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务管理》教学设计
2014-03-24刘翔宇
刘翔宇
摘要:国际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门课程将财务管理的理论及实践拓展到国际层面,跨国企业的财务问题,相对于国内财务管理,它的侧重点是外汇风险和政治风险及其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本文分析了国际财务管理课程特点,指出培养、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也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国际财务管理;教学设计;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2-0073-01
一、《国际财务管理》课程的体系、特点
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来看,国际财务管理都区别于国内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课程研究的是跨国公司面临的财务问题及解决之法。跨国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由国内拓展到了国际,这一空间上的拓展必然拓展跨国公司的机会集和风险集。相对本土公司,跨国公司必须重视外汇风险和政治风险,并且要行之有效地管理。因此,《国际财务管理》的研究主题就是如何最大化全球机遇集所带来的利益,同时又能审慎控制外汇风险与政治风险并处理好市场的各种不完全性。
《国际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一般包含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国际财务管理的基础,描述全球化进程、定义跨国企业、介绍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发展等;第二部分是外汇市场、汇率的决定和货币衍生工具,介绍外汇市场结构和功能、汇率的决定、预测和货币衍生工具的原理;第三部分是外汇风险暴露及其管理,该部分是课程的重点,介绍如何识别及管理外汇风险;第四部分是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描述跨国企业融资的市场及其结构、特点;第五部分是跨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介绍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国际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国际资本预算及现金管理、国际避税。从以上介绍的国际财务管理内容体系不难发现,学习该课程除了需要掌握财务基础理论之外,还应具备国际金融基础知识、衍生证券基础知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税收筹划基础知识。由此可见,国际财务管理课程涉及的知识很庞杂。同时,该课程实用性非常强,学好该课程可以为外汇交易、衍生证券交易的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思维能力的教学实例
在《国际财务管理》的第二部分,学生正式接触外汇,除了阐明定义、介绍外汇市场结构及功能外,重点落在了汇率标价、套算,这部分实用性很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介绍外汇市场汇率标价的规则,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汇率套算公式的经济解释。
尽管《国际财务管理》教材中给出了买卖价差标价汇率套算公式,但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思路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英镑兑换欧元所需要的交易路径。可以设计如下情景,请学生分析:你有1英镑,你如何换得欧元,换得多少欧元?你有1欧元,你如何换得英镑,换得多少英镑?这是学生思考的起点,即引导思考,成功的思维强化还需提示—你有英镑却需要欧元,就相当于你卖英镑,买欧元,可是银行没有给出英镑兑欧元的汇率,必须以美元作为英镑兑换欧元的中介。在这个提示的基础上,提醒学生注意买卖价差中的Ask是银行卖某种货币的价,同时也是客户买该种货币的价,Bid是银行买某种货币的价,同时也是客户卖该种货币的价。引导、提示还不够,强化思维能力重在强化—再设计出一种情景:你开了一家银行并有1英镑,你如何换得欧元,换得多少欧元?你开了一家银行并有1欧元,你如何换得英镑,换得多少英镑?
三角套利是一种重要的外汇交易。初次接触套利这一概念,学生摸不着头脑,并且三角套利涉及套利机会的分析和套利方案的设计,即实用性强,用难度大,讲授中一定要强化学生思维。如对于如下例子:
要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就一定要给学生提示:套利就是在不同的市场低买高卖同一种商品。基于此,请学生分析在哪个市场,哪种货币被高估了?高估则卖。强化思维体现在,还要逆向思维,可以请学生进一步分析,在哪个市场,哪种货币被低估了,低估则买。
结论
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也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首先,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思考是学习之基础,否则学习成为机械活动,学习自然无效率和效用;其次,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视野的拓宽,有助于学中用,用中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实践的对象是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只有思维能力提高了,才能从复杂客观世界中的变化多端的问题中去伪存真,认清问题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最后,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将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由量变积累成质变,由学习效率方面的提高提升为学习观念的转变,学生将主动地根据现有掌握知识的状态和层次,带有明确目的地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夏乐书.国际财务管理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
[2] [美]杰夫·马杜拉.国际财务管理 [M].张俊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
[3] 张晓娜.关于国际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设想[J].中国集体经济,2008(5):135-136.
[责任编辑:高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