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的声音

2014-03-24赵斌

名作欣赏 2014年19期
关键词:名作价值体系标准

对于文学来说,如今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了。多元化的标准逐渐模糊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线,通俗文学已经进入了文学史,网络跟帖、商业营销、影视传播等形式也能引起巨大的反响。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作家、评论家以及文学爱好者们深深的忧虑。文学的大门是否对所有人都敞开了?文学是否已经没有了所谓的标准?本期的一些文章,在编者看来,也都潜在地表达了写作者的焦虑。以怎样的方式来欣赏文学,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解读文学,要在怎样的背景下探究文学深层的含义等指示性方法与观念的提出,正是一种群体性的、无意识的自我焦虑的表现。

但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这或许是一件好事,至少,读者不是只有一种选择,而且,读者们再也不必受限于某一类固化、僵化的标准来规定自己的口味和态度。读者和大众的选择行为,转而变成了一种表达(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形式),它虽然代表了某种潮流和风尚,但它并不需要能够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作为一种单纯的表达行为,它只需要拥有一个平等的发声机会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很宽容的时代,什么样的声音都有机会展示给大家听,就看你有没有那一些表达的欲望了。

《名作欣赏》一直期望所发表的文章中,能有不同的声音来打破价值系统过分单一的状况,从而满足当下国人的精神需求。本期头条《细读经典·心读经典》就写出了不同的声音,作者以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肯定,以茅盾对《百合花》的肯定,说出了文学需要人情和人性,正统价值观的强行介入会影响文学的情感。“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专题,如主持人汪介之老师所说,也是“希望通过有选择地介绍和评价曾被长期排斥在‘苏联文学’之外的作品(包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和广大读者一起重新面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认识它那不会被历史烟尘所遮蔽的丰富内涵和审美价值”。

但是,想想看,对于新的事物和新的现象,旧的观念总是不够客观和理性,伴随着焦虑、怀疑和敌意,不同价值体系之间很容易引发“乱斗”。而如今多重价值体系互相“讨伐”所造成的价值迷失,似乎要大过于它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可见,尽管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是有用的价值资源还是很少。《名作欣赏》期望,不同的声音之间,能够给彼此一个平等的发声机会,以对话的方式和方法,促进不同精神资源的共鸣、共生,为我们的读者提供更加开放和高质量的阅读环境。

猜你喜欢

名作价值体系标准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构建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例谈——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为例
忠诚的标准
微趣图
党员标准是什么?
名作欣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