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喀尔光芒

2014-03-24方肇

户外探险 2014年3期
关键词:达喀尔赛段哈弗

方肇

悬念—达喀尔的标签

在达喀尔36届比赛的征途中,死神一直披着宽大的斗篷站在赛道边冷眼旁观,至于他什么时候出手则天机莫测,达喀尔也因此一直被视做“死亡之旅”。记得2012年第34届赛事全程总算安然无恙,然而拆大营时却有一位电工触电身亡,晚节不保。今年不但有一位摩托车手意外地倒在了赛道上,另外还有一辆阿根廷的采访车翻下了一百多米深的悬崖,两位记者遇难……

死亡,既是达喀尔无法回避的诅咒,同时也更是一种激励。每一个前来报名的车手、领航甚至媒体记者都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一旦你遭遇了事故,是否允许组委会披露你的个人信息?这明白地暗示着,达喀尔有风险,请预留遗言。

没有人因此退出这场“死亡游戏”,反而会在成功完赛之后感谢上帝给了自己一个对抗死神的机会。当然,在这种极限结果之外,达喀尔也给了人们另外一种悬念:没有人敢说自己一定能完赛,即使你是2010年的全场总冠军塞恩斯。

这位驾驶303号巴吉战车的伟大车手,竟然在行驶路段上进入加油站之前发生了侧翻而被迫退赛,当天组委会头条新闻以“塞恩斯陨落”的惋惜之情来为他送行。而哈弗车队的306号车手索萨就更冤枉了,他在第一个赛段就夺得了赛段冠军的殊荣,但第二个赛段却未能抵达终点。即使是12冠王彼德汉塞尔,在最后一个赛段之前与罗马只有26秒的差距,但他也不能确定自己能够领跑到哪儿。江湖传闻他得到了“让车”的车队指令,但是作为领跑者,他其实是在盲跑,完全看不到后车的节奏,但第二位发车的罗马却可以看着他的尾烟决定自己的策略。

在最后一个赛段开始之前,驾驶315号赛车的哈弗车手克里斯蒂安距离打破自己的历史最好战绩10分钟左右,但是他最终仍然落后前车两分钟,仅仅追平了自己全场第八名的个人最好成绩。他是个经验非常丰富的资深老将,时刻清醒地知道自己其实是驾车在钢丝绳上行走,时刻可能退赛。

达喀尔就是这样,新科状元罗马在33届赛事中曾经中途退赛,驾驶301号赛车的阿拉伯王子阿提亚也因丢点被罚了一个小时……达喀尔没有天生的赢家,即使哈弗车队连续三年占据了前十的位置,但车队总监董明仍然在终点潸然泪下,因为他知道,这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三年来其实一直都在悬崖边上跳舞。

尊重—达喀尔的内涵

收车台后,是一栋有着重要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ARMADA DE CHILE,这不禁使人想起了当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辉煌。从殖民时代以来,在南美各国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之外,这片土地上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哪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时,他们也是局外的观摩者,并没有借机大发战争横财,至今仍然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他们信奉上帝,容易满足,无论在怎样艰难的日子里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乐趣。既然不能亲自驾车去征服安第斯山脉和阿塔卡马沙漠,那么就坐在赛道旁看别人“豁”;如果没机会到赛道旁,就坐在家门口看赛车经过;如果看不到赛车经过,那么就跟媒体车后勤车合影留念好了;如果实在没机会跟达喀尔挂上钩,在收车经过的街边打开窗口挥手致意也会让自己充满了与有荣焉的成就感……这就是达喀尔从非洲转战南美却未发生南橘北枳悲剧的重要人文基础。

在讨论达喀尔的文化内涵之前,我们且看收车台背后的故事。首先,这台大戏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车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回到收车台上的都是英雄,奖品几乎没有什么物理价值,就是那么一个木乃伊般的小金人,估价五美元。在收车台上,巴切莱特总统及其身边的一帮政治局常委们也不过是配角,只是来衬托红花光芒的几片绿叶而已。其次,所有的观众都可以近距离地来到收车台下,组委会和当地政府早早立好了栏杆,只要你不跑进场内去强吻车手,就不会受到任何管制,台上台下都是一样欢乐的心情。另外,在收车台下,还有一个铁栅栏圈起来的六平米“特区”,里面半躺着一位女流浪者和她的流浪狗,这位纷乱之中独自读书的女王显然不喜欢赛车也不爱热闹,但现代版第欧根尼的生活没有受到任何的打扰。尊重赛手、尊重粉丝、尊重反对者,这三重尊重就是达喀尔最重要的精神内核。

与往年一样,达喀尔的滚滚铁流在南美大地上淌过,后面跟着两家组委会外包的保洁公司,专门负责清理沿途垃圾,无论它是不是达喀尔制造留下的。达喀尔不干那瓜田李下的事情,不给任何批评者以口实,它热情而大气,严谨而自律。光转播费一项,每届就有两亿欧元的净收入。请问,它如果还不能赚钱,天理何在?

荣耀—达喀尔的光环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达喀尔之外还有N多汽车和摩托车的赛事,比如说,WRC是拉力赛的最高殿堂,而且一年多站,有着更连续性的广告效应,更受汽车厂商青睐,可是它的难度有限,不似“死亡游戏”那么扣人心弦。再比如说,WTCC是汽车运动的惊险钢丝,单圈只要差上个零点几秒,你就输定了,但是它与F1一样,赛道没有未知性,资深的车迷甚至可以背得出来每个大赛场的每个弯的全部数据。还有勒芒耐力赛、澳门大赛车的全品种运动会等等,虽然各具特色,但赢家都是最后的冠军而已。惟独达喀尔,能完成就是赢家,敢来的就是好汉,参赛者中一多半是业余选手,而这正是它最独特的魅力所在。

能够完成达喀尔,是一个车手一辈子的光荣,无论名次。但是对于厂商车队来说,如果还仅仅设定这么一个初级目标就难免要贻笑大方了。然而中国人最初来达喀尔就是这样,无论是率先现身的郑州日产,还是一度中兴的奇瑞威麟,包括第一次以“龙腾达喀尔”面目出现的长城车队,最初的目标都是完赛。然而,经过了五年之后,硕果仅存的哈弗车队早已经不再满足于有一台赛车进入前十,他们的目标修订为两车均入前十完赛。不过今年他们的遗憾与惊喜一起来了,索萨未能完赛,在退赛率最高的第二赛段,306号赛车未能幸免。但令人惊奇的是,他在第一个赛段就拿到了全场冠军。这个成绩显然比“两车前十”的目标要高级得多,毕竟全场下来也不过13个赛段冠军,而且基本上被彼德汉塞尔、阿提亚、塞恩斯、罗马、德维里尔斯等冠军车手包揽。只在绝世高手内部分配,外人难得偷窥。

组委会赛事主管加沃里如此评价这个奇迹:“这表明,作为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哈弗不仅有能力在世界上最艰巨的达喀尔拉力赛上亮出旗号,而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此前的赛事中,哈弗曾经两次获得第六名的成绩,而今年又在第一个赛段就收获了冠军,这意味着哈弗已经达到了与达喀尔其他车队、尤其是其他厂商队相媲美的一个高度。”在世界上最艰难的达喀尔赛道里镀上了赛段冠军这道金,足够哈弗车队“白吃白喝”三年了。

在哈弗车队再创佳绩的夺冠时刻,也有指证哈弗胜之不武的不和之音,因为赛车借鉴了太多他山之石,维修团队是八国联军,主力车手没有中国人……这实在是外行之言。因为全世界的所有赛车运动主体都是车队,没有国家队,而且所有的厂商车队都只聘请最优秀的车手而从不考虑其国籍。MINI车队彼德汉塞尔是法国人、罗马是西班牙人、阿提亚是卡塔尔人、特拉诺瓦是阿根廷人……如果说到技术层面,非得批评此哈弗非彼哈弗,那么请看大众的达喀尔版和民用版,摆在一起完全是两款车,大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另外,在一辆赛车中糅合来自各国的先进部件,也是这个行业的通行做法,无可厚非。请参看韩寒博客:“我这台赛车中,变速箱来自英国,避震器来自瑞典,发动机电脑来自澳大利亚,差速器来自德国,惟一来自中国的是车门边的杂物袋,还有,它是由中国的工人辛苦拼装出来的。”

回忆—达喀尔的遗产

当今世界,每年的第一项赛事都是达喀尔拉力赛,创始人萨宾说:“对于参加过达喀尔拉力赛的人来说是一次挑战,对于没有参加过比赛的人是一个梦想。”这个梦想究竟有多么迷人?没来过的恐怕永远也想像不到。中国车手周远德说过:只要你来看过一次,回去就是卖房子卖地也要来参加一场。今年的比赛期间,著名色情女演员Anna Polina为某摩托车品牌拍写真,为达喀尔拉力赛助威。传说她还在大营公开为某法国车手全裸洗车,遗憾的是这么大胆豪放的精彩场面没有几个人亲眼见到,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按照一般中国人的理解,在收车现场,冠亚季军过去之后,现场基本上就散了,或者最多看完前十名,最后上台的车手只不过自娱自乐一番而已。然而在达喀尔,一直到子夜时分,最后通过的卡车组而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赛卡只不过是为赛车拉配件的T4卡车,仍然受到满场观众的热情欢呼。这个广场本来就是为英雄庆功的,在这个收车之夜尤其名副其实。达喀尔组委会营造的比赛氛围就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主角,成为自己子孙心目中的英雄。说得再通俗一点,也许你在现实生活中只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园丁或者一个满腹经纶的木匠,从来没有机会让自己登上任何一个舞台的中心,那么来达喀尔吧,你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人生的真谛和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

猜你喜欢

达喀尔赛段哈弗
哈弗神兽
丘陵竞速
哈弗F7x
2020年环意大利自行车赛 赛道难度再提升
2020年 环西班牙自行车赛将从荷兰发车
不惑之年的达喀尔将走向何方?
神话在继续
长城哈弗H8
继续创造历史
达喀尔拉力赛考验中国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