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差动变压器的编织式钢丝绳损伤检测传感器

2014-03-23华晋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4年1期
关键词:磁路磁感应差动

王 兵,邵 帅,华晋伟,林 森

(1.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辽宁沈阳 110032;2.辽河油田公司资产装备部,辽宁盘锦 124010;3.沈阳工业大学信息中心,辽宁沈阳 110870)

0 引言

文中主要针对编织式钢丝绳损伤的信号检测传感器的设计问题,这类钢丝绳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送电工程用来悬挂电线,其截面不是圆形而是近似方形。由于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像编织的一样,因此称作编织式钢丝绳。这种钢丝绳具有许多优点,如灵活、扭曲后无痕迹,所以非常适合牵引。编织式钢丝绳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且要求具有高可靠性的强度,这就需要维修与检测。因其特殊的结构和维修工艺,现有的检测技术不能满足操作要求。

文中采用基于主磁通原理的磁阻监测原理,实现这种钢丝绳的断丝检测,其特点是输出信号明显,但背景噪声复杂。文中采用差动变压器作为传感器,以提高损伤信号的灵敏度,所以差动变压器结构的设计决定了信号处理的精确程度。

1 用于钢丝检测的差动变压器原理

在文中钢丝绳用作电枢,如图1所示。如果钢丝里有损伤,磁阻将会发生变化,沿着轴线移动钢丝,会使两个次级绕组产生变化的的感应电动势,输出电压。磁阻变化是由电枢与常见差动变压器内铁之间的气隙隙变化引起的,这代表损伤钢丝的变化。常见的差动变压器的电枢位置发生变化时,次级绕组的互感M1、M2会发生变化。当用于钢丝检测时,M2、M1由磁阻决定,其信号的特点是差动的。

图1 用于钢丝检测的差动变压器原理

由于钢丝的直径φ≤30 mm,单回路励磁可以满足要求,但内径应足够大使焊接点能通过。该传感器是由励磁线圈、检测线圈、支架和铁轭组成,支架使用绝缘尼龙制成。为减少漏磁通,支架由具有导磁能力的铁轭覆盖。励磁线圈缠绕在中间,检测线圈对称的缠绕在两侧。为了增强输出信号,采用线圈的匝数比为1∶1,与此同时,焊接两个固定轮保证钢丝移动时位于轴线上,增强磁导及其检测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传感器结构

2 传感器的电磁分析

为了简化问题,对于图2所示传感器结构的磁路,根据对称性取磁路的一半进行分析。

根据基尔霍夫的磁路法:∑Hili=∑NI,即:

NIφ=H1l1+H12L+H3l3

(1)

式中:Iφ为激磁电流;N为激磁线圈匝数;H1、H2、H3分别为铁轭、传感器内钢丝绳、气隙的磁场强度;l1、l2、l3分别为各部分对应的有效磁路长度。

(2)

如果考虑铁耗,有

根据式(2)

(3)

把φ=BS带入式(3)有

(4)

对式(4)两边求导

(5)

带入式(5)得

(6)

从式(6)可以得出

所以可以通过如下手段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a)没有损伤时的磁感应强度

(b)损伤在右边时的磁感应强度

(c)损伤在左边时的磁感应强度

(d)损伤在中间时的磁感应强度

(1)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

(2)选择较高的励磁频率;

(3)在不增大传感器尺寸的情况下增加绕组的线圈数;

(4)在不使线圈过热的情况下增加励磁电压;

(5)缩短传感器的气隙长度;

(6)轴的长度应设计的短些。

3 电磁仿真

利用ANSYS电磁场的便利,仿真不同的激励电压﹑不同损伤位置时的磁感应强度。

从图3,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磁力线通过铁轭和钢丝,只有一些漏磁通,但检测结果不受影响;在图3(b)和图3(c)中,损伤发生在次级线圈的对称位置上,可以发现漏磁没有出现在破裂处的附近,漏磁是由于所加10 V激励使磁路饱和而引起的,所以主磁通不受影响。此外,磁感应强度的增加,是由损伤引起的;从图3(d)可以看到,当损伤出现在传感器轴线时,磁力线分布是完全对称的,所以采用差动变压器作为传感器是合理的。

表1记录了10.03 V激磁电压时,不同损伤产生的不同电压,U21和U22是传感器的次级线圈对称位置的输出电压,U2是损伤在轴线时的输出电压。从图4可以看到,输出电压随着损伤的增加而近似线性的增加。此外,从表1可以看到,U21和U22接近,符合基本要求。

4 结束语

利用差动变压器原边的线性激励和副边两个绕组的反接,可以实现钢丝绳断丝的在线检测。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结果和文本数据证实了,文中研究构思的合理性。

表1 不同损伤产生的差动电压

图4 不同损伤产生的不同电压

参考文献:

[1]WU D D.Non-electric Detection Technolgy.Xi’an:Xi’an Jiaotong University,2001.

[2]GUO A F,YANG J Y,ZHANG X H.The Character Analyse of Differential Transformer.Zhengzhou Institue of Textile Technolgy Transaction,1996(4):62-65.

[3]HU M J,YANG T Z,XU B,et al.The Study of Differntial Transform Sensitivity.Zhengzhou Institue of Light 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action,2004(2):49-51.

猜你喜欢

磁路磁感应差动
跨空海界面磁感应通信特性分析及应用
一种智能磁条传感器
感生和动生磁动势的产生和测量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
差动保护动作停电时母线的处理探究
磁流变纳米复合材料减振器的磁路分析
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原因探讨
变压器差动保护负相序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剪切阀式磁流变减震器磁路分析与仿真
磁感应强度的多维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