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014-03-23许景涛崔占武

河北林业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保定市绿地

许景涛,崔占武,刘 蕾

(1.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2.石家庄市植物园,河北 石家庄 050000;3.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近年来,保定市依托本地的历史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京津三角的区位优势,加大城市绿化的建设力度,园林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以道路河渠绿化为主线,公园绿地为重点,单位、居住区绿化为基础,近郊生产绿地和防护林带为补充的“两廊环抱、公园点缀、水系穿城、绿道相联”的城市绿化格局[1]。但是从近年建成区绿地系统的各项数据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希望通过绿地系统的分析和建议为保定市的绿地系统生态规划提供依据。

1 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现状

1.1 保定市自然环境

保定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河北省中部,北纬 38°10′~40°00′,东经 113°40′~116°20′。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mm,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2]。

1.2 保定市总体情况

1.3 保定市城市绿地现状

截至2010年底,保定市建成区面积132.33km2,园林绿化覆盖面积 5874.13hm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4.39%,建成区绿地面积5094.17hm2,建成区绿地率为 38.5%[4]。

2 城市绿地类型及指标选择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结合保定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料,将市区绿地系统类型分为五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其中,公园绿地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游园绿地、居住区游园绿地、道路两侧风景林地、城中村游园绿地5项内容。附属绿地包括单位庭院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其他绿地一般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等,这些绿地一般在城市建成区之外,不计入城市的绿地指标,本研究中保定市绿化系统的其他绿地主要涵盖的是建成市区的村庄绿地。

3 各类型绿地景观指标数据及数据分析

3.1 各类型绿地景观指标

根据保定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汇编资料,提取斑块面积、斑块数量等数据,经过计算得出各景观类型的相关指标。

3.2 各类型绿地景观指标的数据分析

(1)从表1各类型绿地景观的相关指标中可以看出:截至2010年底,保定市建成区中防护绿地的绿化面积最大,依次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生产绿地。分别占据总绿化面积的38.97%、29.27%、20.69%、5.67%、5.40%。总绿化面积5094.71hm2,绿地率38.50%。

表1 2010年保定市建成区绿地景观类型相关指标

(2)从各类型绿地的面积和所占百分比来看,城市公园绿地的面积总量基本能满足人均需求,但其面积和防护绿地所占面积的差距还是相对较大。

(3)其他绿地占城市绿地景观的5.67%,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其他绿地的组成主要为城市村庄用地,这部分绿地随着城市的发展,一部分会转化成为其他类型的绿地形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个优化城市绿地生态格局的机遇,应当统筹规划,实现改造后各类绿地的均衡。

(4)生产绿地占城市绿地景观的5.40%,为各类型绿化面积的最小数值,这是由于生产绿地面积基本能够满足本地种植苗木的需求,同时定州作为华北地区较大的苗木基地,它对保定市的苗木供应也影响了保定市区生产绿地的面积。

3.3 各类型绿地景观斑块类型分布

城市景观绿地斑块的数量、面积、密度均对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格局产生影响,绿地斑块的调查统计数据能够揭示城市绿地的结构、形态、分布等情况,绿地斑块指标的统计将对绿地的规划和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2.0 mL新鲜配置的DPPH甲醇溶液(0.8 mg/mL)与0.4 mL臭牡丹粗提物溶液(0.06~0.21 mg/mL)混合均匀,37 °C下避光孵育30 min,在517 nm下测混合溶液吸光度Asample.相同体积的甲醇代替样品溶液作空白对照,吸光度为Ablank.

表2 2010年保定市建成区各类绿地景观类型相关指标

根据保定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料汇编中的数据统计,表2中公园绿地的最大斑块为万亩森林生态园,面积490.59hm2,最小面积为南辛庄村绿地,面积0.01hm2。生产绿地中的最大斑块面积是中铁苗圃,绿地面积为60hm2,苗木量732508株。最小斑块面积为刘树林,面积为0.2hm2,苗木量5300株。防护绿地中最大斑块面积为新市区防洪堤,共计172.97hm2,最小斑块面积为大阳西街花园,面积为0.09hm2。附属绿地最大斑块为东三环绿地,面积37.2hm2。其他绿地中最大斑块绿地为张海庄,面积34.8hm2。

3.4 景观斑块类型分布的数据分析

(1)如表2所示:截至2010年底,保定市建成区附属绿地的斑块数量最多,依次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其他绿地,生产绿地;从斑块密度的指标数据来看,其总体绿化景观的斑块密度为20.4791个/km2;斑块的平均面积大小分别为: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其他绿地、公园绿地、附属绿地;最大与最小斑块面积差的排序依次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公园绿地的最大斑块指数最高,依次为生产绿地、其他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

(2)斑块平均面积的计算为:单一景观类型的斑块平均面积=类型的斑块总面积/类型的斑块数量,这个指标在一定意义上揭示景观破碎化的程度[5]。从斑块密度和斑块平均面积来看,破碎化程度最高的是附属绿地。统计中的附属绿地包括单位庭院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道路附属绿地。其中单位庭院附属绿地共计1057个,居住区附属绿地共计804个,道路附属绿地共计92个。这表明附属绿地的总量虽然占据总体绿地的20.69%,但是其斑块数量多、密度大、各个斑块的面积较小,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联系,具有的生态效益也微乎其微。

(3)从数据上看,其他绿地除斑块平均面积外各项指标均处于较低值,这是由于保定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料中的其他绿地统计数据主要为城市村庄用地,但是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其他绿地(G5)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这些绿地均位于建成区之外,不参与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

(4)最大斑块指数=最大斑块面积/景观总面积;类型最大斑块数/类型总面积。这个指标显示最大斑块对整个景观或者类型的影响程度[5]。表2中城市公园绿地的最大斑块指数最大,公园绿地的最大斑块和最小斑块差值为490.58hm2,差值为各类型绿地中的最大值,这说明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最大斑块面积在类型景观层次中占绝对优势,同时中小斑块需要整合和增加,以形成布局合理的绿地体系。

4 保定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优化的设想

依据各类型斑块的数据指标分析,对照《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年)》,综合考虑保定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位置等现状因素,特做如下的设想:

4.1 宏观层面

(1)重视山水格局构建,打造区域生态廊道。从市域绿地系统来说,其他绿地虽然不参与绿地指标的计算,但它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结合城市西部陵山,东部白洋淀的山水格局,大力发展森林公园、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其他绿地类型,这将对改善整个市域区域生态环境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2)发展卫星城市,留存市区工业遗产记忆。保定市的绿地规划处于环状的“摊大饼”模式,长期发展将不利于城市的良性循环,会带来诸如交通、环境等问题,根据《保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确定的“一城三星”的发展空间统筹规划思路,搬迁市区的部分传统工业,优先发展能源节约型的信息产业,市区迁出的工业用地可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在保存城市历史记忆的同时增加绿化量,达到优化绿地格局的目的。

(3)增加绿心,形成城区一心三环六楔的规划格局。利用市区内多地表河流的优势,沿河两侧建设带状绿地,完善扩充规划中的绿楔。在侯河、一亩泉河、府河、护城河、清水河铁路交叉处,结合动物园绿地建设大片的绿地,形成市中心的绿心。连接并尽可能扩大古护城河、二环、外环三条环行绿地,形成绿楔+绿带+绿心的完整绿地形态模式,这种放射性的环状绿化规划格局,在形成完整绿地防护体系的同时,将有利于限制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并能够将新鲜的空气引入城市,有力的改善城市热岛效应、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

4.2 微观层面

(1)改造城市村庄绿地,建设生态社区。城市中的村庄绿地约289hm2,改造过程中,一方面要依据各类型绿地的布局情况,按照生态社区的目标有次序的进行绿化建设;另一方面,把改造区域中的绿地划为一部分公园绿地和一部分附属绿地,平衡各类绿地的比例关系。

(2)营造绿道网络,耦合城市与自然。结合三环、河道等自然走廊,在其两侧建设非机动车行的绿道,沿途连接城市历史文化古迹,建设滨河的湿地公园或主题性的专类公园等开敞空间,打破城乡界限、强化绿楔和绿带的作用,形成自然与城市耦合、自然与人融合、自然与文化结合的绿道网络系统。

(3)构建屋顶、墙体、地面三位合一的多层次绿化体系。近年来,保定市在建成区内加大立体绿化的推广力度,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并开展了立体绿化装置及栽培的相关科研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从实施的重点来看,立体绿化主要应用于墙体的绿化,种植了爬墙虎、凌霄、扶芳藤等攀爬植物。下一步的重点应当偏重于屋顶的绿化,认真研究、合理布局,形成屋顶、墙体、地面相结合的多层次绿化体系,以更好的提高城市的形象,优化城市的绿化布局层次,增大城市的绿地率和覆盖率,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绿地的整体生态效益。

(4)优化附属绿地,实现复层绿地结构。附属绿地的建设应当整合和优化现有绿地斑块,减少斑块的数量,均衡绿化斑块的区域分布,通过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实现复层结构的建构,并保证绿地斑块大小结合,保证绿地斑块尺度的多样性[6]。事实上,城区内绿地的改造已经非常有限,只有通过改善种植结构来提高现有的生态效益,研究表明,将单位绿地绿量低的绿地类型改造为单位绿地绿量高的绿地类型,将会显著增加绿地的环境效益,若现有绿地的绿化结构和植被状况保持不变,将环境效益值增加到同等程度,则需要将现有绿地的面积扩大62.6%,难度极大[7]。因此,在现有绿地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绿化质量,实现复层绿化结构,将有效的增加城市绿地绿量,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绿地的生态效益。

5 结语

通过对保定市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的梳理,特别是对现有的保定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料和《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年)》进行研究,结合城市绿地发展的现状和各项基础资料,对保定市各个类型绿地及斑块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了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格局优化的设想,希望能对保定市绿地的生态化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的完善提供一些依据。

[1]保定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bd.gov.cn/content-173-5663.html.

[2]360 百 科 http://baike.so.com/doc/2757648.html?sid=2910518#2757648-2910518-0.

[3]保定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料汇编,(保定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保定市人民政府,2011年5月.

[4]保定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资料汇编(二)(绿地建设篇上)保定市人民政府,2011年5月.

[5]付博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

[6]陈海涛.生态导向发展模式(EOD)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对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7]刘颂,刘滨谊,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保定市绿地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编制城市绿地养护规范和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