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系统论的网络外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研究①

2014-10-14张亚

关键词:系统论外语资源

张亚

(兰州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外语学习整合后,网络学习(E-Learning)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外语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方式。学习者利用网络或数据库等媒介工具提供的丰富资源来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在网络学习各要素中,信息资源建设是基础和关键,直接影响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网络外语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外语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我们需要一种整合模式来优化外语信息资源,改善其建设和利用情况。本文依据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研究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系统论的整合模式。这一模式坚持系统的整体观和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观,有利于整合过程中各要素协调发挥,最终达到优化整体的目的。

一、国内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研究现状

本次调查以2004~2013年间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的论文为样本,分别以“外语信息资源”、“外语教学资源”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进行单独检索和交叉检索,检索到相关论文35篇,见表1。其中,介绍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有10篇,关于网络外语信息资源与教学的有11篇,关于网络外语信息资源建设及利用情况的有6篇,关于优化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有1篇,关于整合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有4篇,其他主题的有3篇,见图1。

表1 2004~2013年间CSSCI核心期刊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研究论文统计

图1 国内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研究主题的发展轨迹

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关于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资源介绍,包括各种类型的语料库[1]~[4];(2)外语信息资源与教学,主要是信息资源辅助写作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等[5]~[7];(3)外语信息资源的建设及利用情况[8],[9]。在这些研究中,虽然有4篇论文是关于网络外语信息资源整合的[10]~[13],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信息的整合,如信息资源的创建、利用、管理、评估等[13],认为整合就是将资源集中,使之便于管理和使用。笔者认为,这种整合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生存困境。制约网络外语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的因素很多,如设备的因素、技术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等,如果忽视这些因素,我们就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整合不仅要对信息进行整合,还要对影响信息资源生存的各因素进行整合,为信息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适应现实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这个理论就是系统论。网络外语信息资源整合中出现的多因素、多层次和多模式均符合系统论的整体性、层次性、相互性及动态性的特征。所以,从系统论的角度论述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更具理据性。

二、基于系统论的网络外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

(一)理论基础

系统论的创立者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y)。他在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初步框架,其在1945年发表的《关于一般系统论》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有序性和目的性。后来,系统论不断发展,出现了现代系统论。现代系统论除了继承一般系统论的思想,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外,还强调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组织方式,即结构,强调合理的结构会增强系统整体的功能。所以系统的整体性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优先地位,研究必须以系统的整体性为出发点,实现系统整体的结构与功能的优化。同时,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整体功能,优化结构是为了更好地优化整体。

依据系统论原理,网络外语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软件支撑平台的研发、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等组成要素,这些组成要素共同作用于网络外语信息资源建设这个庞大的系统。坚持系统论的整合观,就是要求我们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原理,看到整合过程中内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因素和变量,注重它们的整体性、关联性和有序性等基本特征,找到合理方案,最终达到优化整体的目的。

(二)整合模式

基于上述原理,系统论视角下的网络外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包括设备整合、技术整合、人员整合和信息整合四个子系统,见图2。在这四个子系统中,设备整合是前提,技术整合是支撑,人员整合是关键,信息整合是重点。目的就是要使各个子系统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各要素和谐作用,最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达到教育公平。

1.设备整合

设备整合就是对硬件和软件的整合。硬件主要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等。软件主要有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设备整合要解决目前教学设备不能有效配置、使用率偏低,“设备孤岛”和软件投资不到位等问题。

图2 网络外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

在一些学校,多媒体教室或语音教室都是平均分配给各学院,由各学院单独分配和管理。结果,有些学院的多媒体教室闲置,而有些学院的多媒体教室紧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有一个部门统筹协调全校的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达到有效配置教学设备的目的。设备整合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设备孤岛”,这在一些落后地区的省属院校特别普遍。“设备孤岛”就是指,虽然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设备,但这些设备没有联网,只是单机演示多媒体课件或播放音频、视频材料,使用价值大大降低。根据张陆一等的调查,“许多学校建了大批的多媒体教室,但其CALL仅仅停留在演播几堂公开课、评优课的程度。”[14]这反映出多媒体教室利用率低的问题。消除“设备孤岛”的有效方式是实现设备联网,帮助教师随时获取教学资源,补充教学内容。有足够的硬件投资并不意味着网络多媒体平台就能顺畅运行,除了整合硬件,还需要对各种教学和学习软件进行整合。简单地说,就是在多媒体设备上安装便于外语教学的软件,包括制作课件的软件、播放软件、浏览器、杀毒软件、字典等。

2.技术整合

技术整合旨在提高教师和学生使用和维护设备的能力,以解决目前重投资、轻维护,重建设、轻使用的困境。“学科教师、学生、技术人员、管理者等都对信息技术形成积极的态度,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在学习、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促进教学改革。”[15]但是,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课上到中途,设备出了故障,只好等技术人员来维修,如果技术人员不能及时赶到,课程就很难进行下去。又如,有的教师想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作课件,但因为技术原因,只能照搬别人的课件。基于上述现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技术整合是必要之举。首先,熟悉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并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也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关键。其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也会影响到学生终身学习的效果和将来的自我发展。技术整合的重点应落实在培训教师、学生和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维护技术两方面。具体内容包括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MI(计算机管理教学)、演示性软件、操作性软件、各资源库的特点和操作、杀毒软件等。只有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和技术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才能实现网络资源的不断创新。

3.人员整合

网络系统离不开人的活动,网络建设与开发的主体是人。所以,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除了前面提到的设备整合和技术整合外,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是教育专家、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人员。他们的教育思想、学科知识、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等都直接影响网络外语信息资源的建设。因此,人员整合是整个整合模式的关键。人员整合就是加强教师、学生、教育专家和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即他们共同参与建设教学资源库或学习网站。在以前“教师教、学生学”的理念下,都是由教师承担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或教学软件的编写工作,学生只是按照自己的需要,上网查找资料。设备维护者也只是在报修的时候检查或修理硬件。这种由教师自主建立的学习资源库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体现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陈坚林提出,“教师、教育学专家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应共同参与到软件的策划、设计、开发和制作的整个过程中。”[16]在教师、学生、教育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建构知识的系统中,由教师、学生和技术人员共同负责设计资源库结构,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课程内容,选择入库的资源,操作资源入库等,而教育专家则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教师、学生和技术人员都要对资源库进行日常维护并定期更新资源库资源,保证系统正常运作。人员整合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学生、教育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协调合作,满足教师和学生对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要。

4.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何克抗依据资源使用对象的不同,提出建立“学教并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即整合“以学为主”(学生资源)和“以教为主”(教师资源)。[17]与上述研究不同,笔者主要从外语课程设置的层面出发,提出整合国家外语信息资源、地方外语信息资源和校本外语信息资源,体现系统论有序性的特点。目前,随着外语课程地方化、校本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出现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如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课、大学英语校级精品课、大学英语校级网络课程、大学英语校级试题库等。国家外语信息资源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开发,通过集成国内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全国外语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理想的信息资源。地方外语信息资源使国家外语信息资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促使外语课程与当地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校本外语信息资源就是突出学校外语课程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国家外语信息资源因其自身的特点,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和学习特点。校本外语信息资源的开发弥补了国家外语信息资源的局限。教师和学生可以广泛参与其中,并且依据自己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的条件等建立适应自己需求的网络外语信息资源。信息整合就是利用网络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资源有机整合,使原来的资源更具系统性、层次性,满足教师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结语

网络外语信息资源建设是实现外语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关键之举。信息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优化信息资源建设。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综合治理的问题,它涉及设备、技术、人员和资源四个方面。在这个整合模式中,设备整合提供基础保障,保证外语信息资源的平台;技术整合提供技术支撑,保证外语信息资源的顺畅;人员整合提供质量保障,保证外语信息资源的效度;资源整合提供来源保障,保证外语信息资源的广度。这四个因素在整个系统中各尽其职,缺一不可。

[1]莫锦国.大学英语自主式学习资源库开发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5(2).

[2]张泽梅.网络外语教学参考资源的检索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5(6).

[3]邢富坤.语料库:值得教育技术学关注的新型学习资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4]穆婉姝,王丽君,任佳.语料库:新型外语学习资源的理据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0(12).

[5]张海峰,江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5(2).

[6]朱玉山,李艳平.以网络资源为辅助的英语短期强化听力教学模式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6(4).

[7]叶卫华.管理学双语课程教学中的网络资源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2(2).

[8]付光辉.外语网络教学资源库群的建设与利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

[9]冯霞,陈坚林.高校外语信息资源建设及利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6).

[10]曹进,王灏.基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外语课程资源整合策略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7(3).

[11]刘祥生,戴华倪.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7(4).

[12]刘丽娜.简析海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3).

[13]冯霞,黄芳.基于自主学习的外语信息资源整合优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2).

[14]张陆一,胡晓农.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质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13).

[15]靳琰,曹进.“人件”建设:农村中小学远程英语教育的首选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6(8).

[16]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17]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猜你喜欢

系统论外语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