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动态演变分析
2014-03-24闫月迪
闫月迪
摘要:无农不稳,农业是我国稳定发展的基础所在,内蒙古是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立足于内蒙古宏观经济的变动轨迹,通过对该区域农业经济这些年来动态演变进行深入分析,在把握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之上,提出内蒙古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而为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壮大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内蒙古 农业经济 演变 路径
回顾这些年来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动态演进可以发现,内蒙古的农业大而不强,结构失衡等问题非常明显,如何在追溯内蒙古农业经济研究轨迹的基础之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推动该地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内蒙古未来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一、内蒙古农业资源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方,区域面积118万平方公里,约占到我国面积的12%,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带。内蒙古地广人稀,人口数量为2400多万,耕地面积500多万公顷,人均接近1/4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潜在的可耕地资源约在800万公顷左右,耕地资源丰富为地区的农作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内蒙古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套地区、辽嫩江等流域,适宜耕种小麦、玉米、马铃薯、高粱、大豆、甜菜等二十多种农作物,其中小麦、玉米所占的耕种面积比重最大。从畜牧业方面来看,内蒙古草地面积8000多万公顷,占到了我国草场面积的1/5强,区域内的呼伦贝、锡林郭勒等草原生长各类饲料100多种,其中羊草、冰草、野燕麦等都是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的牧草,内蒙古因为丰富的草场资源成为了我国牛、羊等牲畜的主产区。在林业方面,内蒙古林业面积2000多万公顷,占到全国森林资源的10%多,林木蓄积量为10多亿立方米,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地区,主要木材品种有几十种,其中落叶松、白桦、黑桦等都是优质的木材品种。
二、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动态演变
内蒙古农业经济这些年变化很大,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发生巨变的背景之下,内蒙古农业经济无论是从产值层面来看,还是从农业结构以及农业技术层面来看,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从而三个方面对内蒙古的经济动态演变分别进行阐述分析。
(一)农业产值的演变
从农业产值的演变情况来看,内蒙古农业产值的规模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2001年内蒙古的农业增加值为361亿人民币,全面粮食总产量为1200多万吨,牲畜相比去年增加了2588万头,这一数据到了2012年已经达到1447亿人民,粮食总产量达到了2500多万吨,保持了一个连续多年增长的态势,比起2001年,农业产值翻了两番。2001年内蒙古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而到了2012年这一数据已经降到了不到10%,产值膨胀的同时出现了比重的下降说明了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相比其它行业来说要慢得多,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来了农业经济地位下降的问题。同时从产值层面来看,内蒙古农业产值与其资源禀赋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制约了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结构的演变
在农业结构方面,本文谈到的农业经济属于一个广义的农业概念,除了传统的种植业,还包括畜牧业、林业、渔业以及相关行业。从农业经济的结构演变情况来看,这些年内蒙古的经济种植业发展缓慢,畜牧业的发展迅猛,2012年内蒙古的牲畜存栏量突破了的1.12亿头,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越来越高,2001年内蒙古畜牧业产产值为200亿人民币左右,占农业产值比重不到40%,到了2012年内蒙古畜牧业总产值已经突破了千亿人民币,约占到了农业产值的50%左右,畜牧业比重的增加意味着该农业结构的变化,不过这一比例水平依然比较低,很多西部省份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都已经超过了60%。
(三)农业技术的演变
农业技术是农业经济生产力的一个直接反映。这些年来,一方面是国家以及内蒙古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另外一方面是整个工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不断加大,内蒙古农业技术水平呈现出来不断升高的趋势。在农业机械化方面,2001年内蒙古全省的农作物收割的机械化率在20%左右,而到了2012年这一水平已经提升到了75%以上,整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在畜牧业方面,良种以及改良良种牲畜占比高达95%以上,远远超过了2001年的不到30%,同时在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方面比重也在一直提升,畜牧业粗放的散养模式得到了初步的改变。不过总体来看内蒙古的农业技术水平依然偏低,产业竞争力不强,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壮大。
三、内蒙古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讨
从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的动弹演变来看,尽管呈现出来一个不断向上、向好的走势,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存在不足,由此制约了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内蒙古经济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政策补贴力度
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农业因为受到自然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大,其脆弱性比较强,需要国家从维护稳定以及全局的出发来加大政策补贴力度,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带来粮食增产的稳定预期。内蒙古要配合中央财政补贴措施,从财政收入中加大对于农业的补贴力度,要完善粮食最低价格的收购制度,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在畜牧业建立良种补贴制度,出台农业保险,保证农业发展的稳定性。
(二)推广农业技术运用
内蒙古农业的整体技术含量比较低,各类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不力,由此影响到了整个农业的发展潜力。未来内蒙古要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进一步发展,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情况,同时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些年一味的追求数量层面的扩张已经给内蒙古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草地退化、耕地沙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发展。内蒙古农业技术的推广重点应集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注重各项生态保护技术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使用,政府加大农业技术运用的财政补贴,给予农民使用新技术一定的补贴。
(三)优化调整农业结构
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的结构也是未来内蒙古农业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农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对于内蒙古农业的发展来说,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畜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畜牧业的发展,通过给予畜牧业的发展更多的政策、技术支撑,在提升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考虑到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内蒙古在宜农宜牧地区要的实施退耕还牧,同时要持续的推进退耕换林工作,加大林业发展力度。在种植业的具体结构层面,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耕作比例,适度降低传统的低产值的作物比例,提升农业经济产值,实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大力发展农业深加工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内蒙古要紧紧依托以围绕农业开展深加工,当前内蒙古更多扮演的是农业初级产品提供者这样一个角色,农业深加工发展滞后,农民的收益很低。举例而言,羊肉经过深加工以后,价格会至少翻一番,而内蒙古在肉制品深加工方面在存在的不足,由此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未来内蒙古在农业深加工方面要注重规划以及建设,通过深加工反过来推动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目前,尽管内蒙古地区农业经济的基础比较薄弱,农业发展水平较低,不过未来只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政策补贴、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农业科技,必然能够进一步发挥内蒙古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壮大,使之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参考文献:
[1]马强.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的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年9期
[2]马强.内蒙古农业份额下降与国民经济结构演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3]王军.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及其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