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研究
2014-03-21翟志华
翟志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完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研究
翟志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着实践教学设计与规划尚有欠缺、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缺乏创新、实践教学管理与实施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构建多因素、多层面、多结构的实践教学动态系统,在科学设计与规划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加强与完善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完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科学体系;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其注重培养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操作与应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其不但特别重视实践教学,而且非常迫切地要求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也普遍能够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从形式上看,还是从效果上看,都不尽如人意。所以,应通过构建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动态系统,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这一快速转化器,不仅形成某一岗位的实际应用技能,而且形成与本岗位相关联的岗位群的实际应用技能;不仅熟练掌握本岗位及本岗位群的实际应用技能,而且通过实践、思考,形成新的认知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设计与规划尚有欠缺
总的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实践教学设计与规划尚不完备,存在诸多缺陷,影响高职教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1. 专业缺少独立的实践环节。目前,我们的实践教学安排大多从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的实践类课程开设太少,实践教学的学分比率低,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实训专业课程学时寥寥无几,或虽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践操作课,但远远不能满足高职专业对高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之后设置的认知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由于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对应性不强,不利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以有效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
2. 实践教学忽视职业素质训练。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单项操作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尤其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系统培养,学生接触真实职业岗位的机会不多,难以实现未来就业与实际岗位的“零距离”对接。[2]
3. 实践教学缺乏与企业良性合作。当前一般高职院校的思维方式还不能适应高校快速发展需要,只是关注教学方面的发展,与外部企业的合作相对较少,形成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一大劣势,致使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设置与大多企业生产实践联系不够紧密,与大多真实的企业需求不符,导致高职校内实践教学设施老化或过于传统,而校外实践教学由于自身吸引力不足,合作企业的水平不能代表当地企业的最高水平,所以,不少学校尽管也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但不具有先进性和完善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因而不能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3]
(二)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缺乏创新
实践教学虽然是根据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安排的,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实践教学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都很难完全“仿真”真实的工作场景,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制约了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4]
1. 教材建设滞后。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实训教材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都不强,加上不能及时修订,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滞后于行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现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 实训教学资源少。从高职院校内部来看,一是由于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教师直接来源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没有社会实践经历和能力,所以导致能讲(课)会干(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十分稀缺,不能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二是由于高职院校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导致实验实践设备陈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上也不合时宜;三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选用的实践教材严重滞后。如会计实务、银行业务等课程竟然还处在手工做账和点钞盲打的过去时。从行业企业来看,一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是本科院校的下游教育,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关注度不足,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由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很难吸引到能够代表行业水平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所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无法长期有效建立。
3. 教学手段落后。必须承认,传统的以老师讲解为主的示范性教学方式,不仅充斥于理论教学活动过程中,而且在很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依然十分普遍。即学生实践要么是教师先示范,学生后仿照;要么是学生按照实践步骤操作,教师在旁边指导。但不论哪种方式,其核心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被指导,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实践教学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5]。
(三)实践教学管理与实施环境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无论在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或评价机制方面均存在一系列问题,成为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和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1.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首先是实践教学知识体系不完整,主要表现在学生实践项目化而非流程化,缺乏由点到线再成面逐步深入的实践教学知识体系;其次是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尽管都制定了实践性教学计划与实践性教学大纲并已经建立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并未建立起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6]最后是实践教学监督不力,实践教学监督制度浮于表面不够健全,不能严格执行流于形式,因而,对实践教学的过程监督和控制并不理想。
2. 实践教学支撑体系不健全。随着高职院校快速发展,教育经费紧张成为不争的事实。实训设备购置、实训基地建设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一些实践教学设备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并不完全匹配,还有一些实训基地不能紧贴专业实际,很难完成技能内化提升过程,加上现有的条块管理体制制约,更难以实现实训设备、实训基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影响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支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擅长实践的教师队伍必不可少。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师资而言,实践教学教师质量不高,梯队结构不合理,多数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职”,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但缺少实践教学经验,专业实践技能不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教师,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虽聘请一些专家及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但其作用的发挥的确有限,很难胜任实践教学任务。[7]
4. 缺乏常态化监控与考核体系。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评价主体构成不确定,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评价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可量化性,往往导致评价过程及结果的随意性大、人为因素多,造成评价工作的被动和繁琐,难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二、完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科学设计与规划实践教学
高职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和渠道,科学设计与规划实践教学,是促进高职人才理论知识、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 设置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一是改变传统的先讲理论知识后用实践验证的观念,确立理论与实践互为前提的新观念,对实践教学实现先干(实践)后讲(理论)的突破;二是在教学总计划中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计划的比重,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促使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将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理论学识,从而具备利用理论优势指导实践的能力。
2. 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实践教学。职业素质涵盖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技能等方面,职业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认知教育、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基地实训、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服从意识、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文明礼仪与行为习惯,真正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实践教学之中。
3. 创建校企良性合作平台。校企合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力,推动高校科技孵化和创新力的根本要求。高校科研人才集聚,但资金、生产经验与技术等物质条件相对缺乏,企业具有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但技术革新及转化能力较弱。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共同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与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确实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内容,是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1. 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首先,聘请社会行家品评与梳理现有专业实践教材;其次,由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和校外专家、兼职教师,在分析比较各种教材特色与不足的基础上,联手建设一套突出应用技术的特点、内容体系和结构相对合理、反映学科水平和发展趋势的实践教材和指导用书,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适时修订,更好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 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遵循专业能力需求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堂实训和社会调研活动,训练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借助综合性与设计性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学科项目竞赛、毕业设计与实习、创业实践等形式,启迪学生创新创业能力。[8]
3. 注重实践教学的新颖与实用。即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走在时代前沿,从而让学生学到最新和最有用的技能。[9]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有很多不同,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所以,实践教学要探索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与鼓励式教学,尽量减少对所学理论的验证实训,增加综合性和开拓性实训,积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具体的训练项目,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
(三)加强与完善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立足于为区域经济、管理、服务等领域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是其本质特色。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的实施,必须依赖与之相适应、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环境,使之成为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屏障。
1. 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与完善实践教学的各项管理办法、考核办法、指导手册等管理制度,建立具体项目实施细则,进行有效地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从不同角度对高职实践教学进行规范,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1]
2. 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实训设备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发挥效应的有效手段与平台。加大实践教学的资金支持,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建设仿真的实训基地,提升实践教学的技术内涵,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教学、实训与社会服务于一体、功能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同时通过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设备与基地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12]
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成功的关键,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面实践指导教师数量紧缺、质量不高的现状,高职院校普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一方面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鼓励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进修、培训、实习,多途径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聘请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行业专家长期任教,聘请企业高管加入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参与和指导实践教学、实训技能培训等教学活动,定期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还可以把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与教师业务考核和技术等级晋升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取得相关职业资格,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尤其关键的是,政府要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人员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双向交流,互换岗位,确保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质量。[13]
4.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集多元化、过程化于一体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重点突出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评价。评价内容贯穿于实践教学前期准备、实时监控和成果总结全过程,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模式,评价指标应尽可能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评价主体坚持学院、行业、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形成多元评价反馈系统,使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一种激励机制,促进和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14]
[1]赵爱华.基于CDIO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3(8):11-12.
[2]李勇.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0):217-218.
[3]王丽静.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多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研讨[J].电子世界,2013(22):157.
[4]高凯丽,许凤.独立学院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1(30):74-75.
[5]于克强,雷军乐,杨林.高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4(2): 164-165.
[6]田中秀,吴悦.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方式探索[J].职业,2014(2):106-107.
[7]李雪转.“两符合、三层次、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206-207.
[8]沈良忠,李莹,胡宪武.基于MQPT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26):164.
[9]荆书芳.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艺术科技,2014(2):52.
[10]刘摇涛,周鸣争.IT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11):114-115.
[11]李刚,于春梅.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J].职业,2013(10):83-84.
[12]杨劲松.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刍议[J].江苏教育研究,2013(9):74-76.
[13]张艳,倪国平,周丽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小企业科技,2013(10):241-242.
[14]孙晓鲲.论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学环境建设[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111-112.
(编辑:林钢)
How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I Zhi-hua
(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214153,China)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actice teaching exist the following problems:its designing and planning are a little far from being perfect;its content and mode are lacking in innovation;its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 are to be improved.For this reason,a dynamic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which is multi-dimensioned,multi-leveled and multi-structured.Such a system can be improved by scientific designing and planning,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actice teaching;scientific system;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 642
:A
:1671-4806(2014)04-0068-04
2014-05-10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3JSJG421)
翟志华(1962—),女,山西洪洞人,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会计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