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区别

2014-03-24杨春阳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区别

杨春阳

摘要:税法是税务会计的风向标和指导原则,税法中大多会体现出税务会计原则,税收原则具体体现在税收核算原则上,即是税务会计原则。相对而言,财务会计原则就要比税务会计原则更加明确精准,也更加具备公认性,具有大众性。另一方面来讲,税务会计原则又要比财务会计原则更加强硬,具备法律强制性,由于其脱胎于税法之中,所以直接与法律相关,依据有法必依原则,一旦违反,必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本文主要分析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区别。

关键词:税务会计原则 财务会计原则 区别

一、前言

税务会计原则的确立需要遵循税收的法律制度,通俗讲即遵循税法,以其作为基本的标准,产生的原则服务于整个国家的税收工作以及宏观经济调控,也是为了满足企业内部费用管理的需要,能够为社会相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本提供便利的途径。税务会计的依据是税收法律及法规,以税法为基本纲领,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数据做必要的调整,财务会计的费用数据处理依据会计准则。税务会计与国家颁布的税法法律相关,遵循这些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相关法律为基本依据,在与此相关联的经济类业务上进行会计核算,具体包括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等这一税收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以此来呈现所有纳税人履行其纳税义务的总体情况,计量单位是国家标准货币,采用的是会计学科的方法和原理,具备很强的执行力与准确度;而财务会计的范围则是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包括对未来风险的评估及预测、收益的估算,以此来呈现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率、财务以及资金流转等方面的情况。

二、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概况

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为了进行切实合理的税款征收,保证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合理税收原则。在会计学术界,一般认为,税收会计原则体现在国家颁布的税法之中,税法是其风向标,也是其原则产生的蓝本,税收会计原则必须要符合税法的相关规定,具备一定的程序,不得与法律相违背。以纳税人的视角来分析,可以知道税收的核算原则即可等同于税务会计原则,以法律为支撑点建立起来的原则,具有其它原则所无法比拟的执行力度和违规惩处力度,它与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这一点也是财务会计原则所不及的。

总体来说,税务会计原则包括税法导向原则、不妨碍财务会计原则、以财务会计核算为基础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配比原则、租税法律主义原则、新法优于旧法原则、账证适法原则、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原则、相关性原则、命令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合理性原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税款支付能力原则、筹划性原则、法律不追溯既往原则、确定性原则、从新从轻原则、应计制原则与实现制原则以及实质征税原则,原则较多,原则之间具有交叉性和关联性。

税务会计遵从于税法,以税法为准绳,税法凌驾于一切会计学原则及法规之上,财务会计进行核算之后,再进行税务会计核算,修改和完善数据。另外,在未来一切不可预计的情况下,以新法优于旧法为原则办事,如果当下没有确定标准,在之后的核算中就应当采用新的标准核算应缴税款。与此相对而言,在历史的税款收缴中,遵循历史实际成本核算原则,以历史真实的税收标准进行计算,真实客观合理地反映企业的历史总体财务绩效。相关性原则是指所得税负债的计算,纳税人当期在税收前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其所取得的收益具有相关性,这一点与财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有所不同。配比原则是指正确计算某一税收时期当期损益,并根据这个计算数据结果进行合理的收益分配。确定性原则是指在应税收入与可扣除费用的实际实现上应具有确定性,合理性原则是指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与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

三、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区别

(一)现实成本

税务会计原则中,除去不存在现实成本时,遵循历史现实这一大原则是一直在恪守的,为了与确定性原则相匹配,明确界定税款的征收以及税法的严肃性,其具备相当的确定性及稳定性;比较而言,财务会计原则中则与此不同,在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介入一方面保证了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其现实成本的不确定性。

(二)权责发生制

总体来讲,税法对权责发生制持支持态度,同时,为保证其确定性,税法对权责发生制所带来的会计估算持保留态度,而会计核算本身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在征收所得税时,财务会计核算之后,还需经过数据修改才能得到应纳税所得额。

(三)相关性

在这一点上,两者区别显著,在税务会计核算中,其遵循相关性原则的目的是匹配政府征税,具体是指在核算数据时,税前扣除的费用应该与同期收入具备因果关系,税务会计在核算所得税负债时,必须保证税收的承担者,也即纳税人当期可扣除的费用,不论是从性质上、还是从根源上,都必须与此纳税人所获得的收入密切相关;而在财务会计的核算中,相关性原则是指财务会计信息应当与使用者的决策具有紧密联络,会计信息能够为使用人员的决策带来影响和帮助,两者具备相关性。

(四)配比原则

总体资金的基本原则就是配比原则,税法对配比原则持总体支持态度,对于增值税这一点,税法并不支持配比原则,在税收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中,配比原则虽然名称一致,但其具体的内涵以及效用是不一样的,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是指将一段计算时期内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进行配比核算,核算出这一段时期的当期损益,然后依据损益情况来进行税收后的收益分配。税务会计的配比原则是指在核算所得税负债时,在这一时期进行当期扣除,扣除标准是依据税法,扣除内容包括纳税人在这一时期发生的费用。与财务会计配比原则相比,税务会计原则还需遵守相关性原则。

(五)实质重于形式

在财务会计原则中,实质重于形式是一项很重要的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是灵活性,在费用核算中,企业按照实质的发生来进行,不必完全照搬法规,现实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法律形式;相比较而言,税务会计核算时则不会接受这一原则,法律高于一切,不允许违反,对于任何涉税事项的确认、计量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endprint

(六)谨慎性

财务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预见未来、做出判断时应当谨慎小心,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收益评估,这一原则并不适用于税务会计核算,税法具备确定性,风险估算是不能被承认的,只能交由纳税人自己承担。谨慎性原则在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上的差别直接导致税收费用调整的发生,谨慎性对于财务会计是必要的,但是对于税务会计来说,它又是不能被接受的,因为这一部分对未来风险的评估导致了收入和费用的不协调,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的预算,无法监控,易产生纰漏,增加国家的风险,且其与税法确定性的原则相抵触。

四、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区别产生的原因

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之间存在着很多区别,由于这两者的范围、依据、目的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很多原则出现极端差异,也是现在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部分原则虽然名称一致,但内涵和结果却相差甚远,两者均有各自要达成的目标,有其存在的意义,在当前的背景下,这种区别的产生是必然的。由于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我们的国家内,根据现有的经济状况,还不能够独立会计,但是如果任由差距发展,也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使用这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原则相混合的模式,我们应该努力调和这两者,让它们在区别之下共存,调解两者之间的矛盾点,相互补充。

五、结束语

在我们国家,大环境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法律至上,无论在哪一种会计学科之中,原则都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内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渐渐与世界接轨,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没有原则,也就没有立足点,更不用谈经济的共同发展了。想要寻求共同的发展,原则是必须具备的,我们应该加快脚步,建设更为和谐、更加合理的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原则,学习国际上的原则,严格把关,与自己的国情结合,寻求进步,建立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一致的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

参考文献:

[1]吴其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与协调路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3,(23)

[2]朱静.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J].中国商贸,2013,(18)

[3]史云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发展模式分析[J].现代商业,2013,(3)

[4]黄妹金.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J].企业研究,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别
70后、80后、90后及00后的行为区别
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的区别
20+岁与30+岁的区别
18岁和28岁谈恋爱有什么区别
位置的区别
区别
要注意集合{x∈R|ax2+2x+1=0,a∈R}与集合{x∈R|ax2+2x+1=0}(a∈R)的区别
雾和霾的十大区别
看与观察的区别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