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啦啦操总决赛谈啦啦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2014-03-26陈琛
陈琛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武汉湖北 430079)
为了普及和发展我国学生啦啦操运动,丰富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2013年12月在南京举行全国啦啦操总决赛,通过对此次啦啦操比赛进行调查分析,就啦啦操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1 啦啦操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对啦啦操的认识
高校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听说过啦啦操,只是仅有少数人从事这项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更多大学生了解啦啦操。2010年亚运会的选拔赛给了高校在央视比赛和表演的舞台。2013年分别在11个城市举办的啦啦操联赛,表明我国啦啦操普及范围逐步扩大,喜欢和从事这项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1.2 参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1.2.1 从参赛运动员的现有等级及原运动项目分析我国啦啦操运动员选材难的现实问题
从表1中参赛运动员的现有运动成绩可看出,我国啦啦操后备力量不足。啦啦操属于难美项群,国外从事啦啦操运动的队员大多都是有着从小训练经历的高水平运动员。而在传入我国的16年中,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我国高校啦啦操比赛中72.97%的运动员都是非专业运动员,仅有的也都是从健美操、体操、技巧、武术、艺术体操、舞蹈等项目发展而来的。所以,要使我国的啦啦操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培养大批的专业后备人才。
从表2看出,近50%的参赛的运动员是没有参加过任何正规训练的学生。这就是高校啦啦操动作、技术等落后于国外的原因。在选材时没有好的运动苗子,导致啦啦操运动员后备力量缺乏的主要原因。
1.2.2 从训练时间的调查发现我国啦啦操训练普遍存在“以赛带练”的现象
从表3看出,参赛运动员用来专门从事啦啦操训练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几乎都是为了比赛而训练,从而造成我国啦啦操无法在国际舞台获得良好成绩。特别是技巧啦啦操,我国运动员无法与美国同台竞技。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通过体育课和俱乐部的形式,将啦啦操列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啦啦操项目的师资力量和后备人才。
表1 参赛运动员现有运动等级(n=37)
表2 参赛运动员原从事的项目 (n=37)
表3 参赛运动员啦啦操训练频率 (n=37)
表4 是否喜欢现在的啦啦队训练(n=37)
表6 多长时间参加啦啦队培训统计表(n=18)
1.2.3 参赛队员对啦啦操训练的喜欢肯定了啦啦操在我国青少年的运动中的可行性
从表4看出,参赛运动员对现行的训练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说明啦啦队的魅力已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尤其受到高校学子的欢迎。啦啦操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能体现学生的青春活力,并可以培养和促进青少年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因而该项目不管是从竞技体育还是健身角度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应引起各级领导足够的重视。
1.3 执教教师状况
1.3.1 教师分布情况
从表5可看出,参加此次比赛,83.3%的带队教练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教练员,因此我国啦啦操年轻教练员居多,同时也表明啦啦操在我国发展时间短,是一个新兴的运动项目,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对于部分没师资力量的学校,还有一定的开展难度。
1.3.2 教师原从事项目及水平
由于我国啦啦操开展时间较晚,因此从小受过啦啦操训练的教练为零。就此现状对教练原从事的训练进行调查,有83.3%的教练都受过健美操专业训练;有38.9%的教练员(参加调查的18位教练)有过体操训练的基础。相对于啦啦操发展最好的美国而言,我们的体操普及程度较低,因此在高难度动作的发展上就相对比较慢。但也不能否认自2001年在广州举办第一次啦啦操比赛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手啦啦操的训练和研究。
为了便于研究,把教练员的原专项水平按中国运动员等级划分为四类。一级水平占1/2以上,国家健将和国际健将占总人数的1/3。这说明我国从事啦啦操训练的教练运动等级较高,拥有着很好的专业能力以及很大的发展空间。
1.3.3 教师现所拥有的职称及所带项目
参与调查的老师一共18位,其中有2名中学教师,16位大学教师。带队老师中讲师居多,带队老师的职称与比赛成绩不成正比,这也是现今较大的问题。大多数带队教练重心都在比赛成绩而非理论研究,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潜在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此次带队比赛的教练,都是兼职多个项目的训练,并不是单一的只从事啦啦操训练。因此啦啦操在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设置为专项,多数都是包含在健美操训练中。
2 啦啦操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支持力度不大,经费缺乏
在部分高校里只重视传统项目的投资,对新兴的项目在运动员的训练、教练员培训上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
2.2 政府支持培训机构少,安全措施差
啦啦操包括跳跃、翻腾、操化、托举、金字塔等动作。在啦啦操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在实践中,伤害在任何运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啦啦操项目(特别是技巧啦啦操)发生伤害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教练员在所有啦啦操活动中必须拥有安全保护的能力,我们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啦啦操教练员培训和监督工作,做到教练员持证上岗,并成立啦啦操相关机构,促进啦啦操运动健康、快速的发展(见表6)。
加强该项目在全国范围的推广,首先加大宣传的力度,完善竞赛啦啦操协会制度,开办多年龄层次的培训班或假期夏令营活动,加强各队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啦啦操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为该项目起步较晚,应以普及和打基础为主。建立一套完整和系统的培训计划,使教练员和裁判员从业人数及业务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且培训重点应放在中小学和高校。
3 小结
(1)啦啦操是一项新兴的备受大家关注的运动项目,无论是从竞技体育还是从健身角度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且对我国高校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作为一个有着较好发展前景和空间项目,我国各大高校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也应加大对啦啦操的推广力度,组织和发展各个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培训,各高校积极配合,参加赛事,并加强队伍交流。
(2)年轻教练居多,对一个新项目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他们有着创新的思想和理念,能给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朝气;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以及在理论文献上的研究较少。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比赛、培训以及和国内外队伍进行交流,获得宝贵的理论经验,从而丰富我国现有的理论知识。
(3)运动员是队伍的主体,从调查可知,专业运动运动员毕竟是少数,这是该项目水平低的关键。建立完善的选材和培训计划,并进行系统和科学的训练,从而提高运动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1]孙铁民,李惠娟.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4).
[2]王燚.省啦啦操运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职业圈,2007(9).
[3]周丹.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8).
[4]李鸿.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