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路径探索
2014-03-22吴义明
摘要: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首当其冲的素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是坚定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由之路;加强理论学习、制定相应的准入制度、强化民办高校党组织的作用、利用网络载体等也是可以采用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00-02
1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信仰现状简析
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该文件强调整个思政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重要性,对于民办高校思政教师而言又具有特殊意义,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根据文件精神要求,民办高校在思政教师的引进上基本能坚持共产党员优先的原则。总的来说,他们大体上做到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思政教育、关心学生,较为理直气壮地宣传和弘扬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与路线精神。但当被问及是否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时,不少思政教师就支支吾吾有些底气不足了。尤其是部分80后的年轻思政教师,大学毕业不久,受市场经济、网络文化和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猛烈冲击,在主流信仰的确立方面遭遇到了滑铁卢。其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却是主流信仰更加淡漠的一批90后学子,从而使得我国目前高校思政工作中普遍出现用“一脑袋的迷茫困惑去面对一群的迷茫困惑”(中大郑永廷教授语)这么一种尴尬局面。
一些思政教师由于入党动机不纯,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出现了入党前“跑步走”,入党后“踏步走”甚至“退步走”现象。这些教师的理想信念弱化甚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组织性纪律性松弛,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缺失,党性不强,群众观念淡漠,不能很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存在封建迷信思想,在课堂上向学生宣扬易经64卦的“灵验”,把神秘文化说成是科学知识;有的思想政治意识薄弱,在单位内部QQ工作群里附和别的专业课老师发表的某些不正确的言论、观点;还有的可能由于中途转行而不太熟悉思政专业教学工作,不讲或少讲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却偷梁换柱改讲别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上种种表现,在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中都时有发生,既误导了学生又不利于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民办高校思政教师的整体形象。
缺乏主人翁意识也是困扰民办高校思政教师的一个问题。由于民办高校采用聘任制,思政教师同别的专业教师一样流动性大,成员构成成分比较复杂。许多教师的人事关系和党组织关系并不在学院里面是挂靠在人才市场,这样使得他们心目中多多少少存在着被雇佣的心理。当按照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进行管理的民办高校运作时,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交汇碰撞之际,这些思政教师的思想很难表现出相当高度的认同性与觉悟性,而是趋于功利化、庸俗化和实用主义。他们往往热衷于多上课挣课时费,对于党组织活动则能推就推,即便有空勉强参加,也是抱着例行公事的不认真态度,接受教育流于形式。
2 坚定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若干思考
2.1 加强学习、提高觉悟,在坚定科学信仰上狠下功夫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战斗在理论教育前沿的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宣传和实践它,工作再忙,学习也不能搁浅。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同时必须矢志不渝地信仰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信、真讲、真用,尤其要使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科学发展观进课堂进头脑的力度更大更强;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反对形形色色的伪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和赤裸裸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为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对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将先进的理论精神贯彻到工作中去,以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站稳民办高校课堂这块育人阵地,自觉地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教学相长,与学生共同提高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牢记党的宗旨,提高政治觉悟,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克服雇佣思想,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干,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立德树人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豪情,为人师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还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假期深入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农村实地调研、观摩和学习,感受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体会若没有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就没有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也就不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切身领悟,促使科学信仰从“教化本位”向“内生本位”转变。事实胜于雄辩,正是由于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才使得我们国家大踏步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方向前进,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好日子,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才会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从而自觉地坚定自己的科学信仰,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崇敬和信任,把爱国颂党之心化为报国感恩之行,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力争做共产党员的楷模,做教书育人的标兵,做大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以优良的党风来正校风、促教风、带学风。
2.2 积极监督、有效管理,在党组织服务创新上狠下功夫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应依托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委和思政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民办高校党组织定位于政治核心地位和政治核心作用,在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和安全稳定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民办高校大多专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这是隶属于党委的二级教学单位,体现出贯彻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也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双高”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民办高校党委和思政部党支部须朝创建学习型和服务型党组织方向发展,坚持“服务而不领导、支持而不越位、引导而不包揽”的原则,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刚柔相济灵活多样地做实际工作,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位。坚持不缺位,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破解难题的勇气和意志、创先争优的毅力和干劲、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态势,锐意进取,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在培养一支信仰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师队伍中起到监督保证作用。有效配合教学督导体系的运作,以书记听课、宣讲汇报、专题研讨等方式进一步指导和监督思政教师在教学中严格遵守宣传纪律,要求其不能借口学术自由而肆无忌惮地向学生传授错误有害的非主流思想或对学生的这类思想听之任之而不加以正确引导;不妨对思政教师做出具体明确的学习要求,形成并健全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大胆拓展新思路,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学习和不定期学习相结合,研读原著与关注时事相结合等;还可以进行一系列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观相结合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学党章、学党史“双学”主题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教育活动等。
2.3 把好关口、严格审核,在质量保障上狠下功夫
“师德建设虽然隶属于职业道德范畴,主要依靠舆论、宣传和教师的自我教育方式来实现,但也不能仅仅依靠引导和舆论宣传,必须在柔性教育中注入刚性的管理制度,实现刚性制度和柔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民办高校人事部门需严格执行思政教师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严格审核,对于任职的思政教师则应协同督导部门每学期进行认真考评,坚决惩处违反师德的行为,在职称评聘、加薪晋级、承担教研项目、外出进修考察等方面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
理想信念往往藏于内心而现于言行。有无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能否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一个道德标杆,均不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看出来。对于那些不能很好地胜任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双重或多重人格,言不由衷甚至是心口不一,多次在政治立场上出问题以及经常在课堂上用错误言论误导学生的思政教师,即便是党员,也要坚决转岗或清退,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党纪校纪处分。
从素质条件上来看,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应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的宗旨意识,扎实的知识功底和教学教研水平。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对一名普通中共党员的基本要求,又是对一名民办高校思政教师的基本要求。上述双重要求使得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具备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政治方向,明辨大是大非的政治鉴别力,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立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政治自觉性以及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服从组织安排的政治纪律性。因而对于他们从始至终都要比别的专业课教师要求更严格。
2.4 借助网络、宣传交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狠下功夫
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必须意识到,当今时代网络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联互动性,使传统的自上而下变为互动双向、多向交流,有利于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思政教育方法,突破以往诸多环节的限制,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实效性。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相互间进行先进科学理论的宣传交流和研讨,思政骨干教师须牢牢把握网上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用乐于接受的鲜活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变得更为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更加自觉。可以建设专题网站,开辟网上党校、理论学习、经典文献、时代先锋等特色专栏,组织观看大型文献纪录片《复兴之路》、《信仰》等,还可开辟专题论坛、成立博客圈、建立QQ群和利用微博、微信、微党课、飞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立体化全覆盖。
如今在网络复杂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要使民办高校思政教师深入把握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提高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和洞察力尤为必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南。坚持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就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不畏浮云遮望眼”,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里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明确方向,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教育学生,提升自我完善人格。
3 结论
如何坚定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紧迫而又崭新的课题。以其昏昏无法使人昭昭,自己不信又怎能使别人相信?况且这种人格分裂也不利于思政教师的身心健康。民办高校思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坚定科学信仰,统一思想认识,摆正价值取向,使之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高度契合,最终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刘国习,陈丽华.高校思政系列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简论[J].中国农业教育,2012,(3).
[2]吴义明.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