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藤的研究与利用
2014-03-22陈鑫珠刘远张晓佩高承芳李文杨董晓宁
陈鑫珠 刘远 张晓佩 高承芳 李文杨 董晓宁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350013
葛(P.lobata(willd)ohwi)又名野葛,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葛属,约18 种[1],为多年生落叶草质藤本植物。葛藤指葛的地上部分,包括茎、叶、花和果。葛藤茎叶密生褐色毛茸,其茎可达10m 以上,纤维发达而坚韧,适应性强,易生长,耐干旱和瘠薄,是良好的覆被植物。根系发达,主根深达3m 以上,发达的侧根伸向四面八方,在表土层形成稠密的根网,在防止冲刷、崩塌,护坡固沟,保护堤岸、路基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也可用于绿化荒山荒坡、土壤侵蚀地、石山、石砾地、悬崖峭壁、复垦矿山废弃地,为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和贫瘠地区的绿化先锋植物。由于它具有食用、药用、保健和美容功能,而且还具有饲用、观赏、绿化、纺织和水土保持、生态维护等诸多作用,因而其综合开发的利用价值高,且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
1 资源及分布
葛藤主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喜生于森林边缘或河溪边的灌木丛中,是阳生植物,常成片生长于向阳坡面上。在我国分布极广,除新疆和西藏未见报道外,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其中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中南部至东南部,长江以北少见。
2 生态学特征
葛藤长可达10m,藤茎坚韧,富含纤维,外被棕褐色长硬毛。叶互生,小叶3 片,呈菱片卵形至阔卵形,具棕褐色毛;块根粗大,肥厚;秋季开花,花呈紫红色蝶形;扁平带状荚果,密生黄色粗硬长毛。葛藤喜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阳坡。调查发现,葛藤多分布于排水良好的山地、坡地边缘和阳光充足的地段,常攀附于灌木或树上。对土壤选择性小,除排水不良的粘土外,山坡、荒谷、砾石地、石缝均可生长,以湿润和排水通畅的土壤最佳。耐旱、耐寒,年降水量500mm 以上的地区均可生长。在寒冷地区越冬时地上部会冻死,但地下部仍可越冬,次年地下部萌发再生。在年降水量为800~1000mm、温度为22~26℃的条件下生长较佳,其中以27~28℃生长最快。葛藤茎节落地生根,形成新株,伏地蔓延或缠绕它物,茎蔓最快生长速度达22cm/d。当降雨量为10mm 时,葛藤叶片吸水率为34.58%,枯枝吸水率高达247.10%。
3 研究利用现状
我国的葛类总面积(野生及栽培)初步统计为40 万hm2左右,年资源总量在150 万吨以上,其中小部分被用来制作中药材及淀粉加工,还有相当多的资源没有开发利用。
目前,葛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分布情况的研究;营养元素价值研究、药理作用的研究、异黄酮等有机成分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同属不同品种之间成分差异以及同种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成分分析的研究等。目前对葛藤的研究文献不多,只有70 多篇。文献报道中基础研究报道较多,生产利用研究报道较少。
3.1 营养成分的研究
韩萍等报道,野生葛不同部位即葛根、葛藤、葛叶及花蕾中含有丰富的宏量元素钙、镁和有益的微量元素铜、锌、铁,但是不同部位这些元素的分布差异很大,其中铜的分布量依次为:叶>花蕾>葛藤>葛根;锌的分布量依次为:叶>花蕾>葛藤>葛根;铁的分布量依次为:葛根>葛藤>叶>花蕾;钙的分布量依次为:叶>葛根>花蕾>葛藤;镁的分布量依次为花蕾>葛根>叶>葛藤。胡虹等报道野生葛不同部位中Cu、Fe、Zn、Ca、Mn 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是:Zn、Mn 为葛叶>葛根>葛藤>葛花;Cu 为葛花>葛藤>葛根>葛叶;Fe 为葛根>葛藤>葛花>葛叶;Ca 为葛根>葛叶>葛花>葛藤。这些结果表明,葛的地上部分矿物质元素丰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邓锡武等报道葛藤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有显著的差异,其中以蛋白质和粗纤维变化较大,叶子含蛋白质高(叶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干物质的16.5%~22.5%),粗纤维少,藤则相反,在越冬期的老藤尤为显著。葛叶产量高,在土壤条件好的地方,每年可收获2~3 次,不同采集地也会有所不同。
3.2 药用价值的研究
葛藤根、叶、花、果均可入药。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都记载葛藤叶性甘、无毒、内服可保健去毒,外用可主治毒疮止血,蔓灰也是良药,主治痈肿和喉痹。葛藤花可用于解酒醒脾,治疗头晕,酒痢呕吐,发热烦渴,不思饮食等。
有研究报道,葛藤、茎中含有大量与葛根相同的异黄酮成分,包括黄豆甙元、黄豆甙、胡萝卜甙、葛根素和B-谷甾醇等成分,而且其总黄酮的种类和含量也十分接近,因此可用葛藤代替葛根作为药用。李宏建等对野葛根和藤茎中的大豆苷元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野葛根和藤茎中所含成分相近,大豆苷元根含量与产地密切相关。周红英等对野葛藤茎及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茎和叶分别含有0.77%和1.81%的异黄酮,叶含量大于茎。李石生等从葛藤中分离到了5 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大豆甙元、芒柄花异黄酮、6,7-二甲氧基-3’,4’-次甲二氧基异黄酮、大豆甙和葛根素,其中葛根素及大豆贰含量较丰富,这与葛根基本一致。
葛藤花中也含许多制取天然香料的挥发油,如乙酸酯、异戊醇、栎精、叶醇、辛醇、辛烯醇、沉香醇、苯甲醇、丁子香酚、安息香酸、丙酸、异戊酸、乙酸、对香豆酸及黄酮化合物、染料木素和黄豆甙元等,可用于治疗酒精中毒、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是汉方解酒、醒酒的良药。此外,研究还发现葛属植物还含有皂甙类成分,此类成分有保肝功能,可用于研发天然醒酒保肝类药物。
3.3 繁殖技术的研究
葛的繁殖方法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也即播种繁殖,由于葛的收种比较困难,而且种子的硬实率非常高,自然发芽率又很低,一般较少被采用。罗蔓等研究了云南葛藤在自然条件下的无性繁殖和种子繁殖的特点,结果表明,由于云南葛藤种子的种皮厚而坚实,自然繁殖不易。通过人工试验研究表明,应用98%浓硫酸浸种,浸泡时间为120min 时,种子的出苗率最高可达70%;通过机械破皮的方法处理,种子的出苗率可达94%。无性繁殖的方法有: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和根芽繁殖。根芽繁殖是将块根上端有芽的部分劈成小块,这种方法需要用去大量葛最有效部分块根,同时繁殖系数很低,不适合大量开发利用。葛藤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雨季压蔓最佳,成活率高。春季一般在四月进行栽培,夏季可在八月进行雨后压蔓;秋季一般在十月进行。范淑英等报道压条繁殖优于扦插繁殖,因为压条时茎与母体相连在茎节上形成不定根,茎生根后脱离母体而形成新植株,水分和矿物质不断供给压条,而且他们还发现压条繁殖的葛藤生长量与块根重量比扦插繁殖高。
3.4 其他
葛藤的茎枝可用于编织家具或编篮,美观、大方,且经久耐用;茎皮中含有大量长纤维,即葛麻,供纺织、造纸或制绳索等轻工业用作原料,,也可作人造棉原料提取加工高档麻织品,生产葛布。其种子含油大约15%左右,榨油可供轻化工业用。
葛藤在食品、畜牧、肥料、医药等方面应用价值很广,投入少,见效快,一次种植可多年受益,前景十分广阔。加之我国有足够的劳动力资源,精耕细作地开发葛藤资源必将大有作为。因此,对葛藤进行综合研究利用,并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对促进贫困山区经济发展,帮助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走长期可持续发展利用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
[1]吴德邻,陈忠毅,黄向旭.中国葛属(Pueraria DC.)的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1994.2(3):12-21.
[2]周王君,龙伟,奎嘉祥..葛藤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J].草业与畜牧,2007,(2):35-38.
[3]蒋永福,张焜,方岩雄,等.葛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广州化工,2002,30(4):31 -34.
[4]周珺,龙伟,奎嘉祥.葛藤的利用价值及开发前景[J].草业与畜牧,2007(2):35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