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总理的执政理念与新闻传播的媒介观照
——以中国国务院三任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为研究样本
2014-03-21沈正赋沈晓颜朱思良
沈正赋,沈晓颜,朱思良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 安徽 芜湖 241002)
大国总理的执政理念与新闻传播的媒介观照
——以中国国务院三任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为研究样本
沈正赋,沈晓颜,朱思良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 安徽 芜湖 241002)
中国国务院总理记者招待会代表中国政府发布最权威的声音,对外是解读中国的最佳媒介,对内是了解政府决策的最佳渠道。总理记者招待会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观照和解读一个大国总理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针;同时从记者招待会的有关数据、媒体记者的提问特点、提问的内容以及总理的个人风采与感性的政治魅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也可以探讨大国总理的执政理念与新闻传播的媒介观照之间的内在关系。
记者招待会;国务院总理;新闻传播;执政理念
在新闻媒体的视野中,每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都是“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最具魅力的一道风景线,是媒体报道“两会”的重中之重。中国总理记者招待会作为特定时空语境下的政治传播活动,已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高端平台,成为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重要样本。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正是以记者招待会为契机向世人阐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阐述本届政府或年度的工作方针,因而被誉为一场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政治传播场”;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又是世界各国记者竞相角逐、一展身手,凭借自己的新闻敏感和新闻采访能力充分挖掘“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的难得机会,因而被誉为一场既充满智慧、又具有“火药味”的“新闻竞技场”。
本文仅以1998年朱镕基总理、2003年温家宝总理以及2013年李克强总理的三场首次记者招待会为研究样本,分别从记者招待会的有关数据、媒体记者的提问特点、提问的内容以及总理的个人风采与感性的政治魅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探讨大国总理的执政理念与新闻传播的媒介观照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三任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的数据解读
无论是1998年朱镕基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2003年温家宝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还是2013年李克强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它们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差异性,共性主要体现在作为中国国务院总理的谈话和记者招待会的一些合规律性的问题上,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总理本人各自的人格魅力和性格特征上。
(一)提问的媒体及其次数
每任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往往格外引人注目,哪些国家、哪些媒体记者能够被点名提问一般是很有讲究的。在这三次记者招待会上,我们发现,在中国媒体中,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和香港凤凰卫视获得3次提问机会,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得2次提问机会。在外国媒体中,美国媒体共获得5次提问机会,其中美联社获得2次提问机会;俄罗斯媒体获得3次提问机会;法国媒体和日本经济新闻、英国金融时报均获得2次提问机会。
在1998年朱镕基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共有11家媒体获得提问机会,其中,中国媒体有5家,占45.5%,外国媒体有6家,占54.5%。在2003年温家宝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共有15家媒体获得提问机会,其中,中国媒体有7家,占46.7%,外国媒体有8家,占53.3%。在2013年李克强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共有11家媒体获得提问机会,其中,中国媒体有7家,占63.3%,外国媒体有4家,占36.4%。
一家媒体能否获得提问机会与该媒体自身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国际政治格局有着一定的关系。
(二)提问的内容及其分类
从提问的内容来看,每次记者招待会基本上都有一个核心议题,朱镕基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的核心议题是亚洲金融危机,此议题4次被有关媒体提及;温家宝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的核心议题是伊拉克局势,此议题3次被有关媒体提及;李克强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的核心议题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此议题也3次被有关媒体提及。
不仅如此,有几个议题是历任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总被屡屡提及的问题,那就是两岸关系问题、香港政策问题、中俄关系问题。其中,两岸关系问题依次分别由台湾中国时报、台湾中天电视台、台湾联合报记者提起;香港政策问题依次分别由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香港东方报业集团、凤凰卫视记者提起;中俄关系问题依次分别由苏维埃俄罗斯报、俄通塔斯社、俄新社记者提起。我们发现,提出这些问题的均是与此议题利益相关的国家或地区媒体记者。
从提问的频次来看,“89政治风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等议题在朱镕基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和温家宝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被2次提起,其中,提问“89政治风波”的记者分别来自美联社和香港无线电视;提问“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记者分别来自美国时代周刊和新华社。
“本届政府工作的任期目标和施政纲领” 等议题在三任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均被提起,提问的记者分别来自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等中国官方主流媒体,其中人民日报记者提问2次。
总理的个人工作风格和个人情怀在温家宝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和李克强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被2次提起,提问的记者分别来自德新社和香港凤凰卫视。
由此我们发现,中国大陆媒体记者提问的内容一般中规中矩,问题比较宏观。境外记者提问的内容往往具有敏感性,甚至富有挑战性,有的问题回答起来较为棘手,有的问题提出来又具有人情味和幽默感,比较微观和具体。
在提问涉及的四种议题类型中,“经济”问题高居榜首,占议题总数的38.5%,“国内政治”以26.9%占居第二位,“外交”占19.2%,“其他”占15.4%。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总理记者招待会的中心议题以及相关议题,由此能够较为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总理记者招待会召开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媒体记者的提问与中国的内政外交
在中国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记者问什么问题、回避什么问题往往也是有章可循的。西方国家媒体记者与中国媒体记者在提问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更多地体现为媒体所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等。对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提问,一般总是少不了涉及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政策,对于中国总理来说,记者招待会就是一种展示和交流的“窗口”;而对于媒体记者来说,则是利用这个平台来对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政策进行一种零距离的试探和深度的挖掘。
(一)从日本记者提问看中日关系
1998年朱镕基总理记者招待会和2003年的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都有日本记者提问,并且提问内容都是涉及经济方面的。在1998年朱镕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记者的提问涉及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影响和人民币兑换完全自由化的问题。1997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9月4日至7日桥本首相访华,11月11日至16日李鹏总理访日。两国领导人互访成功,使中日关系走出了政治摩擦低谷,为实现改善两国关系的最低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1998年是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20周年,在这一年里,中日之间的高层往来和各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协商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并且在当年11月26日发表了《中日联合宣言》。在中日关系缓和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年经济总量增长迅速,同时中日经济互补关系、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日本的经济需要,以及亚太经济形势等四种因素的发展,都深刻影响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记者自然更倾向于提问与中日经济相关的问题。
在2003年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日本记者不仅提问了有关经济的问题,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问题,也提问了有关中日关系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对这两个问题都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并阐明了中国政府关于中日关系的立场。一方面是由于2003年中日关系波折不断,先是年初日本媒体披露日本政府从所谓“民间所有者”手中“租借”钓鱼岛,中方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严重损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另一方面,日本连续十年居我国贸易伙伴之首,2003年双边贸易总额突破1 200亿美元。可见,中日关系是由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领域构成的复合体。中日建交40周年以来,两国关系有波折,也有前进,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联系日益密不可分。中日之间一直处于不稳定、但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中[1]。
在李克强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主持人并没有给日本记者提问的机会,其原因可能与中日在2012年愈演愈烈的领土和历史纷争有关。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两国在领土问题上的摩擦与纷争, 使“对立”成为这一年中日关系的主基调,先后出现了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中国各地爆发反日游行、钓鱼岛海域对峙常态化、中国掀起抵制日货浪潮、日系车在华销量锐减、中国军舰首次通过先岛诸岛毗连区、日本更换驻华大使、名古屋市长质疑南京大屠杀激起波澜等一系列非常事件,使中日关系降到历史的低谷。而新任总理记者招待会作为外国解读中国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最佳“窗口”和“平台”,无论日本记者提出什么问题,新任总理的回答都必将触动中日两国极为敏感的神经。在中日关系极为紧张的特殊时期,回避日本记者的提问可能是出于保护两国利益、减少某些外国媒体纷杂的舆论噪音、稳定中日关系的一种考量。
(二)以美国记者为代表的西方记者提问与西方主流价值观
每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的一个亮点是,美国媒体记者总是最容易获得提问机会,而且往往不止获得一次提问机会。比如在2003年记者招待会上,美联社和美国有线新闻网记者均获得了提问机会。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关注,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国,美国媒体急需了解中国政府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并以此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
在方法上,美国媒体记者的提问常常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提问切入点较小,从某一具体新闻事件引出想提的问题。比如在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美联社记者就从“黑客攻击”这一具体事件入手,提问有关世界性的网络安全问题。二是美国作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崇尚民主,对正在走民主化道路的中国也提出不少有关民主制度的问题。比如2003年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两位美国记者就同时提出了“89政治风波”和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问题;在1998年朱镕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了中国民主选举的问题。当时,美国时代周刊记者就是这样提问的:“上周我曾有机会到吉林省和辽宁省去观摩了当地的村民委员会选举,这种选举使得村民们有机会选出他们希望选出的村长,或者是把他们不喜欢的村长赶下台。你个人对于建立这样一种体制是否支持?也就是说,允许所有18岁以上的中国人都不仅能够选举他们所在地的领导人、而且也能够选举国家领导人,包括国家主席和总理。如果你赞成这种做法,你认为需要多长时间中国才能够实现这种制度?如果不赞成,理由是什么?”从中不难看出,西方媒体在利用中国总理记者招待会这样的机会乘机兜售和传播西方国家的主流价值观。
(三)中国大陆记者的提问及其职业理念
中国大陆的记者提问的一大特点是问题的切入口较大,具有宏观全局性。比如,1998年朱镕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总理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什么;2003年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新一届政府在五年任期当中准备确定的目标和制定的施政纲领;2013年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新华社记者提问新一届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对建立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的设想。这三次提问都涉及新政府的施政纲领,这就给了总理充分阐明政府工作重点、表明政府态度的机会。一般而言,这样的提问是在政府政治传播的议程设置范围之内。
第二个特点是中国大陆记者更多地向总理提问公职类的问题,很少涉及总理的个人生活和私人情感。比如,在2003年的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过去的五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对本届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认为本届政府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什么?”2013年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新一届政府将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让人民对反腐败更有信心?”其提问对象都是以总理为代表的政府,而非针对总理本人。
第三个特点是中国大陆媒体记者的提问方式,大多从政府工作报告着手,给予总理更多的诠释政府工作的机会。比如同样是反腐败问题,大陆媒体记者的提问与国外记者提问的尖锐与挑战相比显得更为温和,而且大多是这样的提问:新一届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建立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有何设想?新一届政府将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让人民对反腐败更有信心?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传播环境日益自由与宽松的今天,中国大陆媒体记者的提问角度也在不断深入,风格也不断转变[2]。比如,在2013年的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有关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问题,新华社记者提出城镇化进程中形成城市贫民阶层的问题,中国日报记者提问中国劳教制度改革问题等,中国大陆记者提出的不少针对政府工作的具体社会问题,越来越不回避一些敏感问题。相比过去的大问题,中国大陆记者对政府工作有了更细致更深入的解读。
三、媒体提问的内容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纵观三任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新总理会就新政府的施政纲领、工作目标、政治经济问题、港澳台发展、中美中俄国际关系等向中外媒体传达中国政府的立场与态度。我们在分析后发现,三次记者招待会上的问题虽然大多是围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个大的议题来展开的,但问题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中东问题、民生问题等方面。
(一)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是三次记者招待会上都一以贯之的内容,在朱镕基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上提问的11个问题中有5个问题是关于经济问题,约占总比例的45.5%;温家宝总理首次记者招待会上15个提问中有6个是关于经济的问题,占总比例的40%;而在李克强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只有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关于中国改革红利问题才部分涉及经济方面的问题。朱镕基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到的经济问题,凸显了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与世界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具体包括:第一,1997年东南亚率先爆发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泰国、印尼、菲律宾、日本、俄罗斯以及西欧美国等国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出现萧条景象,中国的香港刚刚回归后遭受了严重金融危机创伤,外国媒体通过提问相关问题了解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第二,1992年中国正式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标志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步接轨。时隔6年后的1998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比重,与国际经济交流日益频繁,政府的经济策略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1998年中国正处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关键期,是大规模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时期。第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二)政治问题
李克强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11个问题中有3个(除去施政纲领中的政治部分)提到了中国的政治问题,约占总比例的27.3%;朱镕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都只有1个(除去施政纲领中的政治部分)问题提及中国的政治问题。在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记者提问政治问题比例的上升也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有关。第一,近年来中国政府官员阶层内部屡次出现腐败现象,反腐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中共十八大召开以后,党中央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党内反腐的力度,政府要表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的态度。第二,在此次“两会”上,国务院实施了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出台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政府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难度较大,国内外媒体自然会关注中国这一重大政治变革,便提问相关问题。第三,李克强总理由于学法律出身,他能从法律的角度对一些政治问题给予专业解释和回答。
(三)中东问题
2003年的温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美国和中东记者先后共3次提问中东问题,美联社记者通过“八九动乱”切入提问中国对伊拉克问题的评价,中东社记者提问中国对中东冲突的看法,美国有线新闻记者从“文化大革命”角度切入提问总理对即将发生的伊拉克战争的态度。而在朱镕基总理和李克强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并未出现中东问题的提问。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起了伊拉克战争,而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召开时间为2003年3月18日,可以说总理的记者招待会是在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前夕,那么作为一个当时(2003年)最热的地区冲突问题,自然会在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各国希望听到中国关于此事的声音,中国也需要借此次记者招待会表明中国的态度与立场。
(四)民生问题
比较三次记者招待会,李克强总理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出了城镇化建设、食品安全、空气质量等相对具体的问题,在此前的两次记者招待会上除在施政纲领中有涉及民生问题外并没有单独提出有关民生方面的问题。这也表明当前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
新华社记者提到了城镇化建设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发展问题也不断突出,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问题,高度重视解决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法国费加罗报关于食品问题的提问也是针对近些年来中国出现的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这一现实问题,诸如三聚氰胺毒奶粉、苏丹红鸭蛋、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等等,以至于中国这样一个食品大国一度谈“食”色变,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着政府出台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这样就引出了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一段表态与承诺:“对这一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我们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去进行治理。特别是对重点地区,对已经查明的人为因素,要限期治理,对于水污染、土地污染的状况,要摸清底数,进行坚决的整治。至于食品安全,可以说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这段话可以说是一诺千金,让国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吃下一颗“定心丸”,并且对政府下一步的行为充满期待。
四、总理的个人风采与感性的政治魅力
美国学者梅里亚姆认为,政治一般表现为两种:一种是感性政治,一种是理性政治。所谓“感性政治”就是为维护权力而使用感性的、非理性的“使人激动的东西”,即利用某种象征和仪式来调动人们的感情和情绪来维护权力;所谓“理性政治”就是诉诸合理且明智的“使人可以确信的东西”,即通过理论和实际符合的意识形态等来获得人们对权力的理性支持。他认为,成功的政治,需要这两种政治的互济。借助感性政治策略进行政治营销,对于塑造成功政治人形象有莫大助益,有助于政治沟通的成功[3]。一般来说,一国总理往往是这个国家和政府的人格化身。在三任中国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他们感性政治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作为共和国总理,虽然他们在治国方略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但个人的性格特征及其人格魅力给世人留下的印象还是有所差异的,尤其在记者招待会上所展示的对外形象,在新闻媒体的观照中所呈现的个人风采有所不同。
(一)朱镕基:激扬、硬朗
1998年朱镕基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开场白最为简洁,一开始讲话就很精彩,他从不说一些没有错误又没有用处的大话,而是用具有幽默个性的语言赢得别人的关注。比如,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有关“施政纲领”的问题时,朱总理既回答了“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的施政纲领,又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一些政府的“吃饭财政”对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阻碍,强调本届政府决心精简机构,减掉一半的人,制止重复建设,把钱省下来贯彻科教兴国的方针。他说自己很爱看凤凰卫视的节目,请主持人照顾一下凤凰台的记者吴小莉,掀起了一股在之后的总理招待会上女记者们都会精心打扮,力求“醒目”获得提问机会的风潮。同时,朱镕基总理也敢于直言,流露真性情,当他被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记者问及如何看待外界给他“经济沙皇”称号这个问题时,朱镕基直言:“对于外界称我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经济沙皇’等,我都不高兴。”随后,朱镕基发表了一段广为人知的就职演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时候,记者席上掌声响起,连外国记者也鼓掌叫好。朱镕基总理极具个人魅力的性格,成为中国共产党官员中一抹靓丽的色彩[4]。
(二)温家宝:温情、负责
温家宝总理的个人风采与朱镕基总理有着一定的差异。从他饱含深情的长长的开场白中,我们可以体察出这位总理忧国忧民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比如,温总理在开场白中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经历、执政经历谈起,提出一种信念:“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许下一个执政决心:“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民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531个字的开场白,总共获得了3次热烈的掌声。同时,温家宝也是一个具有诗人情怀的总理,他在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出的本届政府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与挑战的问题时引用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在回答德新社记者有关个人工作作风的提问时,温家宝回答道:“至于我自己,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并且引用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达自己今后工作的态度。在回答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有关两岸问题的提问时,温总理又引用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让两岸人民为之动容。在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有关农村税费改革的提问时,温总理又引用《大学》:“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抒。”每年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时,温家宝总理总是能够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而这些被引用过的诗词古赋、名言警句又会迅速成为媒体的关注点。
(三)李克强:朴实、睿智
2013年李克强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李总理给人的则是一种务实稳重、朴素幽默的鲜明形象。他的开场白既没有像朱镕基总理那样简单到直接省略,也不似温家宝总理那般情意深长,而是简短有力,162个字中出现6次“人民”的字眼,并且说出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这样脍炙人口的宣言。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有关如何达到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的问题时,李克强总理坚定不移地说出“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几个大字,体现其执政的豪情壮志;在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有关新一届政府反腐败措施的提问时,李克强总理提出“让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的威严之词;当美联社记者用流利的中文提完问题,又严谨地用英文翻译一遍之后,李克强总理笑着“调侃”美国记者:“你自己给自己当翻译应该拿双份工资”;在回答美国记者有关“黑客攻击”的提问时,李克强总理用“有罪推定”反驳对方,显示了他法学的专业背景;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胡一虎有关个人情怀的问题时,李克强总理讲述自己当年是在田头锄地时得到高考录取通知的消息,体现了一代青年人的艰辛的寻梦旅程,而他个人的经历也正是实现 “中国梦”的真实写照。
结 语
中国国务院总理记者招待会代表中国政府发布最权威的声音,对内是百姓了解政府的最佳窗口,对外是展现中国政府的良好平台。关注每一次总理记者招待会,不仅有利于洞察全球政治风云变幻、国内经济政治政策走向,也是公民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媒介素养,关注和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体现。正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先生所言:“每年的总理记者会,都是针对当届政府的一次‘大考’,‘答题人’是总理。‘考题’正从‘经济’导向,转向多元化,外媒开始关注中国的单边关系、双边关系、话语权及民生问题。”“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表现,对外是彰显中国人的勇气、锐气、能力和实力;对内是提神振气,增强全体中国人民的凝聚力。”[4]
[1]金熙德.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展望[J].时事报告,2001(8).
[2]任琦.记者怎样问总理——1998—2009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回顾[J].新闻实践,2009(12).
[3]Merriam,C.E.Political Power:Its Composition and Incidence[M].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34:147-152.
[4]王姝.总理记者招待会盘点:记者称李鹏严谨朱镕基激扬[N].新京报,2012-03-14.
责任编校:徐希军
2013-10-15
安徽省特色专业“新闻学”专业建设项目。
沈正赋,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导师;沈晓颜,女,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学生;朱思良,男,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学生。
时间:2014-4-18 17:2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2.008.html
G210
A
1003-4730(2014)02-00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