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防范及处置建议

2014-03-22陈薪宇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银行

陈薪宇

摘要:介绍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含义及产生背景,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两方面概括了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并给出管理此类资产的必要性分析与现状分析。最后,另辟蹊径,提出要从不良资产形成源头入手,辅抓形成过程及处置过程,三管齐下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不良贷款;形成源头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12-02

1 引言

银行的不良资产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俗称呆坏账。1998年以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评定采取“四级分类”制度——正常贷款、逾期贷款(贷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贷款利息拖欠逾期三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需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故不良资产也叫做“一逾二呆”。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行贷款的五级分类制度,即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现在通常提取的专项准备金比例为: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后三类即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为渐进式改革的顺利推进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相当的金融支持,然而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银行风险的快速积聚。这集中表现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盈利能力较差,巨额不良资产存量累积、增量不断,降低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严重影响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巨大难题。20世纪末,国家为了剥离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使四大行的面目焕然一新。21世纪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逐年下降,2012、2013年各季度不良资产率都保持在1%以下,较十年以前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良资产率下降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目前放贷规模十分巨大,不良资产余额依然很大。虽然从数据上看,效果明显,但政府干预和主导性很强,故我们不能对它放松警惕。而现在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把目光集中在如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例如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立法等。探究新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成功剥离不良资产并上市,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断提升,但与之相伴的是自然灾害频发,货币不断超发,房地产市场过度膨胀等问题。再加上银行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银行不断降低放贷门槛,使我国不良资产集中爆发的可能性变大。在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不良贷款率创新高的状况。温州地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经历了今年第二季度的好转后,不良贷款率第三季度又开始反弹。此前公布的16家上市银行三季报中,共有14家上市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状况,从而让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备受关注。而据最新消息显示,截至10月底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4.31%,创下28个月以来新高。

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2010年四个季度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1.3%、1.2%、1.14%,2011年四个季度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1%、1.0%、0.9%、1.0%,2012年四个季度不良资产率分别为0.94%、0.94%、0.95%、095%,2013年前三季度不良资产率分别为0.96%、096%、0.97%。单从这个数据上看,近三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管理较有成效。而2010第一季度到2013第三季度各季度不良资产余额(单位:亿元)分别是:4701.2、4549.1、4354.2、4293、4333、4229、4078、4279、4382、4564、4788、4929、5265、5395、5636。这个数据表明近段时间不良资产余额在不断攀升,不良资产率降低有一部分因素是放贷金额的扩大,对它的控制不能减弱。

把2010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三季度不良资产率与不良资产余额绘制成表,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到,2010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三季度不良资产率呈现先下降,后平稳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三季度稍有走高的趋势。

从图2可以看到,至2010年1月起,各季度不良资产余额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就算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折算过后不良资产余额还是较基期在不断升高。

总的说来,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还在可控范围内,但要加大警觉,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而在少部分地区,需要严加监管,否则会引发危机。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3.1 历史原因

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安排了一些政策性贷款、摊派性贷款来保护当地的国有企业,目的是为了提升当地国有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但国有企业产权归国资委,部分经营者缺少激励,没有进取的心态,有些地方则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导致企业无力偿还贷款;并且因为地方政府的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给不少国有企业发放带有隐性财政补贴贷款,这些贷款大部分变成企业的资本金或被企业简单再生产长期占用,无法按时归还,给银行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1995年施行的《商业银行法》第41条第二款就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特定贷款项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应当发放贷款。因贷款造成的损失,由国务院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一条款直到2004年的《商业银行法》中才被删除。可见,由此产生的不良资产占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十分巨大,并一直延续下来。

3.2 现实原因

3.2.1 银行内部控制没有落到实处

虽说银行对放贷业务列出了许多明文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制度都流于形式,例如现在不少银行都采取“重贷轻管”的态度,规定的“三查”制度早已被管理者们抛之脑后。再者,贷款审核审批制度、承兑汇票和信用证的签发制度等形同虚设,无法在实际业务过程中严格有效的执行。一些商业银行为了增加银行的放贷利润,对一些企业的贷款管理不完善或者是设置的门槛比较低,导致一些企业的贷款难以及时归还。除此之外,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也并不十分完善,一些企业为了获得贷款会制造一些假的证明,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中由于缺少风险管理意识,往往使一些不符合资格的企业能够获得贷款。从这种现象的根源来说,还是因为银行资金过于充足,导致余钱过多,急于贷出收取利息。

事实也正是如此。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1月15日发文称国有银行囤积资金过多。邮储行拥有4.5万亿元存款,但仅有少量被贷出,贷存比率不到20%,而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比率平均水平接近70%。坐拥如此规模的未使用资金,某些银行管理人员以明显低于市场均价的利率放贷,并从中收取回扣也不足为奇了。2010年以来的多次“钱荒”也给各大银行管理人员敲了一个警钟。

3.2.2 银行放贷监管制度与相关法律不健全

与银行放贷紧密联系的法律制度建设较为落后,金融市场上的法律约束不够规范,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再加上一些金融法规和细则实施力度不够大,使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增大。现在,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依照《上市规则》、《证券法》等进行信息披露,但在实施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披露周期较长、会计信息不完备、各银行披露规则不同,没有可比性等。这些问题使得银行的不良资产被层层假象包裹,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管。由于缺乏约束,在执法过程中,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一些不能及时归还贷款的企业往往会规避法律风险,非法使用贷款,企业未能收到有效地制裁,商业银行的贷款也难以收回。

3.2.3 银行信用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而商业银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主要依靠历史信息显示出的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及偿还能力。由于银行业还未建立起一个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借款企业往往会有用财务作假来骗取银行信用的动机。利用这种信息沟通不畅,借款者可以同时在多家银行获得远远超过其自身承债能力的贷款授信。贷款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国有商业银行无法很好的监督企业贷款资金流向及贷款项目营运情况。最主要的是,法律上对借款人违约的惩罚力度不够大,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借款企业常常逾期不还,甚至恶意拖欠,这样一来,银行就会产生新的不良资产。

4 管理不良资产的必要性分析

4.1 管理不良资产是提升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不良资产的存在对银行持续经营能力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数量过多会增加财政风险和社会危机,管理不当的话会直接导致银行破产。另外,不良资产的数目反映了银行管理资产的能力,储户也根据相应信息选择去还是留。

4.2 管理不良资产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可以知道,当不良资产超出了警戒位置之后,多出来的部分就是一枚枚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引爆。而高效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仅需要对风险强大的内部控制能力,还需要通过一个发达的不良资产流转市场及时有效地处置变现不良资产,最好能化不良为优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因此,管理不良资产既是保证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

4.3 管理不良资产是引导商业银行维护金融债权的迫切要求

银行的不良资产只有尽快处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就目前情况来看,行业内法规还不够规范,需要银行本身提高维护金融债权的意识,相互合作,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推进银行体制改革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维护债权的决心和力度。这是商业银行摆脱沉重的债务包袱的重要手段,也是它们维护金融债权的迫切要求。

5 治理办法

如果仅从如何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上下功夫,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很好的管控不良资产。笔者仔细思考,提出从源头、形成、处置三个阶段同时治理的意见,希望给读者启迪。

5.1 从不良资产形成源头治理

5.1.1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严格把控贷款程序

首先,要健全信用记录、征集、调查、评价、管理等内容的信用体系。银行之间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提高银行资金的社会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借贷环境,提高借贷主体的自律。最后,要根据信用条件,严格把控贷款程序。

5.1.2 控制银行余额,建立信贷风险责任机制

银行要有意识的把现金拿去投资,不能一味的靠贷款收取利息,过多的现金余额必然导致放贷的随意性。另外,要建立信贷风险责任机制,没有收回的贷款直接向受理人或担保人追究责任。只有这样,对每一笔贷款,受理人才会小心谨慎的对待,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坏账。

5.1.3 对于不良贷款率高的地区实行“特殊待遇”,提高贷款门槛

对于像温州这种银行不良资产率高的地区,就应该实行“特殊规定”,提高贷款门槛,严格把控借贷人的信用条件。当有银行的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时,再适当放宽条件,这对各家银行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5.1.4 适当放权,防止由于规则造成的流通障碍

盈利性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之一,如果把放贷业务限制得太死,就会制约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银行的竞争力。因此应当给有能力的业务员适当放权,不能用死板的规则限制放贷业务,一来对员工起着激励作用,二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5.2 从不良资产形成过程治理

5.2.1 加大对贷款企业监督力度

改变“重贷轻管”的现状,重视对借款企业的监督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对企业风险承受加以控制。若多家银行同时给一家企业办理借贷业务,可以成立联合督察小组,降低监督成本。

5.2.2 建立催偿体系,给企业适当施压

一些企业会出现故意拖欠债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建立完善催偿体系,明确什么时候催债,用什么方式催债。必要的时候还是得拿起法律的武器,联合司法部门共同治理。

5.3 从不良资产处置过程治理

5.3.1 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立法

相对于银行正常经营项目来说,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必须建立一部专门的处置法案,用来规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严惩债务人恶意逃债行为,赋予商业银行特别的权利义务。另外,要加快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的立法速度,从而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高银行资本的流动性,早日实现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目的。

5.3.2 完善不良资产定价模式

不良资产处置的定价行为通常需要经过5个环节,即:尽职调查、外部评估(或内部估值)、市场询价、初步估值、决策定价。在整个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调查和评估是前提条件和基础。一方面,银行可以委托有信誉的第三方评估公司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内部评估人员对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建立数据库,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处置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建立合理规范的评估参数体系,为资产评估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既对不良资产风险大小进行识别,也对不良资产价值进行了计量,为下一步采用何种方法处置不良资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处置效率。

6 结论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需要得到控制,并出台一系列的措施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单纯从处置方式上下功夫无法根治不良资产形成的病源,只有从不良资产形成源头入手——建立健全信用体系,严格把控贷款程序;控制银行余额,建立信贷风险责任机制;对于不良贷款率高的地区实行“特殊待遇”,提高贷款门槛;适当放权,防止由于规则造成的流通障碍。再辅以对不良资产形成过程和处置过程的治理,才能最好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参考文献

[1]齐悦.论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与治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3,(6).

[2]刘玲.浅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及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2013,(6).

[3]郭婧洲.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统计研究,2010,(8).

[4]华静.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定价行为——基于中国不完全市场条件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5).

[5]张萍.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几点思考[J].浙江金融,2011,(4).

[6]王文静.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理问题的探讨[J].管理学家,2013,(11).

[7]唐作斌.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存在的风险及法律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1,(9).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贷款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