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经济地理”与扬州跨江融合发展
2014-03-22储东涛
储东涛
摘 要:按照中共江苏省委和省政府的部署,扬州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实施跨江融合发展战略,这是扬州谋求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机遇。这一机遇的重要理论根据之一,是“重塑经济地理”,但是,什么叫“重塑经济地理”?这一理论的来源和内涵是什么?怎样通过“重塑经济地理”谋求扬州的新发展?“重塑经济地理”思维下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前景是什么?扬州如何实现跨江融合发展的重大突破?这些问题都必须予以明确回答,以动员扬州全市人民全面谋划、砥砺奋进,真正实现扬州跨江向南、融合发展、迅速崛起。
关键词:重塑经济地理;跨江融合发展;宁镇扬“大都市区”;释放改革红利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ployment of the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will implement the cross-Yangtze Rive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at present and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It i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Yangzhou to seek a new round of development.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es of the opportunity is the “remodeling of economic geography”. Then what is the “remodeling of economic geography”? What is the source and connotation of the theory? How to seek the new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remodeling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remodeling of economic geography”, what is the prospect of the cross-Yangtze Rive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How can Yangzhou create a great breakthrough of the cross-Yangtze Rive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ll the problems need definite answers so as to mobilize the people of Yangzhou to find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stride forward and realize the integrated and rapid cross-Yangtze River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in the real sense.
Key words:remodeling of economic geography;cross-Yangtze River integrated development;“Metropolis Circle” of Nanjing;Zhenjiang and Yangzhou;distribution of reform bonus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3-24(6)
2013年6月,中共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在扬州召开苏中发展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动苏中加快融合发展、特色发展。省委主要领导强调指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主要是遵循提高经济密度、缩短时空距离、削弱区域分割这三大经济地理特性,进而重塑经济地理,实现区域融合发展”。此后,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意见》,强调“推进跨江融合,实施江海联动;强化分类指导,促进特色发展;扶持薄弱地区,提高整体水平;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并把扬州确定为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要求“扬州努力在跨江融合发展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这些都是十分明确和正确的指导及部署。但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什么叫“重塑经济地理”?其实质内涵是什么?扬州怎样才能“重塑经济地理”,真正实现跨江融合发展、迅速崛起?
1 “重塑经济地理”的理性思维
苏中工作会议中提到的“重塑经济地理”概念来自于2009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该“报告”把地理空间在区域发展政策中的潜流地位,提升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从而凸显了地理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报告”认为,经济地理有三大特性:国际层面的首要特征是分割,国家层面的首要特征是距离,地方层面的首要特征是密度[1]。因此,区域发展必须遵循三大特性实行地理变迁,“重塑经济地理”,推动区域融合发展。
1.1 “重塑经济地理”的必要性
该“报告”首先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地理位置都不失其重要性”,指出“人们所在的地方,是关系他们福利水平的最重要因素”[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导致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平等,这是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由此,“报告”列举了以下几点依据:(1)人们收入差距形成的地区因素。当今世界,人们对收入的最佳预期,不是他的知识水平,也不是他的人际关系,而是他工作的地方。因为大至一个国家,小到地方层次,都不可能同时同步富裕起来:一些国家日渐富裕,一些国家却难脱贫穷;一些省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省区却徘徊不前;城市将农村远远地甩在后面。(2)毗邻地区的发展状况至关重要。在一个国家内部,一些省份发展比较快,临近富裕省份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从中受惠。一个省区的繁荣,迟早会惠及周边省区。各省内部不同城市、城镇和乡村走向富裕的时间也不相同。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不能任其周边地区深陷贫困而坐视不管。(3)协调发展赋予地区收获经济利益。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地理位置对家庭的影响将降低,对公司的影响将升高。协调发展赋予地区一种能力,即收获经济集聚带来的经济利益,取得消费趋同产生的社会利益。这样,经济发展就能良性循环,发达地区为周边地区实现繁荣富裕创造了条件。
总之,“报告”以十分乐观的笔调写道:“在以往两个多世纪中,蓬勃推进的城市、迅速流动的人口、生气勃勃的贸易,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发展。今天,这些市场力量也可以实现经济集聚和生活水平趋同的双赢效果,以巨大的规模和速度改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走势,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注入发展的新鲜血液。”
1.2 “重塑经济地理”的操作性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重塑经济地理”?该“报告”深入分析了驱动地理变迁的主要因素,给出了以下答案。一是加快经济集聚。工业化地区的生产更加集中,也更加专业化。最大的城市最适合开拓新企业,较小的城市更适合已经稳定的企业。集聚经济吸引人口和金融,导致人口向毗邻地区流动。为获取获利机会,资本也常常远距离迅速流动。在迅速增长的经济体中,地方将迅速走向密集化,这主要表现在城乡移民加快,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随着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活动会更趋集中,城市内部的变迁同样重要。二是推动人口流动。没有人口的流动,一个国家或地区也富裕不起来。事实上,人们的流动能力,是衡量他们经济潜力的良好标准,流动的意愿,也是衡量他们进取意愿的标准。人口流动较之于资本,更多的是流入附近的集聚区。一旦有工厂和人口流向某个地方,其他工厂或人口流就会接踵而至。工人流向国内经济繁荣的地区,从而拉近了与市场的距离。人类居住区的日益密集化、工人移民和企业的集中,缩短了市场距离,从而对区域经济的成功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报告”还特别以中国为例,认为在20世纪最后20多年中,随着移民纷纷涌入沿海地区,海外华人也将资金和技术带到了那里,形成沿海地区的“财富回流”,从而为该地区的经济与美国东北部经济的分庭抗礼提供了希望。三是促进专业化生产与贸易。人们可能在大城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融资工作,而在小城镇进行产品的生产。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与国内经济的集聚并驾齐驱,因为生产成本的降低,为更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契机,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司的地理位置和贸易的性质:交通运输成本较高时,公司不得不设在距消费者比较近的地区;运输成本降低后,规模经济日益增长,就可以将产品运送到距离很远的消费者所在地。
1.3 “重塑经济地理”的根本原则
“重塑经济地理”不仅要懂得其操作性,还要遵循一定原则。“报告”提出了两个根本原则:(1)实施经济一体化战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意味着落后地区追赶富裕地区存在着重重困难,然而,“溢出效应”带来的希望远大于困难。“溢出效应”来自于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规模化和贸易专业化的前提,也是重塑经济地理的高效的、最现实可行的途径。(2)政府在推进经济一体化中可以有所作为。政府在作出决策时,必须遵循经济一体化原则,重新构建关于城市化、区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政策框架,研究制度合作、基础设施共享和特别激励措施的有效政策组合。通过公共制度制订、基础设施建设和干预措施、激励措施的最佳组合,人们可以重塑他们的经济地理,而政府行为的高效与否,如制定规章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和提高效率的政策干预,将决定整个地区是否能加快走向繁荣的步伐。
2 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按照“重塑经济地理”思路,江苏在扬州进行跨江融合发展试点,重要目的是探索区域整体发展的新路径。江苏区域发展差异性突出,梯度发展不平衡性明显,这是长期以来困扰江苏的“心头之痛”,必须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按照国家《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扬州跨江融合发展,也是共同打造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带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门户的需要,是充分发挥扬州的比较优势加快崛起的需要。因此,2013年7月,中共扬州市委举行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将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加快宁镇扬同城化、实现跨江融合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取向”。但是,笔者认为,只有对扬州的优劣势进行理性分析,才能认清“重塑经济地理”的实质,理清其跨江融合发展的思路;只有清醒地认识面临的挑战,才能真正抓住大好机遇。
2.1 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方向选择
千百年来,扬州的兴衰与长江紧密相联:“运河时代”,扬州作为交汇点,坐拥大运河和长江两条主干线,因“运”而兴,造就了历史上的数度繁荣;“铁路时代”,“河运”逐渐没落,受阻于长江天堑,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严重阻塞,偏于一隅的扬州开始衰落;前几年,围绕着“向西发展”还是“向东发展”,扬州曾发生过争论。客观地说,“东西向”发展都是适应沿江开发、沿海开发的需要,旨在扩张扬州规模,拉开城市骨架,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但是,“东西向”多是行政通道,“南北向”多是要素通道。“东西向”的宁通高速,承载着扬泰通的行政交流;“南北向”的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四桥、润扬大桥等,助推苏中突破天堑,跨越长江,接轨苏南,承接发达地区的发展要素。江阴大桥、苏通大桥、长江三桥等一条条“南北向”通道,则释放着人才、科技、教育、资本的“虹吸”魅力。现在,扬州是真正到了借力“南北向”通道,承接南方发达地区先进要素的时候了。变过去“东西向”的行政扩展为“南北向”的要素集聚,扬州必须着眼于以“南北向”的联动发展,突出加强与苏南、上海、北京以及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吸纳发展资源和创新要素。可以说,什么时候“南北向”通道被阻滞,扬州就落寞;什么时候真正打通“南北向”通道,扬州就崛起、就繁荣。因此,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方向,就是继续突破长江天堑,向南跨江发展。
2.2 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比较优势
扬州实施跨江融合发展战略,首先具有一些比较优势。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2.2.1 区位优势
扬州地处江北,兼有南北之利。扬州与南京接壤,连接苏南和上海,是宁镇扬“大都市区”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扬州与淮安交界,连接苏北,直通北京。因此,扬州向南可接受苏南、上海和其他南方等地的经济辐射,向北是加快苏北振兴、连接北方经济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特别是宁镇扬“同城化”提出3年多来,3市融合度越来越高,已经在产业互补、交通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对接方面迈出了一定步伐。
2.2.2 交通优势
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江苏长江江面上陆续建成了多条过江通道,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变得通畅起来,南北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带动了扬州沿江地区的经济腾飞。
2.2.3 产业优势
在江苏省内,作为“苏中板块”的一部分,扬州发挥着苏南产业和资本向苏北扩散以形成南北协调发展的作用,在生产力布局上也承担着传导纽带功能,既可承接产业转移,又可承接科技创新。十年沿江大开发,扬州在80多公里的东西向长江岸线上,形成了五大基本产业、五大千亿级产业群和新光源、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布局。
2.2.4 文化优势
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500年的建城史,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文化底蕴深厚;扬州也是世界名城,19世纪初,在全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10个城市之中,中国有6个,其中江苏有3个:即江宁、扬州、苏州。最近几年,“精致扬州”建设有口皆碑,文博事业发展辉煌,曾经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中国和谐管理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奖。
2.2.5 生态旅游优势
扬州是“绿杨城郭”,绿色是扬州的城市底色,也是扬州的执著追求。扬州是风光秀美的水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胜古迹众多,园林建筑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蜚声海内外。扬州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2.3 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认清自身的比较优势很重要,但认清自身的不足之处更重要。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归纳有以下几点。
2.3.1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现在,长三角核心城市已普遍进入“高铁时代”,苏南整体进入“高铁时代”,扬州却仍在高铁门外。扬州必须加快缩短与苏南的时空距离,这是当下最严峻的挑战。
2.3.2 经济实力不强、人均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扬州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明显落后于苏南。以2012年为例,苏州GDP为12011.65亿元,无锡为7568.15亿元,南京为7201.57亿元,常州为3969.75亿元,扬州为2933.2亿元,名列全省第八。就人均GDP而言,整个苏南已经达到101368元(折合16000多美元),扬州为65691元(10600美元),相差悬殊。而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扬州的差距也比较明显。2012年,苏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35827、17160元,扬州分别为25712、12686元。
2.3.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在于尚未真正跳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窠臼——投资率仍然比较高,而消费率偏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亟待提高;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资源能源约束不断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能源供给能力的矛盾也很突出;市内县区之间协调发展的要求提高,开放型经济面临的国际风险前所未有。
2.3.4 企业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经济发展总体上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支撑,民营经济发展明显滞后。2012年,在全省“营业收入百强民营企业(集团)名单”中,苏州、无锡各进入20家,南通进入16家,南京进入13家,常州进入11家,泰州进入6家,镇江进入5家,扬州只进入3家;同时,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许多关键核心技术远没有掌握,相当数量的本土企业处于“有产量、无品牌、无技术、附加值低”的状态。
3 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前景展望
在国家《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最吸引扬州人眼球的,当属首次提出建设宁镇扬“大都市区”这一目标。它标志着推进了3年多的宁镇扬“同城化”,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苏南规划》指出,苏南要建设宁镇扬“大都市区”和苏锡常“都市圈”两大重点“发展极”,从而加强与上海的全面互动对接,同时承东启西、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由此可见,扬州“重塑经济地理”、实施跨江融合发展战略,美好前景就是成为宁镇扬“大都市区”的一部分。
3.1 “大都市区”的来历及形成条件
建设“大都市区”的构想,源于法国地理学家琼.戈特曼(Jean. Gottmann)先生的预言。1961年,戈特曼发表《城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一文,提出了“大都市化”和“大都市带”概念。他揭示的大都市化进程,今天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目前国际上的城市群,通常就被称作“都市圈”、“大都市区”、“大都市带”等。1976年,戈特曼又发表《全球的城市群体系》一文,首次提出世界上可以形成六大城市群的预言:(1)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2)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的大湖都市带;(3)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4)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5)从阿姆斯特丹到鲁尔和法国西北部工业聚集体的西北欧大都市带;(6)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密集区。戈特曼认为,一个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应具备以下6个方面的形成条件:第一,区域内城市密集;第二,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性城市;第三,多个都市区连绵,相互之间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和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第四,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贸易中转大港、国际航空港及信息港,作为城市群对外联系的枢纽,同时,区域内拥有发达、便捷的交通网络,成为社会经济联系的支撑系统;第五,总体规模大,城镇人口至少达到2500万;第六,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区域[3]。从预言到现实,戈特曼当年所列的前五大城市群早已成形,而且成为当今全球经济贸易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经济全球化特征最为明显的地区,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不仅完全符合上述条件,而且绰绰有余,正是我国目前致力于建设的宏伟目标。
3.2 从宁镇扬“同城化”到宁镇扬“大都市区”
宁镇扬——江河要冲的孪生城市、错综交织的人文联系、地域文化的诗性魅力、开放进取的人文精神,这一母同胞“三姊妹”比邻而居,文化同根、民俗同源、发展同脉。镇江、扬州地理上更加靠近,但南京、扬州的人文联系更加密切。宁镇扬跨江融合,建设产业集聚带、滨江城市带、生态风光带,条件无比优越。宁镇扬“同城化”,包括交通、科技、教育、旅游、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不仅仅是聚集资源,更重要的是培育经济增长点、增强市场竞争力。宁镇扬具有苏锡常等地尚不具备的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成为创新型经济集聚区,实施经济一体化。宁镇扬“大都市区”,把宁镇扬“同城化”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不仅包括宁镇扬3市,而且覆盖安徽的马鞍山和滁州等地,并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
3.3 宁镇扬“大都市区”的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发展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站在“全国一盘棋”的高度,江苏必须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江苏段的优势,把江苏沿江地区打造成面向全球、沟通亚太、带动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因此,如果说太仓、启东是长江入海口的话,那么,“宁镇扬”则是长江中上游城市“出海”的江苏门户。未来长江中上游城市对外开放的水上通道,将在“宁镇扬”区域完成要素中转,这一地区将是长三角地区面向长江中游地区与我国中西部核心地区的沟通枢纽,是长江中上游城市群对外开放、借船出海的重要门户。因此,建设宁镇扬“大都市区”,就是要合力打造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带动长江流域重要门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核”。
4 当前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重点突破
扬州跨江融合发展,当前可以从两个方面争取实现重点突破:一是从改革方面切入,一是从建设角度着手。扬州要以创新精神和开阔视野,树立雄心壮志,凝聚人心,探索新路,埋头苦干,破解难题。
4.1 当前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改革重点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我国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扬州必须在以往30多年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形成扬州特色,增强内生动力。
4.1.1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扬州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政府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该放的放开放活,该管的管住管好。《决定》不仅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而且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两个“都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就赋予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完全平等的地位,不再存在所谓主次之分了。同时,《决定》明确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还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4],等等。这些都是《决定》中十分耀眼的亮点,其思想之解放、改革之坚定、观点之鲜明、思路之清晰、举措之扎实,前所未有,振聋发聩,相信不仅能扫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而且一定能充分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真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长远黄金期。
4.1.2 积极探索跨江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江苏省委、省政府要求扬州进行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扬州要与苏南各市以及上下级各方面处理好几对关系,以探索和完善区域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如:行政分割与市场一体;一方受益与互利共赢;主动融入与欢迎进入;行动融入与观念融合;产业对接和错位竞争;上级扶持和自我奋进;整体融入和率先突破;规划编制和执行完善。
4.1.3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扬州要以“六个一体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4.2 当前扬州跨江融合发展的建设重点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扬州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在“重塑经济地理”的同时“重构经济结构”,争取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转型升级上尽快提升到苏南和长三角核心区的水平。
4.2.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水利、航道、港口和信息基础设施等,必须统筹推进,不可偏废。当前,扬州首要的是突出交通先行,尽快实现“高铁梦”,全力推进“宁仪扬”城际轨道、“连淮扬镇”铁路早日开工建设。但更重要的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让公铁水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并在资源能源消耗更低的前提下,实现客运服务更优、物流成本更低的交通运输保障。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不仅可以缩短时空距离,而且可以改变地区分割,真正实施经济一体化,成为跨江深度融合的“连通器”和“加速器”,重塑经济地理。因此,还要着力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着力推动货运与物流业加快融合,着力推进沿江港口、航道结构优化和资源整合,着力建设能源、水利和信息化体系。
4.2.2 奋力提高经济密度
扬州应坚定发展先进制造业。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在大力发展汽车、机械、建筑、旅游等基本产业的同时,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基本产业来加快发展,全力推进新兴软件名城建设。主动与苏南合作共建工业园区,大力推进政产学研金合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发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农业经营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集中流转;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构建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汽车城、信息港、鱼米乡、高铁梦、城轨梦……共圆扬州崛起梦。
4.2.3 精心保护人文生态环境
在当前我国我省生态环境已成老百姓最为诟病的形势下,扬州既要抓住发展机遇,又要发挥自身显著优势,守住“绿杨城郭”,呵护“精致扬州”、“秀美扬州”,依托人文生态优势,转为产业和经济优势,让文化和绿色成为扬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品牌,凸显扬州特色和个性;扬州是水乡,水在生态环境中是第一核心要素。要发挥水的特色、树的本色,做到水绿交相辉映,着力营造“天蓝、水清、树绿”和“清洁、清爽、清静”的生态生活环境,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利。扬州还可结合南水北调的东线源头,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进一步打造“亲水城市”,加大生态廊道建设。“七河八岛”是扬州的“绿肺”、“城市客厅”和“后花园”,要让大湿地公园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
参考文献:
[1] 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胡光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N].新华日报,2013-06-16.
[3] 李梅影.追寻戈特曼[EB/OL]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6/9604/886590.html.人民网,2003-07-07.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5.
责任编辑: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