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性健身观念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以北京地区为例
2014-03-21陈丽珠
陈丽珠
(中央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北京 100081)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年龄
以北京市年龄在16—65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从初中到博士的女性为研究对象,被研究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被调查者年龄分布
从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看16—65岁以上,年龄的跨度比较大,这样可以通过调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健身观念与行为的差异。16—22岁、23——30岁占到64.7 %,这些女性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她们的价值观念与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女性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她们受原来故有观念的影响比较小,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注重自身的发展,她们对体育价值的认识更具多元化。
1.2 研究对象的学历
被调查者的学历大学本科占到73.1 %,大专以下学历只占3.4 %(如表2所示)。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越强,而且体育健身需求与物质需求不同,是一种心理需求,不是出于人的生物性本能,“而是受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意识而影响所产生的”[1]。因此,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人的健身观念的形成和对健身需求的旺盛程度。
表2 被调查者学历分布
1.3 研究对象的职业
在被调查者当中,除学生外,职业分布还是比较广泛的(如表3所示)。因此,调查的结果具有普遍的意义。
表3 被调查者的职业分布
2 健身观念的概述
那么何谓健身观念呢?首先要弄清什么是 “观念”,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对“观念”的解释是:“思想意识。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2]从现代汉语词典对“观念”的解释看,“观念”实际上就是“思想意识”,而“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应,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综合,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应现实的高级形式。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2]
一些研究资料对“体育意识”分别是这样论述的:“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体育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精神活动的总和”[3];“体育意识是人们在对体育的接触和了解及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它主要包括对体育存在状况、体育价值、体育与自身关系等内容的认识和体验,其核心是由体育价值观和体育态度两部分组成”[4]。
从本文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来分析,对健身观念定义方面的研究文献还未见到,根据笔者的研究,本文认为:健身观念是人们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对体育健身价值及其与自身关系的认识,并通过对体育健身活动的接触和了解及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活动的总和。
3 当代女性健身观念形成影响因素
3.1 当代女性健身观念与角色冲突
通过调查,从女性参与体育健身的现状,可以反映出中国现代女性的角色冲突表现比较突出。被调查的女性当被问及“当体育健身与您的工作、学习或家务冲突时,您选择?” 回答者只有7.9 %选择“体育健身”、77.2 %选择“工作、学习或家务”、14.9 %“不确定”。当进一步问道:“您有没有过为了健身,把工作、学习或暂时搁置一边” 16.2 %选择“有”、17.4 %选择“偶尔有”,而66.4 %则选择“没有”。
究其原因,直到今天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还在剧烈冲突着,因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女性将职业作为其主要角色,但是传统上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制度和传统赋予女性的“贤妻良母”的角色仍占有主导地位。也就是说,现代舆论认为女性应把职业作为主要角色,而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把家庭作为主要角色,这种现代和传统对女性都抱有的高期望,便成为现代角色冲突的深刻原因。
通过调查有90.4 %的女性认为当前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在提高,同时有91.8 %的认为在当前社会的转型期对女性的压力在加大。因为,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同时随着全球化引起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女性的角色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具有性别特征的妻子、母亲、女儿外,在社会上还扮演着各种角色,过去只有男性从事的职业现在也多有女性涉足其中。因此,女性不仅在家庭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在社会上与男性一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随着女性介入更多的社会领域,她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家庭、社会和自身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当代女性特别是已婚女性,在家务劳动、子女养育等方面比男性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还要面对职场上的竞争,这一切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被调查女性当中有86 %感觉有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3.2 现代生活压力对女性健身观念形成的作用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缓解压力,保持身心的健康,是每个现代女性面临的问题。调查发现有64.7 %的女性选择当身体健康状况不佳时,通过体育健身来改变。因为,面对竞争和压力女性渴望提高生活的质量,在尽到家庭、职业和社会责任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业余文化生活,使得自身处于放松、自由、美好的状态。从而达到排解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最终体现人的生活质量与生命的价值。体育活动为当代女性提供了一个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广阔空间,科学的体育锻炼在机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从心理上也能够获得自信、满足,从而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她们认为体育健身可以增进健康、缓解压力等(如表4所示)。
表4 体育健身的作用 (%)
3.3 受教育程度与健身观念形成的关系
一个人健身观念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人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人对体育健身的认知乃至态度。从调查的结果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认为健身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一个人健身观念的形成,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被调查对象当中,有43.6 %和43.3 %的人健身习惯是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养成的,而这个时期正是她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有33.2 %的人健身习惯的养成是受学校老师的影响。
4 当代女性健身观念与行为的特点
4.1 被调查女性的健康状况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文化的多元化,中国女性在国家的各个领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为中国女性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女性在面对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又面临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在困扰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当被调查者被问及现在的身体状况时,723个受访者有720人回答了这个问题,有20.9 %的人回答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占到了1/5),34.9 %的人回答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般,从统计结果来看,当前女性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4.2 把体育健身作为改变身体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鉴于当前的状况,女性自身也在寻找解决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女性认识到体育健身是摆脱现在身体的亚健康状态、促进身心健康的一个良好途径。被调查的女性89.5 %认为健身“重要”,8.6 %认为“无所谓”,只有1.9 %的女性认为健身“不重要”。
4.3 当代女性对体育健身的认知度
当代女性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重要”,今天她们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87.5 %的女性认为健身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62.1 %的认为女性参与体育健身的数量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64 %认为参与体育健身是现代女性的标志之一。
4.4 当代女性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
就体育健身的目的来看,从回答“您参与健身的目的”(多选题)数据显示出,回答该问题的711人当中,选择体育健身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和“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60.6 %和60.1 %,(如表5所示)。说明当代女性最为重视体育健身对身心健康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她们的健身目的更加理性。
表5 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 (%)
4.5 教育程度和职业与体育健身认知度的关系
通过调查还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体育健身的认知程度越高(如表6所示),从职业角度看教师对体育健身的认知程度最高(如表7所示)。
表6 不同学历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认识
表7 不同职业对体育健身的认知程度
4.6 健身意识与健身行为的关系
调查也反映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对体育健身认知程度比较高的群体,她们能够真正参与健身的在被调查人群当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就她们所具备的知识,她们对体育健身总体认识程度较高,参与的意识也比较的强。但是,为什么健身意识与健身行为不成正相关呢?
通过访谈和一些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中国城镇化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很大一部分农村女性劳动力进入城市后,从事家政服务,使得一些职业女性摆脱了一部分家务劳动。但是,中国女性家庭角色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养育子女是女性在家庭当中最为艰巨的任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最为艰辛的劳动,与此同时女性在职场上还要面临巨大的压力。特别是知识女性由于自身和社会对她们的期望值要高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女性,所以她们承受的压力也高于其他女性。另一方面,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女性自身和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都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现代女性特别是已婚女性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同时要培养好子女,使得她们余暇时间减少和精力疲惫,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她们参与体育健身,具体表现为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的不一致。
其次,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完成了资本主义社会200年才达到的经济增长水平,但是我们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直接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力的低下、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一部分中国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因此健身并没有真正走入绝大部分中国人的个人生活。而在西方,二战结束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产生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大众体育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这是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此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诞生了49年,现代竞技体育已经在西方活跃了近50年。所以,在短短的30年要让健身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不现实的,我们还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
5 结语
伴随着中国发展速度的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生产力关系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使中国女性体育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女性健身目的明确且理性,并认为体育健身是生活的一部分。当代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对体育健身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认知程度都比较高,认为体育健身是改变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参与体育锻炼更多的是源于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关注。但是,从参与体育健身的人数和每周健身的频度,反映出当代女性健身观念和健身行为的不一致性。这与现代舆论认为女性应把职业作为主要角色,而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把家庭作为主要角色,这种现代和传统对女性都抱有的高期望,造成了现代角色冲突,以至于女性余暇时间非常有限,形成了女性与男性在参与健身时的实际不平等。
[1]周正兵.文化产业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27.
[2]晁继周,韩敬体.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02-618.
[3]熊萍男.女大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对比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9(2):68.
[4]魏冰,李庶鸿.论体育意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