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生态破坏原因探析
2014-03-24宋州
宋州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由于客观或人为的原因,在带动其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交流的同时,旅游业也在对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破坏,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多个角度阐释了生态破坏对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影响,并对导致生态破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破坏;旅游业;影响;原因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137-01
旅游业是凭借旅游资源与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综合性服务的行业。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利润高的特点,享有“无烟工业”的美誉。优质的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作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又是有限的,旅游开发一定要符合旅游环境的承载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由于客观或人为的原因,在带动其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交流的同时,旅游业也在对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破坏,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水体、空气和土地污染日益严重
一些旅游区污水、废气等处理设施配套不健全,将大量的生活、生产污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旅游景区的水体、空气和土地。比如,一些生产单位将污水通过渗井渗坑排放,直接污染地下水,特别是一些景区地处江河源头或水源涵养区,水质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燃煤供暖做饭及汽车尾气已经成为景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随意丢弃垃圾也严重破了景区的形象。根据我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在已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
(二)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设施建设、人车活动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迁徙及正常栖息。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受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比如,在一些草原牧区,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引导,帐篷随意搭建,车辆乱开乱跑,草原植被生长面临严重威胁,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再比如一些森林景区,为了修建道路、索道和人工景点,大量砍伐林木已造成景区水土流失。除了这些情况, 一些地方政府还为了谋取眼前利益,不顾客观规律,主观上随意调整旅游规划,调整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严重影响到景区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中央电视台曝光的浙江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甚至把核心区调整为实验区,破坏植被,大兴土木,影响极为恶劣。
(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损毁严重
旅游开发部门在一些旅游区,特别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出现了严重的城市化倾向,盲目兴建各种酒店、餐饮、购物等现代旅游设施,严重改变了自然或人文景观的本来面貌。据调查,在已经开发的自然保护区中,有61%的景区存在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和不完全协调的现象。特别是一些人造设施和景区建筑与景区景观极不相融,既破坏了旅游资源,也降低了旅游品位,已影响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也给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巨大损失。
二、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造成旅游景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主管部门认识不足
超载经营是造成旅游环境破坏的最根本原因。旅游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即在保护旅游环境稳定的条件下,其所能容纳的旅游者数量是有限的,旅游者对景区的影响若超过景区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必然会造成旅游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当旅游地的旅游设备、设施、交通条件等难以满足超容量旅客的需求时,旅游质量就急剧下降,并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影响旅游社会环境,甚至危及旅游者的生命。1999年10月3日,贵州马岭河缆车坠毁事件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因此,作为景区主管部门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强对景区资源及违规建设情况的调查,拆除违章建筑、全面停工整顿所有未按程序办理手续的在建项目,对部分在建项目场地进行复绿。
(二)规划、制度执行不到位
景区规划是开发的重要遵循,各地旅游开发部门必须依照本景区的规划设计进行旅游开发。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由于一些旅游景区的规划缺乏相互协调,往往同一区内,自然保护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以及地方政府规划、旅游部门规划、经营单位规划交叉重叠,相互冲突,导致管理混乱,规划执行难以到位。同事, 地方政府的环保部门在旅游环境保护执法中还没有把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较为严重。不少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没有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大量违法、违章、违规建设项目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
(三)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客观影响
旅游者到异地旅游均希望能领略异地自然、人文的独特美,如深圳的现代动感城市美、西安的历史沉积美、桂林的卡斯特山水美、霍林郭勒的草原美等,但由于开发者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在景区内随意修建索道、人工景点、商业点,甚至在古香古色的寺庙旁修建高级的欧式宾馆,破坏了景区的旅游氛围环境。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因建起大量的餐馆、停车场,影响了雄伟长城的风格,破坏了古长城的历史氛围。
(四)生活、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粗放型的生活、生产方式是导致景区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是在景区附近生产企业如小造纸、小化工、小冶炼等企业不断发展,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难度加大;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长期存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烟尘、粉尘治理任务将更加艰巨;三是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农村卫生设施落后、文明习惯养成不足,将加剧旅游环境污染,既损害景区居民和游客的健康,又威胁景区农副产品安全。
三、改善旅游生态环境的建议
1.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树立保护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意识。要让上上下下的干部都明白“风景名胜资源的存在,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资源的存在是对游客永恒的吸引力”的道理。
2.国家应该尽快研究制定和颁布有关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规定旅游景区的选定、报批程序,严格规范旅游景区的开发、保护,使旅游管理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规范、整合旅游景区开发规划,避免不同部门规划的重叠冲突。
4.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景区居民和游客的文明素质,培养旅游景区当地居民养成集约、文明的生活习惯。加强对景区周边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引导企业完善环保处理设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5.是鼓励建设环保与低碳化基础设施,因地制宜采取各类解说方式,以实现游客的最佳体验。
6.是探索建立生态旅游责任保证金制度,建议各级政府制订生态旅游发展优惠政策,采取多样化资金支持措施,引导和促进旅游业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
7.是启动面向各类人员的综合培训计划,建立一支具备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总之,只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指导思想、规划建设、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着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达瓦次仁,次仁.西藏昌都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藏学,2011(4).
[2] 蒋礼荣.加强旅游环保,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J].绿色论坛,2012(8).
[3] 蒋礼荣.加强旅游环保,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J].绿色论坛,2012(8).
[4] 祝光耀.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12(6).
[责任编辑:庞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