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消费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4-03-25许晓冬崔艳娟程晓谟
许晓冬,崔艳娟,程晓谟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联合培养人才的多种新机制,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纲要》提出了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最科学路径,即将教、学、研紧密结合,通过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协同培养人才。《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中指出,高校实施创新能力培养提升计划的重点任务是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2011计划”立足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人才、学科、科研”相统一的创新能力要求,从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及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多角度重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
一、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审视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疑问,高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中国高校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高校扩招使得毕业生增加,一个突显的问题呈现出来,那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消费产业快速上升的阶段,专业的消费与管理人才缺乏成为一些快速发展的连锁企业面临的主要瓶颈。麦当劳、必胜客、星巴克这些企业在拓展过程中,最关注也面临最大的阻碍是行业管理人才的缺乏。这些企业不得不降低门槛,并不惜拿出大笔经费对招收后的大学生进行“加炉再造”。在高校与企业同场竞技的赛场上,高校被远远地落在了企业之后。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服从于人才目标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是高校的产品,产品不合格,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声誉及社会的利益。适当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孤傲的独立办学方式是很多高校面临的主要挑战。自扩招以来,高校不断追求大而全,好的技工类学校升格或是合并到大学中,专科学院级的高校升级为综合类大学,并扩大招生,本来是个优秀的工科院校,却为了评估与升成大学设立几个经济、管理、法律等不相关或实力不强的二级学院来陪衬。其导致的结果就是有专业无专长的这种“泛式”大学生剩余,专业技能型人型缺乏。这种不遵循客观规律的做法很快让一些高校面临转型的压力。中国目前有2 500所高校,自2000年以来,有近700所“专升本”的高校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淡化学科差异、强化专业,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校的转型不能仅用进步与倒退来评价,大学本身也是一个社会组织,既然是社会组织,就不可避免受到社会的监督与行业的竞争压力,适者生存在高校领域同样适用。
二、协同创新培养消费产业人才的必要性
(一)协同创新是消费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2008的年美国次贷危机同样波及到中国,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出口乏力,经济增长缓慢。2008年末,中国政府拨出4亿元用于扩大内需,刺激国内经济。五年过去了,扩大内需的政策有了明显的效果。201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7 810亿元,比2012年增长13.1%,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增长11.5%。其中农业、交通运输与仓储、批发与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服务业等成为消费的主要行业。1978年到2013年间,中国年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从184元增长到18 311元,年均增长达8%。远高于同期美国的3.3%、西欧国家的2.5%和日本的2.2%,也远远高于以消费为主导的新兴经济体印度的5.8%。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其消费额快速增长,2012年中国人均网购消费金额达5 203元,比上一年增长25%,预计2015年,中国的网络消费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在消费品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有两类行业。其一是快速消费产业,包括食品、饮料与日化类。其二是耐用消费品行业,包括家电与服装类。随着消费产业的迅速发展,消费人才需求瓶颈日益显现出来,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有明显的资源匮乏的现象。在整个消费品行业中需求缺口最多的岗位是具有行业经验的营销人才与品牌管理者。据统计,一个产品一年的百分之五十的利润都用在市场推广和营销上,因此对于在行业内具有背景经验、出色的产品策划和有过成功开发新渠道等成就的人才是消费行业所追捧的对象。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在人才需求方面的困境与国内企业如出一辙。很多外资企业可以快速地复制门店,却无法复制管理人员。有实力的企业已经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全面布置,自掏腰包、自办大学,将人才培养纳入到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中实现。
(二)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路径
“2011”协同创新工程为新时期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思路。目前,高校还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有限的实践环节也停留在简单地“走出去与请进来”这样的认知行为,理论空洞、实践浅薄、教学手段单一。结果就是毕业生在走出学校,迈向社会的过程中出现断桥。校企协同创新机制将有效改变这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培养体系,为学校教师提供实践平台与科研资源,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动性与教学活力。将研究所、企业人员引入高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从整体上提升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
(三)协同创新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校要走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困境,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关键。具有创新观念与先进管理制度的企业是行业的模范,高校只有与以创新为企业力量之源的企业合作,高校的发展才能是持续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在前进,高校则要盯住这样的企业并与之合作,共同创建研发平台,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企业消化吸收并产生社会利益的同时,高校成为了这一创新平台举足轻重的参与者。这将有利于企业继续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持,将学科与产业有机结合,在具有创新环境、创新团队、创新要素等条件下,将高校的创新能力提升到产业的最前沿。
(四)协同创新是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的有效保障
目前,很多学生一毕业就会面临跳槽、转行等逃避现实的境况,实际就是从内及外都无法将书本与现实的世界相融合。如果高校仅仅在传道授业,那么学生继承的衣钵也仅仅是干瘪的理论与不切实际的模型。如果高校的教师没有创新思维或是缺少创新的动力,那么学生的创新思想也将受到抑制。知识的创造需要自由的环境,而自由则意味着所有思想、理念、规则都可能受到挑战。在追求博学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引领学生走在时代的前面。在协同创新指导下,高校培养的不仅是具有创新思想、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适应社会的全面战士,更应该是领导社会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三、消费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审视大学,重塑高等教育理念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堡垒,它以追求真理与知识为目的,担负起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导向,并在规范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素质提出改善与提高,它是社会文明、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公信机构。我们需要大学,是需要这样一个组织去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1]19。牛津大学的纽曼教授在《大学的理念》里面提到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现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2]29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进一步提出:“大学确实传授知识,但它以充满想像力的方式传授知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它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3]137一个优秀的大学,它的文化知识应该是不断地反思和创新,高校之所以与公司不同,是因为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如果高校有一天可以赚到钱,甚至为声名远洋而招到更多的学生,那么商业运作下,很难办成一个具有百年基业的有口碑的名校。目前高校也存着的“官本位”的症结。在学校,校长一人说了算;在学院,院长一人说了算。“绩效考核”、“学而优则仕”都是从属。教师与学生一个等级,甚至教师害怕学生,因为学生要评定老师的行为。因此,教师的创新思想受到抑制,大大降低他们参与学校管理、教学的能动性。在集体意志向个人意志妥协的过程中,牺牲的是学生的未来。此外,不规范的教师职称选拔制度让老师们削尖脑袋前赴后继。一方面,教师各自为政,各做各的科研,彼此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交流与互动;另一个方面,科研与教学、产业相脱离,创新活动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完全封闭起来。不可否认,大学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会产生偏离初衷的桎梏,也会存在一些人在创造知识之后停滞不前,但只要坚信大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存在的本源就不会偏颇。
(二)结合社会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体现为教育教学模式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4]69。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几个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独立的,又是与社会兼容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双重属性。首先,它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按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科学协调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方法等要素,使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相一致。其次,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参考标准,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将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衔接。在协同创新理论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非简单地引入企业、科研院所,也并非带着学生直接进入生产单位,而是通过对企业与社会需求的分析,由协同单位与高校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相互沟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学生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中获得创新能力。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等同于企业的需求目标。从供需层面来说,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别。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提高各项综合素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企业作为赢利性机构则是从适用性考虑吸纳人才。高校的“社会适应论”与“闭门造车”都是不可取的。但高校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与需求的取向还是具有统一性的。高校培养有用之才,企业录取有用之人。高校要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是关键;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创新是立命之本。只要高校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企业、社会与行业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全方位地与行业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培养人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科学、合理,受益于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难。
(三)高校、企业、科研院合作培养机制
第一,建立高校、企业协同创新平台,重点是高校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纳入到教学平台中优化利用。
首先,引入企业资源丰富实践教学课堂。传统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在近年的高等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环节在不断改革,但实践教学的效果并未完全显现。对于向全院开设的公选课可以适当缩短理论课时,相对延长实践课时,并引入企业师资投入教学环节可以大大弥补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薄弱环节。大学的课程体系有着自身的系统性,在教学规划中尚不能完全市场化,但选修课程有利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有利于其提高实践与应用能力。这些具有实践性质的选修课的开设,将弥补高校课程设置方面缺少实践课的缺陷,企业师资的注入,为课堂带来新鲜的血液,也会成为学生追捧的选课对象。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在高校内完成,在高校外完成的实践教学及活动非常有限。开展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课外学堂,有利于学生将校内外的知识体系相衔接。在校企合作后,针对不同专业开展内容多样的课外学堂,通过企业的职业培训,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提升专业技能。校企的协同创新合作充分利用了高校的研究力量与研究成果,结合优势行业、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学科专业的发展。
第二,建立高校间协同创新平台
高校间的协同创新体现于具有不同优势与办学特色的高校之间进行合作培养人才。这种模式不仅仅是高校领导之间的互访活动或是邀请对方学校做客讲座,而是将具有优势的学科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这种交流与共享体现在师资、课程、学生等领域。高校间将彼此拥有的教学资源,如优质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向其他高校开放,其他高校的学生可以自由登录学习并接受在线学习指导。协同创新平台还体现在高校间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与校校联盟,建立合作培养人才机制方面。
第三,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平台
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985高校与211高校,与具有同样优势的科研团队的科研院所强强联合,会对国家的一些重大研究项目产生推动力。具有战略高度的国家基础类、重大工程类项目往往依托于科研院所的优势团队,并结合于高校的科研成果,双方的协同科研创新势必对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产生推动力。同时,院校间的科研协作将有助于激励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构建导师——项目——学生之间的科研创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四)创业竞赛与教学——科研协同创新机制
第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来思维的创新,而思维的创新受益于创新环境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实践,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主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感悟融为一体。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不同层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但这些竞赛的内容还要更加多样化,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学校在大学生参与创业竞赛中要给予支持与指导,形成高校创业办、指导教师、创业团队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
第二,推动教学——科研协同创新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5]450-452高校是产、学、研的共同体,这其中当然也应该包括学生。目前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于科研所、教师的身上,学生参与科研的层次较低。对于一般的高校,教师还在拘泥于传教授业的基本任务。而“君子不器”,学生不应该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对象,同时也应是科研创新中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加强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对学业的扩展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以创新推动高校内部改革,提高各部门协同创新的能力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在外,需要通过整合其他科研单位、企业、政府等各部分协同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在内,高校的各行政部门间同样需要协调一致。教学层面负责构建学生的基本知识与素养,通过创新理论、创新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才的培养质量。管理层面需要从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实践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服务,如大学生创业平台、建立学生实践活动基地等方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创新精神。
五、结语
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新一轮高校改革战略的关键举措。它的可持续、科学与和谐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虽是不同的社会组织,却应该摒弃主体间体制的壁垒,积极探索合作空间,促进创新组织间以更加协调、高效、开放的姿态建立合作的平台,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念[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三联书店,2002.
[4]许晓冬.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研究:基于新三元主体、多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5]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