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监管尚有死角

2014-03-22

环球时报 2014-03-22
关键词:罗格环球时报德国

本报驻英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黄培昭 青 木《环球时报》记者在英国的住地附近有家杂货店,老板克瑞斯最近通过英国一家P2P网上借贷公司ZOPA借了钱,以此渡过了手头资金短缺的难关。他对记者说,网上贷款的手续并不复杂,注册登陆后可选择进入“我想借款”的界面,然后缴100英镑手续费,即可借到自己需要的款额。借款的平均支付利率为5%,低于传统银行。出借者则需要缴纳其借出金额的1%作为服务费,出借人平均净收益率为5.5%,这一数字要远远高于在银行的存款利率。P2P的意思是“个人对个人”,或者“平等对平等”,重点依托互联网技术,以电脑、手机等个人电子终端为主要工具和平台,在客户个人之间进行的互助式合作借贷方式。ZOPA公司2005年诞生于伦敦。该公司市场开发部负责人怀特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根据相关规定,借款人一次可以借出1000至1.5万英镑额度的款,借贷期为3至5年。类似ZOPA这样的P2P公司目前在英国有好几家,但除ZOPA外,其它几家的发展情况似乎不尽如人意,一些人觉得P2P的模式还是存在较大风险和隐患,因为网络作为虚拟的空间,终究让人不放心。“监管模糊”目前是ZOPA等英国网上金融贷款公司的主要发展障碍。英国政府已经承认了ZOPA的合法经营性,并有一些机构对其进行监管,但由于金融法律和条规还没有覆盖到这一新兴行业,迄今专业的金融监管机构尚未将其纳入监管对象的范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经济信息学学者罗格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就成立了第一家直销银行储蓄与财富银行。它就是现在欧洲最大的互联网银行荷兰国际直销银行的前身。如今德国已有数十家此类银行。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2年,德国互联网银行的顾客数量从400万扩大到1600万人。几乎所有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德国年轻人都认为,如果有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取代传统金融产品,他们愿意接受前者。德国多家银行和网络购物平台也推出类似国内余额宝等金融产品。客户把钱转入这些金融产品中,就可获得一定的收益。经济信息学学者罗格尔表示,客户实际上买了一款基金。当然,客户也可随时用资金来网购消费和转账。像记者所属的德国信贷银行,就在网络中提供了多个基金产品。2008年,德国就出台了金融市场稳定法,通过立法来加强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罗格尔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充满希望,但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不过,德国《时代周报》则给互联网金融产品“泼冷水”:首先,这些金融产品大多没有获得实体经济的接受与认可,信用有待考验;其次,它们的安全性堪忧,账户数据和资金安全存在隐患等;其三,客户潜力受限,由于对网络“不感冒”,许多中老年人可能会被排斥在外。▲

猜你喜欢

罗格环球时报德国
你看到的是美,我看到的是责任
“梦梦”“娇庆”德国行
对不起
有情法律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新中国科技60年(3)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