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教学中民族精神的弘扬

2014-03-22易东晖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庐陵古诗文人文精神

易东晖

我国传统文化在古诗文中有集中的体现。具有悠久历史丰富内涵的古诗文材料,一旦储存于学生的大脑,组合进他们既有的认识结构和情感经验中,就会化而为血脉,化而为营养,成为学生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五千年文化精华的中华古诗文,是华夏后裔固守的精神家园。

一、重植人文精神之根

新课标重视了文化传承,提高了“文言”要求,首先是提升了古诗文的学习目的。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课标把“形成传统文化底蕴”确定为学习古典诗文的价值追求,并且加大了学习古诗文的“难度”,要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同时强调了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这一先进理念指导下,针对中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现象,我们进行了省级结题“古诗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人格失落是当前我们学生中极为普遍的现象。改革开放的国策,将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但是伴随着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许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也进入我国校园,尤其是唯我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没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取向极易腐蚀青少年头脑,使得我们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入了冲突、困扰甚至混乱状态,人格“低落”、“缺失”、“扭曲”、“变态”等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树立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工具的理念。因为语文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诗文是人文精神之根,学生在诗海遨游,采英撷粹,定能完善人格、悟道做人。

二、古诗文中的育人本质

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说过:“古诗文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古诗文教学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古诗文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对祖国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如教授《登泰山记》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后,让学生绘出“泰山日出图”,突出日出时迅速变化、大风云雾、群峰色彩。讲解后,学生就能感悟出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认识到祖国国土辽阔、山川壮丽、人民勤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坚强信念。

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作者介绍”,它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格,更好地观照鉴赏作品的风格。因为作者要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如苏轼的人格旷达乐观,他拥有极强的心理承受力和近乎完美的心理品质,环境适应能力极强,近乎于全才。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是很好的人格培养材料。此外还有,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们了解张继上京赴考失意,但他却能在失败中升华痛苦,在归途中写下千古绝唱的《枫桥夜泊》,他这种扭转失败,升华痛苦的做法对考试失利(尤其是高考落榜)的学生有重要指导意义;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了解邹忌的智勇双全是综合素质高的典型例子。还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顾全大局、挺身而出;韩信的能屈能伸。这些材料注入到学生心中,一定会成为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还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古诗文中名人的典范作用,它潜在着不可估量的意义。我们经常用名言警句激励学生。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时刻提醒学生要为传承民族文明而不懈追求。

三、利用与开发课外学习资源

1.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实验

为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我们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开展了以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主体的“庐陵文化”研究,编写了《正气浩然》校本教材,它包括历代庐陵知名人士的诗词、曲、散文,有关庐陵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教育、人文的文章,以及庐陵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单元。文天祥是庐陵文化“节义”的典范,是吉安人民的骄傲。我们除了参观考察,还举办了“我对庐陵文化的认识”、庐陵学子风范(我的理想)、诗歌朗诵、演讲、征文比赛活动和校本教材《正气浩然》知识竞赛等活动,师生在学习中积极性很高。

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重节操、写文章是庐陵人的传统美德和人生追求,崇儒重贤、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是庐陵文化的体现。庐陵教育发达、民风淳朴,正如欧阳修在《吉州学记》中说“长幼相孝,慈于其家”。历代名人辈出的古庐陵,正用博大精深的思想哺育了一代代庐陵学子。我们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进了学生家庭、走进了学生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精神的最深处。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古诗文教学的主阵地

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例如我们开展了家乡古名人故事会。古名人故事折射出民族的文化心态,是民族文学的丰富矿藏,可是民间故事的流传日渐衰微,我们让学生搜集故事,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学生在“名人故事”中完善人格,在“名胜古迹对联交流会”上妙联抒怀,在收集名言警句中采英撷粹,在“古诗文诵读”中意兴盎然,在古诗文知识抢答赛上燃烧起智慧的火花,在“新时期中学生形象设计”征文中悟道做人,在“我是庐陵人”电视报道中展现风采。

四、古诗文教学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新开地

有的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事事亲历亲为,尤其是有的老师实行“三帮”政策,帮学生查工具书、帮学生翻译、帮学生积累,生怕挂一漏万。我们课题组力争改变这一弊端。比如我们在讲授古代游记文时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收集有关知识,课堂交流,之后,展示学习成果,有人采用了知人论世法研究,有的同学采用了比较阅读法,最后开展单元知识抢答竞赛,整个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自己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新,让学习空间从封闭到开放。这样就避免了将文质俱美的古诗文“大卸八块”的弊病。课堂上教师始终贯彻以诵读为主的古诗文教学法。注重教师范读,形成情感共鸣,学生齐读,制造感染气氛,配乐朗诵,激荡情感氛围,以及对比朗读,显现情感魅力,有时起始读,有时收尾读。总之,实验表明诵读作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产生的效果是教师单纯的“讲”完全达不到的。教师要始终结合学生语感水平、心理特点及语感的心理基础,循循善诱,把“诵读”寓于教学中,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其中的人文精神、审美价值和文化取向。

古诗文教学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架设了一道桥梁。灵活多样、趣味横生的古诗文教学,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完善了学生人格。我们要始终让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力争使学生对我们的民族语言有深厚的感情,做到读史书有鉴别,学语文有灵气,写文章有个性,塑人格有规范。如果我们为每个学生打下了一个厚实的文化底蕴,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实着每一个青年的精神家园,古诗文是我们“精神家园”的绿色文化。

猜你喜欢

庐陵古诗文人文精神
美丽庐陵
庐陵某者
“堆花杯”庐陵诗词学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征稿启事
赞庐陵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