教材及教学辅助教材短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虽然品种较多,但低水平重复严重。
总之,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文化积淀不够,理论研究不够清晰,没有形成统一的广泛共识;教学实践落后于理论研究,也就是教学实践不足,缺乏公认的经验与成果;教材建设的思路不够成熟,机制不够健全,造成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2 高职教育专业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材建设要表现“四个体现”。一是在教材理念方面,教材不仅是体现人类知识的载体,也是人类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的重要载体,不但要体现已经成熟的技术,还应该体现创新性和有待完善的技术;二是在教材体系方面,每一本教材不是完全独立无关的,不但体现一门课程中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还要体现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相互衔接与联系;三是在教材内容方面,体现基础性和先进性,还要体现开放性、针对性与实用性,正确处理经典与现代的辩证关系;四是在教学方法方面,体现教学方式与手段,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注重仿真软件和实物仿真技术手段的应用。
2.1 做好高职教育专业教材建设规划
依据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就业岗位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以此确定教材建设计划,避免盲目性。制定教材规划要重点考虑:1)抓好核心课程教材,教材建设首先考虑对人才培养起重要作用的课程。2)教材内容要体现职业素质教育。高职专业教材要与现代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反映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3)要重视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教材建设。4)教材规划要与教育改革形式相结合。教材建设工作应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考核模式和课程建设相结合,充分体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创新教材体系结构,力求编写出结构新颖、教材内容与生产紧密结合、教学改革与实际案例丰富的特色教材。
专业教材规划首先考虑专业核心课程以及相适应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建设,数量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和调整,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通过行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和出版社会合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会议确定具体的教材建设规划,包括编写教材种类、名称,编写进度、形式、字数、出版时间等。第二步由出版社组织各高校依据教材建设规划申报教材主编。第三步在出版社归纳汇总的基础上,由行业协会和行业教指委共同组织专家对申报教材进行评审,通过论证,优化选题与编者,研究确定教材建设方向、目标、重点和任务。
2.2 明确高职教育专业教材出版水平
教材建设水平定位要高,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要出精品教材,教材内容要有创新,要以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教材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力争出版一批具有世界水平,能够引领高职业教育教材发展的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教材。注重知识更新,了解生产一线的现实情况,教材内容要跟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新规范和新标准的要求,应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够反映现实生产中的技术水平,使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了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的先进技术,了解本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尽量同步,防止陈旧、淘汰的知识和技术内容出现在教材中。开展对国外教材的比较研究,扩大高职教材的国际交流。加强国外教材的引进工作,结合专业建设的实际,通过深入的专家论证引进一定数量的国外优秀教材,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渠道把国内已出版的优秀教材介绍到国外去,打入国际市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教材建设也要与国际相关教材接轨。
2.3 突出高职教育专业教材应用性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熟起来的高等教育形式,作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任务载体的教材与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教材有着本质的不同。高职教材要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实用性和就业的发展性为出发点和归宿。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教材应从内容选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过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的应用性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体系,合理设计安排职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比例结构,注意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勤于动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要体现“双证融通”教育的导向,即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适当引入案例教学内容,开发体现职业岗位核心技能要求和工学结合特点的教材体系,教材要体现教学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获取的相互衔接,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渗透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能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就业做准备,使学校教育贴近生产实际,培养出企业适用的人才[1-2]。
2.4 协调高职教育专业教材建设,打造立体化教学资源
教材建设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在纵向按课程进行系列化建设,在横向按纸质的教材和应用现代技术的电子教材等进行立体化建设。单一的纸质形式的教材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纸质教材为基础,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基础资料、辅教材料、辅学材料等三大类。基础资料主要包括专业调研报告、专业培养方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岗位技能标准、课程标准、教材等;辅教资源主要有课程单元设计、教案、教学课件、动画、教学案例库、教学软件、试题库及考试评价系统等;辅学资源主要有模拟仿真软件、网络课程、自测系统等。以形成教学能力为目标,形成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资源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是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虚拟、仿真软件等。从文字、图片单调的形式转向声、影、光立体展现。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一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教材要协调配套,同一门课程的核心教材、辅助教材也要协调配套。注意利用教材之间相互补充和有机结合,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协调发展,实现教材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节约教师备课时间,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综合质量和效益。
2.5 加强专兼结合教材编写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教材编写团队是高职教材建设质量的保证,特别是建设专兼结合的教材团队,团队建设不但要考虑以教学名师,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改项目等负责人为主体的专职教材编写团队的建设,也要考虑以企业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工程技术人员为辅助的兼职教材编写团队。专职编写队伍在理论研究、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考虑的比较多,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学习,而企业作为兼职编写人员的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等最了解生产实际的真正技术水平,最知道胜任岗位职责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了解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企业专家要担任教材的参编、主审等实质性的工作,编写工学结合的创新性专业课程教材企业专家的实质性参与是关键,只有教师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紧密协作,依靠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编写出具有特色的高质量应用性教材。专职队伍尽量选择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和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教材编写团队,在专职团队建设中要选择年轻教师参加编写队伍,在教材建设与编写过程中培养年轻的编者。通过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成员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可以密切校企关系,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3 结语
高职教材的编写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立足点,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突破口,为高职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
[1]姚九成.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教学改革[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36-37.
[2]邬宪伟,张明,刘元.信息化背景下现代化工操作工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