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乡市稻田、麦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表现

2014-03-21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处理剂桐乡市抗药性

陈 轶

桐乡市稻田、麦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表现

陈 轶

(桐乡市农技推广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0)

农田杂草目前已成为桐乡市稻麦生长面临的最大生物灾害,文章主要论述了目前稻田、麦田主要使用的除草剂种类及农田杂草抗药性的表现,并针对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桐乡;稻田;麦田;除草剂;抗药性

桐乡地处浙北平原腹地,稻麦连作是本地主要的粮食耕作制度。农田杂草与作物争肥、争地、争阳光,是农业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在劳动力较多的精耕细作的时期,大多以削草、拔草等人工方式除草,农田草害发生轻。随着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和投入劳动力的减少,农田草害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急剧上升,杂草防除方式也逐渐改为化学防除。除草剂的使用具有省工、省时、高效、快捷等优点,但同时,不可避免使农田杂草产生抗药性。

1 农田杂草抗药性表现的现状

目前草害超过病虫害,成为稻麦生产面临的最大生物灾害,除草的经济支出也高于防病治虫的支出。由于除草剂品种的更新换代较慢,杂草抗药性表现也更加突出。

1.1 主要使用的除草剂品种

20世纪70年代以后,稻田开始引进使用五氯酚钠、2甲4氯、敌稗、除草醚等化学除草剂;20世纪80年代后以丁草胺、禾草丹为代表的除草剂品种增多;目前,水稻田常用的除草剂有土壤封闭和茎叶处理两大类,主要有二氯喹啉酸、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丁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噁草酮、噁唑酰草胺、双草醚、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灭草松、2甲4氯、以及苄嘧磺隆与杀稗剂的复配制剂。

小麦田除草剂以苗后茎叶处理剂为主,自20世纪60年代引进2,4-D以来,陆续在小麦田使用的除草剂有2甲4氯钠、2,4-D丁酯、禾草丹、绿麦隆、甲磺隆、苯磺隆、异丙隆、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等,其中后五种农药是目前小麦田常用的药剂。

1.2 抗性杂草的种类

农田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的生理机理和抗性鉴定比较复杂,属科学研究的范畴。在生产实际中,单一种类除草剂的大量连续使用后,其防除效果下降,使用剂量增加,就认为是产生了抗药性表现。抗药性表现呈多样化特征,同一区域的不同田块间就有不同的表现,抗性程度也不尽相同。桐乡市稻田、麦田主要优势杂草都有抗药性表现,集中表现为对茎叶处理剂抗性程度高 (表1)。

表1 桐乡市稻田、麦田杂草对除草剂有抗药性表现简表

1.3 农田杂草产生抗药性对生产的不利影响

目前农田杂草的防除主要依赖除草剂,将来这种依赖性只会进一步加强,因此农田杂草产生抗药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不利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抗性杂草一旦上升为优势种后,会造成无药可治的情形,这种情况在部分稻田已经出现,每年都有一些草荒田因抗性稗草和千金子没法防治而绝收。因草害过重而放弃管理的小麦田,也在逐年增加;二是由于除草剂敏感性下降,生产中加大使用剂量,药害风险陡升,桐乡市水稻田二氯喹啉酸、2甲4氯钠等药害发生普遍。

农田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对除草剂的使用提出了巨大挑战,以往具有优秀防效的除草剂或因抗药性而被弃用,技术部门引进试验新除草剂的技术储备工作也会跟不上草害形势的变化。

2 农田杂草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农田杂草产生抗药性的内在机理是生物胁迫进化的结果,我们向大自然施以除草剂,大自然必以抗性杂草反击。从生产实际来分析,我们认为农田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药性表现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除草中过分依赖茎叶处理剂,近年来这种趋势显著强化。以稻田为例,技术部门的全程除草方案中特别强调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剂的到位率 (俗称“先封再杀”),但实际生产中农户往往更接受 “一次性茎叶处理” 的除草方案 (俗称 “不封只杀”),除了土壤封闭剂使用适期短、土地平整度要求高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两方面的现实利益考量,农户考虑的是减少防治次数,为节省人工成本,而采用“一次性茎叶处理”;农药经销商考虑的是茎叶处理剂的商业利润较土壤封闭剂高得多,更愿意向农户推荐 “一次性茎叶处理”。一些生产茎叶处理剂的强势企业 (如外企),利用其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在技术推广、经销渠道、农户认知等各个环节发挥影响力,争夺话语权。土壤封闭剂将杂草消灭在萌芽阶段,而茎叶处理剂是在杂草出苗后再杀草,对农田杂草而言,后者的选择压力较前者高,也就更易产生抗性。农田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药性表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不够。农户对除草剂品种的 “忠实度”高于其他农药品种,单一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品种连年使用,农田杂草在单向选择压力下,必会产生抗药性表现。一些除草剂品种在稻和麦2种作物上都在使用,使表面上的 “稻麦轮作” 变成实际上的 “杂草连作”,更加快了产生抗药性的进程。

农田杂草产生对除草剂的抗药性表现,使农田杂草化学防控体系进入了以 “抗性治理”为特征的新时代。针对农田杂草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抗性治理应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 “土壤封闭”的技术到位率,将大部分杂草消灭在萌芽状态,减轻后面茎叶处理的压力,对杂草而言,也是减少胁迫进化的选择压力;二是做到除草剂的交替轮换使用,以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除草剂品种,做到轮换交替使用是可能的;三是通过改善农田基础条件和提高使用技术,提升除草剂的使用效果,减少补治、再治,切实减轻除草剂投入强度,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上述措施均为化学防治措施,此外我们还应遵循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方针治理农田杂草抗药性,减少用药量、充分利用农业用具,以寻求更好的综合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张 韵)

S 451.2

A

0528-9017(2014)12-0000-00

文献著录格式:陈轶.桐乡市稻田、麦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表现 [J].浙江农业科学,2014(12):0-0.

2014-10-20

陈 轶 (1971-),汉族,硕士,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E-mai1:txchenyi@163.com。

猜你喜欢

处理剂桐乡市抗药性
高效润滑钻井液在大位移井钻井中的研究及应用
如果我是……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全国农药减量控害与抗药性监测治理技术培训班
澳大利亚谷物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加的原因和管理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长寿花
我国种子处理剂登记概况及常见问题
杂草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进展
种子处理剂市场扩容前景光明
一张罚单