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二氧化碳驱采油技术
2014-03-23王海涛彭菲菲
梁 逍 王海涛 彭菲菲
1大庆油田采油六厂2青海油田采油三厂
低渗透油田二氧化碳驱采油技术
梁 逍1王海涛2彭菲菲1
1大庆油田采油六厂2青海油田采油三厂
为了确保管柱在腐蚀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地工作,CO2驱注入管柱除满足常规的不压井施工和测试需要外,注入管柱设计还需考虑耐腐蚀、气密封和循环缓蚀剂问题。针对试验区部分气窜井,对注气井S96—C15井开展泡沫调剖现场试验。S96—C16井气油比由调剖前的794.4 m3/t下降到37.2m3/t,周围连通油井单井日产油上升了0.2~1.1 t。利用泡沫体系调剖封窜可以避免CO2的早期突破,使周围联通油井气油比大幅下降,提高产量。注气井应用可钻式封隔器管柱,承压高、耐腐蚀、密封性好,可以满足CO2的注入要求。
CO2驱;密封性;气油比;防腐;调剖封窜
低渗透油田在开发中暴露了很多由于自然产能低、地层能量不足和注水因地质条件受限而采收率很低的问题。二氧化碳(CO2)混相驱在解决上述问题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在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方面前景广阔[1]。
1 射孔技术
CO2试验区油层有效孔隙度在8%~16%之间,空气渗透率在0.1×10-3~10.0×1 0-3μm2之间,为低孔、特低渗储层。油田储层物性较差,注入压力高,产能递减快,在注采井不压裂的前提下,采用复合射孔投产。在射孔弹爆炸时引燃复合火药,其产生的能量使地层形成微小的裂缝,从而达到射孔与气体压裂相结合的目的,可增加近井地带的渗透面积,提高注采井的完善程度。
从试验区产量变化情况看,采用复合射孔初期单井日均产油3.3 t,27个月后单井日均产油保持在2.6 t,采油强度稳定在0.26 t/d·m。而相邻注水区块油井采用压裂投产,同期单井日均产油由3.3 t下降至1.1 t,产量递减幅度较大。第二年底单井日产油仅为初期的33.3%,产量递减了66.7%。试验区采用复合射孔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2 注入管柱
在CO2驱油过程中,存在腐蚀影响、注入管柱适应性等问题。CO2在水湿环境下极易引起钢铁严重腐蚀,腐蚀速率可高达20mm/a。典型特征是局部点蚀、癣状腐蚀和台面状腐蚀,常常造成管柱穿孔、断落、气体泄漏和井口损坏等事故[2]。为了确保管柱在腐蚀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地工作,CO2驱注入管柱除满足常规的不压井施工和测试需要外,注入管柱设计还需考虑耐腐蚀、气密封和循环缓蚀剂问题[3]。
区块注入管柱采用了可钻式封隔器注入管柱,并加注油套环空保护液。主要是利用可钻式封隔器承受压差高(可达35MPa)、耐温120℃,防腐性能好、工艺简单、可铣可钻、密封性好等特点,与插入管柱配合,封堵射孔顶界以上油套环形空间,以保证射孔顶界以上套管不受CO2腐蚀;同时该管柱下端的工作筒与作业施工时投入的堵塞器配合,可在不压井作业状态下进行插入密封管柱的起、下作业施工。油管采用多元合金不锈钢化涂镀防腐油管,在管柱下端加装伸缩油管来平衡管柱的伸缩量,插入密封管并增加锁死机构。试验区腐蚀挂片检验结果显示,腐蚀速率为0.002mm/a。从现场应用情况看,该管柱可以满足CO2的注入要求。
3 调剖封窜
针对试验区部分气窜井,开展了泡沫调剖封窜。S96—C16井与注气井在同一井排,且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投产后CO2含量上升迅速,CO2含量达到80%以上后,产量大幅下降,分析认为是裂缝气窜,详见图1。
图1 S96—C16油井开采曲线
从周围注气井的压力变化情况看,附近的S96—C15注入压力上升明显,可见其气窜主要是来自S96—C15。为此,对注气井S96—C15井开展泡沫调剖现场试验,结果见表1。S96—C16井气油比由调剖前的794.4m3/t下降到37.2m3/t,周围连通油井单井日产油上升了0.2~1.1 t,见表2。
表1 调剖试验泡沫剂及CO2用量
表2 周围连通油井气油比及生产情况变化
4 结论
(1)低渗透油田CO2驱油试验区采用复合射孔技术,提高了注采井的完善程度,取得了较好的增注增油效果。
(2)利用泡沫体系调剖封窜可以避免CO2的早期突破,使周围联通油井气油比大幅下降,提高产量。
(3)注气井应用可钻式封隔器管柱,承压高、耐腐蚀、密封性好,可以满足CO2的注入要求。
[1]李孟涛,张英芝,杨志宏,等.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提高采收率试验[J].石油钻采工艺,2005,27(6):43-46.
[2]刘建新,田启忠,张瑞霞,等.耐CO2腐蚀注采管柱评价与选用[J].腐蚀与防护,2012,33(3):239-240.
[3]姜守华.二氧化碳驱配套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31(3):64-65.
(栏目主持杨军)
10.3969/j.issn.1006-6896.2014.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