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分析

2014-03-24张丽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影响

张丽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内科病房住院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改善患者睡眠状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客观指标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困难、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的应用以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强对内科住院患者有关睡眠状况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护理干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c)-0112-03

睡眠是高等脊椎动物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当人们处在睡眠状态时,可使人的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休整和恢复。内科住院患者会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易导致睡眠障碍,甚至出现失眠症状,而不良的睡眠状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十分必要。本研究就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内科病房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51.2岁;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均≥3 d,其中,首次住院患者42例,再次住院患者38例;疾病种类:心血管疾病26例,呼吸系统疾病17例,肾脏内分泌疾病15例,脑血管疾病12例,消化系统疾病10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51例,初中以下29例。所有患者均神志清楚可配合调查,并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改善患者睡眠状况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①加强患者病房环境的管理,确保病房内安静、舒适、整洁,保持病房内的温、湿度适宜,一般可将室温调整在22~25℃,湿度控制在50%~60%,并保证通风条件良好,空气流通,无异味,以使患者达到最优舒适度[1];②严格控制患者亲属的探视时间,减少陪护;③根据个体生物节律有效安排睡眠时间,将各种治疗护理操作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④将监护仪、病房信号灯的报警声关到最小,并撤掉不必要的监护;⑤及时添加输液泵、注射泵的药液,以免报警声影响患者休息;⑥合理安排床位,将听力好、睡眠差的患者与打鼾的患者分开;⑦将患者在夜间常用到的物品如水杯、纸巾、痰盂等放置在患者易拿取的地方;⑧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患者的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执行时间,如利尿剂的应用等,避免夜间因多次排尿而影响睡眠质量[2]。

1.2.2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内科患者病程多相对较长,且以中老年患者居多,患者在入院后常常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烦躁甚至恐惧的负性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深入细致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患者,并通过对患者表情、动作以及行为等方面的解读,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对于焦虑明显、过度关注自己睡眠的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疏导,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安眠药[3]。

1.2.3 减轻因疾病引起的不适 由疾病本身引起的身体不适是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切忌因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而导致患者忍受睡眠质量下降的现象发生[4]。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失眠情况,并重视患者主诉,积极与医生联系,以便医生对患者有更好的了解而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确实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护士应严格把握药物用量、适应证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用药安全性[5]。细致入微地观察患者对疾病的反应,如果影响睡眠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积极的对症处理,减少因疾病本身所导致的睡眠状况,并做好患者的舒适护理,保持床铺整洁无渣屑,尽量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如允许患者自带惯用物品等,从细微处体现人性化护理,保证患者睡眠质量[6]。

1.2.4 提高睡眠效率 尽量将患者治疗、护理的时间安排在日间进行,在日间输液时可以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当的四肢关节的活动,使其白天处于清醒状态,以促进夜间睡眠[7];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锻炼,通过指导性的语言对患者进行肌肉紧张、松弛等训练,每次紧张保持3~5 s,然后放松,并每天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制订训练的时间[8];固定患者的就寝时间,不熬夜,做好就寝前的准备,如指导患者睡前喝一杯牛奶、用热水泡脚、按摩足底睡眠反射区等[5],保证患者睡眠质量。

1.3 临床观察指标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PSQI量表共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困难、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的应用以及日间功能障碍等7项睡眠质量的评分内容,分值越高说明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7 d后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和觉醒次数等睡眠状况的客观指标比较,以客观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SQI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PSQI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且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于对患者疾病的护理,而是更注重与疾病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护理,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而对于内科住院患者,由于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病痛、外界环境以及心理等方面干扰而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且睡眠障碍是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与患者睡眠有关的护理尤为重要。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因生理引起的不适如咳嗽、疼痛、心悸以及呼吸困难等,医院环境如医疗器械的刺激、消毒水气味以及灯光等问题,同时患者罹患疾病后的负性情绪也十分严重,不可避免地对睡眠状况产生影响[9]。针对上述状况,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加强环境方面的干预,并减轻因疾病引起的不适,同时多举措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其中,环境方面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护理时间,尽量将各种护理操作安排在白天进行,并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更新观念,认真对待患者的睡眠问题,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睡眠质量,这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10-11]。

[参考文献]

[1] 励灵玉.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2011,27(6):5-6.

[2] 何恒媛,张玉侠.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0,8(10):15-17.

[3] 刘丽华,郭雪峰.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9):724-725.

[4] 杨成玉.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求医问药,2012,10(1):289.

[5] 居蓓华,朱胜春.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关怀情况调查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4):10-12.

[6] 徐翠莲,王亚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2,33(21):4690.

[7] 陈芳,朱丽丽.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28(9):124-127.

[8] 张萍.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影响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5(9):139-140.

[9] 胡敏,刁惠民,赵成丽.心内科住院病人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38(1):50-51.

[10] 王萍.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131-132.

[11] 李翔,毛稚霞.心身疾病与睡眠障碍[J].疑难病杂志,2013,12(1):74-77

(收稿日期:2013-12-06 本文编辑:袁 成)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SQI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PSQI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且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于对患者疾病的护理,而是更注重与疾病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护理,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而对于内科住院患者,由于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病痛、外界环境以及心理等方面干扰而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且睡眠障碍是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与患者睡眠有关的护理尤为重要。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因生理引起的不适如咳嗽、疼痛、心悸以及呼吸困难等,医院环境如医疗器械的刺激、消毒水气味以及灯光等问题,同时患者罹患疾病后的负性情绪也十分严重,不可避免地对睡眠状况产生影响[9]。针对上述状况,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加强环境方面的干预,并减轻因疾病引起的不适,同时多举措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其中,环境方面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护理时间,尽量将各种护理操作安排在白天进行,并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更新观念,认真对待患者的睡眠问题,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睡眠质量,这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10-11]。

[参考文献]

[1] 励灵玉.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2011,27(6):5-6.

[2] 何恒媛,张玉侠.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0,8(10):15-17.

[3] 刘丽华,郭雪峰.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9):724-725.

[4] 杨成玉.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求医问药,2012,10(1):289.

[5] 居蓓华,朱胜春.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关怀情况调查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4):10-12.

[6] 徐翠莲,王亚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2,33(21):4690.

[7] 陈芳,朱丽丽.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28(9):124-127.

[8] 张萍.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影响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5(9):139-140.

[9] 胡敏,刁惠民,赵成丽.心内科住院病人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38(1):50-51.

[10] 王萍.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131-132.

[11] 李翔,毛稚霞.心身疾病与睡眠障碍[J].疑难病杂志,2013,12(1):74-77

(收稿日期:2013-12-06 本文编辑:袁 成)endprint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SQI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PSQI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临床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且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于对患者疾病的护理,而是更注重与疾病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护理,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而对于内科住院患者,由于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病痛、外界环境以及心理等方面干扰而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且睡眠障碍是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疾病的康复,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与患者睡眠有关的护理尤为重要。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因生理引起的不适如咳嗽、疼痛、心悸以及呼吸困难等,医院环境如医疗器械的刺激、消毒水气味以及灯光等问题,同时患者罹患疾病后的负性情绪也十分严重,不可避免地对睡眠状况产生影响[9]。针对上述状况,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加强环境方面的干预,并减轻因疾病引起的不适,同时多举措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其中,环境方面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护理时间,尽量将各种护理操作安排在白天进行,并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包括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等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7 d后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觉醒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应更新观念,认真对待患者的睡眠问题,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睡眠质量,这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10-11]。

[参考文献]

[1] 励灵玉.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2011,27(6):5-6.

[2] 何恒媛,张玉侠.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0,8(10):15-17.

[3] 刘丽华,郭雪峰.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9):724-725.

[4] 杨成玉.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求医问药,2012,10(1):289.

[5] 居蓓华,朱胜春.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关怀情况调查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4):10-12.

[6] 徐翠莲,王亚红.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2,33(21):4690.

[7] 陈芳,朱丽丽.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28(9):124-127.

[8] 张萍.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影响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5(9):139-140.

[9] 胡敏,刁惠民,赵成丽.心内科住院病人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38(1):50-51.

[10] 王萍.不同护理方法在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131-132.

[11] 李翔,毛稚霞.心身疾病与睡眠障碍[J].疑难病杂志,2013,12(1):74-77

(收稿日期:2013-12-06 本文编辑:袁 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