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在“概论”课程中的实证研究

2014-03-25朱宏胜

关键词:概论微信同学

朱宏胜 张 玉 耿 娟

(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一、微信带来“微思政”的理念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户破1亿,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户破2亿,截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达3亿。微信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媒介,正如其广告语所言,“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正是大学生所喜爱的。

在今天的“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以期有助于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心目中“僵硬灌输”的形象。大学思政课教师要适应网络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就像“微革命”时代的到来一样,只有跟上新事物的发展步伐,拥有高度的敏锐性、预感性,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里提出“微思政”的理念,所谓“微”不是“微小”,而是指思政教育要以一种更加灵活、细微、细腻、亲近、与时俱进的方式贴近当下的高校大学生,即以网络、微博、微信、QQ等为媒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信息受众即高校大学生施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人生态度、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等多方面的影响,发布主流、健康的言论,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微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所谓“隐性教育”指的是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渗透教育于日常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达到“潜移默化”和“润物于无声”的教育目的。“微思政”教育的理念是以一种“碎片化”和“微言大义”的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避免正面枯燥乏味的说教。教育者把教育目的隐蔽起来,做到含而不露,以朋友或知心人的身份,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根源进行深入了解,并指导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微信在“概论”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课题组将微信运用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为“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中,作为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微信平台的优点和优势积极吸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丰富和活跃了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微信贯穿于教学的多个环节,我们将具体的做法在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

1.首先,开通一个微信公共账号平台,请同学们加关注

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发现,随着手机号、QQ、Email(这些都可以直接注册开通微信)等通讯工具在“90后”大学生中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的首选上网方式,所以,班级90%以上的同学都能加入微信,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

2.微信拍照点名

点名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但是,现在很多高校的“概论”课程都是以合班的形式,上课学生人数普遍在一两百人左右,甚至有的达两三百人,如果按照传统的逐个点名答到,耗时耗力,可能还会有个别滥竽充数的,如果不点名,难免会有个别同学选择当“逃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将传统的答到点名与拍照点名相结合。所谓微信拍照点名,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利用手机拍照,给班级出勤的同学拍张合影,然后将照片发到微信平台上,短短一分钟的时间,看似简单的操作,立存此照,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老师的角度来说,由于这种点名方式是老师根据照片在课下对学生的出勤进行考核,这样就减少了在课堂上点名所消耗的时间,可以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程内容的教学和讲解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这种点名方式同学们都觉得很新鲜、很时尚、与时俱进,贴近当下“90后”的大学生,同学们都很乐于接受,同时也改变了“概论”课老师在学生心目中都很“古板”的形象。另外,这种点名方式还能激发同学们出勤上课的欲望,因为大家无论是出于个人荣誉感还是班级团队感,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缺席班级合影,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班级合影是“人稀势薄”,而别的班级合影是“人多势众”。

3.备课环节

传统的备课方式一般是由授课教师自己备课或者教研室集体备课,即“1→N”(一对多)的模式,我们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经常会有种体会,就是“概论”课的涉及面较广,而受到个人所学专业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即使是教研室集体备课,教研室的老师大都也是专业和知识结构相近,所以就可能不能面面俱到,很多问题只能是蜻蜓点水,有的时候甚至只能是避重就轻。后来,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发现,既然“概论”课是公共必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同学的主动性和发挥他们专业知识的优势呢?由于有了微信平台,我们就可以进行知识点的招标,老师选择一些问题在平台是公布,让广大同学来积极投标,老师在经过汇总、筛选和比较后,将中标同学的教案纳入自己的备课教案中,教师上课讲解此问题时特别申明此问题的教案是某某同学提供的,或者上课时直接由该同学来讲解,当中标同学看到自己的教案能在广大同学面前展示,会有种自豪感,激发其以后对知识的继续探索,同时也会鼓励更多其他同学来参与课程教学,这样课程教学就形成一种“N→N”(多对多)的模式。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与高校思政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座谈时所指出的,做好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工作,充分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预习环节

老师将“概论”课中每个章节的教学主题和要点,以简短的文字,或者配以图片,或者配以简短视频的形式通过微信平台发布,让同学们在课前有个大致的了解,为课堂教学做铺垫。还可以提出一些思考的问题,尝试着让学生去自己寻找答案,同时,也欢迎同学们在课程章节范围内提出一些问题,这样,老师在上课时可以有针对性的予以回答和解释,有的放矢比普遍撒网收到的教学效果要好,而且,学生也会感到学习本课程的实际意义,提高对课程的兴趣度,改变部分大学生中对课程的成见。

5.课堂教学环节

微信平台可以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一定的拓展,在特别是课堂讨论,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一些讨论的话题,老师都特别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可是如果大家的发言讨论过于踊跃,却让老师陷入了两难之中,如果继续讨论下去,今天的教学计划和任务可能就无法完成,如果就此打住,大家的热情正高,讨论正酣,气氛正好,也许很多同学还没有发言,意犹未尽,此时如果戛然而止,很是会挫伤同学们以后参与课堂发言讨论的积极性。有了微信平台以后,老师就可以把讨论转移到微信平台,在课后继续进行,而且扩大了参与面,课堂讨论参与的同学仅限于教室里在座的同学,而微信平台讨论,可以扩大到整个圈子,且讨论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大家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同学们参与课程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6.专题教学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以下简称“三进”)的工作为例,课题组发现有些老师在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实践中,存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和尊重不够的现象,不少老师在不同程度上淡漠了“人本性”关怀,有的老师往往只是将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视为一项政治任务,没有认识到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对于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和价值,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被过度强化了引导,少数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总是充当着“权威”和“先知”的角色,教学过程中,他们总是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和贯彻,变成了灌输强迫意味浓,而青年大学生作为个体的内在诉求和主体感受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在新一代大学生身上,传统的面对面说教、课堂宣讲、传统媒介宣传等思想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借助微信等新媒体手段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事半功倍,利用微信平台的传播性和互动性来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十八大”精神,可以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潜能,达到内化和践行“十八大”精神的教育目的。我们将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按主题与课本章节内容进行有机结合,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在微信平台上设立专区,建立网上理论宣讲阵地,开设“十八大微课堂”,由老师和班级(包括班级班干、学生中的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每周轮流进行日常信息维护,每日定时向平台内发布“十八大”精神,把“十八大”提出的党的方针政策、先进理论、廉政教育等知识进行收集整理,提炼成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信息,发到平台上,例如,有的同学将“十八大”报告重点的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美丽中国、三是廉政建设、四是中国梦、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谐音提炼简称为“玛丽莲·梦露”,方便同学们记忆,让大家感觉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老师讲理论、讲政策、同学讲心得、讲体会,开展一些具体的形式如“畅聊十八大”、“图说十八大”、“DV十八大”、“我的十八大”、“晒赞比赞”、有奖问答、微征文等,同学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和学友“互晒”班级、小组的最新活动,通过语言、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交流学习感悟,在“朋友圈”中分享学习收获。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进入教材”是必要手段,“进入课堂”是主体任务,“进入学生头脑”是最终目的,关键是取得实效,激发学生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兴趣,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7.“微实践”的新探索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常规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集体参观各类纪念馆、社会调研等,但是在实践中,这些传统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人数众多的参观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们对参观“入眼不入心”,有学生调侃“匆匆地,我们来了,匆匆地,我们走了,不带走一丝云彩”,视之为旅游;开展社会调研无法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有些同学会“偷懒”,自己并没有去参与社会调研,只是让其他同学把自己的名字加上,或者是在寝室内参考其他同学的报告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老师无法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的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微实践”的“微”主张“化整为零,微信为证”,同样是参观纪念馆和社会调查,我们可以让大家自己“自由选择,自由组合”,时间、地点、团队、交通方式等细节可以由学生们自己确定,但是,在规定的期限内,要求大家通过微信分享自己参观和调研的心得文字、实景图片和视频。我们鼓励大学生们走出校园,用微信记录自己、记录青春、记录生活,无论是支教、调研,还是扶贫、助残,亦或是寻访、体验生活,大学生们把社会作为最好的课堂,用微信将校园与社会串联起来,收获成长,走向成熟,在广阔天地中留下一个个跃动的身影和欢畅的声音。

三、微信在“概论”课程实证经验的总结

1.微信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微信在“概论”课程中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手段,活跃了教学气氛,拓展了教学空间,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改善了课程的形象,促进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课程的实效性。

2.拉近了师生关系,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

对于在网络环境包围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世界中敞开自己的心扉,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喜欢通过网络的途径和网络语言与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交流。传统的课堂式的思政教育,虽然老师和学生在教室里面对面的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大多数同学和老师之间都存在一种明显的“距离感”,难以听到学生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也有的同学由于比较内向,不愿意当着许多同学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老师往往不能准确地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状态。有了微信平台这个畅通互动的渠道后,可以让老师更好地“走近学生,靠进心声”,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3.化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

例如,老师在微信平台里对某些热点问题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正向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同时教师在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可以洞察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到大多数学生正在关心的校园内外的热点问题,对大家集中关注的问题加以特别地留意,及时疏导和化解大学生在网络上发泄的不满情绪,避免“小事变大,大事失控”的局面发生,及时地把网络舆论引导到正确的的轨道上来,化解可能爆发的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

总之,微信是时代的产儿,在“微时代”可以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环节中,扬长避短,发挥正能量。

[1]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vdoUlYL3gfhxxu2 SIzQEXooq-gB-3 EKh7liGATWJ46 fa_IrpOUQ7auNjXXW_je1KV53D994-hF7eoR8m11O74Zq.

[2]宋元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4.

[3]焦新,等.努力把思政课建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N].中国教育报,2010-5-14(1).

猜你喜欢

概论微信同学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微信
微信
微信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