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在建工程核算问题分析
2014-03-24刘衡利
刘衡利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在建工程核算的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因在建项目的核算需涉及较多部门,加之在建工程管理具有一定复杂性,在新会计准则下,在建工程核算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建工程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方略。
关键词:在建工程 核算 新会计准则
回顾性分析,我国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里尚未提出与“在建工程”相对应的会计准则,而是将其直接纳入固定资产中,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高及各行业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持续经营与新建、扩建有必然联系,由此对在建工程的核算越来越重要。新会计准则下,在建工程这一科目具有属于自己的会计准则,但实际核算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核算的有效性,及早解决这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一、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在建工程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会计核算信息失真
实际工作中,因企业未能将在建工程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及时的在会计上予以反映,导致在建工程的核算因信息失真影响了有效性,探究会计核算信息失真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企业各部门间未能及时配合。企业建设项目的开发不仅仅是通过单一或几个环节就能完成,其需涉及诸多环节,这就要求各个部门间及时配合。例如,一项建设项目的确定需通过建议书、项目可行性探究、项目设计、开展招投标、各环节管理、项目竣工验收及决算等诸多环节的共同参与,程序具有一定复杂性,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建设监管单位及物资供应单位的密切合作、及时配合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因在建工程具有工期长、工程复杂的现实特点,加之会计核算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间未能及时配合,在实际建设中,会计核算人员习惯将工程管理人员上交的凭证作为在建工程核算的依据,并没有积极且全面了解在建工程的环节,因而用于在建工程核算的凭证并不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资料。没有及时确认在建工程。近年来,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猛,企业上级领导通常采用资产负债率评估日常运营状况,但部分企业为竭力降低资产负债率,并没有及时确认已形成的在建工程;再者,企业为维护自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的发展形象,对于已形成的在建工程,并没有及时确认,这就掩盖了真实的资产负债率,与真实值存在差异。以上违背会计准则的做法可导致企业会计核算信息失真,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运营状况,令决策者难以正确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出现账外资产
因在建工程自身具备工期长及工程复杂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在建工程会计人员对资产难以进行及时的核算,且不利于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在建工程的核算中出现了账外资产。据分析,大量的账外资产除了便于会计核算与监管之外,其为企业构成了资产损失。以下是出现账外资产的常见原因:(1)固定资产交付不当易发生账外资产。因在建工程工期长,且涉及诸多部门参与,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供应及在建工程的使用需财务管理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及施工单位的配合,而配合过程需办理繁琐的手续,致使企业没有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体系。其次,因固定资产的交付涉及的环节较多,致使账目上的账与实物不相符,从而出现了账外资产。没有彻底估价。在建工程经初验确认合格后,当其被用于投产前,估价部门需对其实行早期估价并入账等固定资产管理环节,但估价小组对在建工程的管理大多仅注重于账目上的数字,反而忽视其在实际投产中的管理。其次,估价小组为企业提供的数据资料因其详细程度较低,令企业难以正确开展资产分类与有效管理实物等工作。再者,在建工程的建设需依靠相关生产设备,生产设备的估价情况是直接影响实物管理的主要因素,如若估价未彻底,则在建工程在核算中必然会出现账外资产。企业各部门间工作交接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形成未受管理的实物,既账外资产。在企业资产管理中,管理程序需财务、业务与物资等部门间共同参与,如若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均为孤岛之状或工作交接不规范,必将导致账目上的核算结果与实物存在或小或大的出入,出现未受管理的实物。
二、建立并完善在建工程核算体系的有效方略
(一)建立富有科学性及合理性的在建工程管理体系
回顾性分析,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在建工程的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这影响了在建工程的核算质量,且极易形成账外资产,令企业上层决策者难以对发展进行预测。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为完善在建工程的核算,必须将在建工程视为总体目标,于项目建设初期根据在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核算内容及方法,且通过将核算内容细化成单位目标而对在建工程 实行建设分析与监督,这主要是避免工程竣工后企业出现未能及时构建固定资产台账这一问题。其次,必须为在建工程建立一级会计核算体系。为会计核算人员及时且全面的获取在建工程的所有会计核算信息,按照会计准则实施在建工程核算,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与在建工程核算相对应的一级会计核算体系,旨在严格管理并细化核算。再者,根据物资管理的需求,应为在建工程建立规范的稽核复审制度,达到完善物资管理的目的。稽核复审制度要求人力资源部门为企业物资管理配备专业的稽核人员,主要负责企业物资进、出库的管理,并按制度于每月月末进行物资库存盘点,确保物资管理的有效性。其次,为确保账上数与物资库存实际数相符,仓管需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及盘点因自然环境已毁损的物资,详细记录该物资的品名、入库日期、使用量及库存量等信息,及时对物资进行全面的管理为月末盘点库存提供依据。
(二)规避会计核算信息出现失真的策略
会计核算信息一旦出现失真,其不仅会对施工单位的财务管理造成直接影响,且成为了单位日常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及对预测发展并作出决策构成了阻碍。目前,为合理解决会计核算信息出现失真这一问题,必须及早建立会计规范体系,且根据在建工程的核算状况制定利于企业行之有效的会计核算制度,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标准,利用一切合理的干预 方式充分体现会计核算管理的客观性,从而尽可能制约企业的可操作力。其次,企业需着手于以下三点:为在建工程的核算制定月制对账制度。这要求企业财务部门于月末根据物资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物资使用统计表与账面上的账进行对比,尽可能确保账上数与实务实际库存数互相一致。针对设备采购费,于设备运输到存储位置后,涉及设备采购的一切费用,无论资金是否转移,企业工程部门必须通知物资设备管理部门该设备已到达存储位置,需立即进行入库前的验收,经验收完毕,管理部门将信息上交财务部门,让其及时对设备的采购费予以确认,即设备的投资支出。严格实施财产物资设备管理的盘点制度,定期进行全面盘点能为会计人员及时处理清查结果提供依据,从而促进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表核对相符。账上数与实际库存数相符可为企业决策者根据物资使用、库存状况对再采购带来依据,从而正确作出物资采购计划,为企业在建工程的建设提供保障。endprint
(三)预防出现账外资产的策略
企业在其发展中如若未能及时掌控账外资产的管理,这将会严重影响在建工程的核算。因导致账外资产的原因较多且复杂,企业为更好的进行在建工程核算,必须加强管理因在建工程核算而出现的账外资产,如下所述,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及早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并加强企业基础性工作。企业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主要负责项目施工,项目建设单位主要负责物资的交付,接收单位主要负责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这就要求接收单位为确保物资的完整性必须及早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以便于实现对资产进行合理管理。其次,在建工程以适用性强及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机制作为管理的依据,从而对与在建工程核算相关的部门予以明确的职能,促进部门间相互牵制与协调发展,为资产管理共同努力。明确资产管理职能并规范的确认资产。这一措施要求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财务与技术部门间的关系,了解两者间的共性及个性,同时应明确资产在交付时,各部门的资产管理职能。其次,如若涉及资产是否具备准确性及完整性,估价小组应及时明确资产的实际价值。再者,根据会计相关制度规定,需及时明确资产确认的具体时间,即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需及时予以确认。此外,针对在建工程使用单位自行构建的配件补充,则必须在单位构建后及时对资产予以确认。实施会计审核制度并监督资产交付是否完整。会计审核制度在实际应用当中,一旦在建工程的核算需涉及诸多部门或单位,为确保资产交付的完整性,必须督促与在建工程核算相关的会计信息实现完整性及准确性审核。其次,企业在对日常经营绩效及资产负债率等判断发展状况的指标进行考核时,需尤其注重分析在建工程预收款项、业务投资支出等资产项目,查看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会计科目月末或年终余额是否具备准确性及完整性。此外,企业必须根据本年度资金成本支出计划不断加强在建工程所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审计,需从实际出发真实的核对在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程,同时将工程进展与财务部门账面上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实,由此确认在建工程的建设进度是否导致企业出现账外资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在建工程的确认必须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前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明确各部门在在建工程核算中的资产管理职能,为合理、规范及有效的实现在建工程的核算奠定保障。此外,必须以实质重于形式为在建工程核算原则,有效控制项目的所有成本并加强资产管理,从而为保证在建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奠定保障。
参考文献:
[1]白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初探[J].上海财经学院学报,2010,04
[2]蔡述宏.浅谈“在建工程”的核算规定与实务操作[J].山西财税,2010,18
[3]周传桂.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完善在建工程核算体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2
[4]张彩霞.企业在建工程核算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