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乡村民乐养“蚕宝宝”

2014-03-25马吉成郑智敏莫前光

蚕学通讯 2014年1期
关键词:结茧自然村蚕宝宝

马吉成 郑智敏 莫前光

(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政府,黑龙江宝清 155601)

2013年秋,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上灌村刘家湾自然村农民刘源勋家秋蚕长势喜人,获得大丰收。

48岁的刘源勋,儿女外出务工、读书,家里只有他和老伴。由于是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养蚕方式,在凯丰蚕业有限公司技术员的悉心指导下,刘源勋很快就掌握了养殖要点,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他都按技术要求一丝不苟地进行。刘源勋说:“我喂蚕,每批都要在公司领回来的蚕种,大小是一样的,没有小蚕,也没有差的。蚕到4龄左右,人的劳动强度最大,这时候的蚕,个头大,食量大,要不停地上叶,蚕的长势才好。这期间,也是养蚕效益好坏的关键期,吃得饱,睡得好的蚕,结茧就大,分量就足。我每天早上4点多,就得上山砍桑枝,用拖拉机运回来。天不亮,开始喂第一次,每天最少要喂3次,有时还要喂‘宵夜’,每天要拉三四车。好在时间短,就是十来天,蚕就要上架结茧了。养蚕虽然累,但效益好,最可贵的一点是没有污染,蚕沙既是保健品又是上好的肥料。”

上灌村刘家湾自然村是目前恭城县“养蚕第一村”,全村有33.3hm2桑园,100多户农民养蚕。去年春秋两季,几乎家家户户养了蚕。从广西宜州市来这里落户的凯丰蚕业有限公司,规模也如同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该公司负责人樊秀能介绍说,下一步将把桑蚕面积扩大到1 333.3hm2以上,并兴建蚕丝厂,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让更多的农民致富。

记者随意走访了几户养殖户,看得出来,2013年秋蚕长势很好,原因有三点:一是经过相关的技术培训,大部分蚕农已经掌握了关键技术;二是桑园的管理水平跟了上来,桑叶的品质很好;三是去年秋天气候较好,阴雨少,桑叶干,降低了秋蚕的发病率。

目前,刘家湾自然村100多户蚕农的秋蚕茧已销售一空,凯丰蚕业公司给的回收价是每公斤38元,蚕农个个腰包渐鼓。

猜你喜欢

结茧自然村蚕宝宝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蚕宝宝的魔法
趣味问答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河南所有贫困自然村 实现4G网络全覆盖
河南安排部署贫困自然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日记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