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区为本地经济筑牢根基
2014-03-21郑亚峰
摘要:发展棚膜蔬菜、提升农产品品质是发展重大民生工程和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米沙子镇通过增加种植品种的种类及改良品种,增加特色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实现了示范区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棚膜蔬菜;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34-1
发展棚膜蔬菜、提升农产品品质是发展重大民生工程和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城市消费、市场需求为重点,集中围绕公路沿线,强化政府主导,面向市场运作,依托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依靠科技支撑,加大扶持力度,加速了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促进了示范区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1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示范区建设作为展示现代农业的窗口,通过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水平,丰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容,建有“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实行水、电、路综合治理,达到了地成型、路相通、电充足、井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在示范区建设中,主要完成的“核心区”内容有:温室大棚、食堂、宿舍、仓库、修建“核心区”道路、修建机井、380V输电线路、50KV变压器、卷帘机、棉被、滴灌设备。
2示范区采用的技术措施
2.1优化结构
增加种植品种的种类及改良品种,增加特色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产量和效益。按照“环境园林化、作业标准化、设施现代化、标牌规范化、效益最大化”的要求把园区建成示范、观光双层的农业科技园区,以实现示范区效益最大化。
2.2技术措施
示范区采取集成雄蜂授粉技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滴灌吊蔓技术、电热温床结合小拱棚育苗技术、有机基质无土育苗技术、物理灭虫技术、香瓜嫁接技术、茄子换头整枝技术、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等,为种植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2.3完善配套技术,增强服务功能
完善各项配套技术,把示范区真正建设成“可看、可学、可推广、有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为农民收入和辐射周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
2.4加大技术合作
借助科研院校等国内科研力量,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把示范区建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2.5加大人才引进与培训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入到科技成果推广生产第一线,实行成果与技术挂钩,同时增加科技人员的收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2.6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推广服务
发挥专家的作用,与各大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协作单位,依托技术力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及技术创新,增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后劲。
2.7增加科技投入,促进成果的转化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投入的力度。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力度,以企业投一块、职工筹一块来整合资金,确保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稳步推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8加强交流和宣传
项目之间通过各种交流会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宣传,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为促进园区现代化农业提供可靠的示范基地。
3示范区取得的各项效益
随着示范区农业设施的完善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示范区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在稳步增长。
3.1经济效益显著
通过核心区建设,每公顷温室年产量150吨,年效益35万元,比前三年平均年产量120吨高出25%,比前三年平均年效益28万元高出25%;每公顷大棚年产量120吨,年效益25万元,比前三年平均年产量108吨高出11%,比前三年平均年效益22.5万元高出11%;每亩露地蔬菜年产量280吨,年效益7.4万元,比前三年平均年产量215吨高出30%,比前三年平均年效益5.7万元高出30%。
3.2社会效益增强
随着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有效地改善了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种植结构,极大地促进了蔬菜产业化建设,加速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既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管理制度,又带动了区域农民共同致富。既促进了农村繁荣、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也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节约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满足了城市居民及周边地区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并合理地开发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解决了部分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带动了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3.3生态效益突出
在核心区建设中,加强了农业环境控制,制定了严格的农业技术规程,实施土壤改良,改善种植条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抓起,禁止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危害的农业投入品,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建立生态农业模式,为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作出了贡献。
作者简介:郑亚峰,德惠市米沙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