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中日成语、谚语的互译看文化差异

2014-03-26王凌王述坤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意译谚语日语

王凌,王述坤

(1.阪南大学经济学系,大阪松原 5808502;2.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6)

透过中日成语、谚语的互译看文化差异

王凌1,王述坤2

(1.阪南大学经济学系,大阪松原 5808502;2.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6)

一国的成语、谚语作为本国语言文化的表现形式,带有深刻的文化印记,而这种文化特性是外国人理解这些成语、谚语时的巨大障碍。因此,中日成语、谚语互译时,由于两国在国民性、历史、地理、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差异,必须考虑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采用本国读者容易理解的译案。

成语;谚语;中日互译;文化差异

将中日的成语、谚语进行互译的时候,是直译好呢,还是意译好呢?这是笔者在长期的日语谚语及其汉译研究中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曾经和国内某大学的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那位老师主张,在翻译日语谚语(「ことわざ」)的时候,要强调“民族性”以及“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比如,「鳥なき里の蝙蝠」,那位老师主张译成“乡间无飞鸟,蝙蝠充珍禽”。但是,笔者主张译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1-3]。为什么呢?因为后者为汉语的固有表现,中国人更容易理解,并觉得亲切和喜闻乐见。反之亦然:将汉语谚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译成日语的时候,采用意译的方法,译成日语的固有表现「鳥なき里の蝙蝠」,则更易于日本人理解。

笔者注意到,在很多场合,中日两国在说明同一个事理的时候,所用的表现手法是不同的。这里就存在着文化差异的问题。本文在参考相关汉语辞书[4-5]、日语辞书[6-7]以及笔者以前研究成果[8-11]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个例来对此加以详细论述。

1 具体个例分析

1.1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与「武士は食わねど高楊枝」

汉语谚语“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若直译成日语,为「士は盗泉の水を飲まず」;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武士は食わねど高楊枝」(意为“武士饿着肚子也叼根牙签”)来对应。

汉语的“士”一般指的是“士大夫”,即有官位、俸禄的知识分子;而日语的「士」则一般指的是“武士”。两者在各自的社会中都有很高的地位。形容人有气节、有骨气的时候,汉语中举出的是士大夫,而日语中则举出的是带刀的武士。由此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尚文,日本传统文化尚武的特征。中国从隋朝一直到清末,以文取仕的科举制度不知造就了多少文人官僚;而日本从奈良、平安时代起,武士的势力逐渐崛起,天皇固然仍受老百姓尊崇,但实质上没有实权。在镰仓、室町、江户这三段总共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期间,天皇和百姓一般都是唯“将军”马首是瞻。这大概就是两个民族崇尚相异的缘由吧。这种差异不仅反映在语言等文化要素上,对两国古代和近代的政权结构乃至整个历史走向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趣的是,汉语的这句谚语表达的是褒义,而日语的意译,却可以作褒贬两方面理解。其意思为:武士即使因为贫穷而吃不上饭,也会像刚刚吃过似的悠哉游哉地用牙签剔牙。往积极方面理解,可理解为武士即使贫穷,也要保持自尊和高昂的志气、品性;往消极方面理解,则有“装腔作势”、“放不下臭架子”、“打肿脸充胖子”的含义。故而,在褒贬问题上,汉语谚语“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与日语谚语「武士は食わねど高楊枝」两者并不对等。也就是说,若要原汁原味地传达原意,“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这句谚语,除了采用直译的方法「士は盗泉の水を飲まず」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1.2 “声东击西”与「敵は本能寺」

汉语成语“声东击西”,若直译成日语,为「東を攻める振りをしながら西を打つ」;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敵は本能寺」(意为“敌人在本能寺”)来对应。

在表示“佯攻”意思时,汉语用成语“声东击西”,该成语最早出自《淮南子·兵略训》[12],后又作为第六计出现于我国古代兵书《三十六计》之中;而日语则用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本能寺之变”(「本能寺の変」)——日本战国时代武将明智光秀(1528?-1582)叛乱,围攻本能寺诛杀其主公织田信长(1534-1582)的历史事件。

1.3 “说曹操,曹操到”与「噂をすれば影が差す」

汉语谚语“说曹操,曹操到”,若直译成日语,为「曹操と言えば彼が到着した」;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噂をすれば影が差す」(意为“说到一个人,就出现了他的影子”)来对应。

曹操(155-220),中国历代的权威正史《二十四史》里的《三国志》以及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里的重要人物,通过戏剧、说书等传统大众文化形式的传播,这个作为反面人物的曹操,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而日语在表现“说到谁,谁就出现在眼前”这种巧合时,并没有引用历史人物,而用的是浅显直白的表现形式。

关于外语固定表现中出现历史人物时的译法,让我们再来看几个例子(以下的1.4—1.9)。

1.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与「弘法にも筆の誤り」

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若直译成日语,为「知者も千慮に必ず一失あり」;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弘法にも筆の誤り」(意为“弘法大师也有笔误”)来对应。

形容高人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汉语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虽然表现形式文雅,但不难理解;而日语则是举出一位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智者——日本“三笔”(书法三大家)之一、创立日本真言宗的高僧空海(谥号“弘法大师”,774—835),并用书法家笔下出错的形式来比喻失败,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折射出佛教文化对日本人的影响之大。

1.5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与「三人寄れば文殊の知恵」

说到智者,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应该是诸葛亮(又名诸葛孔明,181-234)了吧。这位三国时期蜀国的军师运筹帷幄,辅佐刘备对抗曹操。《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他的足智多谋不知倾倒了多少国内外的读者。

汉语谚语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来表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三个普通人的智慧合起来要比一个诸葛亮还厉害。直译为日语,为「三人の皮なめし職人は諸葛孔明に勝る」;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三人寄れば文殊の知恵」(意为“三个人聚在一起会产生文殊菩萨的智慧”)来对应。「文殊」指的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这句谚语在日本耳熟能详。由此,同样可看出佛教对日本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1.6 “在家是英雄,出门是狗熊(在家是条龙,出门是条虫)”与「内弁慶」

汉语中常用“英雄”和“狗熊”作对比,原因大概有二。一是两者发音都以“xióng”结尾,比较押韵;二是“狗熊”除了是一种动物的俗称外,还是软弱无能的代名词。另一组词,“龙”与“虫”也常以同样的理由成为反义词:两者皆以“óng”的发音结尾,而且“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力量、威风、尊严的象征,腾云驾雾,具有无比威力,在地上爬的小小毛虫自然不能与其相提并论。谚语“在家是英雄,出门是狗熊”和“在家是条龙,出门是条虫”指的都是“在家里很威风,在外面却很软弱”的意思。

日语中也有表现这个意思的谚语——「内弁慶」,意为“在家里是弁庆”。弁庆〔「弁慶」(?-1189)〕是日本古代的著名武将,是勇者和强者的代名词,其英勇善战历来被人们所颂扬。

“在家是英雄,出门是狗熊”、“在家是条龙,出门是条虫”若直译为日语,为「家では英雄、外では熊」、「家では龍、外では虫」。日本读者也许能揣摸出其意思,但平白无趣。若用意译的方法,译为「内弁慶」,则不仅意境传神,而且对日本读者来说更容易把握要领。

1.7 “情人眼里出西施”与「あばたもえくぼ」

汉语谚语“情人眼里出西施”,若直译成日语,为「惚れた人の目には相手が西施に見えてくる」;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あばたもえくぼ」(意为“堕入爱河,麻子也成了酒窝”)来对应。

两情相悦时会产生一种审美错觉,即所谓的“色不迷人人自迷”,这大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不过,汉语和日语在表现这一人之常情时,用的则是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见文化之差异。汉语举出历史人物,说的是恋人之间产生好感后,就会主观地感到对方像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一样美丽无比;而日语则用的是对比的手法,相爱后恋人脸上的“麻子”也能看成“酒窝”。虽是大白话,但一语道破,通俗易懂,幽默诙谐。

1.8 “东施效颦”与「雁が飛べば石亀も地団太」

汉语成语“东施效颦”,若直译成日语,为「隣の東施が西施に見習って眉を顰める」;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雁が飛べば石亀も地団太」(意为“龟看雁飞也跺脚欲飞”)来对应。

不管自身条件、不自量力地盲目模仿往往效果适得其反,令人哭笑不得。在讲述这个道理时,汉语用的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西施)和丑女(东施)之间的对比,说的是丑女学美女皱眉,不仅毫无美女的那种楚楚可怜的风情,反而更出丑,更招人反感;而日语则用的是天上飞的大雁和地上爬的乌龟之间的对比,无论乌龟怎么模仿,地上爬的是不可能飞上天的。在这里,我们也同样可以发现,汉语在阐述道理时往往引用历史人物,而日语却惯用身边事物来作通俗易懂的比喻。

1.9 “班门弄斧”与「河童に水練」

汉语成语“班门弄斧”,若直译成日语,为「魯班の前で斧を弄する」;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河童に水練」(意为“教河童游泳”)来对应。

形容一知半解的人在行家里手面前卖弄,汉语举出在能工巧匠鲁班(约公元前507—公元前444)——木匠的始祖面前玩弄斧头、显摆木工技巧这个比喻;而日语则举出教生活在水中、擅长玩水的河童游泳这个比喻。河童是传说中的动物(头顶凹陷盛有少量水,尖嘴,背上带壳),在日本童叟皆知,当然这和日本列岛四面环海不无关系。

1.10 “远水不解近渴”与「二階から目薬」

汉语谚语“远水不解近渴”,若直译成日语,为「遠い水は近い渇きを解けぬ」;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二階から目薬」(意为“从二楼往下上眼药”)来对应。

汉语中形容因为距离等条件的客观局限,某一事物起不了作用时,用的是“远水不解近渴”,这种用人的生理需求作比喻的方法,让人能切实体会到一种鞭长莫及的无奈之感;而日语则用的是人生了眼病要上眼药,若从远距离“上”根本起不了作用这个比喻,看了也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在一旁干着急的情绪。这里,汉语举出的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历史上天灾人祸频繁,经常处于不得温饱的古代百姓们对解决饥渴问题的关心;而日语用的是治病,似乎表现出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对应对外来灾害的重视。

1.11 “真人不露相”与「能ある鷹は爪を隠す」

汉语谚语“真人不露相”,若直译成日语,为「有能な者は才能を現さず」;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能ある鷹は爪を隠す」(意为“悍鹰不露爪”)来对应。

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强调谦虚为人、踏实为学、自我修身和中庸之道。“真人”——得道的人,道德修养高的人,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般都深藏若虚、韬光养晦、锋芒不露。“露相”之类浅薄的自我表现,在他们看来,实在是愚蠢幼稚之举。当然,在朝代更迭不断、江山易主频繁的中国历史中,文人不轻易展露才华也许是最好的保身术吧。

古代中国的这种为人处事的哲学,随着儒教也传到了日本。不过,两国的表现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汉语用的是较文的说法,而日语则用的是动物界生存竞争的例子——厉害的老鹰通常是把自己的利爪藏起来的。这是否与日本由于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从而使得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生存竞争意识浓厚有一定的关系呢?

1.12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腐っても鯛」

汉语谚语“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直译成日语,即「死ぬほど痩せた駱駝でも馬より大きい」;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腐っても鯛」(意为“就算臭了,也还是鲷鱼”)来对应。

讲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即使有残缺也还是保有一定价值的道理时,汉语用的是家畜,而且是通过骆驼和马的大小比较来表示优劣,非常形象易懂;而日语则用的是日本人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鱼,而且不是通过大小而是通过品种来表示优劣。可以说,这两条谚语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人往往看重事物的大小,而日本人比起大小似乎更重视质量的文化差异。另外,鲷鱼在日本被称为“鱼中之王”,自古以来是表示吉祥的高级食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日本自古以来重视门第、名声、品牌,对权威高度服从的传统。笔者认为,该传统对日本民众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也有着重要影响[10]。

1.13 “虎落平阳”与「陸に上がった河童」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与“河童”有关的日语谚语。「陸に上がった河童」若采用直译,即“上岸的河童”,中国读者可能完全不得要领。可是若采用意译,用汉语成语“虎落平阳”来对应,中国读者则能立即明白原来这是形容受外界环境的局限有能力却无法发挥的状况。同样,若将“虎落平阳”直译为「平地に落ちた虎」,可能很多日本读者无法体会内中涵义,若采用意译,用日语的特有表现「陸に上がった河童」来对应,对日本读者来说就很容易理解了。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地理特点的决定,“大陆文化”和“岛国文化”毕竟不同,两个民族一个爱举出山林猛兽,一个则对江海水怪喜闻乐见。

1.14 “掌上明珠”与「目に入れても痛くない」

汉语成语“掌上明珠”,若直译成日语,即「手のひらの上の真珠」;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目に入れても痛くない」(意为“放到眼睛里也不疼”)来对应。

形容受父母疼爱的子女,特别是独生女儿的时候,汉语将其比作父母手中的珍珠以示珍贵,不仅比喻传神,而且说法高雅;而日语在表现对子女的疼爱之情时,用的是一种非常夸张直白的说法,即“就算将其放进眼睛里也不觉得疼”。

1.15 “无心插柳柳成荫”与「牛に引かれて善光寺参り」

汉语谚语“无心插柳柳成荫”,若直译成日语,即「なにげなく柳の枝を植えたら、大木と育つ」;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日语谚语「牛に引かれて善光寺参り」(意为“追牛到寺院,皈依佛门成正果”)来对应。

汉语在形容不经意地被诱导,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时,用的是栽树的比喻;而日语在形容这一现象时,用的却是一个佛教典故。说的是一个老太婆晒在外面的布挂在了一头不知从哪儿来的牛的牛角上,为了拿回自家的布,老太婆紧追牛不舍,最后被牛引进了“善光寺”(长野县),从而入了佛门成了忠实的佛教信徒。这里不难看出佛教在公元5世纪左右从印度通过中国、朝鲜传到日本后,对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产生的影响之大。

1.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与「鰯の頭も信心から」

汉语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若直译成日语,为「精誠る所、金石開を爲す」;而若采用意译,则可用「鰯の頭も信心から」(意为“若心诚,沙丁鱼头也能显灵”)来对应。

汉语成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源自中国古典,最早见于《庄子·渔父》中的“真者,精诚之至也”[13],文气十足,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但日本人在勉励人们做人做事需诚心诚意的时候,往往用日谚「鰯の頭も信心から」这个比较通俗的表现。在日本文化中,沙丁鱼(「鰯」)是大众食品的代表,还被用做家畜的饲料、农地的肥料等,地位完全比不上第12条中介绍的“鲷鱼”。而且,沙丁鱼的鱼头被认为是最没吃头、毫无价值的。此日谚源于日本关西地区「節分いわし」的习俗——传说恶鬼讨厌烤沙丁鱼时散发的味道,所以人们在「節分」(立春前一天)夜里,从吃剩的烤沙丁鱼中将鱼头取下,插在柊树枝上置于门口以驱赶恶鬼、保平安。因此,该日谚的意思是,再无足轻重的东西,只要你对其怀着虔诚的信仰之心,它也会成为高贵的信仰对象。

可见,在说明“只要诚心诚意,没有办不到的事”这个道理时,中日两国在语言上的固有表现形式大不相同:“尚文”的中国人用的是文绉绉词语,庄重深奥、严肃抽象;而日本人用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沙丁鱼来作例子,通俗易懂、形象具体。语言效果可谓各有千秋。这里同样可见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一个是爱文言说教,一个是爱举出具体事物。另外,再次可见日语以及日本文化受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的特点。

以上笔者列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日成语、谚语的例子,并分析了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值得强调的是,其实,汉语和日语成语、谚语用意译比直译更传神的有趣例子还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发现,虽然汉语和日语在表现同一事理时所用的表现形式迥然不同,但着实能让人感到有一种“不约而同”,一种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尽管民族国家不同,历史和社会发展轨迹不同,但某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却是人类共通的。

不过,若聚焦于本文所举个例中汉语和日语表现形式的不同点,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日两国分别尚文、尚武的文化差异在成语、谚语等语言文化中有显著的反映。同样的“士”字,两国所指却大相径庭:一个是科举考出来的士大夫文官,一个则是武士。这在成语谚语中也明显地反映出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与「武士は食わねど高楊枝」可谓典型。

第二,一国的成语、谚语等固定表现形式往往带有深刻的该国文化的印记。譬如,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汉语成语、谚语等多为历史典故,牵涉到大量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就像很多日本读者可能不知道曹操、诸葛亮、鲁班、西施、东施等是何许人物一样,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外国读者来说可以说是理解汉语内涵、意境的障碍。同样,就像很多中国读者可能对弘法大师、弁庆、本能寺之变、善光寺等不甚了然一样,日语成语谚语中也常出现对于外国人来说不得要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典故。

第三,地理特征对于成语谚语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日本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食鱼文化在日语成语谚语中表现较多,就像外国读者一般不知道河童长什么样儿,不知道鲷鱼什么味道,不知道沙丁鱼被用于什么习俗一样,这些固有表现对外国读者来说也是难以理解的。

第四,中日成语谚语互译时,常出现成语、谚语互相转换的现象。譬如,汉语成语“抛砖引玉”译成日语时,最传神的莫过于日谚「蝦で鯛を釣る」(用虾钓鲷鱼),这不正是汉语成语变日语谚语的典型例子吗?反之亦然。所以,笔者在过去一篇拙文中,曾主张日语「ことわざ」一词,并不完全等同于汉语的“谚语”概念,理解时应该酌情考虑,是用汉语的“谚语”来对应还是用汉语的“成语”来对应[3]。

综上所述,由于国民性、历史、地理、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在进行成语、谚语互译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并慎重考虑直译或意译的问题。特别是采用意译的时候,如果能准确运用本国语言的固有表现来翻译他国语言的固有表现,那不仅将大大提高翻译的质量,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共性与差异。笔者以为,中日成语、谚语在进行互译时,若是强调便于本国读者理解,应尽量使用意译,用本国读者喜闻乐见的成语、谚语等固有表现形式来翻译。当然,若是强调字面本身的意思(如成语词典、谚语词典等),则应采取直译,以将外国成语、谚语等固有表现形式中的“民族性”充分表现出来为宜。

[1]王述坤.日语谚语的汉译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2): 93-94.

[2]王述坤.也谈日谚的汉译问题:兼与贺明真同志商榷[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7(2):44-46.

[3]王述坤.「ことわざ」的词义及翻译辨析[J].教学研究:外语学报,1987(1):57-59.

[4]王涛.中国成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5]周静琪.汉语谚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6.

[6]郡司利男.新編読み·書き·話すための故事ことわざ辞典[M].東京:学習研究社,1988.

[7]三省堂編修所.新明解故事ことわざ辞典[M].東京:三省堂,2001.

[8]王述坤.抛砖集:日本文化的解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王凌,王述坤.「ことわざ」中的经济学[M]∥王述坤.抛砖集:日本文化的解读.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93-204.

[10]王凌.谚语与日本商业文化的特性[J].外国问题研究,2011 (4):80-84.

[11]王凌.透过日语谚语看日本民族的经济观[J].日本研究集林,2012(上半年):64-71.

[12]淮南子[M].陈广忠,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13]庄子[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责任编辑:柳克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 s and Proverbs

WANG Ling1,WANG Shu-kun2
(1.Faculty of Economics,Hannan University,Matsubara 5808502,Japan;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As specific aspects of language culture,idioms and proverbs bear deep imprintof culture,while this kind of specific cultural information constitutes a serious obstacle for foreigners to understand idioms and proverbs precisely.Therefore,when translating idioms and proverb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du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national character,history,geography,natural conditions,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etc.,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ultural factors in them into accountand use the translated textwhich is easier for domestic readers to understand.

idiom;proverb;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cultural difference

H0-05;G04

A

1009-3907(2014)03-0339-05

2013-12-25

王凌(1976-),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与社会、文化互动机制的研究;王述坤(1940-),男,辽宁沈阳人,教授,主要从事日本文学、文化、中日比较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意译谚语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说说谚语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Shock Ini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plosives at Near-ambient Temperatures
谚语趣画(一)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