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2014-03-24李焕玉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李焕玉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李焕玉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肥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之一,随着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程度的不断增加,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人们更好的了解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国外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从肥胖者对身体不满、自尊和抑郁的影响3个方面分析,较为充分地考虑了可能的中介和调节变量,如性别、年龄、种族和取笑等。国内学者主要从自我意识、个性心理、心理健康水平和抑郁4个方面探讨,但是较多只考虑了年龄和年级因素。研究内容的不同之处反映了不同文化规范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最后,分析目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肥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年全球范围接近十分之一的学龄儿童超重,其中近四分之一肥胖。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正呈全面流行趋势,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等部委公布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1]:7~22岁城市男生,2005年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13.25%和11.39%,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1.4%和2.7%。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达1.2亿。随着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和肥胖程度的不断增加,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严重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如成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已得到医学研究的证明。但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者们得出的观点不尽相同。国外学者综述研究认为,身体不满、自尊和抑郁是肥胖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最严重的危害[2];而我国大多数学者则是主要研究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个性心理、心理健康水平和抑郁等方面的问题[3]。下面,笔者将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力图了解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学校教育与心理咨询提供参考依据,为深入研究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从而达到促进我国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的目的。
1 肥胖的概念与评价标准
肥胖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单纯性肥胖(以下简称肥胖)是除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外,单纯由于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而致脂肪过度积累的疾病。肥胖的真正含义是指人体内肥胖细胞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或2种情况同时存在,导致体内脂肪成分显著增高[4]。
世界各国在对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和超重的筛查时,普遍使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身高2)为基础的标准。但是,由于儿童青少年的BMI伴随其生长而变化和不同国家、种族的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发育特点的差异性,所采用的BMI界值点是不尽相同的。国外主要采用WHO推荐的NCHS标准[5]和IOTF标准[6]来评价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我国在2004年以前研究多是采用WHO推荐的NCHS评价标准,而在2004年以后的文献显示,基本上是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评价标准[7]。
2 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方法、类型及工具
国内外对于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与类型以及工具方面,存在异同。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外主要采用心理测量法、临床症状判定法、访谈法和跟踪调查法及问卷调查法等;而在国内大多采用心理测量法和问卷调查法。就研究类型而言,国外以临床治疗、前瞻性、横向与纵向研究等类型为主;而国内多为横向研究。从研究工具上来看,国外研究使用多达20几种量表,其中主要包括身体自尊量表(BES)、饮食功能障碍调查表(EDI-BD)、Rosenberg自尊量表、儿童自我认知剖面图(SPPC)、儿童抑郁量表(CDI)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等;在国内所用研究量表也约有15种,但较多为引进的国外量表,也有国内专家编制量表,其中采用较多的量表是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
儿童青少年本来就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期,国内研究方法较为传统,不能多角度地、深入地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尤其是当研究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回避一些自我和社会的敏感问题。国内研究类型的单一性,使得一些研究结果的稳定性不足。国内多数是使用修订并检验了的国外量表,说明了我国量表编制环节的薄弱。另外,借鉴使用国外量表,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国外量表在国内使用的信、效度较低等问题。
3 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3.1 国外相关研究内容及结果
国外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有身体不满、自尊和抑郁3个方面。
1)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身体不满 身体意象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身体经验[8],而身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或者不满意的评价,与社会评价相关,同时也是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9]。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处于青少年初期的人,身体意象、自尊与身体不满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外研究者们通过临床、横向和前瞻性研究检验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身体不满,基本支持体重指数(BMI)与身体不满的关系是相一致的观点。
Braet等[10]在临床研究中发现,7~17岁的肥胖儿童青少年在接受10mon的住院治疗后,身体不满显著降低,并且在随后14mon的跟踪研究里,持续显著的低于基线值。有学者在以社区和学校为基础的研究中表明,超重的儿童青少年存在更大的身体不满。Stradmeijer等[11]研究发现,年龄较大的超重女孩(13~16岁)比年龄小的对照组女孩有更低的身体自尊,而年龄大的超重男孩却出现相反的趋势。Shroff和Thompson[12]的研究结果认为,成年早期身体敏感性可能减少,因为在青少年时期的身体不满与BMI不相关,但不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参与者而言的。Presnell等[13]前瞻性研究发现,女孩BMI的增加可以预测身体不满的增长,而男孩的超重和较轻体重可预测身体不满。但Hill等[14]对379名9岁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则没有发现性别差异。
除了分析抽样对象、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之外,也有较多研究验证了身体意象和体重状况关系中的其它的中介或调节变量,如Eisenberg等[15]研究发现,同伴的取笑与低身体满意相关联;Lunner等人[16]研究发现,通过增加被取笑因素,BMI与身体不满的相关性显著降低。由此可见,肥胖与身体不满的关系被大多数的研究所支持。
2)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自尊 William James[17]给自尊下定义时用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换句话说,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其实际成就与潜在能力的比值。其他学者则强调自我的社会方面,故是否有高或低的自尊,至少部分依赖于别人的对待态度和重视程度。自尊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全部或与个体有关的一个特定领域。明确区别整体和身体自尊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因为身体自尊是单一的身体意象,而整体自尊更多的是心理健康发展的潜在中心。
国外研究主要是探讨肥胖与整体自尊的关系,并且多数研究结果支持两者之间有较低相关性的结论。Erermis等[18]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临床肥胖人群自尊低于正常体重者。也有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儿童临床样本中,自尊高低不一,如Young-Hyman等[19]在一个5~10岁的超重非洲裔美国女孩抽样调查中发现,BMI与整体自我价值没有关系;Israel和Ivanova[20]发现8~14岁临床样本的自尊总体和维度与社区正常样本没有显著性区别。在以社区和学校为基础抽样研究中,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有很少证明肥胖与整体自尊两者之间的强相关性。Stradmeijer等[11]通过SPPC量表检验,发现肥胖与整体自我价值的相关性较小;有研究甚至报告了负面影响,如Pastore等[21]研究发现,肥胖与自尊之间没有相关性。
在以年龄与性别作为因素分析的研究中显示,年龄与性别可能缓冲肥胖对一些自尊方面的影响。French等[22]通过前瞻性研究(随访3年)发现,随访女孩自尊水平的基线值与BMI相关联,即自尊一些维度较低的得分能够预测较高的BMI指数,但男孩没有;Strameijer等[11]报告年龄与性别的相互作用表明,肥胖对年龄较大的女孩和年龄较小的男孩的影响是最大的。此外,有研究认为被取笑的重要性可以作为低自尊的一个危险因素;不过,被取笑因素在大多数研究里没有验证,部分可能是不同文化规范的原因。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自尊受个体种族差异的影响经常被忽视,但是种族差异对个体自尊水平的影响似乎很大。Strauss[23]发现肥胖西班牙裔和白人女孩与非肥胖同龄人相比较,自尊显著降低,但这种现象在黑人女孩中没有发现。同样,Brown等[24]发现,尽管BMI与整体自尊呈负相关,但对白人女孩的影响尤其大。
综上所述,肥胖经常表现出与自尊的负相关性,但关于肥胖对自尊影响适度的研究最多,并且分数很少超出正常范围。尽管许多研究中的敏感小群体可能被忽略,但多数肥胖儿童没有低自尊。类似于肥胖儿童的身体不满的潜在危险因素,年龄较小儿童存在更大的危险,临床样本比社区和学校样本的自尊水平低,对女孩的影响比男孩大,并且白人比西班牙裔或非洲裔美国人更敏感。
3)儿童青少年肥胖与抑郁 国外大量的研究关注肥胖的潜在后果——抑郁,但是许多结果表明肥胖与抑郁之间的联系是适度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在临床研究中,有人发现临床样本与正常人群比较:肥胖比正常人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较大,其患心理障碍的比率也高[25]。其中Britz等[26]研究发现,临床组比正常体重控制组的抑郁水平高,但是没有接受治疗的肥胖人群在DSM抑郁诊断中与正常体重控制组没有区别。Erermis等[18]的研究发现,没有接受治疗的肥胖人群在儿童抑郁量表的得分稍高于正常体重控制组,表明对其情绪的一些作用,但是缺乏证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和学校肥胖人群的BMI通常显著低于临床群体。在以社区和学校为基础抽样的研究中,认为一般人群的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与正常体重的对照组比较,可能或多或少遭受抑郁的痛苦。但以美国[27]和德国[28]为基础的2项研究发现:年龄在6~24岁之间的样本的肥胖与抑郁之间没有直接关系;Erickson等[29]研究发现,控制个体对肥胖的关注程度可以使BMI不再与抑郁症状有关联;Falkner等[30]研究也发现,BMI与抑郁症没有关联,但对女孩有适中的影响。
关于不同性别肥胖儿童与抑郁的关系研究中,有人发现性别差异是明显的,女孩比男孩更易受影响[29-30];但也有不一样的报告结果,如Mustillo等[31]的前瞻性研究报告,长期肥胖男生抑郁的敏感性增长比女生快。调节肥胖与抑郁的关系因素可能还包括与体重有关的取笑和种族差异,但相关研究较少。
虽然一些研究者对肥胖与抑郁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问题,如是身体不满导致抑郁,还是抑郁导致自我许多方面的不满呢?但对于肥胖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还远远没有得到证实,即使有研究发现了肥胖对抑郁的影响,也只具有很小的临床意义。这个领域各种各样的研究结果部分可能是因为测量抑郁的方法不同,也可能是肥胖本身测量的人为因素,大量的研究运用自我报告体重和身高来计算BMI,可能有超重低估的结果(特别是在那些关注自己体重的人当中),从而降低了分析的敏感性。
3.2 国内相关研究内容及结果
国内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在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和抑郁及焦虑等方面。
1)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self-concept)又译作自我概念,是个体人格的核心,不仅影响着个体人格发展的水平,而且还与个体的学习、生活、交往、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32]。自我意识反映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逐成熟,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个体实现社会化、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人际关系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儿童的健全人格的发展。
在肥胖儿童与自我意识关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们通过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检验发现肥胖儿童的自我意识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正常体重儿童,但在各分量表上结果则有所不同。如万国斌等[33]分析发现,肥胖儿童在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分量表上的得分较正常对照儿童低;王伟等[34]认为,肥胖儿童自我意识的降低表现在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2个方面。这些研究都说明肥胖阻碍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然而许红霞等[35]的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在自我意识总量表及行为、智力与学校、焦虑、幸福与满足各分量表得分与正常体重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关于肥胖是否会阻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仍然存在争议。
在对性别因素进行分析,有研究发现肥胖学生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36];也有研究得出男女生在自我意识量表各分量表上的表现不同[37]。在对学生所在年级和成绩因素分析发现,肥胖这一体征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影响尚不明显,但从五年级开始肥胖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明显增强;学习成绩优秀的肥胖学生自我意识水平高于成绩一般的肥胖儿学生。
综上分析,虽然研究呈现不同的结果,但总体趋势是一致的。我国学者仅考虑了性别、年级和个体成绩因素,分析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或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关于肥胖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还有许多,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城乡差异和个体健康状况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在方法上除了传统问卷调查法,还要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同时考虑更多可能的中介和调节变量,探讨个体在环境和时间的变化中,肥胖与自我意识的真正关系,给教育提供实践指导,从而有效干预肥胖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儿童青少年肥胖与心理健康水平 国内在对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筛查中,多数研究表明:①肥胖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体重正常学生。潘发明等人[38]研究发现,肥胖组在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均值、阳性项目值均高于体重正常组;王岩等[39]研究得出,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心理问题检出率随之增高,在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②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上的差异。杨冬梅等[40]的研究发现,肥胖男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与对照组男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超重、肥胖女生则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等方面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女生;安春日等[41]研究表明,肥胖男生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的维度上高于体重正常的学生,肥胖女生则在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的维度上高于体重正常的学生。但在王家林[42]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12岁肥胖儿童进行筛查却发现与国内外学者的较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肥胖儿童心理健康方面与体重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
由上可知,国内多数研究是基本一致的,肥胖儿童由于体型不美,行动不方便,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接触时常受到排斥和嘲笑等,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不一致的结论,可能是SCl-90不适合儿童心理问题的筛选,因为儿童对于该问卷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关于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性别差异的根本原因,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3)儿童青少年肥胖与个性(人格) 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且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生理性和社会性等特征[43]。个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在国内对肥胖儿童青少年与个性关系的研究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周莉等人[44]对7~13岁肥胖儿童的研究表明,肥胖儿童按其肥胖程度的不同,发现肥胖儿童比对照组更趋向于内向;李瑞珍等[45]对小学3~6年级肥胖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肥胖组的性格比正常对照组更内向与情绪更不稳定,而肥胖组与正常组的精神质与人格稳定性方面不存在差异。但有关肥胖中学生个性的研究发现,肥胖学生无论是在不同年龄还是在不同性别上,外向性和掩饰性都高于体重正常学生[46-47]。从上述2种观点可以发现,研究者基本支持肥胖儿童趋向于内向、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对于肥胖青少年,则更多地支持外向和掩饰性性格。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学生对形体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加,肥胖学生对自己体形不满意,产生的高掩饰性导致了外向的个性特征;也有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变化,以及肥胖人群对外来偏见的适应,高年级肥胖学生反而变得更加乐观,个性逐渐倾向于外向。
人格是非常复杂的,仅采用某一个手段得到的资料一般只能从某一个侧面或某个视角了解人格,很难达到对人格的全面了解。从时间维度看,人格包含着过去的影响和对现实、未来的建构。在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内部和外部影响力不同[48]。尤其在儿童早期,还不会理性地对经验进行加工筛选,在各种场合接受的各种刺激会在脑海里留下痕迹,形成稳定印象,对人格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因此,除了采用横向研究之外,还应进行长期纵向跟踪研究,全面而深入掌握肥胖儿童青少年个性的发展规律。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加强对肥胖的认识,正确引导肥胖儿童青少年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4)儿童青少年肥胖与抑郁 关于儿童青少年肥胖与抑郁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研究的情况大体相同,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研究发现女生抑郁症评分随体重增加而增加;低体重女生抑郁症最低;而男生中,低体重男生和肥胖男生抑郁症均比正常体重男生高[49]。这或许可能反映女生和男生对理想体格的社会观念,男生经常希望变得强壮,而女生通常想自己变得苗条。有研究则发现,在肥胖与抑郁的关系中存在性别差异,超重、肥胖的女孩抑郁症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女孩,而不同体重男孩之间抑郁症总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0]。可能说明了青春期男生比女生更能正确认识看待性生理变化,并能更快适应生理突变。
综上所述,国外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从肥胖对身体不满、自尊和抑郁的影响3个方面分析,较为充分地考虑了可能的中介和调节变量,如性别、年龄、种族和取笑等。国内学者主要从自我意识、个性心理、心理健康水平和抑郁4个方面探讨,但是较多只考虑了年龄和年级因素。研究内容的不同之处反映了不同文化规范对心理健康的理解。
4 研究展望
综合国内外关于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不难发现国内外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以及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在今后研究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研究方法、类型及工具方面,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类型及工具,形成一个较为连续的、系统的研究体系,对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实质性的、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应增加人们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纵向研究,以进一步全面掌握他们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此外,还应加强本土化量具的修订与研制,促使将来研究更具科学性与客观性。
2)在考察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面,不仅要考虑肥胖者自身因素,还需要考虑如社会文化规范、家庭支持、特殊经历及学业成绩[51]等外在的因素。
3)在调节变量方面,今后在分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时,还应充分地考虑一些关键性的中介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如性别、年龄、种族与身体不满等因素,以便人们更全面地去了解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1]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教体艺〔2006〕3号[Z].
[2]Wardle J,Cooke L.The impact of obesity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Best Practice﹠Research Clinical Endocrinology﹠Metabolism,2005,3(19):421-440.
[3]肖延风.肥胖儿童自我意识与心理行为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8):634-635.
[4]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Must A,Dallal G E,Dietz W H.Reference data for obesity:85th and 95th percentiles of body mass index(wt/ht2)and triceps skin fold thickness[J].Am J Clin Nutr,1991,53:839-846.
[6]Cole T J,Bellizzi M C,Flegal K M,et al.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wide:international survey[J].BMJ,2003,320:1240-1243.
[7]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8]Cash T F.Body image:Past,present and future[J].Body Imag,2004,1(1):1-5.
[9]肖丽琴.残疾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和身体自尊特点及其关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3):28-37.
[10]Braet C,Tanghe A,Decaluwe V,et.al.Inpatient 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obesity:weight loss,psychological well-being,and eating behavior[J].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2004,29(7):519-529.
[11]Stradmeijer M,Bosch J,Koops W,et al.Family functioning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in overweight youngst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00,27(1):110-114.
[12]Shroff H,Thompson J K.Body image and eating disturbance in India:media and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04,35(2):198-203.
[13]Presnell K,Bearman S K,Stice E.Risk factors for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t boys and girls:a prospec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04,36(4):389-401.
[14]Hill A J,Draper E,Stack J.A weight on children's minds:body shape dissatisfactions at 9-years ol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1994,18(6):383-389.
[15]Eisenberg M E,Neumark-Sztainer D,Story M.Associations of weight-based teasing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among adolescents[J]. Archives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2003,157(8):733-738.
[16]Lunner K,Werthem E H,Thompson J K,et al.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weight-related teasing,body image,and eating disturbance in Swedish and Australian sampl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00,28(4):430-435.
[17]James W.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8]Erermis S,Cetin N,Tamar M,et al.Is obesity a risk factor for psychopathology among adolescents[J].Pediatrics International, 2004,46(3):296-301.
[19]Young-Hyman D,Schlundt D G,Herman-Wenderoth L,et al.Obesity,appearance,and psychosocial adaptation in young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J].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2003,28(7):463-472.
[20]Israel A C,Ivanova M Y.Global and dimensional self-esteem in preadolescent and early adolescent children who are overweight: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2002,31(4):424-429.
[21]Pastore D R,Fisher M,Friedman S B.Abnormalities in weight status,eating attitudes,and eating behaviors among urban high school students:correlations with self-esteem and anxiety[J].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1996,18(5):312-319.
[22]French S A,Perry C L,Leon G R,et al.Self-esteem and change in body mass index over 3 years in a cohort of adolescents[J]. Obesity Research,1996,4(1):27-33.
[23]Strauss R S.Childhood obesity and self-esteem[J].Pediatrics,2000,105(1):15-19.
[24]Brown K M,McMahon R P,Biro F M,et al.Changes in self-esteem in black and white girls between the ages of 9 and 14 years[J].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1998,23(1):7-19.
[25]Vila G,Zipper E,Dabbas M,et al.Mental disorders in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4,66 (3):387-394.
[26]Britz B,Siegfried W,Ziegler A,et al.Rate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a clinical study group of adolescents with extreme obesity and in obese adolescents ascertained via 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 2000,24(12):1707-1714.
[27]Brewis A.Biocultural aspects of obesity in young Mexican schoolchildren[J].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2003,15(3):446-460.
[28]Lamertz C M,Jacobi C,Yassouridis A,et al.Are obes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t higher risk for mental disorders?A community survey[J].Obesity Research,2002,10(11):1152-1160.
[29]Erickson S J,Robinson T N,Haydel K F,et al.Are overweight children unhappy?Body mass index,depressive symptoms,and overweight concerns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J].Archives of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Medicine,2000,154(9):931-935.
[30]Falkner N H,Neumark-Sztainer D,Story M,et al.Social,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weight status in adolescents[J]. Obesity Research,2001,9(1):32-42.
[31]Mustillo S,Worthman C,Erkanli A,et al.Obesity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J].Pediatrics,2003, 111(41):851-859.
[32]聂衍刚.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功能结构及测评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2):411-414.
[33]万国斌,李雪荣.单纯性肥胖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社会适应能力与行为问题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1):1-4.
[34]王伟.单纯性肥胖对儿童自我意识影响的调查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1):30-33.
[35]许红霞,张毓洪,初晓.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影响[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6):746-747.
[36]白晋荣.小学4~6年级单纯性肥胖儿童自我意识状况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36-38.
[37]焦敏,杨美琳,罗淑莹.减肥夏令营中单纯性肥胖儿童自我意识水平调查[J].中原医刊,2006,33(19):23-24.
[38]潘发明,刘学传,瞿伟,等.肥胖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3):210-213.
[39]王岩,李凤英.单纯性肥胖初中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8):979-980.
[40]杨冬梅.单纯性肥胖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首都公共卫生,2009,3(4):170-174.
[41]安春日,杨慧,陈晓梅,等.136名肥胖中学生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社区医师,2007,9(5):139-142.
[42]王家林.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及其健康状况的配对研究[J].广西科学,1997,4(3):220-223.
[43]杨伊生,刘儒德.蒙古族青少年个性素质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5):1241-1244.
[44]周莉等.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的个性、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8,6(3):147-150.
[45]李瑞珍.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心理行为和个性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3):397-399.
[46]杨慧.长春市中学生肥胖状况调查与心理健康状况[D].长春:吉林大学,2005.
[47]陈紫健.通辽市肥胖中学生人格特征的分析调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6):685-687.
[48]李晓文.人格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49]王筱桂,刘铮.北京市儿童肥胖与抑郁症关系[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3):214-217.
[50]杨建.男女中学生体重与心理健康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4):2694-2699.
[51]夏庆华.肥胖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73-474.
[编辑]洪云飞
G804.8
A
1673-1409(2014)19-0084-06
2014-02-1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4D014);长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支持计划项目(cyq201317)。
李焕玉(1975-),男,硕士,副教授,现主要从事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