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泉区省级绿色食品草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创建成效及启示
2014-03-22钱小强
钱小强
摘 要:介绍了阜阳市颖泉区省级绿色食品草莓歀化生产示范区创建成效及启示。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是保证;标准体系建立是关键;培训监管是基石等。为发展草莓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颍泉区;草莓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成效及启示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5-57-02
颍泉区绿色食品草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位于颍泉区闻集镇境内,闻集镇位于阜阳市区西北25km处,全镇13万人,面积143km2,可耕地0.87万hm2,是阜阳市最大的农业乡镇。近年来闻集镇以草莓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发展迅速。自2011年开始连续3a进行了省级绿色食品草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创建工作,成绩十分显著,在2013年底省组织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验收中,绿色食品草莓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以93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1 创建成效
1.1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示范区基地面积由创建前的0.05万hm2增加到2013年的0.1万hm2,年产鲜草莓4.2万t,年产值3亿元,分别较创建前增长了110%和275%。受益农户5 100户,户均增收1.6万元。主栽品种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4个。栽培方式由原来的大棚栽培发展到现在的温室栽培、立体栽培、基质栽培和盆景栽培等多种形式。
1.2 产业链条得到延伸 年实现草莓种苗外销6 000万株,果农增加收入2 000余万元。与阜阳农科院、阜阳师范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了草莓果酒、果醋、果酱、果汁配方,引进草莓深加工生产线3条。
1.3 产业品牌得到了树立 闻集、火营、闻福3个品牌的草莓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示范区内通过绿色、无公害认证的面积达到0.1万hm2,年实现草莓外销3.2万t。
1.4 组织化程度得到加强 由镇内7家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发起,成立了颍泉区草莓协会。协会与各团体会员签订了草莓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协会的统一协调下,各合作社为社员统一进行土地流转、农资供应、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
1.5 标准体系得到了健全 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根据示范区实际开展技术攻关,组装配套了轮作换茬、脱毒种苗、配方施肥、棚型改良、黑膜覆盖、膜下暗灌、放蜂传粉、密度调整、病虫综合防治等栽培技术,形成了独特的种植方式,制定并实施了《绿色食品草莓栽培技术规程》等市级地方标准5个,授权《半坡式大棚》等国家专利7项,获省科技成果2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1.6 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示范区内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创建前2010年的4 940元,增加到2013年的8 091元,增加了63.8%。示范区内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由创建前2010年的1 942.3t、5.8t,减少到2013年的1 884.5t和4.1t,分别减少了2.98%和29.3%,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2 创建成功的启示
2.1 组织领导是示范区创建成功的保证 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颍泉区省级绿色食品草莓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创建的日常事务,确定了“提升品质、扩大规模、树立品牌、强化服务”的示范区创建思路。同时还成立颍泉区省级绿色食品草莓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标准化工作组和颍泉区省级绿色食品草莓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技术工作组,负责示范区具体业务的落实、协调和指导。项目承担单位闻集镇政府切实把示范区创建当做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项目推进组,由镇长韩红伟同志亲自挂帅,对示范区创建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具体的任务分解,有力保障了示范区创建的各项工作实施。
2.2 标准体系的建立是示范区创建成功的关键 聘请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董玲等一批熟悉标准化生产的专业人员,编制实施了《绿色食品(A级)草莓种苗脱毒快繁技术规程》、《绿色食品(A级)草莓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A级)育苗技术规程》、《绿色食品(A级)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以及《绿色食品(A级)质量要求》5个市级地方标准。同时我们还围绕绿色草莓的生产技术、产地环境质量、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广泛搜集现行有效的国家或行业标准20余个,构建了草莓标准体系框架及体系,有效地指导了示范区的草莓标准化生产,为示范区采标生产提供了保障。
2.3 培训和监管是示范区创建成功的基石 为保证示范区农户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草莓,推广新技术和标准,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措施,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标准化种植的水平。分别邀请了以色列草莓专家沙尼,日本草莓专家上山优,全国草莓大王、全国劳动模范、吉林蛟河草莓研究所李怀财所长,烟台草莓研究所所长刘景亮、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朱世东,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董玲,阜阳市菜办副主任葛三建,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马宗新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来示范区培训指导草莓生产;组织了示范区内草莓专业合作社、企业和草莓种植大户到北京、山东、浙江、长丰等草莓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学习交流;要求技术服务组成员根据不同季节、采取不同方式进村入户手把手对示范区内种植户进行培训和指导。3a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现场指导161场次,培训农户15 200余人次,印制下发《致示范区广大草莓种植户的一封信》、《绿色食品禁用农药》、《草莓标准化栽培技术》、《大棚草莓栽培工作历》等技术资料4万余份。严格示范区创建的监管,定期、不定期的对生产基地、合作社农资供应点进行巡查,严格农资供应台账、生产记录的登记制度,采取“政府+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完善配套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制度,确保示范区草莓全部采标生产。
2.4 创新与发展是示范区创建的生命 创新应用了半坡式大棚,配套应用了卷帘设备,有效地推动了示范区生产规模的扩大。引进14个草莓品种,开展了栽培对比试验,筛选出符合示范区栽培的草莓新品种4个。探索进行了假植、避雨、高架、穴盘、遮阳网等多种育苗方式,有效提高了示范区草莓的种苗质量。积极开展基质、立体、无土、花盆等栽培研究,大力进行草莓—西瓜、草莓—甜瓜、草莓—水果黄瓜、草莓—糯玉米、草莓—毛豆等多种以草莓为主的高效轮作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最大化的提高了示范区草莓的栽培效益。 (责编:徐焕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