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2014-03-25辛宇峰

关键词:日语商务案例

辛宇峰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步入21世纪,中日两国的经济往来愈发频繁,用人单位对于多元化日语人才的需求逐年上升。各高校也纷纷开设商务日语专业,并且配备了一系列课程,如市场营销日语、商务日语谈判、经贸日语等。商务日语是与经济贸易密切相关的特殊用途日语,是在日语语言类课程和经贸类课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综合性专业,具有交叉性和复合性的学科特点。因此,课堂教学中不能仅讲授教材上的专业术语、案例及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能在特定的商务环境中自如地运用日语。有效的教学法应当是各种教学法的优化和整合。但是,目前高校的商务日语课程大部分偏重于理论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教学法则不是很重视。另外,课程考核往往也是期中考试加上期末考试,以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这是不科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影响商务日语课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从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着手,探讨该课程的改革路径。

一、教学方法改革

(一)结合实际,及时更新案例

当前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果继续沿用教材上的案例,则容易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内容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课堂教学的案例应及时更新。这虽然增加了备课量和难度,但是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都是有益的。案例的更新应兼顾中日两国的经济动态,让学生同时了解两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为就业做好准备。教师在准备案例时,应分层次、分行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在日本适用的方法是否符合我国国情。分析案例时,应侧重于启发式教育,多让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件、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

(二)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

商务日语和以语言、文学为中心的专业日语不同,有其显著的特点。它着重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使用日语的能力,具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且涉及到第一、二、三产业,具有显著的行业特点和职业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讲解为主,而是要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的具体方法有:模拟一个商务环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总经理、员工、客户等进行商务谈判或销售;给出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寻求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充当评论者、提词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模拟商务谈判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启发,然后让学生模仿。这种模仿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让学生按照最佳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和表达以及实际操作,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又可以训练学生表达的逻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三)导入企业元素

高校商务日语人才培养只依靠教师是不够的,应适当地导入诸多企业元素。具体操作方法有:第一,导入日本企业文化。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基础,但是具备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比较侧重于词汇、语法、专业术语等方面的知识,而忽视了对日本企业文化知识的介绍,导致学生学到的仅是脱离文化背景的、单纯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很难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只有了解日本企业文化,才可以更快地融入到日本企业的工作中,更妥善地处理日本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第二,请日本企业高管进课堂。通过学校平台邀请日本企业高管为学生授课,讲解目前日本企业的经营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及其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第三,让学生走进日本企业。通过学校平台让教师组织学生团队利用假期走进日本企业各部门,亲身经历并体验日本企业文化与运营等。最终以团队为单位对所实习的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课程考核改革

商务日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是出勤+大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考核内容绝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只要背熟定义及案例就可以及格,从而导致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因此,课程考核必须改革。

(一)降低理论考核比重

理论知识学习虽然是商务日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仅以理论知识来考核学生是一种不科学的评价手段。理论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否则就变成了“纸上谈兵”。因此,理论考核应降低比重。建议该项分数占总成绩的30%。

(二)提高实际操作考核比重

商务日语课程考核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否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则是重中之重。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引进来。可以通过学校平台找企业合作,让学生利用假期(不少于30天)组成团队进入企业,由企业派员工做负责人,带领学生实习。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工作应对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实习结束后对所实习的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由企业高管和员工代表做评委,让每个团队的学生代表就自己团队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演讲,评委点评并打分。建议该项分数占总成绩的40%。

(三)组织商务计划大赛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以及在日本企业的实习,对商务日语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学生已经形成团队。在此基础上,校方可组织商务计划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参赛项目可由盈利和公益两大部分组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比赛时,评委由日本企业高管、员工代表,学校教师、学生代表组成,评委点评并打分。建议该项分数占总成绩的30%。

三、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的商务日语师资队伍往往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组建的,与日益发展的社会脱节,因此应加强建设。

(一)师资的选拔

商务日语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体系与专业日语不同。因此,在选拔任课教师时,除了要求其具有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外,还应要求其具备经济学知识与技能,最好是具有营销、策划等实践经验,或者是具有在日本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资历。

(二)师资的培养

经过选拔的师资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但能否驾驭课堂仍是一个未知数,因此需要校方的培养。具体实施方法有:邀请知名高校该课程的负责人、教学骨干等以讲座或公开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学习。邀请日本企业高管以讲座或讨论会的形式对师资进行培训,让教师了解目前企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让教师走进企业,切身感受企业文化与运营,做好市场调研,提高自身见识与能力。派遣优秀教师去海外深造,开阔眼界,提高教师的素质与业务能力。

(三)师资的整合与优化

经过选拔与培养的教师,按照其专业方向分配商务日语的不同课程,挖掘其潜能,发挥其最大优势。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效率提高。保持与企业的合作,指导学生的校外实践,为用人单位做好人才培养与储备。教师可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新大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日语商务案例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商务休闲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