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能源经济新趋势与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4-03-25陈光玖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能源经济风电能源

陈光玖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 610051)

国际能源经济新趋势与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陈光玖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 610051)

目前我国能源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特别是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并且其生产与利用是一个高能耗的过程,从而导致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出现资源型裂痕,不利于我国能源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国际能源经济新趋势,应将低碳、高效作为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并为之建立配套的制度、法律以及舆论体系,形成新的能源经济战略保障系统,以促进我国能源经济与国际能源经济同步发展。

国际能源经济;新趋势;特征;战略选择

近20年来,各个发展中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增加,随之带来的高排放问题受到发达经济体的高度关注。另外,气候变化问题迫切要求全球经济朝着低碳化方向转变,因此,各种新能源技术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青睐。目前,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导致国际能源经济发生了很多新情况,这必然会给我国能源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一方面,清洁能源的利用在能源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仍需要继续加大开发力度;另一方面,油价的大范围波动,使得石油消耗国与生产国必须要面对一个共性问题,即怎样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从而为今后市场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应制定新的能源经济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国内外能源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在进入21世纪后,全球的石油价格出现了多次较大波动,并在总体上有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使得能源变得日趋紧张。此外,因能源问题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及军事问题逐渐增多。并且,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通过长期不懈的谈判,最终达成统一意见,也就是将发展清洁、可持续能源作为走出困境的主要途径。近几年,世界范围内能源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尽管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能源经济却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其中清洁能源是国际能源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当前国际能源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是具有一定开发潜能的清洁能源之一。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风力发电总量为121188MW,而且风力发电量持续增加,增长速度约为29%。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风电产业的经济收入约为400亿美元,同时,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更能带动就业的发展。从风电安装总量来看,美国位居第一位,但是我国却一直保持着风电市场大国地位,到2008年底,我国风电安装量为12GW。从区域发展层面来说,北美与亚洲发展较为迅速,欧洲发展却相对比较迟缓。若全球风电产业能够维持当前的发展劲头,同时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与政策,预计到2020年,全球风电总量将达到1500000MW,从而逐步提升风电在能源消耗中的地位。二是太阳能光伏。近几年,在发展清洁、可持续能源的进程中,全球范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从而使得太阳能电池的总产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而在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方面,2008年全世界范围内太阳能新装总量在5500MWp以上。三是生物质能。对于现代生物质能利用有很多方式,例如生物质发电、燃气、液体燃料等。利用生物质发电通常集中在北欧与美国;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国家主要是巴西与美国;中国、印度等国家则大范围开发、使用沼气。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与风电市场发展十分迅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风力发电。首先,风电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08年我国风电产业始终保持着高度增长,而且装机总量为12210MW,位居世界风电大国第四位。其次,带动风电制造行业迅速发展。在我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之后,我国风电制造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多,同时有很多企业具有大中型风机整机生产能力,成为我国风电制造行业发展的支柱。当前,我国共建有风电场100多个,并且在风电产业技术掌握、培养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这对于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为我国今后风电产业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风电产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第二,太阳能光伏。尽管我国是光伏电池的生产大国,并且太阳能电池的总产量出现大幅度增加,然而生产的光伏电池大多数都出口国外,并不在国内市场消费。到2008年底,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依然停留在一个较低阶段,光伏产品消费市场的规模也相对较小。第三,生物质能。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到2007年底,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总量为108万千瓦,是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0.15%;而生物质能发电量为42.5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0.13%。我国在沼气利用上有较长的发展史,并且技术的发展也十分成熟。但是,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应用范围过于狭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不断扩大产业的规模,从而开辟我国生物质能的消费市场。

2 当前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特征

2.1 能源生产和消费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从而推动能源生产量也得到快速增长。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在2006年的1-10月,国内原油的总产量为15338万吨,比同期增长了1.5%;而原煤的总产量为167285.2万吨,比同期增长了12.2%。在此我们需要指出,由于资源的限制,国内原油总量的增长幅度偏小,曾经连续13年都低于消费需求增长的幅度。虽然国内能源生产量会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多,但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二者存在的差异会随着需求增多而逐渐增大。煤炭在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小于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而石油消费量比重却大于生产总量的比重。由此可见,我国的能源自给率在逐步下降。

2.2 石油资源短缺,供需平衡依赖进口

结合国内煤炭、天然气、水电、风电等能源的资源条件、生产技术以及市场化水平等方面来考虑,能在短期内增加生产总量的只有煤炭。然而,以液体燃料为动力的能源消费需求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其它能源所代替。所以,国内石油消耗必须依赖进口。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2006年1-9月,国内原油进口量为10925.8万吨,比同期增长了约15.9%,但国内的原油出口仅为427.5万吨,比同期下降了约21.8%。结合当前我国原油的需求量与进口量的发展趋势来分析,原油进口达到我国原油消费总量50%以上的现实要比预计的时间来得早。

为更好地规避风险,确保能源的供给,我国就要进行能源外交,换言之就是与原油生产国以及消费国建立一定的关系,从而实现进口来源多样化。由此看来,国内能源供需平衡是建立在国际经济、政治等基础上的。

2.3 能源消耗逐渐转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我国的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然而能源消费却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也就是说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需求会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内有些区域出现能源供应不充足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其根本原因是能源运输的瓶颈所造成的。所以,能源运输能力可以作为我国维系能源供需关系的核心部分。此外,能源运输能力建设和能源生产能力开发在能源供应当中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如今,国内能源输送铁路、管网等都已建成,再进一步完善能源输送网络,就会有效解决由于运输瓶颈造成地区能源供需失衡的问题。与此同时,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此我们需要指出,能源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产品进出口又会带动能源的进出口,甚至会对能源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初级产品所含能力要远远低于工业制成品,但工业制成品出口会增加我国能源需求。自1990年开始,我国由最初的工业制成品进口国转变成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国,但是初级产品由最初的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在进入21世纪后,国内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大幅度增加,这也是同期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2.4 能源价格持续上涨

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直接会对企业生产成本以及居民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结合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形式分析,能源价格上涨没有使工业企业的盈利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自2002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的幅度远远低于收入指数增长,因此在“十五”期间,虽然国内能源价格出现上涨,但不管是对工业企业还是对城市居民生活都没有带来任何的影响。由此看来,国内能源价格完全具备上涨的空间。

3 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3.1 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优势

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促进能源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是能源消费,也就是说能源经济主要形式是对能源与能源生产品的消费。影响国内能源消费的要素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经济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必然会相应地增加,并且对能源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有关部门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人均电力消费平均每年在8000千瓦时,世界人均年电力消费为2500千瓦时,而中国人均年电力消费水平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由此看来,国内经济发展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也会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次,广泛推广使用高新通讯技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信息交流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现如今,信息沟通与交流以及对数据的处理等过多地依赖于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时还会用到卫星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传递的模式。无纸化办公室的建立以及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等都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所以加快通信技术发展能够改变传统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再次,交通、运输行业迅猛发展。在能源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发挥着巨大作用,因为交通运输行业又可以定义为直接能源消耗行业。近年来,城市汽车数量持续增多,车辆成本油消耗持续增长,这样就给石油化工、成品油市场的发展带来较大推动力。同时,我国能源开发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开发与利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石化能源的利用效率在逐步提高。此外,勘探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由于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发现了大量新油田,增加了能源储备量,进而在开发与利用层面提高了对化石能源的利用效果。在技术层面的提高加快了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3.2 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劣势

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能源管理体制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在当前能源经济体制下,有些调控手段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现有能源经济体制当中,从而导致在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经营与满足国民经济生活需求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只有深入改革现有体制才是加快能源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要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能源经济体制并不能在短期内完成。第二,产业能源消耗比例大。从能源利用情况来看,不管是在工业生产还是在生活中,能源消耗都可以称之为高能耗,也就是说产业技术以及产品技术等都没有达到低能耗效果,从而使得国内能源消耗和产出发生不相对称的现象,即企业能源获得的效益偏低,事实上,又可以称之为能源浪费,此种现状并不是能源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同时,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能源使用效率与能源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使用效率会影响经济发展持续性,如果出现过度开发与利用,那么会使能源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中。第三,新能源推广利用程度低。新能源指的是除化石能源之外的能源,主要指清洁能源,例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对国内能源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现如今,我国新能源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尽管国内可再生能源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入网比例依然偏低,依然没有达到代替化石能源的程度。然而,有些生物能源如植物秸秆,针对这类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大多数都被用于燃烧或者是动物的饲料,而作为工业原料生产的比例却非常小。因此,只有将新能源开发作为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项目,加大开发力度,才能切实推动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

4 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4.1 建立和完善低碳消费的舆论导向体系

为实现低碳高效能源经济战略目标,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低碳价值观,鼓励低碳消费,充分利用舆论来增强居民的低碳意识,从而营造良好的低碳消费氛围。此外,还可以借助舆论来增加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明,把生态化逐渐渗入到社会结构当中,从而逐步建立新型低能耗社会价值体系。

4.2 大力支持低碳科技研发项目

从资源配置方面来看,应积极鼓励对低碳科技项目投资,不断改造高能耗设备与技术,特别是对高污染的企业要进行停业整顿。在引入低碳技术后,使高能耗产业利用技术改造跨入到低碳经济市场发展中,并充分利用政策手段,把碳的排放量作为政策杠杆差别对待企业,鼓励企业向低碳化转变。

4.3 加快建立低碳经济发展保障体系

现如今,低碳经济是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它也会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仿真与政策的制定,所以在将能源经济向持续化低碳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法律支持。我们可以建立资源开发、保护以及节能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对资源管理的开发与生产。近年来,国家对能源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鼓励能源经济的低碳化发展。

总体来说,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战略必须要始终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宏观经济调整的基础上。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国内具体情况决定了能源经济的作用,因此,要彻底转变能源经济发展战略就必须改变国内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国际能源经济发展新背景下,必须要建立低碳型社会,树立低碳经济目标,与此同时,还要从法律、社会舆论等方面推动低碳、高效目标的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

[1]杨玉峰,韩文科,苗韧.当前国际能源经济的新趋势[J].宏观经济研究,2010(6):31-33.

[2]史丹.我国能源经济的总体特征、问题及展望[J].中国能源,2009(1):65-68.

[3]杨玉峰.当前全球能源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J].宏观经济研究,2009(10):14-17.

[4]许文巍.浅谈当前我国能源经济走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51-53.

[5]徐承红,李标.能源消耗、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2(7):33-34.

[6]韩智勇.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1):34-37.

[7]蒋金荷.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0):16-23.

[8]汤志娟.我国能源经济浅述及发展战略[J].能源与环境,2007 (6):1-3.

责任编辑:沈玲

On Chinese Strategic Choice under the New Trend of International Energy Economy

CHEN Guang-jiu
(Geological Exploration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Sichuan Chang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Ltd,Chengdu 610051,China)

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ergy economy is still at a relatively backward stage,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nergymainly depend on fossil fuels,and the production and use is a high consumption process,leading to the resource-type crack in the developmentof China's energy economy,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 China's energy economy.Based on the new trend of international energy economy,this paper proposes thatwe should take the ideas of low carbon and high efficiency as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energy economy development,and establish suitable institution,law and public opinion system,form new strategic security system of energy economy to promote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ergy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energy economy.

international energy economy;new trend;characteristics;strategy choice

F062.2

A

1009-3907(2014)05-0596-04

2014-02-28

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资助项目(川油气科SKB13-01);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研院科技计划项目(DY2013-4-4)

陈光玖(1978-),男,四川成都人,工程师,管理师,博士,主要从事石油工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能源经济风电能源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6月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5月
上海市能源经济相关信息
——2022年1-4月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