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梯度转移: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选择与实践——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

2014-03-25吴伟华

关键词:丽水市丽水梯度

吴伟华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属于浙江省的后发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竞合关系非常突出,如何选择正确的地区发展战略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综观丽水市近几年的发展历程,梯度转移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一战略对丽水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又清醒地看到:梯度转移战略因其固有的缺陷,也产生了转移地区与接受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必须进行地区发展战略创新,反梯度转移就是战略创新之一。

一、反梯度转移战略概述

反梯度转移是指某种产业经济的流程从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展流动的常规方向发生改变,而反过来由低梯度区向高梯度区推移,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好的外部经济效应,且又有市场的需要,并具备必要的基础条件,就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对某些有优势的产业进行大规模开发,实施赶超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一级梯度地区进行反向推移。反梯度推移理论是针对梯度推移理论的不足而提出的。如果简单按照梯度转移理论,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就只能一味追随发达地区,由于梯度推进线路过长,梯度推进时间过久,偏远区域很难得到足够的资源,且中间需要长期的消化、整合、完善等过程。因此,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可能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反梯度转移理论。

反梯度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赤松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赫克曼、威廉姆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麦克萨维提出了梯度推移策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受经济实力限制,都会要求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然后再通过扩散效应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在国外梯度转移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地区梯度转移的实践,国内学者郭凡生首次提出了“反梯度理论”,其后又有数位经济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王实等人在肯定梯度推移理论作用的同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反梯度转移策略理论,主张资源丰富的落后地区,可以依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从国际上引进大量的资金技术,实现其超越性发展,认为落后地区可以跳越发达地区而优先发展起来。该理论指出,虽然地区间存在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梯度,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先进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是梯度推移还是反梯度推移,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来决定。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好的外部经济效应,又有市场的需要,并具有必备的条件,就可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一级梯度的地区进行反向转移。

二、丽水市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的条件分析

地区发展战略必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适应,丽水市是否具备实施反梯度战略的条件,需要认真分析、科学判断。从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的现实条件:

第一,丽水市近年来的梯度转移潜力已经发挥殆尽,迫切需要地区战略的创新,反梯度转移战略是一种全新的战略创新。地区发展战略需要政府与社会的高度认同,没有认同,再好的地区发展战略也是一纸空文。丽水撤地建市以来,提出了“三市并举”的发展战略,其中“工业强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向周边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经过近几年的辛苦努力,丽水市的工业发展已上了新台阶。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丽水市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低端化倾向比较严重,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比较少。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梯度转移过程中,发达地区将其低端产业、将淘汰的产业转移到了欠发达地区所致。这在后发地区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是必须要承担的发展代价,但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就不能再走梯度转移的老路,迫切需要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创新。从丽水市委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四个发展”战略看,集聚发展就是进一步提高优势资源的密集度,借力发展就是包含着引进要素资源的内容,错位发展意味着不能跟在发达地区后面爬行。创新发展的主要内涵是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反梯度转移”发展战略呼之欲出。

第二,丽水具备实施反梯度转移发展战略的独特条件。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的地区必须具有独特的要素条件,其要义就是某一要素资源高度密集,只要引入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就能在与周边区域的竞合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丽水市的高密度要素资源是什么,引入先进技术有无现实性,这是丽水市能否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的关键。

丽水市的高密度要素资源就是生态资源,这也是丽水市的最大发展优势。需要指出的是,丽水市的高密度要素资源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呢,这跟技术有关。在区域内外是否具备开发高密度资源的技术,这是盘活优势资源的重要条件。近几年丽水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反梯度转移的路子:丽水是“天然药谷”,依托这一优势资源,引进了同济大学的科研资源,对已有资源进行了高效开发,初步形成了产业优势。开发丽水市生态资源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抢占新技术革命的高地,其内部的带动效应和外部的放大效应是以往时期所没有的。

三、丽水市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的政策建议

(一)从战略高度上认识生态资源

丽水市的生态资源很丰富,但对生态资源的认识未上升到战略高度,其突出表现为:一是资源闲置。据测算,丽水市的森林、湿地的生态效益总和为21 264亿元,占浙江省生态效益的1/5,加上其它生态资源,开发价值极其巨大。但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生态资源处于沉睡状态,亟待开发利用。二是低效开发利用。如有些旅游景点因为开发力度不够,未能对游客形成持续吸引力,导致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三是对生态资源的破坏。丽水的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也换不来的,但对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一些高污染的企业仍然在工业区生产,瓯江污染已成为丽水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从战略上深刻认识生态资源。目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现有的生态资源进行全面摸底,在弄清家底的基础上,对生态资源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二是坚决禁止对生态资源的低效开发。低效开发是对生态资源的低效利用,是对资源的浪费,高效的可再生的开发模式应该成为今后生态资源开发的基本模式。三是关停并转现有的破坏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污染企业。

(二)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丽水的生态优势是潜在的,没有科技资源的融合,生态优势将无从发挥。目前,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方兴未艾,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已成为新技术革命的热点,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丽水必须抓住这个机遇。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把“科技兴市”上升为核心战略。这是因为在既有优势资源的前提下,引进技术就是盘活现有资源的关键变量,没有技术这个诱因,优势资源将无从变现。二是以“人才强市”作为“科技兴市”有效载体。技术是靠人来掌握的,离开了人才之皮,技术毛将焉附?最近,丽水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政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吸引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拔尖人才来丽水工作。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丽水市委、市政府要以此为起点,不断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政策,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瞄准国内外一流人才,用一流的待遇吸引他们来丽水创业。

(三)找到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的产业切入点

反梯度转移战略的产业选择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潜在的资源优势;二是能充分利用新兴技术、高技术去发展新兴产业。综合考虑这两个条件,从目前丽水的实际来看,反梯度转移的产业切入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生物医药产业。这一产业在丽水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基础,需要在这一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新技术转化力度,争取经过三五年发展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把这一产业培育成为丽水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二是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在这一领域,丽水市政府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完成并发布了发展规划,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引进国内外的一流企业,以技术换空间,尽快打造在省内外具有突出优势的生态旅游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基地。三是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兴起,杭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在省内处于领先位置,丽水市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制定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引进文化创意方面的高端人才,引进大企业,带动这一领域快速发展。四是特色制造业。依托本区域的资源条件,发展低碳环保、技术密集的特色制造业是实施反梯度转移战略的又一产业选择。五是新能源产业。包括光伏、生物质能、抽水蓄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如果能在上述产业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那么,实施反梯度战略就有了可靠的产业基础与支撑。

[1]张煜.梯度理论质疑[J].财经科学,1985(2).

[2]李蕾.梯度理论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3]李国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整合与创新:基于梯度推移理论内生机理的扩展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4]谢家雍.解读生态立省 发展循环经济[G]//贵州省生态立省研讨会论文集.2005.

猜你喜欢

丽水市丽水梯度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