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模式
2014-03-22王庆
王 庆
(福州大学 阳光学院,福州 350015)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就要在建设城镇的过程中,体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融入现代元素的同时,注重延续城镇的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量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现阶段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地方特色资源,因此合理发展和规划地方特色资源,营造以休闲、观光旅游为核心产业的新型农村社区就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可行策略。
一、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的必要性和意义
1.营造农村休闲旅游社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城镇化率还很低,如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2],因此城镇化成为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要途径。随着近年来的大力推进,城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鬼城频现、空心村等,因此李克强总理在“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并且认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最近又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保护农民的利益,使农民从新型城镇化中受益。[3]广大农村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舞台,也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特别在农村很多的地方特色资源没有得到深入、系统的开发,因此通过系统地规划和开发农村特色资源,进而营造以休闲、观光旅游为核心的农村社区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方向。营造农村休闲旅游社区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二是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社区,有效防止大拆大建,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营造适合当地农民需要的农村社区;三是休闲旅游产业的规划和发展,将为农村社区吸引一定的人才和资金,营造农村社区永续经营的良好机制。
2.营造农村休闲旅游社区是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首先要让农民受益,让城镇化后的农民实现就业,有一份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这既是新型特色城镇化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新型特色城镇化成功的关键。营造以休闲旅游为核心的农村社区,就是要用休闲旅游产业为工具来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休闲旅游产业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服务业为基础的休闲旅游产业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营造农村休闲旅游社区在解决就业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促进农村社区居民就地就业,使其得到一定的收入,提高农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二是促进外地打工者回乡并参与家乡的建设,解决外地打工者想回乡,但回乡后缺乏谋生手段的问题;三是促进以休闲旅游产业和农村社区建设为核心的各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和外来人员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3.营造农村休闲旅游社区是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各国经济的增长、人们收入的提高及带薪假日的延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于在各个旅游点之间长途跋涉、疲于奔命的旅游方式,旅游目的也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向身心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在轻松、愉快、舒适的旅游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世界,创造生活,是现代旅游的新价值取向。因此,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和支柱。资料显示,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70%以上是度假休闲。据美国专家预测,到2030年,旅游业将成为全世界80%以上人员的生活必需,而休闲旅游更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在我国“结构创新、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更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的有效支点。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2005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为5285.86亿元,到2009年的短短四年内,即实现近翻番,达到10 183.69亿元,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9 457亿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表明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社会的背景,休闲旅游已逐渐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主流和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2020年)》指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健康、文明、环保的休闲旅游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休闲旅游体系基本建成。[4]
二、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可行性分析
1.丰富的农村特色资源是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的基础
地方特色资源概括起来指的是一定空间尺度地域内特有的文化气息、民族风情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居环境和地理地貌。[5]地方特色资源可大致分为特色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特色产业资源、特色生态资源和特色人为景观资源等五大类。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地理地貌各具特色,许多乡村坐落在这些特色资源之处。这些独特的地方特色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就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柱,使其成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核心产业的新型农村社区,如青岛胶东于家村的辣椒贸易加工产业、厦门新垵村的武文化、北京门头沟潭柘寺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包宅村的乡村园林、长沙望城区光明村的田园风光等。
2.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的保障
据统计,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9 54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955元,这其中,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4 518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2 415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6 389元。按全球休闲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就将进入休闲旅游消费爆发性增长阶段。[6]我国“十一五”期末人均GDP达到4283美元,已具备休闲消费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国家旅游局要求各地重点引导休闲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休闲城镇,培育一批休闲精品,壮大一批创新型休闲企业。国民休闲意识也日益普及,城镇居民和各年龄层的休闲理念明显增强,休闲需求不断分化。经济发展和经济收入的水平为农村休闲旅游社区的营造提供了保障。
3.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的动力
近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很多问题。首先是供给结构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农业基础较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7]其次,需求结构问题突出,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导致消费低迷,内需严重不足。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当前的社会结构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如城乡收入水平进一步增大,农村“空心化”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后的“二次空心化”现象屡有出现,部分城市白领、大学生以及农民工不堪大城市压力出现了返乡潮,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健康、休闲等。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大的变革,农村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而以休闲、观光旅游为核心产业的新型农村社区将得到大力培育和发展。
三、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路径和方法
营造新型农村社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要对相关资源进行深入调研,要深入了解当地特色资源的现状,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的独特点和卖点,要深入乡村,深入农户进行广泛的观察和访谈,要在参考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和设计。农村休闲旅游社区的营造一般有以下三个途径和方法。
1.原地改造型
所谓原地改造是指在进行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中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乡村可在不改变原有布局的情况下进行系统规划和改造,使其成为以休闲旅游为核心特点的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此类乡村一般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交通相对便利,离城镇比较近;二是人口相对集中,人口规模应在1000~5000人之间,因为少于1000人造成资源浪费,况且人口少了,不能形成物流和财税的集聚,多于5000人则已经接近市镇的标准;三是当地的地方特色资源比较丰富,并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建设,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本地特色产业有一定的发展。营造此类农村社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对此类乡村进行营造规划时要依据其原有布局进行规划设计,使其保持原有的特征;二是本地特色资源要采取原地保护和维护的方法,也就是要原汁原味展现其原有的风貌;三是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规划要符合原有的布局和特色。
2.区域集中型
所谓区域集中是指在进行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中可把一些分散乡村集中到某个区域,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改造,使其成为以休闲旅游为核心特点的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此类乡村一般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交通相对便利,离城镇不太远;二是人口相对分散,乡村居民分散居住,生活水平比较低,缺乏产业支撑,很多中青年外出打工;三是有一定的地方特色资源,但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开发,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规划设计可以进行深度开发的区域。营造此类农村社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对此类乡村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体现本地特色,要站在休闲旅游的角度去设计、规划和建设;二是要有全面系统的休闲旅游产业设计,要让当地居民愿意搬迁过来,并且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在深入挖掘和开发本地特色资源的同时适当引进一些特色资源,以提高休闲旅游产业的吸引力。
3.部分改善型
所谓部分改善是指在进行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中可以把一些乡村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部分的规划和改造,使其成为以休闲旅游为核心特点的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此类乡村一般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交通便利,距离城镇比较近;二是人口相对集中,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的产业支撑,外出打工者比较少;三是当地特色资源缺乏,或者是缺乏系统的挖掘和开发,当前没有很明显地显现出来。此类乡村从地方特色资源的角度看,缺乏营造休闲旅游社区的价值,但此类乡村其他一些资源,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又具有开发的价值,因此可采取部分改善型对其进行休闲旅游社区营造。营造此类农村社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对本地特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努力打造鲜明的本地特色经典;二是引进外部特色资源,形成别具风格的体验;三是此类社区营造,一般是在保持原有格局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景点、园区、场所的形式营造。
四、基于地方特色资源的农村新型特色社区营造模式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休闲旅游社区首先要明确社区定位问题,即要建立什么样的休闲旅游社区,以什么样的形象和特色呈现在公众面前[8],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模式去营造农村休闲旅游社区,综合地方特色资源的特征,一般有以下5种营造模式。
1.以地方特色自然资源为定位的社区营造模式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拥有独特自然资源的乡村,其周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人们陶冶情操、修养身心的好去处,也是人们创造财富、实现理想的好场所。在以本地特色自然资源为定位的社区营造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在保持特色自然资源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任何针对特色自然资源破坏性的开发,均会使其丧失原有的价值;二是公共设施以及居民住房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融入式的、保护性的建设,切不可大拆大建;三是要善于创造亮点,一个传说、一则故事、一种风俗、一片场景均可以成为使人流连忘返、感慨万千的景致。
2.以地方人文历史资源为定位的社区营造模式
人文历史资源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明成果总和,如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历史遗存、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人文历史资源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遗产,对其进行适度开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世界各国通过开发人文历史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已经成为共识。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人文历史资源非常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文历史资源得到了系统的开发,已经成为各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在乡村,特别是比较贫穷和偏远的乡村,同样拥有具有本地特色的人文历史资源,对这些地域进行深度开发,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业及其附属产业,营造以人文历史资源为定位的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此类农村社区的营造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要组织专业的调研团队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挖掘,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设计,找到适合该乡村特点的农村社区营造方案;二是要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去挖掘和开发地方人文历史资源,并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演绎。
3.以地方特色产业资源为定位的社区营造模式
地方特色产业指本地有一定影响的产业,这种产业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区别于之前的产业,能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或为区域发展带来有利影响。[9]在台湾针对特色产业的观光旅游开发已经得到了深入发展,比如在台湾有数十家企业开展厂区观光,如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埔里酒厂和埔里造纸厂就是开展厂区观光的著名景点。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很多地方都有独具特色的产业资源,比如古法酿酒、手工制作、剪纸艺术等,这些地方特色产业很难与拥有现代技术的产业竞争,但作为观光旅游的资源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通过独特的设计去开发以地方特色产业资源为主的休闲旅游产业,进而营造以地方特色产业资源为定位的农村社区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以地方特色产业资源为定位的社区营造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产业,特别是那些古老的手工的制作工艺和方法,这些都是营造休闲旅游社区的宝贵资源;二是要制定一些保护地方特色产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一些有较高价值的地方产业资源要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是要积极开发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与特色产业资源相关的特色产品,努力做到参观免费,其他收费。
4.以地方特色生态资源为定位的社区营造模式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所谓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10]因此建设以生态资源为定位的休闲旅游社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一切被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时间和空间,都可以视为生物和人类的生态资源,如山地、森林、草原、湿地以及沙漠等。通过对这些生态资源的深度开发可有效地营造以特色生态资源为核心定位的农村社区,如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生态保健与生态住宿等产业。在以本地特色生态资源为定位的社区营造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积极推动和扶持当地农民、外出打工者、大学生、失业人员等各类人员去开发和建设生态产业;二是要适当引进外部资本开发本地特色生态资源;三是要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去完善和保护当地特色生态资源。
5.以特色人为景观资源为定位的社区营造模式
人为景观是人们通过规划和设计在原有的资源的基础上人为建设的景点、园区、建筑、设施和风景等[11],它虽然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发展规律却服从于自然规律,必须按自然规律去建设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那些缺乏独特的地方资源,但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又有一定优势的乡村,可通过规划和建设人为景观来营造农村休闲旅游社区。如台湾南投县埔里镇桃米里是去日月潭必经之路中潭公路旁的一个小山村,通过引进日本阪神大地震中的特色建筑“纸教堂”建设和规划人为景观,营造新故乡社区见习园区,园区内除了纸教堂外,还有湿地公园、戏水池等,可以在村民自办的民宿过夜,也可在餐厅品尝当地食材为原料的美食。对于此类农村社区的营造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要选择国内外具有鲜明特色和内涵的资源去营造人为景观;二是要依据农村社区现有的资源和现状去选择、规划和建设合适的人为景观;三是人为景观规划和建设要以营造休闲旅游社区为目的,如相关产业设计、附属景观设计和增加社区居民收入设计等。
五、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政府引导与农村居民深度参与
农村休闲旅游社区的营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当地政府的系统规划和设计,以及当地农村居民的深度参与。当地政府在休闲旅游社区的营造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不是控制一切、包办一切、规划一切,而应该体现在宏观和战略层面,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协调和管理社区的营造[12],如前期调研和论证,规划和设计的监督和协调,资金的筹集、发放和管理,社区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和管理等。当地农村居民在社区营造中虽不处于主导地位,但应处于主体地位。休闲旅游社区的营造将大大改变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状态,极大影响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当地农村居民有理由,也必须积极深入地参与社区营造。农村居民深度参与主要体现在微观和战术层面,如积极配合和参与社区营造的前期调研和论证、社区营造具体规划的讨论和具体建设方案的设计、社区的自主管理和建设等。
2.产业发展与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休闲旅游社区是以休闲、观光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区域经济,在社区的营造中如何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和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成为最核心的、最关键的问题,而在规划、设计和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在产业规划、设计和发展中有效地保护社区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在社区营造中产业发展和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13]:首先,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休闲旅游产业规划、设计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好的生态环境也就不可能有休闲旅游产业的规划、设计和发展;其次,社区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社区要发展,社区居民生活水平要提高,社区生态环境也需要维护,这些都需要产业的支撑,而休闲旅游产业为这些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
3.统筹规划与留人机制设计
据统计,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69亿人,其中80后、90后农民工已经占到农民工总量的70%以上,在他们中间有许多农民工希望回到家乡来发展,这些农民工经过进城务工的磨炼和自我积累,有点技能,有点资金,有点营销意识,有点办厂能力和对农村有感情。这些拥有各种技能和知识的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以及想回乡发展的城市白领将可能成为农村休闲旅游社区营造的宝贵人才,关键是要给他们施展才华、展示能力的空间和机会。在社区营造中要统筹规划社区发展和产业发展,要有比较完善的留人机制设计,如规划和设计自主创业的途径、机会和场地,设置一定的创业补助资金、优惠贷款和优惠政策,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和政策,如妥善解决户口问题,人事档案问题,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问题等[14]。
总之,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推进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15]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让农民在新型城镇化中受益,建设美丽家乡,营造以休闲旅游为核心产业的新型农村社区将成为未来城镇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EB/OL].(2013-12-15)[2014-01-22].http://money.163.com/13/1215/07/9G4BSU2500253B0H.html.
[2]任月红.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以宁波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4):102-106.
[3]王子约.李克强谈新型城镇化思路:核心是人的城镇化[EB/OL].(2013-02-04)[2014-01-22].http://stock.sohu.com/20130204/n365454516.shtml.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3〕10号[EB/OL].(2013-02-18)[2014-01-22].http://www.gov.cn/zwgk/2013-02/18/content_2333544.htm.
[5]于希贤.旅游规划的艺术地方文脉原理及其运用[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6]沃克,梁海东.综合休闲参与理论框架及其对跨文化休闲研究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4-24.
[7]王麓怡.都市休闲文化对区域休闲产业的激励——以武汉都市休闲文化资源为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91-94.
[8]张俊斌,廖绍安,梁大庆.乡村社区总体营造发展模式之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7(2):259-263.
[9]施建忠.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推进新农村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10(10):124-126.
[10]刘希刚,韩璞庚.人学视角下的生态文明趋势及生态反思与生态自觉——关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哲学思考[J].江汉论坛,2013(10):65-69.
[11]谈志林.我国台湾地区社改运动与内地社区再造的制度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6-24.
[12]张艳国,胡盛仪.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走势研究——以湖北省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为个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6-80.
[13]杜胜利.农村社区分化背景下的村庄治理困境及其破解路径[J].理论导刊,2012(9):36-40.
[14]夏周青.中国农村社区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考察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86-89.
[15]王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视域下小城镇建设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