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两品三化” 打造“五型”茶业
2014-03-26焦丰宝
焦丰宝
(安徽省岳西县茶叶局,安徽岳西 246600)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全县人口四十万,涉茶人口二十万。该县始终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倾力主打岳西翠兰品牌,坚持 “两品三化”(品质、品牌、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战略,大力发展 “五型”(生态型、文化型、龙头型、现代型、网络型)茶业经济,全力做大做强茶产业。
1 岳西茶叶概况
1.1 茶业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茶园1万余hm2, 2013年茶叶产量4100t,产值6.86亿元。茶业已成为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岳西县被评为全国名优茶生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百个茶叶优势区域县、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首批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县、安徽茶产业十强县。全县现有中小型茶叶加工厂(企业)497家,QS认证茶叶企业40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县级龙头企业1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28家。
1.2 品牌建设情况 岳西翠兰自1985年创牌以来,先后获得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多次获选为国宾礼茶、两会特供用茶。岳西翠兰,2008年注册为证明商标,2011年跻身为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3年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全国名茶评比金奖,被评为安庆市最佳地方特色名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岳西翠兰价值连年提升,2013年已达7.63亿元,在全国茶叶品牌中属后起之秀,在安徽茶叶品牌中极具发展潜力。
2 岳西茶叶发展的优势
茶业是岳西山区最具优势的特色产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优势:
2.1 生态优势 岳西县境水分江淮,地连吴楚,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淮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长三角地区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的花园氧吧。这里是发展名优茶的生态天堂,被列为全国百个名优绿茶优势区域县、安徽名优茶生产重点茶区。著名茶学家詹罗九教授曾称赞道:“天堂岳西美,佳茗翠兰香!”
2.2 内质优势 岳西茶园主要分布在深山壑谷之中,绝大部分海拔在500~1000m之间,终年云雾迷漫,野花熏陶,茶芽鲜嫩肥壮,所产岳西翠兰,营养丰富,其中氨基酸含量高达 7%,内质优异,风格独特,岳西翠兰茶以“芽叶相连、清香高长、三绿俱备”独树一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先生,品尝岳西翠兰后称赞不已,欣然为岳西翠兰题字。著名茶学家王镇恒先生为岳西翠兰题词,盛赞“岳西翠兰,茶中上品”。中华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梁东先生品饮岳西翠兰后,即兴赋辞。茶叶专家认为岳西翠兰具有“鲜活的生命感,独特的香气,无穷的魅力”,“此香只在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这是专家对岳西翠兰香气的精彩点评和高度赞赏。
2.3 文化优势 岳西虽是个年轻的建制县,但承载着厚重的茶叶历史文化。我县为唐代陆羽《茶经》所指“舒州”、“寿州”茶区分野之地,产茶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明清方志有“茶优异,多入贡”的记载。自唐代以来,生产的兰花茶、黄芽茶、天柱茶、闵山茶等贡茶,一直声名远播。除了悠久的产茶历史可追溯外,岳西的茶文化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岳西本地的丛山峻岭之间还存有众多的古茶亭、古茶园,至今流传于民间的茶诗、茶舞、茶戏、茶歌也有很多,岳西高腔之剧本《采茶记》,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近年来在岳西境内发现的宋代六榷货务十三山场之一的罗源场,填补了茶史研究上的一个空白,同时也为岳西县是一个古老茶区提供了有力佐证。
2.4 质量优势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岳西人民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总结出了丰富的制茶经验,使其尽善尽美,流传于后世。除此之外,岳西县茶农还保持着传统农耕习惯,在茶树培育的过程中尽量不使用化肥、农药,坚持施用饼肥、沼肥、绿肥等有机肥,坚持手工除草,而茶园基地绝大部分海拔在 500~1000米之间深山壑谷之中,远离污染源。勤劳的岳西人民、传统的农耕方式、优越的自然环境、创新的制作技艺使得岳西翠兰茶叶连续多年来在权威检测中,全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产品安全可靠,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2.5 政策优势 2004年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在全国率先将茶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主线、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和农村经济的第一产业”。今年出台的《岳西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了对标准化茶厂和茶园建设、产业化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和产品流通等方面给予扶持奖励。
3 岳西发展茶叶的主要做法
3.1 以品质为生命,打造生态型产业 在茶叶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生态立县,保护青山绿水,为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生长环境。强化“品质就是生命”的理念,倡导以饼肥、沼肥、绿肥等有机肥为肥源,坚持手工除草,努力实现药无残留、肥无化学,保持茶叶的品质优异。制定茶叶基地建设标准、技术质量标准、加工工艺标准、包装标识标准,促进茶叶生产、加工、包装的标准化。加强茶叶质量监管,坚持每年送检抽检,掌握各项品质指标,开展茶叶三品认证,切实保障岳西茶叶质量安全。目前,全县1万hm2茶园全部通过了无公害产地及产品认证,部分茶园取得有机或绿色认证。茶叶生产企业获ISO认证2家,获QS认证40家。
3.2 以品牌为抓手,打造文化型产业 强化“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不断打造岳西茶业品牌。充分挖掘底蕴深厚的岳西茶文化历史,加强岳西翠兰茶文化建设,让茶文化和茶品牌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经过多年潜心研制,1985年成功创牌岳西翠兰,岳西翠兰工艺考究,风格独树一帜,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列入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都举办名优茶传统工艺制作大赛,促进岳西翠兰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大力推进品牌宣传推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思路,实行政府和企业双轮驱动,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交会、农展会、农博会等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举办岳西翠兰新茶上市品鉴活动。结合大别山映山红文化月活动在央视进行翠兰茶文化宣传,在全国开展岳西翠兰宣传歌词征集活动,在合安高速沿线投放高炮广告,在江苏卫视推出推出《翠质兰心》岳西翠兰专题片,在合肥、武汉等城市利用城市LED、出租车、电视报纸等现代新兴媒体,全方位、高层次、高强度宣传岳西翠兰,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全国影响力。岳西翠兰先后获得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称号,多次获选为国宾礼茶、两会特供用茶,“岳西翠兰”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达7.63亿元。“良奇”牌岳西翠兰也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3.3 以产业化为基石,培育龙头型企业 强化“产业化就是基石”的理念,着力打造种、养、加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千家万户茶农发展茶产业。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创建一批“一村一品”、“一乡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专业示范乡镇。目前,国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发展到5个。同时,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将茶产业化发展并纳入乡镇综合考核和有关县直单位绩效考核,并每年从县级财政中安排 400万元资金,大力扶持发展动力强、规模大、与茶农联系紧密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现有茶业企业360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28家。以骨干龙头企业为基础,组建岳西翠兰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抱团发展,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经营。
3.4 以市场化为方向,建设现代型营销体系
强化“市场化就是方向”的理念,扎实推进农超对接、茶叶专业市场、茶叶专卖店、电子商务等流通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茶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在国内一线城市设立岳西翠兰销售连锁店、专营店、加盟店,挤进大型连锁超市、大卖场等,努力开拓茶叶市场。全国茶叶专卖店发展到210家,茶叶进超市企业 26家。规范引导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提高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比重,天赋公司成为中国茶叶电子商务十强企业。在安庆设立岳西翠兰茶叶旗舰店,21家名优茶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进驻,厂价直销正品岳西翠兰,贴近消费者身边服务。
3.5 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网络型服务
强化“信息化就是动力”的理念,充分利用岳西翠兰茶叶网、“农技110”服务热线、农业信息网、政务信息公开网,打造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市场行情动态发布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将各地的动态、产销信息以及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通过组建全县茶产业技术指导员信息库,种养大户、合作社、企业、农户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网络、电话选择咨询对象,解决茶叶发展中的难题。还计划以协会网站为平台,公用品牌为纽带,整合企业资源,开展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