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液碱度低原因浅析
2014-03-23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李 响(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454000)
脱硫液碱度低原因浅析
李 响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454000)
晋煤天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源公司)是具有360 kt/a合成氨、600 kt/a尿素及40 kt/a甲醇生产能力的大型煤化工企业,变换气脱硫采用加压NDC脱硫、喷射氧化再生工艺。合成氨系统的变换气脱硫采用NDC纳米脱硫制氧催化剂工艺,以γ型纳米Fe2O3为引发剂、在光化学和纳米催化作用下发生自由基链式反应,生成大量氧化能力强的HO自由基、H2O2和新生态氧,将硫化氢和有机硫氧化为单质硫,硫氧化速度和催化剂的再生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此外,由于纳米效应,所生成的纳米硫颗粒黏度小,在吸收塔内不易聚积,具有清洗脱硫塔的作用,不堵塔。
1 变换气脱硫工艺流程
来自变换工段的变换气(3.25 MPa,40 ℃)进入脱硫塔下部,与脱硫塔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贫液逆流接触,变换气中的H2S被脱硫液吸收,经过气液分离器去掉夹带的脱硫液之后,使出塔气中φ(H2S)≤20×10-6,然后进入干法脱硫塔再次脱硫,出塔气中φ(H2S)≤5×10-6,最终送至脱碳工段。
2 存在的问题
2013年5月下旬,出现脱硫液组分异常,溶液中悬浮硫和Na2SO4含量增加比较明显,pH有下降趋势,特别是脱硫液的碱度持续大幅下降。通过在制备的新贫液里增加碱量来补入系统调整,但脱硫液中的各组分并没有好转迹象,脱硫液的碱度依旧下降明显,溶液颜色发灰且有明显的粉末状物质。2013年6月19日,脱硫液碱度下降至0.05 mol/L(正常指标为0.60 mol/L), 出塔工艺气中φ(H2S)达到40×10-6,远高于工艺指标(5×10-6)。系统停车后,在硫泡沫槽中有一些灰色结晶。用新贫液置换出一部分系统内旧脱硫液重新开车后,系统才恢复正常。
3 原因分析
(1)经分析,硫泡沫槽中的灰色结晶为Na2S2O3和Na2SO4。喷射氧化再生槽中硫泡沫大量减少,溶液中悬浮硫含量增加,硫磺产量少。系统的各种异常现象和分析数据表明,溶液组分已经发生变化,应该是副反应发生过多同时抑制了主反应的发生所造成的结果。脱硫液中的主要副反应如下:
Na2CO3+CO2+H2O=2NaHCO3
2NaHS+2O2=Na2S2O3+H2O
2NaHS+2HCN+O2=2NaCNS+2H2O
2NaCNS+5O2=Na2SO4+2CO2+SO2+N2
通过分析研究,造成脱硫液组分异常的原因是进入脱硫系统工艺气中H2S含量高、变化频率快和脱硫系统调节不及时。
(2)为了使系统运行更稳定和增加经济收益,天源公司开始采用高硫煤制气,故在原料气压缩机前新增了半水煤气脱硫装置。造气系统有32台间歇式固定层造气炉,其中4台烧由高硫末煤制取的型煤和4台烧高硫小粒度煤(13~25 mm),烧高硫块煤的造气炉数量通过半水煤气和半水煤气脱硫后的H2S含量分析数据来调整。天源公司的高硫块煤是由2个煤矿供应,但其硫含量并不统一,而且同一煤矿不同批次煤的硫含量波动很大。每台造气炉的煤仓能存40 t煤,在平仓时也要运行12 h才能用尽,影响因素比较多,有时工艺操作调整不及时,即会造成半水煤气脱硫后工艺气中H2S含量偏高。
(3)脱硫系统正常运行时,脱硫系统入口工艺气的H2S质量浓度稳定在400~600 mg/m3。每班通过加入定量的NDC和碱来调节脱硫液组分,NDC加入量由脱硫液组分中的Fe2+含量来决定。脱硫系统入口工艺气中H2S含量变化时,脱硫液组分中的Fe2+含量较稳定,因此可排除NDC的加入量对溶液组分的影响。碱的加入量由脱硫液组分中的碱度来决定,当脱硫系统入口工艺气中H2S含量增大时,需增大碱的加入量。
4 防护措施
(1)加强入厂高硫煤硫含量分析的力度,尽量保证入造气炉中高硫煤中硫含量稳定,高硫煤与低硫煤按配比掺烧。
(2)合理配置烧高硫煤造气炉的数量。正常时,配置4台造气炉;硫含量较高时,减至2台造气炉,保证半水煤气脱硫系统有调节的余量。
(3)脱硫系统入口工艺气的H2S含量异常时,及时降低系统负荷,减少工艺气气量,保证H2S总量的稳定。
(4)加强对脱硫液组分的分析,加强管理,做到调整及时准确。
5 结语
从2013年6月重新开车至今,进口半水煤气H2S质量浓度控制在1 200~1 800 mg/m3。虽然脱硫系统入口工艺气中H2S质量浓度最低280 mg/m3、最高800 mg/m3,但通过上述措施都能在短时间内将H2S含量调整至正常指标,保证了脱硫液组分的稳定。
2013- 1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