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栗坡县2003-2012年性病疫情分析

2014-03-22程联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淋病性病病种

程联华

·经验交流·

麻栗坡县2003-2012年性病疫情分析

程联华

为及时掌握我县性病的流行动态,作者对2003-2012年发现的604例性传播疾病(STD)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所有资料来源于2003-2012年麻栗坡县各医疗单位性病的监测,性病疫情报告卡及哨点医院门诊日志登记。人口资料以统计局的数字为准。收集的病种为《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监测报告的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5种。

1.1 发病率 2003-2012年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分别是:37例(13.76/10万);34例(12.56/10万);38例(13.97/10万);66例(24.16/10万);50例(18.23/10万);72例(26.19/10万);55例(19.97/10万);76例(27.47/10万);78例(28.09/10万);98例 (35.25/10万)。

1.2 流行趋势 2003-2012年麻栗坡县累计报告性病患者604例,2003年病例报告数为37例,而2012年的病例报告数为98例,为历年增加病例数最多的1年,较2003年增长164.86%。

1.3 流行病学分析 2003-2012年5种性病疫情报告病种情况,见表1。

表1 麻栗坡县2003-2012年STD患者病种情况

年龄分布:0~14岁3例(0.50%),15~30岁373例(61.75%),31~40岁104例(17.22%),41~50岁71例(11.75%),>50岁53例(8.77%)。从发病年龄看,15~40岁占总病人数的78.97%,是发病的主要人群。

婚姻状况:已婚445例(73.68%),未婚159例(26.32%)。

文化程度:文盲18例(2.98%),学龄前2例(0.33%),小学102例(16.89%),中学456例(75.50%),大专及以上26例(4.30%)。

职业分布:工人23例(3.81%),农民352例(58.28%),干部54例(8.94%),饮服9例(1.49%),个体82例(13.58%),待业64例(10.60%),学龄前儿童3例(0.50%),其它11例(1.82%),不详5例(0.83%),学生1例(0.17%)。

患者来源:本地568例(94.04%),外地36例(5.96%)。

传染来源:非婚性接触传染469例(77.65%),配偶传染16例(2.65%),母亲传染1例(0.17%),间接传染103例(17.05%),不详15例(2.48%)。

2 讨论

从上述统计资料可以看出,2003-2012年我县的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2003年相比,增长164.86%。在性病病种构成上,一直以淋病为主,其次是梅毒。梅毒近几年大幅度增长,尤其是早期梅毒增长速度较快,传染性较强,对健康人群构成较大危害,应引起重视。另外,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逐年增多,2012年相当于2003年病例数的9倍,也不能忽视。从患者的性别来看,男性患者相对较多,占58.29%,这与社会活动频繁有关,而女性患者相对较少,其原因是女性患淋病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时,表现的症状不像男性那么明显,症状较轻,因而被忽略,女性是性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今后应作为防治监测的重点。性病发病仍集中在性活跃年龄组,以15~40岁年龄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78.97%。患者的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其次是小学,再次是大专及以上的人群,文化素质较低,给今后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从职业分布看,农民占58.28%为首位,他们无固定的经济收入,在外打工人员相互接触中而发生的不洁性行为,提示与文化知识结构偏低有关。性病疫情不断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应引起高度重视。患者来源主要以本地为主,占94.04%,外地虽然所占的比例不高,但我县天保是国家级开放口岸,人员流动频繁也应引起重视。笔者认为外来人员是造成本地性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强对他们的重点监测。资料显示性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非婚性接触,婚外不洁性交是性传播疾病主要传染途径,与国内文献报道相一致。1

性病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病,其传染和流行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人们对性病尚有“封闭”观念,患者隐姓埋名,报假住址,给调查追踪传染源带来困扰,性病不仅是医学上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性病的控制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除了加强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外,应严厉打击卖淫嫖娼活动,对已发现的患者给予彻底治疗,防止交叉感染。同时要加强性病的疫情监测,及时掌握流行动态,为及时制定今后STD防治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1李长玲,都风莲.山东省1986-2000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10):838-839.

2邵长庚.性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6.

(收稿:2013-09-11 修回:2013-09-12)

云南省麻栗坡县皮肤病防治站,663600性别:604例性病患者中男352例(58.28%),女252例(41.72%),男女比例为1.40∶1。

猜你喜欢

淋病性病病种
庆大霉素是否可代替头孢曲松治疗淋病
2005-2017年烟台市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自拟清淋汤对慢性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性病患者能否人流
话说性病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