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钻井生产实习质量的若干思考
2014-03-25郑双进吴红建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郑双进,吴红建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100)
石油工程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专门培养在工程设计、生产施工、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这样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仅仅依靠课堂和书本是不行的,唯有通过生产实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其创新意识。现在油田企业普遍比较喜欢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但是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钻井生产实习质量有待提高。
1 钻井生产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生产实习不够重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对生产实习不够重视,把实习当成一种集体户外活动,没有认识到专业实践的重要性。
2)实习预了解不够。实习之前学生对钻井现场认知不够,导致学生在现场看到众多钻井设备、工具与工艺后一头雾水,难以快速理解消化。
3)教学方式单一,大多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指导学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由于实习人数较多,实习质量得不到保障。
4)考核方式机械单一。实习考核一般根据学生出勤、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等进行成绩评定,学生压力感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提高钻井生产实习质量的措施
1)联系或建设钻井生产实习基地 钻井生产实习基地的选择对于实习质量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过去学生主要在钻井队进行生产实习,但由于钻井队施工情况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学生难以系统掌握钻完井工艺内容。另外,出于安全考虑,钻井队大多拒绝学生上平台参观或参与作业,学生普遍处于走马观花的状态,难以深入理解钻完井工艺。因此,联系相对固定的钻井生产实习基地尤为重要,如油田职工培训中心、油田技校等都可以作为良好的学生实习基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独立建设或与企业共建钻井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学习基地。
2)做好实习动员,加强实习安全教育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现在学生对钻井生产实习普遍认识不足,意识淡薄。因此,实习前应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产实习的重要性,激发其求知欲望。同时,还应使学生明确实习的意义是不但以教学为目的,而且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机会,如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决策能力等[1],是适应社会的必要训练。
在实习动员会上还应加强实习安全教育,通过开展安全讲座或观看安全记录片,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实习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此外,还应加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教育,保证生产实习稳定有序进行。
3)合理设计实习内容与计划 合理设计实习内容与计划是提高钻井生产实习质量的关键。实践证明,设计实习内容与计划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①实习目标要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并结合理论课的教学与工程实际[2];②实习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覆盖钻井工程的基本环节,以保证实习质量;③各实习环节还应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以达到深化理解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在时间安排上应结合实习内容难度和学生接受能力来安排,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配备专用实习教材与指导老师 以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多来源于钻井工程相关课本,缺乏专用的实习教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只能求助于现场技术人员或指导老师,这也是影响实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结合实习内容为学生配备专用实习教材,该教材应以讲解钻井设备、钻井工具、钻井工艺及钻井操作为主,实时解答学生在现场不理解的问题。
此外,实习指导老师的配备也非常关键。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实习指导老师往往多为青年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基本的工程实践训练,讲解不够生动。因此,应选派既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的实习指导老师,实习之前指导教师应精心备课,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对设备、装置、工艺流程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特点进行讲解,并适时给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题或大作业,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另外,实习指导老师在业务指导的同时还应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
5)严格过程管理,丰富教学方式 现在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好,组织观念淡薄,实习过程中应严格进行过程管理才能有效保证实习内容的完成和实习质量的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手段丰富教学方式。在实习之初,可通过录像、多媒体、基础知识讲座等方式对实习内容进行快速介绍,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实习奠定基础。在实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场资源,现场技术师傅与实习指导老师共同参与,通过室内讲解、现场演练、知识抢答等多种方式开展实习教学,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钻井工程理论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可以开展分组式实习管理,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实习小组,现场技术师傅与指导老师给每个小组布置相关任务,各组学生围绕布置的任务进行分工与讨论,最后将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考核评比,有助于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同时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思考与动手的能力。此外,相互讨论与交流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还有助于指导老师掌握实习情况,及时对实习作出正确指导。
6)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成绩评定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可将实习成绩分为3部分:第1部分为现场实习成绩,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如实习态度、纪律、出勤、现场考核结果等进行成绩评定;第2部分成绩是根据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进行成绩评定;第3部分成绩是在实习结束后通过实习知识考试和答辩等考核方式进行成绩评定[3]。根据实习具体情况确定上述3部分成绩的比重大小,最终评定实习成绩。
3 结论
1)生产实习应根据石油工程专业钻井生产实习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设计实习内容与计划、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教学过程中多措并举,以促进生产实习质量的提高。
2)石油工程专业钻井实践与理论结合紧密,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后续实习内容而技巧性地讲解相关内容,为后续实习铺底;实习过程中在印证钻井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应积极思考以深化理解和认识,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等综合能力。
[1] 杨胜来 .提高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J].石油教育,2003(2):79-81.
[2] 周国峰 .专业生产实习方式和人才培养的探索 [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27(1):147-149.
[3] 崔传智,武丽丽 .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研究 [J].中国校外教育,2010(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