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聋哑大学生实行全纳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4-03-25张化勋王丽荣李志瑶
张化勋,王丽荣,李志瑶
(长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
关于聋哑大学生实行全纳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
张化勋,王丽荣,李志瑶
(长春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
基于吉林省教育厅课题《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辅助聋哑生实施本科全纳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分析了目前聋哑学生实施全纳教育的现状和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用的方法和手段,认为应采取基于聋哑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现状的先进教学理念和高新技术辅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聋哑大学生;全纳教育;问题;教学模式
“全纳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6月7日~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的核心思想。”[1]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世界各国都为残障人群能够实施全纳教育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一些欧美国家为了实现全纳教育制定了各种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美国的学校大都为残障学生提供辅助性的帮助。“全纳教育诞生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是与西方民主的历史进程并行不悖的,并与福利国家的结构变化联系在一起。”[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今天,全纳教育在一些西方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我国还处在开始阶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全纳教育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教育中的歧视和排斥现象一直在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性别歧视、地域差异、家庭背景差异以及残疾人教育等问题一直都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拥有残疾人8296万,其中听力及言语残疾人数目约为2057万,占总残疾人数的24.8%。在我国大学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聋哑学生走进大学课堂将成为一种趋势,而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和语言障碍,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既存在自身的问题,又与健全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方式和方法上的差异,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聋哑学生的教育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还可能适得其反。所以,针对普通大学中的聋哑学生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聋哑学生实现全纳教育的关键。
1 聋哑学生实行全纳教育的教学理念
“全纳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持续的教育过程,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3]全纳教育倡导“五观”,即人权观、平等观、民主观、价值观、课程观。人权观就是学校和社会都应创造全纳气氛,学生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平等观是指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和谐自主发展;民主观是让学生在学校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民主的体验和成功的享受;价值观的立足点是集体解决问题,方法是合作;课程观,即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全纳教育“五观”的宗旨就是提倡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接纳所有人。在聋哑学生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要为聋哑学生提供支持,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参与,主动融入教学活动,实现教育资源、人文资源的共享。所以,在学习中,消除残疾学生的自卑、多疑、依赖等不健康的心态,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和信心是首要的目标,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
2 聋哑学生实现全纳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残疾人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是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素质、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关键。”[4]目前,实施聋哑学生高等教育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专门为某些聋哑学生设立的大学或专门的班级,如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聋哑学生设计的绘画、艺术设计等专业;另一种是聋哑学生在普通大学内与普通大学生在一起学习,利用适当的教学辅助设施进行辅导与帮助完成学业。虽然在全纳教育思想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聋哑学生得以进入到普通高等院校学习,但要达到教育过程的完全全纳,在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下,聋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1)普通高校教师大都不懂手语,无法与聋哑学生沟通。
(2)聋哑生由于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性格孤僻,不愿与人沟通。
(3)聋哑生在学习中与正常学生交流沟通有障碍。
而特殊教育专家们则认为全纳教育应该是物理空间的全纳、社会性的全纳以及课程的全纳。所以,在我国实现全纳教育还任重道远。“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它对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所包含的广泛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5]要实现全纳教育还需要国民、国家以及全社会的认识与支持。
3 聋哑大学生实现全纳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
“综合考虑视障、听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职业局限,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较高,能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能够继续学习,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6]这是考虑到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视障听障学生培养目标,根据这个培养目标,建议在聋哑学生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3.1 接纳与融合
进行全纳教师师资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确立适合聋哑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满足聋哑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聋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全纳教育不应该只是把健全学生和聋哑学生放到一个班级,而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聋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健全学生不同,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全纳,就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体的意愿,确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使聋哑学生和其他所有学生一样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3.2 合作教育
把握健全学生教学与聋哑学生教学的相互关系,营造对聋哑学生认同、宽容和友爱的教学氛围。聋哑学生和健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摩擦和矛盾不可避免,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所有学生相互合作,增加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共同学习、互助学习,使健全学生不仅能够接纳聋哑学生,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等形式形成互相友爱合作的良好同学关系。
3.3 鼓励探究学习
创设让聋哑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机会。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或动手能力训练等,使聋哑学生和健全学生一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聋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健全学生与聋哑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共同探索,使主动学习、课前自主预习成为学习习惯,通过小组互动、组迹交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摒弃聋哑生依赖他人的习惯和心理,提升学习能力。
3.4 利用高新技术辅助完成全纳教学
聋哑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只能是手语和书面语言。手语作为聋哑生的基础语,给聋哑人交流带来极大的方便,可是大学里能够熟练使用手语的教师和学生很少,另外,手语的表现方法贫乏,对所表达的意义和概念往往含糊不清,对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词汇没有明确的手势表达,全国各地流行的手语也很不一致,所以,聋哑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交流语言是书面语言。而完全的书面语言教学对于健全学生而言又是无法接受的,因此,在聋哑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入辅助设施是可行的方法之一。目前,关于聋哑学生全纳教育的高新技术成果有手语-语音转换技术、语音-文本转换技术和文本-语音转换技术。
(1)手语-语音转换技术。将教师讲课的语音实时转换成手语,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
(2)语音-文本转换技术。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教师授课内容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3)文本-语音技术。学生可利用手持设备或电脑终端将要提问内容写出,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实时转换成语音。
调查显示,针对上述问题的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早在1988年,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制的能够自动识别语音的装置“实时语音识别系统”就已在法国高技术展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7]高新技术成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聋哑学生实现全纳教育成为可能。尤其近几年来,长春大学整合多个优势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对残障人无障碍的教学辅助系统研发,目前,基于长春大学的吉林省残疾人康复设备及技术科技创新中心,长春市残障人康复设备及技术科技创新中心,长春大学-全日本博士学会联合福祉研究中心,在聋哑生无障碍教学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3.5 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受损,不能完全听到外界的声音,有的受损严重到完全失聪。生理上的缺陷使一些聋哑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加之有些人对聋哑人的偏见和歧视心理,使聋哑生在与人交往中产生戒备心理,有的甚至偏执、敌对、厌世。学校教育是一项群体活动,需要参与、配合,要想使聋哑生实现全纳就要通过对聋哑学生适时地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消除其内心的孤独和情绪的不稳定,鼓励聋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
4 结语
全纳教育的实践在国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发展前景颇为乐观。但是,全纳教育的实践过程要扎扎实实地落在行动上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聋哑学生实施全纳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什么模式更适合于聋哑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现状都是全纳教育实践中要研究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同的观点被提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新技术辅助相结合的方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
[1]柳树森.全纳教育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黄志成,仲建维.全纳教育的理据:三个维度的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4-17.
[3]李纯莲.王爱国,孙宇.多元智能理论在高等全纳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7(3):60-62.
[4]金野.新时期对发展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4(9):25-28.
[5]Enato Opertti,Carolina Belalcazar.全纳教育的地区与国际趋势:问题与挑战[M].教育展望国际比较教育专栏:全纳教育(中文版),2008.
[6]庄树范,张岱治.创新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3(6):709-713.
[7]姚尧.语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通信世界,2007(24):56-58.
责任编辑:李凤英
Research on Teaching Models of the Im plementa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o Deaf Students
ZHANG Hua-xun,WANG Li-rong,LIZhi-yao
(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Based on the project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mplementa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o Deaf Students by Modern High Technolog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o deaf student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presents themeans and measures,considering that the teachingmodel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teaching idea and high-tech aided which is based on learning and mental status of deaf students should be taken.
deaf student;inclusive education;problem;teachingmodel
G762
A
1009-3907(2014)05-0686-03
2014-03-09
吉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SJYB12-07)
张化勋(1970-),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自动控制理论和教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